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梅儿盈盈 > 138 电影的春天

138 电影的春天

    从小一直就喜欢看电影,坐在露天场地上把每一场电影从头看到尾。从开始的一些样板戏的知名片子,比如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到抗战激烈影片地道战地雷战以及闪闪的红星等等,每一个片子的故事情节都会在我脑海中停留许久。

    我上初中那年,村里不再放这些看过的电影,而是开始放一些60年代拍的一些电影,比如青松岭、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和李双双。这些影片有了更多的生活气息,观看时心情放松,而不是警觉备战提心吊胆的紧张。

    某一天,看了电影早春二月后,我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才是我真正喜欢的电影。荧幕上的人物是那样完美,文明又知性,落落大方侃侃而谈,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我欣赏的。

    再后来,开始播放40年代拍的更老的电影,比如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永不消失的电波。民国时期的人物形象一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

    原来中国电影有过辉煌的过去,电影不只是刻板的表演与带有教育功效的故事,而是可以娓娓道来的精湛生活再现。只是一度被暗藏,也没有被发扬光大。

    可以说,我真正迷上看电影应该是上初中之后。

    当我看到新上映的小花时,被影片中几个年轻俊美的形象深深吸引。原本就在姥姥家看过一本叫做桐柏英雄的小人书,我知道小花就是根据这个小人书的故事改编的。所以故事情节对我似乎不再重要,我更欣赏电影里中人物表演的细节。电影的三个主要人物很快成了同学们口中的明星,课间经常有女生聚集在一起谈论着更喜欢哪一个?也有不少女生开始哼哼着电影里面的插曲和主题歌边走边唱。

    不久,一部叫做瞧这一家子的电影让我知道了电影的另一种功效,电影不只是演绎故事启迪思想,更是以幽默的艺术展现生活调节生活,娱乐的性质更多一些。在人们忙碌了一天后,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能够开怀一笑。

    母亲这时和我一样,迷上了看电影,每一次村里放电影她都想法去看。把最小的弟弟留给奶奶在家照看,就算奶奶不满地唠叨带数落也无法阻止。

    父亲因为白天地里劳作太累,这时反而不怎么热衷看电影了。

    中秋节晚上,村里又放电影。按照传统,中秋节是一家人团圆的日子。在父亲的观念里,这天的晚上必须一家人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亮。但我和弟弟们都想去看电影,母亲也认为电影比月亮好看,月饼更是什么时间吃都一个味。于是母亲便偷偷带着我和三个弟弟去看电影。结果当我们看完电影回家后,被一家之主奶奶大加数落,母亲更是被从头数到脚,老帐新帐被一齐翻了出来。母亲自知理亏,便不吭声。

    无论奶奶怎么数落,我和母亲一样没有真的生气,反而脑子里依然不断回响着电影里欢快的的插曲:甜蜜的工作甜蜜的工作无限好啰喂,甜蜜的歌儿甜蜜的歌儿飞满天啰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