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七十章 铁胆英豪:傅介子一出西域

第七十章 铁胆英豪:傅介子一出西域

    且说自从一代大雄主刘彻驾崩之后,匈奴残余势力便蠢蠢欲动。他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西域。

    始元元年,匈奴残余势力就再一次实际控制了西域的战略咽喉——车师国。

    此时,西域诸国再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于匈奴残余势力这个地头蛇的压迫和深深的威胁。

    之后的几年之中,这种局势日益恶化。丝绸之路的畅通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往返于丝绸之路上的大汉的官方使者、贸易商队、远游行人等,经常性遭到劫杀。一条条的人命在暴力下失去,一批批的财货被夺去。

    这个过程之中,有匈奴残余势力的肆无忌惮,也有西域诸国之中一些不友好势力的怂恿以及纵容。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大汉又将作出怎样的政治反应?我们拭目以待。

    至于元凤二年,一位人物横空出世——傅介子。

    这个傅介子,乃是大汉开国元勋傅宽的曾孙,出生成长于北地郡,他可不同于一般的纨绔子弟,青年时期就在大汉积极开拓进取的国风影响下投身军伍,在战场之中成长起来。多次建立了军功,获得奖掖。此时正任职骏马监。

    作为一名有胆有识,文武双全的人物。此时的傅介子,鉴于去年皇帝已经凭借铁腕荡平了上官桀他们的大叛乱,朝廷局势已经趋于稳定了。既然内政已经趋于稳定,那么政治眼光就必定需要投向外交了。

    而此时,几年来丝绸之路日益恶化的局势,已经深深使得大汉很是恼火。傅介子更是感到,出使西域建功立业的机会已经到来,自己必须抓住时机,以博望侯张骞为榜样,那可是自己顶礼膜拜的精神偶像!

    于是,有着远见卓识的骏马监傅介子便主动请求觐见皇帝。

    “微臣傅介子参见陛下。”骏马监傅介子行了大礼,恭敬地说道。

    “平身吧,你请求面见于朕,有何事?”皇帝刘弗陵问道。

    “陛下,如今西域局势恶化,商路不畅,大汉的使者、客商等,经常性遭到劫杀。微臣愿意出使西域,探查情况,以彰大汉天威。”骏马监傅介子坚定地说道。

    就是骏马监傅介子的这番话,顿时就挑起了皇帝刘弗陵的敏感的神经。

    原来,就在刘弗陵在被册封为皇太子的那一天,即将驾崩的父皇以极其虚弱的声音让刘弗陵缓缓上前,随后,在当时8虚岁的刘弗陵耳边艰难地叮嘱了一句:

    “西域之重,重于泰山。通西连东,国运攸关。”

    此时骏马监傅介子话语之中提到了“西域”,使得皇帝刘弗陵立刻想起了父皇驾崩之前的叮嘱。当时的自己,只是流着泪记住了这句话,还没有细想过这句话的意思。

    皇帝刘弗陵,深思了片刻,于是大声说道:

    “好。”

    “谢陛下恩准,微臣定当不辱使命。”骏马监傅介子大声说道。

    “你此次出使西域,需要多少兵马?”

    “回禀陛下,500精兵足够。”骏马监傅介子自信地说道。

    “有胆有识,不愧是我大汉男儿。”皇帝刘弗陵赞赏地说道。

    此时,年仅16虚岁的皇帝刘弗陵望着眼前这位37虚岁的骏马监傅介子,充满了欣赏的神情。

    不得不说,在比较之中才可以产生动力:霍去病当年首战以800骑兵一战封侯;赵破奴凭借700精锐大破楼兰、名震西域;而此次,骏马监傅介子只要求500精兵。如此看来,他必定要给自己天大的压力,促使自己立下天大的功劳。

    骏马监傅介子领旨后,就立下退下马不停蹄地准备出使西域的人员以及物资事宜。

    望着骏马监傅介子退下的身影,皇帝刘弗陵十分满意。

    过了一段时间,所有的事项已经全部准备就绪了。

    于是,皇帝刘弗陵命令有司选择吉日,以让傅介子出使西域。

    傅介子带领着队伍,一路向西。经过了许多时日在河西走廊的赶路,终于抵达了玉门关。

    晴朗的天空下,飘浮着丝丝的白云,开阔的地理环境、雄奇的塞北风光、干燥的气候条件......这一切,都使得傅介子豪情顿起。他在心中暗暗立誓:远赴西域,定建奇功。

    此时,他回头面对着率领的500精兵。

    “大汉的男儿们?如今西域局势恶化,商路不畅,大汉的使者、客商,在这条凶险的道路上,遭遇到了恶意的劫杀,一个个失去了生命。我在这里,想问大家一句——你们惧怕吗?”傅介子豪情万丈地说道。

    “无所畏惧,无所畏惧......”500精兵的声音,震动天地。

    在苍茫的背景之下,留下了他们英雄的身影。

    于是,傅介子满怀信心,率领500精兵向西挺进。

    一段时日之后,傅介子带领着队伍来到了楼兰。楼兰国的士兵见到大汉的旗帜以及队伍,顿时十分慌张,赶忙儿报告楼兰王。

    “启禀......启禀大王......”士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说道。

    “什么事?如此慌慌张张。”楼兰王生气地说道。

    “一队大汉骑兵兵临城下。”

    “什么?他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说罢,楼兰王赶紧跌跌撞撞地跑了出去,前去查看详细的情况。

    此时,楼兰王看到了城下的骑兵队伍,确实是大汉的。队伍虽然不多,但是他想起了楼兰国当年在赵破奴700精锐的打击下是如何被摧毁的惨痛教训。

    于是,楼兰王也不敢轻易动武,只好笑脸相迎。

    “小王偏居于此,不意使者率领天家军队至此。”楼兰王笑着说道,狡黠的眼光不禁扫视了一下傅介子。

    “你勾结匈奴残余势力,袭击过往的大汉使者、客商等,罪恶滔天。”傅介子厉声斥责道。

    “使者,这是天大的冤枉啊。小王怎敢如此?”楼兰王委屈地说道。

    “你若是忠诚于大汉,为什么不向大汉报告?而是任由一个个大汉的使者、客商命丧于丝绸之路。”傅介子大怒道。

    听到这里,抵赖不过的楼兰王只好说道:

    “使者明鉴,我楼兰小国,怎可抵挡匈奴?处于大汉与匈奴两大之间,着实为难不已。”楼兰王无奈地说道。

    傅介子考虑到楼兰王的这个回答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于是问道:

    “匈奴的人马呢?”

    “西去乌孙国了。”

    “远离匈奴、尊敬大汉方是正途,不然,恐致雷霆之诛。”傅介子大声说道。

    说罢,就率领500精兵西去。

    当傅介子率领500精兵抵达龟兹国的时候,龟兹王的表现与楼兰王简直就是一模一样,真可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于是,傅介子离开之际同样严重警告了龟兹王。

    傅介子率领军队详细考察了沿途的风土人情、地理风貌、军事状况等......

    抵达大宛国的时候,受到了极其隆重的礼遇。看来,当年李广利率领大军二征大宛的情景,他们确实记忆犹新,深刻汲取了教训。

    望着颇具规模的贵山城,傅介子想象着当年张骞初到这里该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如今,自己率军来到这里,这里距离长安已有万里之遥。

    在大宛国度过一段时间后,傅介子就率军返回。

    再次路过龟兹国的时候,龟兹王报告傅介子匈奴使团已经到了龟兹国,此时就在城中。

    “很好,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我吧。”傅介子说道。

    “好的,使者。”龟兹王畏缩着说道。

    于是,傅介子迅速率领500精兵入城。

    此时的匈奴残余势力使团,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已经被傅介子带着的500精兵全部拿下。面对着被擒拿住的匈奴残余势力使团。

    “你们匈奴,自从漠北大战被我大汉武皇帝打垮,便已经没有了再与我们大汉分庭抗礼的资格。你们就通过在西域商路上劫杀的卑劣手段来对付我们大汉。”傅介子大声斥责道。

    “饶命啊,饶命啊。”

    “侵我中华者,虽强定击;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该你们付出应有的代价了,全部处死。”傅介子狠狠说道。

    于是,匈奴残余势力的使团被迅速处决掉。

    一旁的龟兹王,深受震惊。杀掉匈奴的人,这是他们根本不敢做出的事情。

    倒也是,楼兰王以及龟兹王都是看菜下饭的人,只有当现实的危险近在眼前之时,才会变得乖一些,听话一些。他们敢勾结匈奴残余势力残害大汉的人,却不敢轻易得罪近在眼前的匈奴。无非是因为大汉远而匈奴近。

    随后,傅介子就率领军队,开始返回大汉。

    在傅介子的心里,他清楚楼兰王、龟兹王是怎样的人,也清楚他们的手上沾染了的鲜血。

    他此次处决匈奴残余势力使团的行为,就是再一次发挥出震慑作用,也是对于龟兹王他们的严重警告!

    元凤三年,傅介子率军返回了帝都——长安。

    傅介子的返回,使得皇帝刘弗陵大为惊喜,心想傅介子果然非同一般,胆识过人。

    皇帝刘弗陵听了傅介子的报告,大为满意。于是当即下旨晋封为平乐监,赏赐千金。随行的士兵全部晋级,加以重重犒赏。赐予了大量的土地、宅子以及布匹,这些自然不在话下。

    那么,傅介子与西域的缘分会就此中断吗?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