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三十章 香消玉殒:焉耆玉素救张骞

第三十章 香消玉殒:焉耆玉素救张骞

    张骞在交河城经过多方搜集信息,初步了解了西域的一些情况,包括车师国周边的一些个小的国家,张骞也深深认识到了他们如今都受到了匈奴的欺压威胁。

    当然,所有信息之中,只要是关于月氏国的,都是张骞最为直接关心的。

    经过了对于所搜集的关于月氏国信息的仔细分析,张骞、堂邑父以及阿其那莲一致认为,要想到达月氏国,需要向西南方向前进,不能继续向西北方向走了。

    所以,他们离开了交河城之后,就沿着天山边缘,向西南方向前进。

    广阔无边的天空下,漂浮着鱼鳞状的白云,很是好看。一边是巍峨的天山,显得光秃秃的,和张骞自小生活的汉中地区林木茂密的山岭完全不同,很高的顶部还可以看得见积雪,另一边是开阔的沙漠盆地,交界边缘处,是四个人,显得是那么微小......

    张骞他们需要接受自然环境的重重考验,这不可避免。

    干燥的气候下,小张棉的鼻子又流出血了。不仅是孩子,就是堂邑父的鼻子也流了不止一次血。起初的时候,还会有些紧张,到后来,也就习以为常了。

    从交河城出发前,虽然准备了充分的物资,但是食物总会到了吃完的地步,食物又全部吃完了。四人的肚子咕咕叫,真是饥肠辘辘。要是再不吃食物,可真就是走不动路了。

    正在他们苦思冥想,如何获取食物的时候,堂邑父无意中发现天空中有一行大雁。于是,他眼睛发光,心想有办法了。

    堂邑父迅速地从箭筒里面拿出了一支利箭,同时拿出良弓一把,搭箭引弓,瞄准大雁,其中一只大雁应弦而落。

    “太好了,真是太好了。”张骞夫妇和小张棉欢呼道。

    “今天我们吃烧烤大雁。”堂邑父高兴地说道。

    于是,他们拎着大雁,找到了一处有水流的地方进行处理。到底是来自高山的冰雪融水,还挺寒凉的。

    烧烤好的大雁,进入了四人的肚子里,打了牙祭,充了饥。

    随后,张骞四人起身,准备继续赶路。张骞突然踩滑摔倒,感到右脚底板一阵疼痛。

    阿其那莲赶忙儿扶起摔倒的张骞。

    “怎么这么不小心。没事吧?”阿其那莲说道。

    “就是右脚底板有些疼。”张骞有些疼痛地说道。

    “把鞋子脱了看一下。”堂邑父说道。

    张骞缓缓地脱掉了右脚的鞋子。

    看到这里的阿其那莲,心疼不已,双眼不禁湿润了。原来,张骞右脚底板下磨出的水泡,因为刚刚的踩滑,弄破了,流着一些浓水。

    “没事,过过就好了。”张骞宽慰地说道。

    “使君,要不今天我们先在这附近休息,明天再赶路吧?”堂邑父问道。

    “还是赶路要紧,脚上的水泡不打紧的。”张骞说道。

    看着父亲脚底板上磨破的水泡流着的浓水,小张棉不禁泪流而出。

    “过来,孩子。”张骞说道。

    “孩子,男子汉,大丈夫,有泪不轻弹,知道吗?这个不打紧的,过两天就会好的。”张骞抱着儿子小张棉,安慰道。

    几天后,赶路的他们望见了一个巨大的湖泊,犹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张骞他们都兴奋不已,于是向着湖泊走去。

    等到了湖泊的岸边,更加欣喜了,居然看到了有着一群人正在捕鱼。这可是他们从交河城出来后,第一次见到活生生的人。

    他们刚想跑过去询问这个地方具体是哪里的时候。突然,那群人之中的一个人落了水。

    见此情况,张骞赶忙丢下了行李,箭步上前,跳入湖中进行营救。

    阿其那莲,堂邑父以及小张棉还没有反应过来,张骞已经在水中了。

    阿其那莲和儿子,加上堂邑父,焦急地看着。

    毕竟当年有过在水中营救阿其那莲的经验,况且这是静止的湖泊,再加上这些人使用渔网的工具在旁边进行营救,所以,张骞顺利地把人从湖泊之中捞了上来。

    直到上岸了,张骞才意识到自己救上来的是一个女子,女子突出了呛的水。阿其那莲和儿子,堂邑父这才稍稍舒了口气。

    只见女子眉清目秀,高鼻梁,白皮肤,微微的卷发,一派异国长相。

    “公......”

    还没有等身旁的另一名女孩子说完话,被救女子就给了她个眼色。

    “多谢救命之恩。”被救女子感激地说道。

    “不用谢。”

    “请问你是谁?来自哪里?”女子问道。

    “我是大汉使者张骞,来自东方的大汉,距离这里大约有六七千里远。”

    “大汉!我们没有听过,我们知晓匈奴很强大,并且我们不敢得罪匈奴。”女子说道。

    “大汉与匈奴隔着万里长城南北对峙,他们的王庭大帐与我国的都城长安,一北一南。”

    “对了,这是什么地方?”张骞急迫地问。

    “这里是焉耆国境内了,这个巨大的湖泊是博斯腾湖,你看,湖泊的水就来自西边的开都河。”用手指着说道。

    “这里是焉耆国,那么你们的都城在哪里?”

    “都城在员渠城,就在博斯腾湖的西边。”

    “那你叫什么名字?为什么在这里?还掉入了湖中”张骞问道。

    “我的名字叫玉素,我......我是国王的厨娘,到这里捕鱼作为食材,因为博斯腾湖里面的鱼又大又好吃,味道鲜美,国王吃的鱼都来自这里的,这次来捕鱼不小心掉入了湖中,你看网中的那些鱼多好,对了,这是我的女同伴,名字叫雪其姬。”

    “你是国王的厨娘,那么说你可以见到焉耆王?”张骞兴奋地说道。

    “当然。”玉素答道。

    望着眼前的这个救了自己一命的张骞,玉素心中有了莫名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以前不曾有过。

    望着张骞身后站着的两个大人和个孩子。

    “他们是?”玉素问道。

    “这是我的妻子阿其那莲和孩子张棉,这位是我的好帮手好朋友堂邑父。”张骞介绍道。

    听了张骞的介绍,玉素看着眼前的阿其那莲,不禁愣了一下。

    于是,在玉素以及雪其姬的带领下,张骞四人与她们一起进入了焉耆国的都城——员渠城。

    这个员渠城虽不能和大汉帝都长安城相比,但也算得上是一座气派的城郭。城中主干道两侧,有着各种各样卖着东西的商贩。

    货摊上,有着散发着芳香的小茴香,有着颗粒饱满的大白瓜籽,诱人的葡萄干,硕大的核桃。不远处,烟熏火气散发开来,原来是烤着羊肉串的摊位,馋得人流口水。

    张骞、阿其那莲、小张棉以及堂邑父,看着眼前的繁华市井景象,眼睛都不眨一下。

    当然,在这个过程之中,玉素边走边向他们介绍这个员渠城,包括来源,人口数量,面积,风俗习惯,自然环境,城市布局等等方方面面,详尽细致,这一切,张骞都在认真地聆听,出现疑问时候,还积极请教。玉素都极尽耐心,一一回答。

    “好了,今天先聊到这里吧。也快天黑了,先给你们找家客店住下,我们改日聊。”玉素说道。

    “好的,谢谢你了。”张骞答道。

    玉素于是和雪其姬在前面找了家客店,给张骞他们认真安排了住宿。

    “好了,你们就先在这里住下,这家店在这员渠城之中算是不错的,干净整洁舒适。”玉素说道。

    “这一路上麻烦玉素姑娘了。”张骞说道。

    “别说谢谢,你可是救了我的命的。这些区区小事都不算什么的。”玉素笑着答道。

    于是,张骞四人便在客店住下了。玉素和女伴雪其姬离开客店。

    回到王宫之中,玉素带着雪其姬走进了厨房。

    “雪其姬,记着,从今天起,我是国王的厨娘,这就是我在外面的身份。”玉素吩咐道。

    “公主,别闹了。”雪其姬恳求道。

    原来,被张骞救起的这个女子,正是焉耆王摩尔沙的女儿玉素公主。而雪其姬则是她的侍女。

    “跟你说,我没有闹啊。”玉素公主严肃地说道。

    “公主,你是不是喜欢上了这个大汉使者张骞?”雪其姬小心地问道。

    玉素公主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啊,公主,他可是已经有了老婆和孩子的呀,这个你我都亲眼所见啊。”雪其姬不理解地说道。

    “我知道呀,但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呀。我现在满脑子都是张骞的样子。我隐瞒公主的身份,就是为了可以更加方便与他交往。”玉素公主痴情地说道。

    这时候,侍女雪其姬似乎意识到一个机会来了。于是乎,她的话锋一转;

    “那么,公主,今天人家张骞可是在博斯腾湖对你有救命之恩的。要不您明天挑一个礼物送给他吧。”

    “说的也是,明天就做。”

    于是,玉素公主便回到寝宫休息去了。

    第二日,玉素公主亲自挑选了一件羊脂玉马,带着雪其姬,到了张骞他们下榻的客店里来了。

    “张骞,为了感谢你昨天对于我的救命之恩,我把这个羊脂玉马送给你,聊表心意。”玉素高高兴兴地说道。

    “谢谢,心意我领了,这件玉马还是拿回吧。”张骞推辞道。

    “你要是不收下,我可要生气了。”玉素严肃地说道。

    “使君,你还是收下吧,这也是玉素姑娘的一片心意。”堂邑父劝说道。

    张骞望了望玉素和堂邑父二人,二人都在点头,示意张骞收下,于是,张骞恭敬地双手接过了羊脂玉马。

    “这才对嘛。”玉素开心地说。

    这个全过程,都被躲在暗处观望的一个人看在眼里,不禁双手握拳,咬牙切齿。这个人便是雅各其。他是焉耆国的将军,一心喜欢、追求玉素公主,可是玉素公主从不喜欢他,认为他杀伐之气太重,自己压根儿就不可能与这样的人生活在一起的,连一个笑脸都未曾给过他。

    玉素与张骞他们畅谈许久之后,约定三日后可以引荐张骞他们面见焉耆王,因为焉耆王正在员渠城以西二百里左右的地方祭祀神山,三日后才可以返回的。

    之后才和雪其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客店,向王宫走去。

    “她一个厨娘,怎么会有如此名贵的玉马?你们不觉得有点儿奇怪吗?”阿其那莲说道。

    “可能是她的厨艺好,焉耆王赏赐给她的吧。”堂邑父以猜测的语气说道。

    于是,张骞他们也就没再想这个问题了。

    晚饭后,玉素公主在雪其姬的陪同下,登上了王宫城墙,一轮圆月高悬于天空,星辰灿烂。

    玉素公主双手托着下巴,呆呆地望着张骞下榻的客店方向。

    突然,火光顿时照耀天空,是张骞下榻的客店方向,着急的玉素公主慌忙顺着台阶跑下城墙,顺手叫了一队卫兵跟着自己去救火。

    一路奔跑着到达起火点,果然是张骞下榻的客店。这时候,玉素公主看到了雅各其带着一队士兵站在店前,而店门则被从外面封上了。

    这时候的玉素公主顿时明白了,就是雅各其要烧死张骞他们。

    “你疯了吗?雅各其。为什么要烧死张骞?”玉素公主怒吼道。

    雅各其还没有开口回答玉素公主,她就指挥卫兵跟随自己破门救人。雅各其想带兵上前阻止,玉素公主以公主的命令号令士兵,雅各其身后的士兵才未敢轻举妄动。

    “张骞要是死了,我绝饶不了你?”玉素公主流着泪、狠狠地说道。

    卫兵们多次撞击之后,才打开了店门,玉素公主率先跑了进去。此时的他们,用布帛捂着口鼻,已经被浓烟呛得都趴在了地上,张骞更是紧紧抱住小张棉和节杖。

    玉素公主让卫兵赶快扶着他们出去,自己跟在后面,就在玉素公主快要走出来的时候,一根被烧断的横梁顿时落下,重重地砸在了玉素公主的身上。

    “玉素公主。”雅各其发了疯似的大叫道。迅速冲进去抱出奄奄一息的玉素公主。

    刚刚被卫兵送出来的张骞他们,看到这一幕,这才知道原来玉素是公主。

    于是迅速走到公主旁边。

    “张骞,你把我从水中救起,我把你从火中救出,这也许是天意吧。我......就要死了,不用伤心。”玉素公主笑着说道。说罢,双眼闭上了。

    张骞他们无不泪如雨下。

    此时的雅各其,心灰意冷,顿时拔出了佩剑,自刎而死。

    “不!”雪其姬大叫道。冲上前去抱住了雅各其。

    原来,雪其姬一直深深爱慕着雅各其将军。她也知道雅各其将军喜欢玉素公主,当她发现玉素公主喜欢张骞时候,就发现了一个机会,告诉雅各其玉素公主喜欢张骞,并且让雅各其在客店看到那一幕,让雅各其死心,自己才可以有机会。

    但是,雪其姬万万没有想到事情会演变到这一步。

    于是,彻底心死的她用雅各其自刎的佩剑自刎。

    张骞他们和士兵、卫兵们按照焉耆国风俗安葬了他们三人。

    随后,张骞他们离开了焉耆国,向南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