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二十二章 善修政理:戮力十年蓄国力

第二十二章 善修政理:戮力十年蓄国力

    皇帝刘启册立儿子刘彻为皇太子之后,对于这个年仅8岁的儿子寄予了厚望。精心选择了卫绾出任皇太子的太傅、王臧出任皇太子的少傅。

    这个卫绾,当年在跟从太尉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立下了一些军功,被封为建陵侯,为人认真谨慎,善理政务。王臧则是儒学大师申培的得意门生,学问渊博,满腹经纶。

    皇帝刘启吩咐他们二人好生教导皇太子刘彻。

    太尉周亚夫在平定了七国之乱的两年后,就接替了因病辞职的丞相陶青,成为了朝廷的新一任丞相。

    成为了丞相之后,周亚夫考虑到大汉国内的形势已经趋于稳定,但是长城以北的匈奴这个劲敌依旧存在。

    以军事起家的丞相周亚夫深深地明白,在如今大汉与匈奴的形势方面,匈奴强而大汉弱,匈奴处于攻势,而大汉处于守势,这样的局面在眼下是难以迅速改变的,而匈奴之所以处于攻势,无非是依靠着其强悍的骑兵军队,而这样强悍的骑兵队伍,眼下的大汉是没有的。

    所以,丞相周亚夫就向皇帝刘启建议实行马政,为朝廷饲养军马,以为日后建立骑兵做准备。朝廷可以直接在天水郡、安定郡、北地郡、上郡等处建立马苑,饲养军马;另外可以鼓励民间百姓饲养马匹,待马匹成年后收购回军队,对于相应的农户实行相应的赋税减免、徭役减免等政策。

    皇帝刘启对于丞相周亚夫的这一所奏之事当即采纳批准了。

    皇帝刘启依旧继续执行从太祖高皇帝时期就开始奉行的和亲政策,在对待长城以北的匈奴方面,边防实行积极的防御战略。对于匈奴小股军队的骚扰侵略,可以进行小规模的反击。

    在多次对于匈奴小股军队骚扰侵略的反击战斗之中,李广、程不识二人逐渐崭露头角。

    在内政治理方面,仍然奉行“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一如既往地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将赋税由此前的十五抽一更改为三十抽一,进一步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皇帝刘启还下诏大力鼓励百姓垦种荒野之地,种植粮食。

    就在国家的各个领域都呈现出了蒸蒸日上的气象的时候,皇帝刘启和丞相周亚夫的君臣关系却在慢慢地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之所以如此,和一个人密切相关,那人不是别人,正是皇帝刘启的同胞弟弟梁王刘武。

    这个梁王刘武,乃是窦太后最为宠爱的儿子,窦太后对于梁王的宠爱,远远胜过对于皇帝的宠爱,虽然皇帝也是她的亲生儿子。

    梁王刘武自认为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中才是功劳第一的人,偏偏大家都认为是周亚夫,还因为周亚夫在平叛的过程之中没有及时地率领朝廷大军前来梁国都城睢阳救援自己,自己险些葬身睢阳城。

    七国之乱肃清之后,梁王刘武就经常在同胞哥哥皇帝刘启的面前说周亚夫的坏话。

    开始的时候,皇帝刘启的心里也明白这是弟弟嫉妒周亚夫,才这么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地说周亚夫的坏话,所以,皇帝也没有怎么把这些话放在心上,就当是耳旁风。

    但是,时间久了,皇帝刘启也不得不重新观察周亚夫,毕竟他当年立下了平定七国之乱、拯救汉室江山的不世之功,毕竟谁的才能越大,其危险也就越大。但是,表面上皇帝刘启对于丞相周亚夫还是尊敬与倚重的。

    后来,一件事情使得皇帝刘启开始疏远了丞相周亚夫。

    在朝廷准许边防军队对于匈奴侵扰汉朝边地的小股军队可以进行回击的背景之下,一些被打击的受困的匈奴人马投降汉朝。

    一次,以唯卢许为首的五名匈奴将军带着少量的匈奴士兵投降了汉朝。皇帝刘启龙颜大悦,就想要封赐这五名匈奴降将为侯,以期望更多的匈奴将军可以带兵投降大汉。

    于是,皇帝刘启就把想封赐这五名降将为侯的想法说了出来,征询丞相周亚夫对此的看法。

    “当年太祖高皇帝立下了白马之盟,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而今陛下想封赐这五名来自匈奴的降将为侯,这不符合太祖高皇帝当年立下的白马之盟;况且,若是就此封赐这五名匈奴降将为侯,那么日后陛下如何处置那些变节叛国的臣子?微臣望陛下三思。”

    皇帝刘启听了丞相周亚夫的话,顿时就脸色大变,十分不高兴。

    “丞相之言,过于迂腐,不合时宜。昔者太祖高皇帝可以平秦灭楚,奄有天下,盖能招降纳叛,得人心、合众望也。今朕欲效法皇祖,盖有此封侯之念。”面有愠色地说道。

    于是,皇帝刘启降旨,封赐以唯卢许为首的五名匈奴将军为侯。

    丞相周亚夫心中依旧认为皇帝此举极为不妥,但是自己又无可奈何,虽然自己位极人臣,归根到底也就只是个臣子而已。

    没过几天,丞相周亚夫就借口身体有病辞去了丞相之职。

    周亚夫辞去了丞相之职后,窦太后希望自己的侄子窦婴可以出任丞相。于是,就在皇帝来宫中向自己请安的时候提起了此事。

    皇帝刘启最终并没有同意母亲窦太后的请求,而是任命了太子太傅卫绾出任丞相之职。

    但是,自己也不能完全不给母亲的面子,鉴于当年窦婴在平定七国之乱的过程之中的战功仅次于周亚夫,皇帝刘启任命窦婴为大将军。至此,母亲窦太后虽然心有不快,但是也无话可说了。

    自从窦婴被皇帝封赐为大将军之后,前往窦婴府门贺喜的人就没有断过。

    其中,有一个人,更是两天一小去,三天一大去。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田鼢。这个田鼢,相貌极其丑陋,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却有一个地位尊贵的貌美如花的同母异父姐姐,他的这位姐姐,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王皇后。田鼢巧舌如簧,阿谀奉承之词,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此时的田鼢,虽然姐姐是皇后,外甥是皇太子,自己的身份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郎官,毫无地位可言。

    田鼢宴饮时候侍奉大将军窦婴的表现,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窦婴的子侄呢。

    皇帝刘启自从批准了周亚夫辞去丞相之职的请求后,心中并没有忘记周亚夫,毕竟他是先皇赏识并且留给自己重用的人,周亚夫的才能是毋庸置疑的。

    皇帝刘启知道周亚夫因为对于自己封赐匈奴降将一事不高兴,但是自己依旧想保住这份君臣之情,再次启用周亚夫。

    于是,皇帝刘启在皇宫设宴,命令宫人传召赋闲在家的周亚夫进宫参加宴会。

    宴会之上,乐师领着诸多的乐人正在精美的编钟处专心致志地进行着演奏,钟声之中,透露的是一种愉悦的氛围。大殿之上,身着华丽舞衣的64名美丽动人的歌姬的舞姿赏心悦目。桌案上,大大小小的朱红色的漆器之中盛放着御厨精心制作的各色美味佳肴,酒樽内,已经满是琼浆玉液般的美酒。

    皇帝刘启高兴地欣赏着歌舞,手中拿着一双筷子,那双筷子,不是自己要用的,而是准备给周亚夫的。因为宴会前,皇帝特意吩咐宫人不要在周亚夫的桌案上放置筷子。

    皇帝以为周亚夫会主动开口要筷子的,然后自己将手中的那双筷子亲自交给周亚夫,好让他知道自己并没有忘记他,并且准备再次启用他。

    谁知,自从周亚夫进入宴会以来,就一直闷闷不乐,没有看一眼歌舞,更是无心于音乐。

    发现桌案上没有筷子的周亚夫,认为是皇帝在羞辱自己,于是索性告辞了。

    皇帝刘启万万没有想到周亚夫的脾气这么倔,自己本想给周亚夫一个台阶下,没有想到周亚夫却丝毫不领情,就这么走了。

    想到这里,皇帝刘启气愤不已。猛然起身,将手中的那双筷子重重地摔在了地上。顿时,所有的乐人、歌姬全部吓得跪伏在地,瑟瑟发抖地请求皇帝息怒。

    “此怏怏者,非少主臣也。”皇帝刘启满脸愤怒、冷冰冰地说道。

    当年周亚夫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就深深地记住了“周亚夫”这个人,心想若是不除此人,他日必定是匈奴大军南下的拦路虎,此人可以在短短的三个月时间内就平定了七国之乱,其军事能力非同一般。

    当初周亚夫借口有病辞去丞相之职的时候,分布在长安的天鹰士就将这一消息传送给了中行说。

    中行说得知这一消息之后,欣喜不已。随即就去向军臣单于辞行,准备秘密潜入长安寻机除掉周亚夫,此人不死,必定是匈奴的心腹大患。军臣单于同意了师傅的请求。

    第二日,中行说就带领着一批亲信死士再次秘密前往长安,临行前,他向巫师索要了几种毒药,以备不时之需。

    中行说潜入长安之后,派遣死士监视着周亚夫家的一举一动,就等待着可以利用的时机。

    周亚夫赋闲在家,他的儿子周阳看见父亲的年纪很大了。就私下里安排郊外的一处木工坊制作一千副甲盾,做好之后运往周家在城外的庄园,以作为父亲发丧之用,毕竟父亲戎马一生,战功显赫,就是到了地下,也是铁骨铮铮的军人。

    中行说得知了周亚夫儿子周阳的安排之后,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不禁露出了阴险的笑容。

    木制的甲盾制作好之后,木工坊便派人将这些木制的甲盾装箱放在车上送往庄园。

    周阳平时多在城外打理庄园,得空的时候回城中的周府看望父亲。

    周阳看见了这些人押送着东西来了,没有检查,就让他们送进了庄园。然后付完钱就让他们离开了。

    中行说早已经在城中花重金收买了一个乞丐让他冒充周家的一个家丁,去廷尉府举报周家在城外庄园之中私藏兵器,图谋不轨。因为私藏兵器就是等同于谋反的十恶不赦的死罪。

    就在这些兵器送入庄园不到两个时辰,廷尉就带着人马来到了庄园,并且将其团团围住。

    “不知廷尉大人带人前来,所为何事?”周阳领着下人们,疑惑地问道。

    “你们周家的一个家丁向我们廷尉府举报你们周家私藏兵器,图谋不轨。”廷尉厉声回应道。

    “这不可能,庄园之中确实有兵器,但是全部是木头的,是准备以后给父亲发丧之用的。”周阳顿时反驳道。

    “是铁的还是木头的,打开看看就清楚了。”

    于是,周阳愤怒地带着廷尉来到了这些箱子前,当即打开了其中的一个箱子。

    一刹那,周阳惊呆了,箱子中是真刀真枪的兵器甲盾。周阳头摇得像一个拨浪鼓似的,急得说不出话来。于是又打开了其它的箱子,所有的箱子中都是真的兵器甲盾。

    周阳顷刻间瘫坐在地上,满脸鼻涕地向廷尉说道:

    “这是有人在陷害周家,请廷尉大人一定要明察啊,一定要明察啊。”

    廷尉于是不由分说,命令将周阳以及所有的兵器甲盾带回廷尉府。

    原来,运送的中途,经过一片树林的时候,中行说安排的死士们顿时杀出,运送的人全部被杀死,无一活口。随即将这些人的尸体拖到隐蔽处掩埋。

    于是,这些死士乔装成押送之人,并且将这些箱子中木制的甲盾全部换成了真实的铁质兵器甲盾。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