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四十章 龙城大捷:卫青首战露锋芒

第四十章 龙城大捷:卫青首战露锋芒

    且说元光五年,可真是一个变数屡生的年份。长安城内,除了田鼢受惊而死,另一个人也不太好过,她就是陈阿娇。没错,她可就是金屋藏娇的正主。

    馆陶长公主在推动刘彻成为皇太子的过程中,可是出了大气力,下了大本钱。

    刘彻登基后,皇后自然非陈阿娇莫属。陈阿娇虽然漂亮得出奇,但是跋扈骄横成性,已经令刘彻不爽了。自己生不出孩子,就妒忌别人生孩子,还加害怀了身孕的卫子夫,更加令刘彻不可容忍。

    最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她竟然听信了妖人楚服的鬼话,施行巫蛊之术。此事败露,惹得刘彻雷霆大怒,下诏废掉陈阿娇后位,打入冷宫——长门宫。

    说起这个长门宫,更是有意思了。此前,窦太主(馆陶长公主)向刘彻献上长门园作为离宫,刘彻将此园命名“长门宫”。好像冥冥之中就是为她亲生女儿准备似的。

    这个窦太主,也真是的,凡是亲娘应该做好的,她都显得不在行;凡是后妈应该不做的,她都干得贼漂亮!对于亲生女儿,她是首先送进金丝笼,然后献上大冷宫,节奏很是惊悚,常人断难搞懂。有妈如此,注定憋死!一代美女,再无伴侣,十几年冷宫凋枯,千载下令人唏嘘。毕竟刘彻小时候的那句金屋藏娇,可不是发自肺腑的。刘彻就算要成家,也找好人家;表姐太诱人,绝非意中人。

    在办理皇后陈阿娇巫蛊案件中,侍御史张汤办案的出色表现,令刘彻印象深刻。后来,张汤与赵禹一同编定《越宫律》、《朝律》等,主张以春秋之义掩饰严刑峻法。这样的做法,更加令刘彻青眼相加了,刘彻就是这样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当然,到了万不得已之时同样可以处决人才。

    其实,这已经隐隐露出了“外儒内法”汉家制度的治国模式了。换而言之,儒家的礼仪仁政与法家的法术势将结合成一整套治国利器!理论上可信,实践上可行,刘彻很是钟情,以此修齐治平。

    到了元光六年,军臣单于有心南下,要给汉朝的小皇帝来个下马威,毕竟“马邑之围”的阴影在心中挥之不去。加之在师傅兼心腹谋士中行说的鼓动以及怂恿下,决意南下。于是挥师10万,侵略汉朝上谷郡,边关告急,警情雪片般传送长安。

    早朝之前,刘彻召见了卫青。

    “微臣参见陛下。”卫青行了大礼说道。

    “起来吧,卫青。”

    “陛下召臣前来,有何吩咐?”

    “卫青,你跟着朕多少年了?”

    “差不多十年了。”

    “这十年来,你跟着朕历练得如何了?利剑可否出鞘?”

    “陛下可是为匈奴南下之事?陛下若有吩咐,微臣愿意身先士卒。”卫青跪下,坚定地说道。

    “好。卫青,君臣携手,共败匈奴。”说罢扶起了卫青。

    长安城内,未央宫大殿之上,气氛凝重。身着龙袍,头戴十二珠玉冕旒的刘彻,表情严肃,眼光锐利。文武大臣分班林立,秩序井然。

    “自太祖高皇帝以来,匈奴便是我大汉心腹大患,今者再犯边疆。朕决意有生之年,必击败匈奴。止戈为武,用战争结束战争。”刘彻坚定地说道。

    此言一出,下面各位臣工就三三两两议论起来了。见此情况,刘彻大喊道:

    “从今而后,再言和亲者,杀无赦!社稷当依明主,安危焉托妇人?”

    于是,命令道:

    “车骑将军卫青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各率一万骑兵,痛击匈奴。”

    “诺。”四名将领一同回应道。

    退朝后,卫青拜见了姐姐卫子夫。

    “弟弟,这是你第一次领兵出征,一定要万分小心啊。”卫子夫语重心长地嘱咐道。

    “姐姐放心,此次出征,我一定不负陛下圣望。”卫青坚定地说道。

    “舅舅,舅舅,让我和你一起去打匈奴好不好?”一个小男孩摇着卫青的手,恳求道。

    这个男孩,正是时年11岁的霍去病。他是卫少儿与霍仲孺的儿子,皇帝刘彻十分喜欢这个机灵的孩子,空闲时间里,经常教导他,霍去病小小年纪,就可以自由出入大汉皇宫。

    “我们的小去病啊,先好好把本领练好,过些年舅舅再带着你打匈奴。”卫青蹲下,握着小去病的手,笑着说道。

    “那你可要说话算数,不然我就去找陛下。”小去病嘟囔着小嘴说道。

    “呦呦呦,我们的小去病还知道找陛下了。”卫青笑着说道。

    “行了,去病,舅舅还要去准备出征匈奴事宜。今天就到这儿吧。”卫子夫摸着小去病的头说道。

    “好的,舅舅一定要打个大胜仗。”小去病说道。

    “一定。”卫青回应道。

    于是,卫青走出皇宫。而他的内心,也十分期待着荣耀归来的那一刻。

    而此时跟随军臣单于左右的中行说,自认为周亚夫一死,汉朝便再无能征善战之将领。他虽然已经从分布于长安的天鹰士处得知了汉朝派遣出征的四路将领,但是压根儿就没有把他们放在心上。

    他对于“卫青”这个名字,感到有点儿熟悉,但是由于年龄大了,这些年经历的事情又很多,竟然一时想不起来是在何处听过这个名字了。

    “师傅,汉朝如今派遣四路大军前来,我们该如何布置,有什么建议吗?”

    “大单于,周亚夫已经死了,汉朝再无能征善战之将,我们不用忧虑。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中行说得意地说道。

    “好,杀他个片甲不留,让那个小皇帝知道我大单于的厉害。”

    军臣单于此次南下,兵精粮足,倒是深刻吸取了“马邑之围”的教训,毕竟是吃一堑长一智。

    此前的“马邑之围”虽说是拉开了汉匈关系大转折的序幕,毕竟那次诱敌歼灭战没有打成。

    这次的出兵,算是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次大交战。

    卫青带领着大军踏入上谷郡地界,军旗猎猎作响,队伍严整威严。

    “将军,我们何时迎击匈奴大军?”副将问道。

    “不迎击。”卫青静静地说道。

    “什......什么?不迎击匈奴,可是我们出征不就是来打匈奴的吗?”副将疑惑不解地问道。

    “用兵之法,在乎临敌权变,所谓围魏救赵,避实击虚,如今,可也。”卫青自信地说。

    “那......那么将军的意思是?”

    “直捣龙城!”卫青狠狠地说道。

    “末将明白了。”副将激动不已地说道。

    于是,卫青率领一万骑兵大军趁着夜色,人闭口,马衔枚,悄悄绕过匈奴大军。

    随后,进入草原的卫青,统领着一万精锐骑兵,迅速向匈奴祭天圣地——龙城奔袭而去。在这场大奔袭之中,一万骑兵,大家个个信心满满,斗志昂扬,心想匈奴欺负了我们大汉几十年,如今该是付出代价的时候了。

    到达匈奴祭天圣地——龙城之后,匈奴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卫青便指挥大军展开了闪电般的霆击,在汉军复仇般的冲锋斩杀之中,一个又一个匈奴士兵倒在了血泊之中,血流草原,尸骸枕藉。之后,下令立刻摧毁祭祀场所。俘虏一千人后,迅速领军撤回大汉。

    军臣单于,指挥大军击败了公孙敖部,公孙敖部损兵折将7000人;也击败了李广部,李广被俘,后来机智逃出。

    公孙贺部则无功而返。

    正当军臣单于和中行说洋洋得意,举杯相庆之时,闻报祭天圣地——龙城遭到卫青部摧毁。

    “什么?”军臣单于手中的酒杯滑落到地,大叫道。

    “这怎么可能?”中行说吃惊地说道。

    军臣单于顿时掀翻桌案,拔出宝刀。

    “我定要把卫青碎尸万段。”发誓说道。

    只可惜,军臣单于没有这个机会了。大汉帝国将星已出,随后的日子里,军臣单于只能遭到一次比一次更加惨痛的失败。

    于是,匈奴迅速撤军返回祭天圣地——龙城,卫青早已经返回汉地。望着眼前的景象:草原上到处的匈奴人尸体、倒落在地上的旗帜、散落的兵器和盔甲、大片大片的血迹、死亡的战马......军臣单于就像是蔫了的茄子。自从祖父冒顿单于以来,匈奴还没有遭受过这样的失败。

    一边的中行说也是震惊无比,怎么会这样?

    回到长安,公孙敖损兵折将、李广被俘,被定罪。之后花钱赎为庶人。

    未央宫大殿上,刘彻端坐,文武大臣肃立。

    宫人宣旨:

    “车骑将军卫青,直捣龙城,首战告捷,功莫大焉,赐爵关内侯。钦此!”

    卫青跪谢皇恩,小心翼翼接过圣旨。

    满朝文武,尤其是元老勋贵,对于眼前这个25岁左右的年轻人,不得不刮目相看。

    原来,太祖高皇帝定下了“白马之盟”,也就是:非刘氏不得封王,非有功不得封侯。

    卫青年纪轻轻,就已经挥师直捣龙城,并且赐爵关内侯,着实了不得啊!

    大殿之上,刘彻卫青君臣二人相视,英雄相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坚信: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当然,作为一代大雄主的皇帝刘彻,自然紧紧盯住富国强兵。经济建设自然是重中之重,尤其是水利建设,同年,沿着秦岭北麓凿成了漕渠,沟通潼关和长安水路。到了后来,更是开凿了第一条地下暗渠——龙首渠。这在水利发展史上可是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元朔元年秋,卫青为车骑将军,领三万骑兵出雁门,长驱直入斩首匈奴军队万人。战功卓著,军事威望与日俱增。

    同年,设置了沧海郡。就在现在的东北亚地区,加强管控。刘彻启用了之前赎为庶人的李广,为右北平太守。这次,李广不负圣望,匈奴称之为“飞将军”。

    到了元朔二年,一个人的命运也即将走到尽头,他就是主父偃。受尽穷困,一朝得志的他,因为想把女儿嫁给齐王刘次昌的事情泡汤了,就对刘次昌心怀怨恨。于是揭发齐王刘次昌与同胞姐姐乱伦之事,刘彻命令他详查,他竟然公报私仇逼死了齐王刘次昌。

    这还了得,诸侯王人人自危,赵王更是上书揭发主父偃罪行,随后本就树敌太多的主父偃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刘彻于是灭族主父偃,这把利刃是很好用,但是时候扔掉了。

    从这件事情上可以看出:一个人或者物就算再不是个东西,要搞掉他也必须经过他主人的同意,否则就是太岁头上动土!打狗也要看主人,刘彻只是命令他查案,可没有指示他杀人,如果刘彻亲自下旨处死齐王刘次昌,这自然另当别论了。

    主父偃从一介布衣,官至朝廷要员,爬得过快,也摔得很惨。鲜明的性格特征,使得他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上洞若观火,通过《推恩令》处理起来游刃有余;但是在人际关系上尤其是同僚关系上却是一塌糊涂。当他倒霉时,所有人都落井下石,不是要他乌纱不保回乡土,而是要他人头落地灭全族。既然无法平衡各方关系网络,那么必然会被各方网索绞死。所以,从一个人倒霉时的处境就可以看出他显达时的嘴脸。当他不被别人压迫,他就必然压迫别人。这就是人性的辩证法!

    就连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

    一代人物,荣极而辱,就此落幕,不亦悲乎,真真是其兴也勃,其亡也忽!

    即使是主父偃的死,说到底也就只是汉匈大斗争背景下朝廷的一个插曲,作出灭族主父偃的决定,刘彻连三秒钟都不需要。

    毕竟,打击匈奴才是这位大雄主的焦点所在。一场更加宏大的军事规划正在酝酿之中,即将付诸实践。

    下一个军事目标又将剑指何方?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