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三十八章 楼兰奇遇:张骞难解天机密

第三十八章 楼兰奇遇:张骞难解天机密

    张骞一行人离开了西城,沿着前所未见的巍峨的昆仑山脉北部边缘,继续前进。

    天色依然湛蓝,日光下的昆仑山上部积雪,闪闪发光。

    “使君,这个昆仑山脉可真是太大太长了,咱们可在它的边缘赶路,有好些日子了。”堂邑父说道。

    “确实呀,我也是第一次见过如此巨大的山脉。”张骞说道。

    在连绵不断、巍峨壮观的昆仑山脉旁边,张骞他们四人是如此的渺小,甚至连蚂蚁都算不上。

    他们经过了好些日子的赶路,看到了一条河流,岸上,几个渔民正在收拾着渔网之中捕获的鱼。于是,张骞他们走上前去。

    “您好,请问这里是哪儿?”张骞有礼地问道。

    “这里是楼兰国了。”其中一人回答道。

    “楼兰国?”张骞欣喜地问。

    “是的。”

    “都城怎么走?”

    “沿着东北方向一日的路程,就可以到达楼兰国都城——扜泥城。”她的东边就是蒲昌海了。

    “蒲昌海,是不是塔里木河流入的蒲昌海?”张骞回想起龟兹国老者的谈话,激动地问。

    “是的,不但塔里木河注入,就是北边的孔雀河也注入蒲昌海的。”

    张骞他们十分高兴,以为马上就要到了塔里木河的尽头。

    于是,他们在车尔臣河畔稍作休息之后,就继续赶路了。一日后,顺利到达了扜泥城外。遥望东方,是一大片看不到边际的类似于大海的水域,若不是他们知道自己身处于西域,还真会以为来到了大海边了哩。

    无边的水域上,有着一些捕鱼的船只,来回穿梭。

    “这应该就是蒲昌海了,可真大呀,怪不得称为蒲昌海呢。”张骞赞叹地说。

    “走。我们走近看看。”堂邑父说道。

    于是,他们走上前去。

    只见广阔无边的水面上,波光粼粼的,十分美丽。岸边水草丰茂,鱼群自由自在地快乐地游着,阵阵水浪拍向岸边,水波回旋。

    “真是太美丽了。”阿其那莲说道。

    “使君,这个蒲昌海可比我们在焉耆见过的博斯腾湖大多了呀。”堂邑父说道。

    “真是令人不敢相信,长城之外,竟然还有这么大的水域,我在汉中,关中地区,都没有见过如此广阔的水域。”张骞赞叹地说。

    随后,他们一行人就进入了楼兰国都城——扜泥城。

    扜泥城之中,热闹繁华,也是令人难忘。他们找了家客店暂且住下来了。

    接下来的几日,他们便在扜泥城之中到处参观游览,与商贩、歌姬、杂耍表演者、居民等等各类人员交流沟通,详尽了解风土人情,地理风貌,社会百态等等方面。

    果然是一方水土,一方文化,这次张骞他们也是增进了对于楼兰国的了解,很是开心。

    次日早晨,就在他们在下榻的客店就餐时候,只听见官员骑马奔走呼喊,北部孔雀河决堤,水流泛溢往南流过来,让城中居民和士兵官员们一块赶去堵住决堤口子,不然后果严重。

    只见人们纷纷放下食物,路边的商贩们纷纷收拾货物。之后。一群又一群的人们,拿着各类工具,铲子、袋子等等,纷纷走出城,赶去决堤处,拼命堵住决堤口子。

    经过了大家的奋力工作,决堤口子终于就要被堵上了,孔雀河水基本上不外溢了,但是还需要加固。

    就在一个居民拿着铲子奋力挖土的时候,只听见了“咣当”一声,似乎是铲到了什么硬的东西。于是,在好奇心之下,便继续挖开,露出了青铜色的一角。他赶忙喊来不远处几个人,经过一番快速的挖掘,一个青铜鼎被挖了出来。

    于是,周围的人们便开始聚拢过来,想看一看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这是个什么东西呀?”

    “就是的,还是这个颜色。”

    “以前就没有见过这样的东西呀。”

    大伙儿三言两语议论了起来。

    “让开,让开。国王来了。”一组卫兵气势汹汹地冲着人群嚷嚷道。

    原来,在决堤现场亲自监督堵住决口工作的楼兰王撒坤,注意到了围拢的人群,于是就走了过来。

    只见眼前的这个东西,是一个约半人高的青色的三足大鼎,上面有着蛟龙灵龟等各类异兽,还有着不少的云雷纹。

    看着这个奇怪的大鼎,楼兰王撒坤十分疑惑,于是走上前去,朝里面望了望,似乎有不少文字,可是他又不认得,叫来了身边的官员和士兵,他们也不认得。

    于是又叫了一些就在现场参与堵住决堤口的人,也是不认得里面的文字。

    这时候,张骞、堂邑父他们看到了围拢的人群,就也好奇地走了过来。看到楼兰王撒坤正在找人是否认识大鼎里面的文字。

    张骞于是上前。

    “国王,让我试一下。”张骞有礼地进言道。

    “好吧。”

    张骞于是走近了青铜大鼎,双手抚摸着边缘,慢慢低下头朝里面望去。这时候他大声说道:

    “这......这是钟鼎文。”

    “你认识这里面的文字?”楼兰王撒坤吃惊地问。

    “是的,小时候,父亲教过我的。”

    原来,张骞的父亲张惠安是汉中地区府衙的一个书吏,虽然职位很低,但是学问深厚,是一个十足的书虫,对于各种古籍、古老的文字,颇有研究。从张骞小时候,就对他进行教育,所以张骞认识钟鼎文——金文。这是一种刻在青铜器上面的古老文字。

    “没有想到在这里,居然可以见到钟鼎文这么古老的文字。”张骞惊喜地说道。

    “那你赶快看一看上面究竟写了什么?”楼兰王撒坤迫不及待地说道。

    青铜大鼎之内的文字虽然是锈迹斑斑,但是文字却依稀可见。张骞于是认真阅读了起来。原来,这些文字记载的是800多年前的事情:

    周穆王在位时期,带着八骏——赤骥,盗骊,白义,逾轮,山子,渠黄,华骝,绿耳和精锐军队西征昆仑,在瑶池与西王母宴饮之后返回,路过这蒲昌海边,夜间突然见到五星连珠出现在东方天空,于是命令精于星象、占卜之术的太卜师洛进行占卜,得到卦辞如下:

    水住城住,

    水无城无。

    神马西出,

    天马东土。

    肇启丝路,

    终入灵图。

    周穆王要求师洛解释卦辞,师洛未知何意,因刻鼎以记之。

    “我以前也听说过周穆王和西王母之事,原本以为只是个传说,却没想到这是真的事情。”张骞自言自语地说道。

    “这个卦辞是什么意思呀?”楼兰王撒坤问道。

    “只知道卦辞如此,当时的占卜者师洛都不知道怎么解释,我也无法解释呀。”张骞为难地说道。

    “什么是水无城无,我们楼兰旁边有蒲昌海,北边有这个孔雀河,今天我们还堵决堤口来着,南边还有塔里木河,水多的不能再多了,怎么会没有水呢?说没有了日月,我们还有可能相信,说我们楼兰没有水,简直就是莫名其妙。一定是他们故弄玄虚。”说罢,满不在乎,拂袖而去。

    “使君,这个卦辞好是奇怪呀。”堂邑父不解地说道。

    “我也这么觉得,太奇怪了,怎么会连当时的占卜人师洛都不会解释了。”张骞疑惑地说道。

    于是,张骞他们满腹疑惑地回到了扜泥城。

    夜晚,吃完晚饭,张骞四人走出了客店,走到了空旷安静的街道上散步。卦辞的疑问依旧萦绕在他心中。

    “快......快看东方的天空,”堂邑父惊诧地说道。

    此时,只见五星连珠出现于东方的天空,金木水火土五星基本连成一线。

    “今天......今天的那个大鼎上面不也提到了这个五星连珠吗?”阿其那莲惊奇地说。

    此时,张骞睁大了眼睛望着五星连珠,突然之间,三幅情景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一幅是广阔无边的沙漠,一幅是成行的骆驼响着清脆的铜铃声,一幅是一位头戴十二珠玉冕旒,身着龙袍的伟岸帝王左手按剑,站在宫墙之上望向西方,可是他清晰的面容又明明不是皇帝刘彻,但是那又确是长安的大汉宫墙。三幅情景刹那间不停地在张骞的头脑里切换着。

    “这是怎么回事?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脑子里会突然出现这些?为什么?”张骞顿时头疼起来,双手抱着头不停地左摇右摆,疼叫着说道。

    顷刻之间,倒在了地上,额头上满是汗珠。

    阿其那莲、小张棉以及堂邑父见状,顿时吓呆了,赶忙背起张骞返回客店里。

    经过他们的一番照料,一个时辰之后,张骞手指动了一下,然后渐渐苏醒了。

    “刚刚你怎么了?可真是把我们吓坏了。”阿其那莲终于喘了一口气说道。

    “就是刚刚看到五星连珠的时候,想着青铜大鼎的卦辞,突然,头脑里就出现了三个情景,于是头就疼痛了起来。”张骞虚弱地说道。

    “阿爹,你终于醒来了。”小张棉高兴地说道。张骞摸了一下小张棉的头。

    “使君,你头脑里出现了哪三个情景?把你疼痛得倒在了地上。”堂邑父问道。

    “一幅是广阔无边的沙漠,一幅是成行的骆驼响着清脆的铜铃声,一幅是一位头戴十二珠玉冕旒,身着龙袍的伟岸帝王左手按剑,站在宫墙之上望向西方。就是这三个情景。”张骞回应道。

    “沙漠、骆驼、帝王。这三个好像也没有什么关系啊。”堂邑父不解地说道。

    “行了,行了,不说了。自从我们来到这楼兰,怪事真是一桩接着一桩。张骞你先好好休息吧。”阿其那莲说道。

    躺在床上的张骞,想着今日见到的卦辞、五星连珠的现象、以及头脑之中的情景,使得他又隐隐约约地想起了父亲张惠安和他提起过的那个梦:一个长有两个翅膀的白色神马,向西方天空飞去,追逐残月。

    他总是觉得这之间似乎有着什么联系,可是自己又说不出来,无法解释。这股疑团萦绕在心头,躺在床上的他,一夜未眠。

    第二日,为了散心,张骞四人泛舟于蒲昌海之上。小小的一叶扁舟,在蒲昌海之上任意西东,好不自在,大家欢笑连连,多么美好的一幅图景!

    在楼兰国都城——扜泥城休整了一些时日之后,张骞他们便收拾行装,继续新的路程。至于那依旧没有任何头绪的青铜大鼎之上的奇怪的卦辞以及之前出现在脑海之中的三幅情景,暂且就抛到脑后吧。

    在一个天气晴朗,碧天白云的日子,张骞他们骑马,载上行李,离开了扜泥城,继续向东而去。

    愈行愈远的四人,逐渐消失在了地平线处。接下来,他们能否成功返回大汉,抵达帝都长安?接下来,他们又会有着怎样的经历?是会功亏一篑还是到达成功的彼岸?

    至于那个奇奇怪怪、不知所云的卦辞又究竟预示着什么?脑海之中的那三个情景,又是什么意思?这一切的一切,和张骞父亲对他提起过的那个梦,又究竟有着什么样具体的联系?一切的未解之谜,又能否最终揭开?

    不得不提的一点就是,那时候所谓的蒲昌海,也就是今时今日的罗布泊!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