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山河镖局 > 第六章 何雨

第六章 何雨

    七年前,随着分裂的南乌被贺王亡国,北乌俯首龟缩;稻米新种推广各地,粮产大增;盐铁技术实现突破;海陆商界欣欣向荣,大启到了一个鼎盛的时代。

    在那时,太子抓住时机,从军制和户制起,开始了改制革新。

    这七年间,太子从未在改制的路上破例。其中一条新规是,无大启籍者,不可从军,不可入仕;凡无籍者之家,不可拥田。

    很多人,包括洪维的父亲洪卫雁,被这一条文改变了人生。

    洪卫雁是军伍出身,而大启国重视武力,这是开国太祖起就定下的传统。

    武夫出身,在乱世中登顶的启太祖,在祖训中立下许多规矩。

    如皇子少年时必须进入军伍历练;历代皇帝不能废弃武术练习等。

    在大启当前百余年历史中,四代皇帝期间都有主动挑起边衅的经历,也曾被北国骑兵攻到直隶,江山岌岌可危。

    如此多激烈的战争,使得士兵军营享有比普通百姓更多的物资,很少有饿死冻死的士兵。

    于是,一些被父母遗弃的孩子,在大启朝代,除了被安置在名门望族或者寺庙的门口以外,还多了一种活下去的希望。

    七大边城和九央城的军营,收留弃婴是最多的。洪维的父亲,就是九央雁子营收养的。

    因为挂着一个姓洪的战死士兵的名字,才分到口粮和衣物,所以就被起名洪卫雁。

    弃婴自然是无籍的,在七年前,刚刚参与了灭国之战的洪卫雁,在回到九央以后,不得不接受退军的命运。

    即使他在十二岁时,曾就学于当时九岁的太子建立的军营学堂;

    即使他屡次建功,在退军前担任了二皇子贺王的亲兵护卫长。

    被新规限制不能买田,不能做官的洪卫雁和一众退伍士兵,做不了地主老财。只能拿着用战功换来的银钱,不知所措。一度想要去贺王或者其他熟识的将军府中,做看门的家仆。

    在太子的亲自指点下,他带着十三个命运相同的老兄弟,并通过让伤残士卒入股的方式,在九央开了合义镖局,维持着几十位老兵家庭的余生。

    老兵们七年间将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各家都能平稳的过日子。退军的遗憾,寄托给拥有大启户籍的下一代孩子。

    但这一次惨剧,让合义镖局岌岌可危,也让几十个家庭措手不及。

    镖师家的孤儿寡母固然留有余产,但在九央,一点不慎就会被黑心的狼吃的骨头都不剩。

    还有很多伤残无助的老兵,必须依靠镖局分红,来维持家庭,来让自己的孩子求学。

    很多人都觉得,太子会破一次例,给这些人授权购置土地。哪怕只是挂在太子自己的名下,给他们这个时代最实在的保障和希望。

    但是太子没有破例,只是在惨剧以后,安排了一名叫何雨的年轻女子进入镖局,称她为“顾问”。

    众人没有获得想要的土地,她们认为,钱总有一天会花光,粮食也总有一天会吃完。

    老兵和妇孺们的绝望被何雨看在眼里。

    她没有就振作起来的展开演讲,也没有一家家去探访家庭。只是先去找了洪卫雁的遗孀徐珺,取得了帐本,办置了丧礼。

    在丧礼上,太子亲自吊唁,自然吸引了诸多九央大户和富商。而何雨在葬礼中,与合义镖局多次合作的老熟客,以及多家富商进行沟通,保住了未来的商单。

    又将镖局十九英烈的事迹润色整理,在丧礼当场激昂讲说,让不少江湖好汉潸然泪下,义愤填膺。

    许多江湖散户在当场表示想要加入镖局;合义镖局成了江湖大义的象征。

    这次丧礼让大家都对这位“何顾问”非常信服。

    此后,一切也就顺利的运作起来。

    惨剧中幸存下来的年轻镖师徐明,带着新人接着基础的商单;

    各镖师家属也不得不慢慢从镖局搬出来,得到了妥当的安置;

    入股的老兵们也在何顾问的承诺和商量下,安心了不少。

    合义镖局终于是活了下来。

    只有洪维的母亲徐珺越发伤心,镖局本就是她的丈夫一手创立,惨剧过后,噩耗已经让她悲痛不已。

    况且儿子三年前一去不归,生死未卜。连丈夫当初走上死路前,都是用接儿子来哄骗自己的,这更是让她对太子产生了愤恨。

    如今,留给儿子的家业也被何顾问掌控。

    虽然太子完全不屑于贪图这个小小镖局,但他夺走了洪夫人的全部。

    若不是何雨刚来的时候,和自己晓之以理,再加上自己确实没有能力去处理这样的残局,她说什么都不会见太子的人。

    回想起在丧礼当场,太子可是称呼洪夫人为嫂子,可洪夫人都没有看太子一眼,只是转过头放声哭泣。

    所幸太子并不在乎这种无礼举止,他本就厌烦俗礼。

    况且他知道,九央市井已经有人在称呼洪夫人为徐太君了。

    一开始他还错愕的想歪了,可马上他就明白,这是将洪夫人比作佘太君,将洪家父子比作了杨家将。

    太子深深自责,洪卫雁的死和他脱不开关系,

    那一次送镖其实根本就无关战局。只是他察觉到有幕后黑手这一战背后推波助澜。

    于是他放出了洪卫雁这条鱼饵。

    他以为凭自己的钓鱼能力,能保住镖队。但在他把钓上来的第一条鱼开膛破肚的时候,却没想到池塘里的第二条鱼狠狠的向饵食咬去……

    他在自责中发现,自己的心态变了。他在不经意间,已经开始把他人的生命当作随手可用的棋子了。

    过去,他也带兵打仗,虽不曾身先士卒,但他一直在思考着怎么让我的士兵活下来的。

    太子对这种变化感到恐惧。他带着改变世界的宏图起步,但同时也被世界改变着。

    “洪夫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谁也不见,今天甚至开始不吃东西了。”

    当何雨急切地把消息禀告给太子时,太子心里的愧疚爆发了。

    那一刻,太子没有像过去一样处变不惊,随手给出他的奇思妙想。

    他的眼神,没有自信和锐利,显得平凡而无力。

    何雨和洪维一样,她是太子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同时她也是最坚定的太子追随者。

    她告退离去,回镖局的路上,她已经有了主意,不能让洪夫人这样下去,人命关天。

    更重要的是,不能让他们的领袖太子殿下因为这场惨剧受到更多的影响。

    她之前已经背记了合义镖局所有的信息资料,特别是洪家父子。

    她年长洪维两岁,小时候也在东宫的女学堂求学。

    何雨那时关注过耀眼的洪维,太子殿下对他在史论和地理上的天赋,赞不绝口,甚至直接拿他的课业记录拿来给女学堂讲课。

    而他三年前的出海选择,让东宫所有学子感到钦佩。

    在那之前,太子组织了三次大出海,总计四十支船。向南和向西的都有了相当不错的回报,但向东去的部分半途而废,更多的则是杳无音信。

    这样的钦佩让她在回镖局的路上说服了自己,最终走进了洪夫人的房间。

    面对死寂的冷漠,何雨马上泪流满面,跪在地上。

    “母亲。”

    洪夫人的眼睛颤动了,正眼看向这个年轻靓丽的女孩。

    何雨离开洪夫人房间后,洪夫人泪流不止,但还是吃了东西。

    之后如往常一样烧香,不过佛像变成了丈夫的牌位。

    她虔诚许愿,祈求儿子平安回来。

    何雨可能是在骗她,但她要等儿子回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