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七十一章 再披战袍:傅介子二出西域

第七十一章 再披战袍:傅介子二出西域

    傅介子一出西域归来之后,对于年轻的皇帝刘弗陵讲了许多在西域的所见所闻。皇帝刘弗陵对于这片广阔的地域,越来越感兴趣。他认为父皇临死之前对于自己所说的那句话,一定事关大汉的国运走向。自己必须认真对待西域,将其放在事关战略全局的突出位置。

    傅介子从西域归来,被赐封为平乐监之后,在朝野的名气迅速上升,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到了后来,连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也主动约见了平乐监傅介子。

    “不知大司马大将军约见于我,有何要事?”平乐监傅介子行了礼问道。

    “哦,对于西域之事,我也很感兴趣。你刚刚出使归来不久,对于西域的情况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从政治角度,你是如何研判如今西域的局势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认真地问道。

    “西域之中的楼兰国、龟兹国反覆无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但是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这就使得其它一些国家有样学样,不时就勾结匈奴残余势力,劫杀我大汉的使者、客商等,严重威胁着商路的安全以及畅通。”平乐监傅介子认真地回应到。

    “那么你认为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

    “杀一儆百可矣。我经过龟兹国的时候,发现龟兹王距离普通百姓很近,非常容易得手。我愿奉命前去刺杀于他,以此震慑诸国、立威西域。”平乐监傅介子说道。

    “如今的西域形势,已经不是用言语的问题可以妥善解决的了。”大司马大将军感慨地说道。

    “那么大司马大将军同意我的建议了?”

    “龟兹国距离长安极其遥远,不如去楼兰试一试吧。楼兰国靠近敦煌郡,一旦有突发事变也方便接应。”大司马大将军谨慎地说道。

    “好的,多谢大司马大将军。”平乐监傅介子高兴地说道。

    “此事你要主动上奏陛下,由陛下最终裁夺方可实施。”大司马大将军说道。

    “好。”

    于是,平乐监傅介子次日就上奏皇帝刘弗陵,请求再次出使西域,通过斩首楼兰王的方式来惩处他此前对于大汉使者、客商等所犯下的滔天罪恶。

    皇帝刘弗陵听了平乐监傅介子的上奏后,当即同意了。

    “傅爱卿,你准备怎样来具体实施?”皇帝刘弗陵问道。

    “回禀陛下,楼兰王贪鄙之徒,诱之以财宝,必可就地擒杀。所以微臣请求陛下恩准微臣此次出使西域可以携带财宝物资。”傅介子顿时跪伏在地,请求道。

    “很好,这个不是问题。”皇帝刘弗陵迅速回应道。

    “微臣叩谢陛下天恩。”

    于是,所有人员以及财宝物资全部准备停当之后,平乐监傅介子就在皇宫拜别了皇帝刘弗陵。再一次带领着500精锐士兵离开长安,向西而去。

    他们英雄的身影,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之中显得伟岸而不凡。

    平乐监傅介子率领着人员以及财宝物资,沿着河西走廊向西而去。

    过了很长一段时日之后,就顺利出了敦煌郡,来到了楼兰国的境内。

    元凤四年,当平乐监傅介子率领着人马抵达楼兰国王城大门下的时候,就让守门的士兵传报楼兰王安归。

    楼兰王安归得知后,顿时大吃一惊,心想前年才来过,怎么又来了。

    于是,楼兰王安归带领着部分臣僚以及士兵,来到了城门之处,对于平乐监傅介子只是作出了一些敷衍的应付,都没有要请傅介子所率人马进城歇歇脚、喝口水的意思。

    平乐监傅介子看到此时的情况,觉得时机尚不可,为了减少人员损失,决定暂且不动手。

    于是当即告辞,向西而去。

    进入楼兰国西部地区的时候,平乐监傅介子命令人员返回王城。

    “末将参见大王。”

    “你们不是之前才到过王城吗,怎么又来了?”

    “回禀大王,本次平乐监奉大汉皇帝的圣旨,携带重金财宝巡视西域,想要分赐诸国。前者路过王城,大王没有请我们入城,所以平乐监就没有当即赐给大王重金财宝。眼下,平乐监率领着人员和物资,已经抵达了贵国西部地区,平乐监愿意给大王一次机会,大王此时赶去,平乐监愿意分赐重金财宝;大王若是不去,那么这些重金财宝便只能赐给其他西域诸国了。”

    楼兰王安归一听这话,顿时两眼放光。心想原来这次是来送财宝的,自己险些就错过了财神爷。

    “好的,请你回去告诉平乐监,小王随后就到。”楼兰王安归笑着说道。

    “好的,末将这就回去报告平乐监,请大王按时前来。”

    “一定,一定,小王随后一定到。”

    随即,传报之人返回报告平乐监傅介子,而楼兰王安归想获得重金财宝的急切心情,使得他只是带了少量的骑兵便急急忙忙地前去。

    这还不是脚上抹油,一溜烟的功夫。不久,楼兰王安归就抵达了平乐监傅介子的临时营地。

    “前者小王愚钝,不明天意,怠慢了平乐监,请勿见怪。”楼兰王安归赔罪说道。

    “大王果然是明事理的人,一点即通。”平乐监傅介子笑着说道。

    “这个自然,平乐监都派遣人员来告诉小王了,小王若是再不醒悟,那么就太不像话了。”楼兰王安归笑着说道。

    “好的,既然大王已经亲自前来,足以显示出大王的诚意。”

    “谢谢平乐监的理解,小王感激不尽。”

    “好吧,那么就请大王随我前来帐中清点重金财宝。”平乐监傅介子笑着说道,眼神之中不禁流露出了一丝的寒冷。

    “好的,好的。”楼兰王安归欣喜地说道。

    “请大王随我前来。”

    “好好好。”

    于是,楼兰王安归就跟着平乐监傅介子前往大帐。

    就在他们刚刚进入大帐之中的时候,楼兰王安归就被早已经埋伏在帐中的士兵迅速擒住,按伏在地。

    “平乐监,这是何意?”楼兰王安归惊恐地问道。

    “哼,你勾结匈奴残余势力,屡次三番劫杀我们大汉使者、客商,劫夺财物无数,罪无可恕。”平乐监傅介子厉声斥责道。

    “冤枉,冤枉......”楼兰王惊恐地说道。

    “休要狡辩,我奉天家旨意,定要处决你,以儆诸国。”说罢,一声令下,斩首楼兰王安归。

    随后,走出大帐,将楼兰王安归的首级呈现给已经被生擒的楼兰王安归的随行官僚、士兵。

    官僚、士兵们莫不惊恐万分,纷纷吓得跪伏在地,瑟瑟发抖。

    “众位莫慌,楼兰王勾结匈奴残余势力,劫杀大汉使者、客商多次,罪孽滔天,今奉大汉皇帝圣旨,斩杀楼兰王,以正典刑。首恶必惩,协从不问,诸位无罪,请起吧。只要今后谨慎,大汉绝不枉杀无辜。”平乐监傅介子大声说道。

    听了这番话,跪伏在地的惶恐不安的楼兰王安归的随行、官僚、士兵才放下心来,这才敢喘了一口气。

    “至于新的楼兰王人选,应该是曾经在大汉为人质的楼兰国太子。”平乐监傅介子大声说道。

    “愿意听从天家安排。”众位官僚、士兵们齐声回应道。

    新王即位之后,平乐监带领军队以及楼兰王安归的首级返回长安。

    回到长安之后,满朝的文臣武将都在盛赞他的卓越功劳。皇帝刘弗陵在未央宫大殿之上大声说道:

    “楼兰王安归甘愿做匈奴鹰犬,与我大汉为敌,屡次三番劫杀光禄大夫、期门郎等人;抢劫安息、大宛派遣前来大汉的诸多使者,悖逆之举,数不胜数,至于人神共愤。今有平乐监傅介子领旨出使,诛杀安归,用奇谋、立大功,免朝廷大军劳师远征之苦,耗费钱粮之虞,功在社稷。着钦封傅介子为义阳侯,封邑一千户,赏赐千金。”

    所以,助纣为虐是何等的危险!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上天注视着这个大地,不会错过每一次恶行,不会忘掉每一个善举。待到天时,必是雷霆之力。

    “叩谢陛下天恩。”傅介子跪伏在地,大声说道。

    其余随行人员,皆重重有赏。

    傅介子奇谋斩杀楼兰王,再一次给予西域诸国之中心存邪念的敌对势力以严重警告、有力震慑。

    有胆有识的傅介子,在两次出使西域的过程之中,为丝绸之路的通畅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其传奇的人生功勋,必定永垂史册!

    且说元凤三年,匈奴残余势力的壶衍鞮单于仇恨乌桓国,原因是乌桓国为汉朝侦伺匈奴。于是派遣军队攻打乌桓国。乌桓国力不能敌,损失惨重。

    皇帝刘弗陵审时度势,迅速派遣将军范明友率军出征,壶衍鞮单于这才撤兵。

    将军范明友按照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向皇帝提出的“兵不空出”建议,挥师大破乌桓,得胜还朝。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乌桓国首鼠两端,在大汉与匈奴残余势力之间两头取利。这是皇帝刘弗陵以及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所不可以容忍的。

    元凤六年,乌桓国再次发了疯,竟然发兵侵略幽州。此时,将军范明友再一次领军出击,大破乌桓国侵略军队。

    从中可以看出,当匈奴势力屡次三番被大汉打击后,随着其势力的逐渐衰落,北方地区就会出现“权力真空”,而这一“权力真空”必定会被其他势力逐渐填补上,即使没有乌桓国,也会有其他的势力。毕竟这个世界太小了,以至于各方势力都在扫视着周围,一旦有机可乘,就会迅速行动抢占地盘、占山为王!须知:自然之理——先到先得。

    随后,皇帝刘弗陵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军政大臣商议,适时调整大汉北境防务,以便更好地对于侵略势力做出快速反应,并且同时尽可能地节省军费开支。

    常言道: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此时早已经是大汉帝国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刘弗陵,自然深知大汉金库之中的每一个铜板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是为君者必须考虑的重大政治议题!需要以最小的经济投入,取得最大的政治产出。为君者当知为君难,恒念民力维艰,不可滥用民力。民人安,则江山固;民人乱,则社稷覆!

    此时已经20虚岁的皇帝刘弗陵,显然已经成长为一代英主。对于汉家天下的治国理政,已经显得越来越娴熟、越来越得心应手,这是他父皇刘彻在20虚岁的时候都不曾达到的高超水平。

    那么,上天会给予这位杰出的帝皇怎样的未来?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