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三十九章 祁连秘境:张骞误入冰封陵

第三十九章 祁连秘境:张骞误入冰封陵

    张骞四人继续向东前进,此时,天气变得寒冷了,冬季已经到了。

    一日,只见彤云密布,天空很是阴沉,北风呼呼地吹着,冻得人直打哆嗦。意识到即将要下大雪的他们,赶紧走到了前方的山旁,找到了一处可以容身的石下空间。

    果然,不多时,纷纷扬扬的雪花就飘落了下来,雪势是越下越紧,雪花是越下越大。之前还满是石砾的野外、山间道路,已经被积雪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

    “使君,这个雪下得可真是不小啊。”堂邑父一边用嘴哈着暖气,一边说道。

    “是的,还不知道何时可以停止。”张骞说道。

    一旁,阿其那莲搂着冻得直打哆嗦的小张棉,双手紧握着儿子的双手。

    这个大雪可是连着下了好几个时辰,直到天黑,也没有丝毫要减弱的意思。于是,张骞他们便只能在石下这个空旷空间下面将就一夜。起码,就他们所处的野外来说,这个地方还算是不错的了。起码大雪覆盖不到这下面,避风效果还凑合。于是,他们取出行李之中的所带的一些衣物、布帛,将就着铺好后,就躺在上面蜷曲着睡了下来。外面是呼啸的北风,石下是渐渐进入梦乡的四人。

    第二日早晨,他们起来后,就发现大雪已经完全停止了。外面是平坦的、厚厚的积雪。此时,太阳也已经出来了,还好是一个晴天了。他们从包袱之中拿出携带的干粮,将就着吃了一些之后,就收拾行装。

    于是,他们走出来了。为了不绕路了,他们决定走直线,向东方前进。于是,他们便开始行程。

    “呦,使君,这雪还挺深的了。”堂邑父说道,指了指自己已经陷入雪中的右小腿。

    “为了安全起见,我们走慢一些。”张骞谨慎地说道。

    “好的。”

    张骞他们在雪中缓缓前进,空旷的雪地上,留下了他们行走的一大长串足迹。

    越来越接近中午了,此时,日光也是越来越强烈了。走着走着。

    “爹娘,我的眼睛好疼,有些看不清楚了。”小张棉叫喊道。

    “快让娘来看看怎么了?”阿其那莲赶忙上前。

    只见小张棉眼睛红肿。

    “你的眼睛怎么红肿得这么厉害?”阿其那莲心疼地说。

    “娘,你的眼睛好像也有点儿红肿了。”

    于是,他们四人相互之间望了望,果然都或多或少有些眼睛红肿。于是,他们赶紧到附近的一处山坳里暂时休息下来。

    “这应该和这强烈的日光照射在雪地上有关系。”张骞推测着说道。

    他们休息了一段较长时间后,趁着太阳西沉,用布帛裹好面部,尽量少看雪地,继续前进。但是气温也是越来越低,寒风如刀,寒冷刺骨,令人难以忍受。

    他们来到了一处高大山峰的一侧,望着眼前壮阔的景象,简直就是太壮观了。张骞四人不由得扯开了嗓门喊叫着,一遍又一遍,真可谓是声嘶力竭。

    就在这时候,一场灾难来临了。原来,他们四人的大喊大叫,触发了雪崩,高山上的大量积雪崩溃下来了,向他们涌来了。

    此时,他们也顾不得马匹和其他行李了,张骞一手紧紧拿着节杖,一手和阿其那莲一同牵着小张棉,与堂邑父一起向前拼命跑去,此时,他们似乎觉得天地都在颤抖。

    即便是他们用尽了最大的气力进行奔跑,巨大山崩般的雪崩还是冲击到了他们,他们被雪崩的外缘冲击到,掉到了一处冰谷之中。

    此时,由于巨大的冲击力,四人顿时昏迷了过去。不知过去了多长时间,堂邑父首先苏醒了过来,拍了拍身上的积雪。注意到旁边还在昏迷、紧紧握住节杖的张骞,于是,上前喊叫道:

    “使君,使君,快醒醒,快醒醒啊。”

    张骞于是逐渐醒来,睁开了双眼。

    “这儿是哪儿?”张骞疑惑地问道。

    “阿其那莲和孩子呢?”张骞着急地问道。

    “我也不知道,我刚刚醒来,就叫醒了使君您。”

    二人于是赶紧找寻了起来。不多时,便在十几丈之外找到了她们母子二人。张骞于是箭步上前。

    “阿其那莲,快醒醒,快醒醒。”张骞急切地喊道。

    于是阿其那莲也醒来了,不一会儿,小张棉也苏醒了过来。

    “使君,现在我们掉到了这里,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呀?这可怎么办?”堂邑父焦急地问道。

    “我们先沿着这个冰谷慢慢摸索一番吧。”张骞说道。

    张骞四人于是就在冰谷之中慢慢行走了起来,此时,分不清东南西北、没有了行李包袱的他们,感到了莫名的恐惧。因为如果不可以找到出口,逃出这里,他们有着很大的可能会被困死在这里的。

    走了接近半个时辰了,还是在蜿蜒的、看不到尽头的冰谷里面。

    就在张骞和堂邑父无比着急的时候,只听见小张棉叫了一声。

    “快看这里,快来看这里。”

    于是张骞,堂邑父以及阿其那莲连忙跑了过去。

    原来,是一个小的洞口,约摸可以容纳一个人体型钻过去。

    “既然已经到了这一步了,便只能试一试了,前方看不到尽头。我们的体力消耗也是越来越大,不能再继续耗下去了。”张骞说道。

    “我先爬着过去,你们跟在后面。”张骞坚定地说。

    “好的。”他们答道。

    于是,张骞首先蹲下,然后趴了下来,钻入了洞口。堂邑父随后,接着是小张棉,阿其那莲最后。

    张骞他们在洞中爬行了大约四五十丈远,起初,爬行的通道极窄,他们每个人都碰了好几次头。之后,稍微宽阔了些。终于爬到了通道的尽头,顿时,眼前的景象令他们大吃一惊。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广阔的地下空间,到处是不化的冰,透明晶莹,犹如梦幻,令人不敢相信。他们是第一次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四人不断地前后左右上下看着。

    十分寒冷,四人不禁都打了几个喷嚏。冰的地面十分光滑,小张棉和堂邑父就滑倒了两三次。石壁之上都是寒冰。

    “快看,前面好像是一个巨大的东西。”阿其那莲指着说道。

    “确实是的,走,我们过去看看。”张骞说道。

    于是他们小心翼翼地走在光滑的冰地面之上,缓缓移动,来到了跟前。

    眼前的一幕,顿时惊呆了四人。

    只见巨大的冰棺材之内,是一个容颜未变的中年妇人,容颜倒也是绝色,静静躺在冰棺材之中,仿佛睡眠之中。

    “使君,这......这怎么还躺着个女的?”堂邑父诧异地问道。

    “看样子,这个女子应该是死后被冰封在这里的。”张骞揣测道。

    “那也就是说这里是个墓室。”堂邑父吃惊地说。

    “可以这么说。”张骞说道。

    “你们快看,那里有个碑。”张骞指着说道。

    来到碑前面,堂邑父和阿其那莲看了之后,双眼睁大,无比震惊。碑上所刻的字,乃是:大匈奴阏氏祁若。

    “万万想不到,原来当年大匈奴冒顿单于的阏氏,竟然被冰封在了这里。”堂邑父吃惊地说。

    “我打小也听过匈奴的老人们说过冒顿单于的阏氏十分美丽,冒顿单于十分宠爱。”阿其那莲说道。

    “什么,这是冒顿单于的阏氏祁若?”张骞吃惊地说。

    “反正上面是这么写的。”堂邑父说道。

    “匈奴的阏氏,怎么被冰封在了祁连山这里面?”张骞疑惑地说道。

    “我小时候也听过匈奴老人们说过冒顿单于的阏氏去世后,被他亲自带人秘密安葬,就连他们的三个儿子都不知道阏氏被埋在了何处,原来是冰封在了这祁连山。”堂邑父说道。

    于是,张骞他们四人就恭恭敬敬地向冰棺之中的祁若行了礼。随后,他们缓缓退出巨大的冰封陵墓。从前面走出,走了好长一段时间之后,终于出来见到了天空。此时顿时豁然开朗,前面是一条湍急的河流,两岸有着一些高大的树木,河流两岸,乱石到处都是。终于见到太阳的他们,根据太阳初步判断了方向,于是,大致沿着河流谷地,向东方前进。

    走了大约半日路程,他们好不容易在河流之中捕获到了两条鱼。正在烤鱼的过程之中,突然,一众羌人士兵把他们围住了。带去见了他们首领。

    “你们竟敢擅自闯进禁地。”首领怒吼道。

    “我们确实不知是禁地。”张骞辩解道。

    “擅入禁地,不可饶恕。”

    “这是什么禁地?”张骞问道。

    “当年大匈奴冒顿单于告诉我们羌人先祖,说这是圣山,要我们严加守卫,擅入者死。这么多年,一直在外围驻扎士兵,守卫这里。”

    张骞四人相互之间看了看,已经十分肯定,那就是冒顿单于的阏氏祁若,但是羌人还不知道这其中的秘密。

    张骞他们还没有来得及继续辩解,首领便吩咐把张骞他们押了下去,严加看管。

    “你们也真是的,闲着没事,跑进禁地干什么?”只见一个端着饭菜前来的老婆婆前来说道。

    “我们不是故意的,是误入。”张骞辩解道。

    “行了,别说了,你们好好吃饭吧?过了明天,就吃不到了。”老婆婆感慨地说。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堂邑父急忙问道。

    “明天羌人们就要把你们当众处死。”

    “这些人怎么能这样?”阿其那莲愤怒地说道,紧紧搂着小张棉。

    张骞顿时把饭菜重重地摔到地上,碎了一地。由于动作过大,身上的月牙形的月氏王室徽章突然掉了出来。

    老婆婆一看到,就立刻蹲下身体,捡起了王室徽章,紧紧拿在了手里,反反复复看着。

    “这么多年了,终于见到了,终于让我再次见到了。”老婆婆满脸泪水,激动万分地说道。

    张骞他们一脸茫然,望着眼前的老婆婆。张骞小心问道;

    “老婆婆,您认识这个王室徽章吗?”

    “何止是认识。”老婆婆感慨地说,接着问道:“这个月氏国王室徽章怎么会在你这儿?”

    张骞于是将出使月氏,并且在月氏国帮助诸法莲女王平定内乱,女王用此王室徽章相赠的事情说了一遍。

    “哦,原来是这样。”老婆婆说道。

    于是便给张骞跪拜起来。

    “月氏国人,见王室徽章,如见国王本人。”老婆婆说道。

    “您是月氏国人?”张骞大惊道。

    “是的,当年匈奴进攻月氏国,月氏国遗民,大部分跟随当时身为王后的诸法莲西迁,一小部分逃到了这祁连山区,与羌人共处,老身就是其中之一。”老婆婆感慨万分地说。

    “那么,老婆婆,您能否帮助我们逃出,我们需要返回大汉。”张骞急切地问。

    “这样吧,我先去找我们月氏族人大长老。商议后再决定,现在这里毕竟是羌人的地盘。我们会尽最大努力救援你们的。”老婆婆坚定说道。

    “好的,那就谢谢您了。”张骞说道。

    经过了月氏长老们向羌人首领的求情,以及送了大量物品,终于可以不处死张骞他们了。

    于是,决定惩罚张骞他们做苦力。暂时平安的张骞他们,十分感谢月氏族人们的大力援助。

    在做苦力的过程之中,月氏族人对他们提供了不少的帮助。一年多后一天夜晚,在张骞他们的精心设计以及月氏族人的协助之下,张骞他们顺利逃出了匈奴势力影响下的羌人领地。

    骑上快马的他们,向着陇西长城沿线飞奔而去。张骞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在飞奔的快马上不停地喊叫着,这是兴奋,是感动、是历经种种苦难却劫后余生的欣喜!

    前方,就是大汉,就是日思夜想的家,就是魂牵梦绕的地方。

    马上,就要到家了。

    已经离开长安城差不多13年了,终于要回到长安了,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同时也有着一丝隐隐的担忧,毕竟出使月氏国的使命没有完成。然而,不管怎样,自己都要面见皇帝,陈述出使情况。

    “使君,您说陛下是不是可能认为我们早已死在了出使的路上?”堂邑父问道。

    “毕竟出来13年了。”张骞感慨地说。

    “出发的时候是100多人,如今,返回只有2个人了。”堂邑父说道。

    “明明是4个人。”阿其那莲说道。

    张骞、堂邑父哈哈大笑。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