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教研室里,气氛很尴尬。

    谁也不说话,班主任张秀萍更是保持沉默。良久,犯了错的男生才磕磕巴巴的道歉,说自己就想知道田小雨的学习为什么会很好,至于为什么扩散传播,则是因为觉得田小雨的方法太好了,自己就想帮着让大家都学习参考一下,自己并没有恶意。

    对这么拙劣的解释,陈海三人真是无力吐槽了,就这脑子就这被人发现后的担当,以后还是有多远滚多远吧,别提什么同学高中三年的。

    田小雨没好气的说道:“你解释了,我听到了,事到这就算了。”

    张秀萍点点头,拿出了班主任的威严,和起了稀泥,“好了,道歉了,东西该还就还回去,这事就到此为止。都回去认真上课,寒假是赶超的好时候,别浪费时间了。”

    陈海三人没动。

    等那两个同学离开后,陈海直接向张秀萍说道:“老师,田小雨说算了,这次我们就算了。如果那两位同学以后在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我们就不知道自己会做出怎样的事来。小雨,阿杰,我们走吧。”

    不管脸色铁青的张秀萍会想什么,陈海三人离开了教研室。

    等到离的远了,刘国杰“呸”了出来,说道:“不遇事不知道老班竟然是这样的人,为了高考成绩就能是非不分么?亏我爸妈以前还给他送过礼,都特么喂了狗!”

    陈海冷冷的说道:“短视的老女人,说她作甚,浪费精力么?田小雨同学都没说啥,你嘀咕个什么劲儿!”

    田小雨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两人恨恨的说道说道:“你们不用说了,这种事咱们能怎么办?我这没完,陈海,下次考试我不会控分了,我就要看看他们那张脸会是什么表情!我要打他们的脸!”

    刘国杰急忙挑起大拇指,说道:“女中豪杰!我就喜欢这样豪爽的女汉子,我也不控分了,不仅要打那两个人的脸,更要看看老班的脸是什么颜色!”

    刚说完,就被田小雨踹了一脚,唾骂道:“女汉子,我让你女汉子!别跑,我让你好好看看什么是女汉子!”

    陈海笑着看着不断怪叫跑远的两人,心里一阵轻松,感慨着,“感谢老天给我再来一次的机会,年轻真好!真的,年轻真好!”对于班主任,实在是懒得再多费一颗脑细胞。

    中午,陈海一家子在客厅里,根据昨天对不同年龄的人的售卖情况忙忙碌碌的试制着不同的配方。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又到了准备出摊的时候。

    吴秀琴和陈海一样,请了每天下午的假,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去了也是除了八卦就没事做,厂里的货卖不出去,领导们天天忙着去找更大的领导或者跑银行,自己还不如陪儿子好好研究明白这个摊子。能请假已经算是有认真积极的工作态度了,不像很多人连假都不请就看不到人了。

    很意外的是,老洪他们都在,难道今天不用练锣鼓了么?这可不行,这么好玩的事怎么能放下呢?

    陈海掏出准备好的本子扔了过去,说道,“我能想到的都写上去了,估计很完善了。你们不练锣鼓不是偷懒吧,我可跟你们说,革命工作是容不得一点懈怠的!”

    老洪没好气的说道:“上午我们已经练过了,下午今天就是要把你拉过去看看的,我们练了几天总感觉有点不对。你扔这东西是什么意思?合着你把事挑起来就扔一边不管了啊,扔过来一个锦囊妙计是咋滴?”

    陈海汗颜,自己把事想叉劈了。

    看来还不是一件事,是两件事啊,这帮老同志,也不把话直接说明白,一点都不体谅年轻人的辛苦!

    老洪翻开本子瞟了两眼后就准备仔细的看,陈海伸手拿回来,嘻嘻笑着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办,现在天色不错,我们先走着?”

    吴秀琴笑呵呵的看着,挥挥手让他们赶紧去。现在客人不多,自己完全忙得过来。

    小学操场上,一群人卖足了力气,好一阵咚咚咚锵锵锵。

    陈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确实是哪不对,总感觉差点意思。想了半天,一拍脑袋,想明白了,还是不够热闹。

    鼓锣铙钹,二十人,已经算是很大的队伍了,可就是因为变化少或者说花样少,滋味便显得不足。

    现在有两个办法,要不重新找教练,要不琢磨花样。

    把想法跟老洪他们说了,众人琢磨琢磨,纷纷发表意见,就多整点花样。

    干脆也不练了,把家伙事收拾好,一群人又跑回院子里。

    都是见多识广的老干部,你一言我一语,怎么热闹怎么来,怎么好玩怎么来。屋子里乱哄哄的,陈海只好坐在屋子中间做着记录。

    大家都说累了,陈海把记下来的东西整理出来,大声念道,第一个办法,加大鼓锣铙钹的数量也就是扩大队伍。

    刚念完,老洪的脸就黑了,嚷道,“谁出的馊主意谁去找人找家伙事啊!”

    陈海接着念第二个办法:统一演出服,要喜庆的。

    第三个办法是摇旗呐喊,弄几面好看的大旗,让人四周奔跑玩队形变换。

    第四个办法是鼓锣铙钹都系上红丝带,挥舞起来好看。

    第五个办法是舞狮、秧歌队、打花棍。

    老洪站起来总结到:“少花钱,多办事,这是我们的原则,那就用起来红丝带大旗。看看哪个厂子里有服装接过来用用。如果还需要人手,大家都张罗张罗。”会议结束,大家没散,都在屋子里聊天,有摆摊想法的人聊着要卖什么东西。

    陈海跑出去忙活着自己的烤串摊。今天的生意还行,点多点少的客人都有,人气倒是不错。

    把准备好的食材都卖光后,收拾好回家。几天下来,陈向东和吴秀琴适应了这种忙忙碌碌的状态,除了身体累点,精神倒是挺振奋的,尤其是晚上算账的时候。

    看着小本本上的数字,吴秀琴的笑就没停下来过。

    ……

    台灯下,陈海坐在自己的书桌前认真画着思维导图,把手里的和身边的事都列出来,把每件事的目标列出来。然后再一件件的反推实现路径,寻找着其中的难点和关键点。在所能看到的关键点上,记录下自己思路的同时,给自己一个定位和能力边界。之后就是行动计划,一步一步的向目标推进。

    这是陈海经过多次成败的磨练才形成的思维模式。

    手里有几件事,都得挨个弄清楚,做好提前量。

    老洪老陈的目标是步行街或者夜市,整齐划一的摊位,功能明确的分区,统一的带有文化色彩的活动,周期性的促销。印象中现在还没有打响名气的步行街或夜市,老洪他们完全可以尝试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给父母的安排就有些多,关键点是有足够的资金。摆摊的终极是开店,不断的开店。有了资金后就可以顺应大势,或者承包或者买下注定被淘汰的工厂企业,涅槃重生。这两条路每一条都会有很大的可能性,也充满了变数。

    策划学校做教辅就很简单。教辅市场之后是补习市场,不过陈海相信自己的母校不会有那么大的魄力。如果让陈海来操盘,也许会更简单一些。但同样需要资金。

    资金,资金,资金。所有的问题归到最后都是资金。

    靠在椅背上,陈海双目无神的看着天花板,脑海里各种念头不断变幻着风起云涌,渐渐的沉睡了过去。

    被冻醒的时候,陈海看看时间,快凌晨三点了。也就懒得脱衣服,躺在床上想睡却怎么也睡不着。

    如何解决资金?这个问题对于现在的陈海来说是真正的难题。

    靠时间积累么?海量的不确定性。

    去股市期市么?现在连开户的钱都不够。

    用那种民间口耳相传的办法么?根本就不在考虑范围内。

    找天使或者风险么?陈海苦笑,这个年代还没有这种故事。

    再次醒来是被闹钟叫醒的。

    整理好屋子,出门锻炼身体,清晨很冷,透骨的寒意刺激着疲惫的大脑,突然很想大声嘶吼。

    吼叫了几声后,陈海唱起了“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一路嚎着,慢跑到了晨练的地方。

    一起练功的人多了很多,这几天老洪的锣鼓队员们眼睁睁看着老洪的精气神不下当年,有人打听到是早晨练功的原因,专门骑车过来跟着练。

    晨练结束后,老洪关心起了陈海的状态,因为他发现陈海竟然有了愁眉不展。

    陈海苦笑着摇摇头,“碰到一个很难解决的事,想了很多办法,还没有找到突破口。”

    老陈凑过来问道:“有什么跟我们说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嘛。”

    边走边聊中,陈海解答了昨天那个本子上关于夜市或步行街的构思,也答应了下午会具体聊聊。

    老洪他们也知道了陈海在琢磨如何找资金,都皱起了眉头,他们也不知道除了贷款之外有什么办法去快速获取一笔资金啊,以往的经历中都是跑银行或者拿批条。这些对眼前这个年轻人毫无作用,不禁感觉到老脸发红。

    有一个刚加入进来并不熟悉的老同志回头问道,“我这倒是可能有个消息,不过得自己去谈。”

    老洪急道,“管它有没有用,集思广益,先说出来,咱们一起参谋参谋。”

    那个老同志说完,众人眉头紧皱,陈海却眼睛一亮。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