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二十九章 重镇车师:张骞初到交河城

第二十九章 重镇车师:张骞初到交河城

    张骞夫妇以及儿子小张棉,加上堂邑父,骑马奔逃出来后,就一路向西,快乐无比。

    但是,没过多久,问题就来了。因为食物即将吃完,他们将面临着饥饿。

    一日正午,赶路多时的他们决定在河边稍微休息一下。随即就卸下了行李包袱,让两匹马儿在河边自由饮水、啃食牧草。

    晴朗的天空,是湛蓝色的,多么的诱人,这仿佛是他们从未见过的蓝色天空。

    风尘仆仆的四个人,头发蓬乱,尤其是堂邑父和张骞,更是有着多时未刮过的胡须。

    “你们两人看起来可真像野人啊。”阿其那莲打趣地说道。

    “就是,就是。”小张棉在一旁起哄般地附和着。

    他们蹲下身,低下头,双手捧起清澈的河水洗了洗脸。然后,继续坐回河边的石头上休息。

    张骞夫妇于是打开了所带的包袱,翻了翻,却发现已经没有任何食物了。看到这一幕的堂邑父,赶忙打开了自己的包袱,找了找,只找到了最后的一块饼。

    于是,他走到了小张棉面前,让他赶快吃下。

    “你们都没有吃,我也不吃。”懂事的小张棉以稚嫩的口吻说道。

    “听话,好孩子,我们大人先饿一会儿没事的,你还是个小孩子。”堂邑父笑着劝道。

    此时的张骞、阿其那莲,双眼不禁湿润了。

    “谢谢你。”张骞夫妇感恩地说道。

    “我们之间还用得着说谢谢吗?以后再这样的话,我可就要生气了。”

    于是,在堂邑父和爹娘的开导下,小张棉这才流着泪慢慢地吃下了饼子。

    休息完后,将包袱拴好,骑上马就继续赶路了。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了一处水边。人困马乏的他们,先卸下包袱,随后便坐在地上。

    “这样下去不行啊,我们必须想办法弄些吃的充饥。”张骞忧虑地说道。

    “快看,是鱼,有鱼!”刚走到河边,正准备洗脸的小张棉惊喜地说道。

    于是,坐在地上的张骞、阿其那莲和堂邑父,顿时起身,奔到河边。

    顺着小张棉手指的方向,三人确实看见了几条游来游去的鱼儿。虽说不大,但是可以捉到的话,充饥也是有余了。

    于是,堂邑父立刻到箭筒之中,迅速地抽出了两支利箭。自己拿着一支箭,将另外一支箭顺手递给了张骞。

    于是,二人随即涉足下水,慢慢逼近游弋的鱼儿。却没有想到鱼儿还倒是挺机灵的,游弋速度快不说,往往是他们刚想靠近,感到危险气息的鱼儿便立即游走。

    堂邑父和张骞,二人在水里连续插了二三十下,却是一条鱼儿也没有插到,岸边的阿其那莲和小张棉不禁面容之上露出了忧虑的神色。

    终于,堂邑父率先插到了一条鱼。

    “插到鱼儿了,我们有鱼儿吃了。”堂邑父如获至宝般兴奋地说道。

    张骞夫妇和小张棉也高兴得很。

    过了好一会儿,张骞终于也插到一条鱼儿。

    “我也插到鱼了。”张骞兴奋地说道。

    几乎与此同时,堂邑父又插到了一条鱼儿。此时时刻,四个人别提有多高兴了。

    于是,堂邑父和张骞上岸。阿其那莲带着小张棉立刻到附近去寻找干草、枯叶、细枝、木头之类的可燃物。

    就在他们准备生火烤鱼的时候,却发现他们携带的打火石是无论如何也打不出火星儿了。就在四人为此犯愁的时候,张骞突然有了主意。

    只见他将一个枝条截断,随后,将其一端在石块上磨尖。

    看着忙碌的张骞,堂邑父、阿其那莲以及小张棉感觉摸不着头脑,莫名其妙。

    “你在干什么?”阿其那莲问道。

    “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张骞卖关子地说道。

    张骞把磨尖的小段树枝,在放上了干草枯叶的木头上不停地钻着,一边用力地钻着,一边不停地吹着。

    正当堂邑父,阿其那莲以及小张棉心里犯着嘀咕,认为这能有用吗?

    只见一缕烟缓缓升起了,然后,微小的火苗越燃越旺......

    望着燃烧的火堆,堂邑父,阿其那莲以及小张棉简直不敢相信。

    “这是什么方法?”他们急切地问道。

    “这叫钻木取火。相传是上古的帝君之一燧人氏发明的。我以前只是听说过这一方法,这也是第一次试着用一下,没有想到真的可以生火。”张骞高兴地说道。

    “有了这个办法,我们以后就不用发愁没有火了。”堂邑父哈哈地笑道。

    “赶紧烤鱼。”张骞说道。

    于是,他们把用箭插到的3条鱼放在火堆上烤了起来。慢慢地,烤鱼的香味便散发了出来。

    皎洁的月色下,闪闪的星光里,围坐在火堆旁边的四个人谈笑着,一派温馨图景,今晚,起码不用饿肚子了。

    第二天,休息了一整夜的四人,骑上马继续赶路。没过多久,他们就看见了戈壁滩,他们渐渐走近了戈壁滩。此时,强烈的日光晒得他们几乎睁不开眼,睁开的双眼感觉有些刺痛,这样的经历是以往不曾有过的。

    他们选择走戈壁滩边缘,靠近山地的地方行进。这时候,只见阿其那莲突然下马了。

    “我们可以在这山坡附近,寻些细长有叶子的枝条,编成简单的帽子,戴在头上,有利于遮光。”阿其那莲建议道。

    张骞和堂邑父顿时感觉这是个好主意,于是下马找寻枝条。编好之后,四人各自戴在了头上,顿时感到了作用。

    下午的时候,远方有一抹绿色映入眼帘了,张骞指着说道。

    “你们看,前方有一片绿色。”张骞兴奋地说。

    “那应该是绿洲了。”堂邑父说道。

    “绿洲。”张骞惊奇地重复道。

    “以前我在匈奴的时候,听人提到过。就是在沙漠戈壁的边缘地带,存在小片适合生存的有水有树木有人家的地方,就是绿洲。”堂邑父解释道。

    “有人家,那真是太好了。”张骞更加高兴了

    四人驱马赶了过去。不多时,他们便来到了绿洲之内。

    只见绿洲之内,树木葱茏,一派凉爽,完全不同于此前戈壁的那种干旱炎热的气息。

    不时就可以看见水流,有了水就有了灵气,四人犹如欣赏着世外桃源般漫步于绿洲之内。不一会儿,他们来到了一户人家前,女主人也注意到了他们,女主人一看他们的装束,就知道不是本地人。

    张骞他们也注意到了女主人,一看女主人的相貌:高高的鼻梁,深眼窝,明显的卷发等,再加上衣服装饰,既不同于汉人的装饰,也不同于匈奴人的衣服装饰,有着浓厚的异域风情。

    张骞他们主动和女主人打起了招呼,简单地进行了自我介绍,女主人也回应了他们。

    “女主人,我们可以在您这儿讨口水喝吗?”张骞有礼地问道。

    “当然可以。”女主人热情地回答道。

    女主人随即把四人请进,安排坐在了葡萄架下。

    四人看着眼前这种攀援状的藤状植物,以及上面附着的一串串紫色的果子,十分好奇,以前压根儿就没有见过的。

    “请问女主人,这是什么?”张骞充满好奇心地问道。

    “这是葡萄,很好吃的。”说完,顺势就从藤蔓上摘下了几串成熟的葡萄,热情地送给张骞他们品尝。

    “真好吃,太好吃了。”张骞他们惊喜地大声说道。

    望着这初次品尝葡萄如此欣喜的四人,女主人也十分高兴。

    接着,女主人拿来了装满水的陶罐子以及四个陶碗,给张骞他们倒上水。

    “请喝水。”女主人热情地说。

    “谢谢。”张骞他们回应道。

    喝完水,张骞问道:

    “请问这里是什么地方?”

    “这里已经是车师国境内了。”女主人回答道。

    “车师国。”这样一个名称,张骞还是头一次听到。

    “那么车师国的都城在哪里?”张骞急切问道。

    “在交河城,向西约两天的路程。”女主人回答道。

    听了这话,张骞他们互相望了望,很是高兴。张骞心想先到交河城,那里既然是都城所在,必然会有知晓月氏国相关信息的人。

    于是,张骞四人深深谢谢了女主人,拜别了。

    两日后,他们远远望见了一处地方,好像是一座城市,南边是高大巍峨的山脉。一条大河奔腾而下,气势非凡。河水在城市的北端一分为二,又在城市的南端汇合为一条河流。这座城市,呈现西北——东南走向,就像一片柳叶般漂在水上,是个典型的河心洲。

    “这应该就是车师国的都城交河城了,真是座天选之城!”张骞惊叹地说道。

    “确实啊。”堂邑父和阿其那莲说道。

    于是,张骞四人慢慢走近了交河城,走近之后,更加感受到她的巍峨宏大,巨大的台地高10丈左右,长有500多丈,最宽的地方大概也有百丈左右。湍急的河水把她围了起来,形成了天然的屏障,这简直就是上天赐予的护城河,并且城市临近河水的崖壁陡峭直立。

    张骞四人来到了交河城的城门入口处,守卫城门的士兵们一看他们的装束,当即拦下了他们

    “你们是谁?来这里做什么?”士兵盘问道。

    “你好,我是大汉使者张骞,想要进入交河城面见贵国国王。”张骞十分有礼地回应道。说罢,拿出了他作为大汉使者的凭证——那个不曾和张骞分离过的节杖。

    士兵顿时感到十分惊奇,于是赶紧通报上面。获得许可后,在相关士兵的带领下,张骞四人进入交河城。

    交河城的城门入口处十分狭窄难行,仿佛就是故意设计成这样以防敌军攻入进来似的。位置适合的巨大的洞口,就类似于汉地城池的瓮城似的。

    随后,带路士兵领着张骞四人在其中来来回回地迂回前进,张骞四人犹如进入了迷宫一样,左绕右绕,不一会儿,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这是要带我们去见国王,还是要把我们骗到什么地方?我总感觉这样左绕右绕怪怪的。”堂邑父在张骞耳边小声说道。

    “应该不会骗我们的,可能就是这个交河城内部结构就是这样吧。行了,别多想了。”张骞安慰道。

    之后,豁然开朗,眼前一亮,他们来到了主干道——中央大道。行走在主干道上面的他们,顿时被眼前景象惊呆了,划区清楚的设计布局,有着居民区,有着官署区。多处高高耸立的建筑,是那么的引人入胜,眼前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新奇,张骞四人在这里每时每刻见到的景象,都令他们印象深刻。居民们的住房,全然不同于汉地的民居建筑,更不同于匈奴人居住的帐篷。他们的住房,都是在生土之中挖掘成空,加盖屋顶而成的。面对着眼前的一切,张骞四人犹如在梦幻之中。

    士兵将张骞四人带到了车师王格盾所在地,进行通报,于是,车师王格盾宣布召见。见到了车师王格盾的张骞他们,毕恭毕敬向车师王格盾行了礼。只见车师王格盾端坐在座位上,周围有着一些侍候人员以及卫兵,虽不能与大汉皇帝相比,倒也是有一番小国国王的气派。

    “听士兵通报,你是大汉使者张骞。大汉在哪里?你来这里又干什么?”车师王格盾充满疑惑地问道。

    “回禀国王,大汉在东方几千里之外的地方,人口众多,物产富饶。我是奉了汉朝皇帝的命令,出使月氏国。如今才到了此地。”张骞回应道。

    “大汉,我没有听过,我们只知道匈奴,匈奴隔三差五就会来我们这里催交贡赋,我们惧怕他们的刀兵相加,所以只能忍受着他们,不断受着盘剥。”车师王格盾悲伤地说道。

    “对了,你说你们大汉人口众多,物产富饶?那么地方有我们大,人口有我们多吗?”车师王格盾问道。

    车师王格盾的这句话,差点儿让张骞笑出来。但是还是强忍住了。

    “请问国王,现在交河城有多少人口?”张骞面容严肃地问道。

    “大约几千人。”

    “那么连我们大汉一个县的人口都不到。我们大汉每个郡包括了好多个县。全国有几十个郡。”张骞认真地说道。

    “这么多吗?”车师王格盾差点儿吓掉了下巴。

    “那么面积有多大?”

    “大汉幅员辽阔,疆域万里。仅仅北方防御匈奴的长城就有一万多里长。”

    听到这里,车师王格盾简直就是没了想象力,真是大的不可想象。

    车师王格盾于是赶紧儿走下了座位,引导张骞他们坐下谈话。

    “那么你们出使月氏为何?”车师王格盾问道。

    “联合月氏,夹击匈奴,以断匈奴右臂。”张骞说道。

    听了这句话,车师王格盾简直是吓傻了。打击匈奴,这在他看来,压根儿就是不可思议的事情。自从匈奴盘剥他们以来,不被匈奴吊打就已经谢天谢地了,谁还敢想着打击匈奴。车师王格盾想着大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神奇国家,居然要打匈奴。来自这样的国家的使者,我得好好招待着,可不能怠慢了。

    “月氏当年西迁到了西北方向几千里的依列水流域,后来,我听说他们又被乌孙击败,向西南方向逃去几千里,似乎到了妫水附近。他们被占领的地盘早已经成为了乌孙国的领地了。”车师王格盾认真地说道。

    听到这里的张骞他们,顿时感到震惊,感到他们的出使路线需要做一些必要的改变了。

    随后,车师王格盾好好地招待了他们。由于还没有到吃饭时间,于是先呈送上了各式各样的水果让他们充饥,有新鲜的葡萄、芳香四溢的甜蜜瓜等,还有干果大杏干。

    晚饭,车师王格盾命令厨人好好准备晚宴。

    晚宴上的食物,别的且不说,一直烘烤得早已外焦里嫩的肥黑羊格外引人注目,香味扑鼻,而他们喝的,则是酿制的葡萄美酒。张骞夫妇、小张棉、堂邑父,都格外开心,这是他们从没有吃过的丰盛大餐。

    他们共同敬酒车师王格盾,感谢他的盛情款待。

    车师王格盾也很高兴,毕竟张骞也给他带来了大汉的信息,心中盘算着如果日后大汉真的打败匈奴,那对自己,对于车师国也是好事,就不用再受匈奴的欺压威胁了。

    晚宴过后,车师王格盾给张骞他们安排了住处。

    张骞他们住进了半地下式的房子里。

    “住进这房子里,还挺凉快的。”阿其那莲高兴地说道。

    “你别说,还真是的。”张骞回应道。

    夫妇两人望着已经熟睡的儿子,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他们在交河城之中停留了几日。这期间,好好休整的同时,张骞积极了解城中的风土人情,深入居民,张骞这才晓得住在这种建筑里,有着冬暖夏凉的巨大优势,人们都非常喜欢。

    张骞他们采购了足够的物资后,便在车师王格盾的亲自陪同下,走出交河城大门,向西而去。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