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七十三章 故剑情深:富贵不忘糟糠妻

第七十三章 故剑情深:富贵不忘糟糠妻

    刘贺被废除皇帝之位后,选择谁入承皇统的问题便又一次摆在了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朝臣集团面前。

    就在这皇位出现空缺的紧要历史关头,一个人再一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就是任职太仆的杜延年。

    他向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朝臣集团举荐皇位继承人选——刘病己。

    不得不说,在政治的游戏里,提名权是一项极端重要的权利。在很大程度上,提名权决定了一个人的政治生命!

    这个刘病己,出生后就碰上了巫蛊之乱。爷爷刘据夫妇以及老爹刘进夫妇都不幸罹难。

    襁褓之中的他侥幸逃出生天,被送到了长安的监狱里。而一个人的出现,使得襁褓之中的这个男婴获得了很大的庇佑,他就是丙吉。他安排了女性牢犯胡组和郭征卿哺育这个男婴。后来,更加是冒着被先皇武帝杀头的危险保护住了这个男婴。

    人生可以有贵人相助,那是天大的幸运。而丙吉,就是刘病己人生中的第一位贵人。

    后来,先皇武帝临死之前留下遗照,将其录入皇室宗谱,收养于掖庭。成长之中的刘病己,对于民间生活有着深刻的体会。他清楚普通老百姓需要什么、痛恨什么......

    而另外一个人堪称是刘病己人生之中的第二位贵人,他就是掖庭令张贺。这个张贺,乃是张汤的长子,也就是右将军张安世的兄长。

    出于报答旧主刘据的恩情,张贺自掏腰包供其读书、娶妻。真是做到了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刘病己的妻子就是许平君。这个许平君原本是名花有主的,但是出嫁时候男方死掉了。之后,便和刘病己完婚。不久就生下了二人的孩子刘奭,在物质方面日子虽然清苦了些,在精神方面倒也是琴瑟和谐。

    所以,历史的际遇使得人海之中的两个人巧妙结合,一个是身无分文的穷小子,连结婚的钱都需要掖庭令张贺来出;一个是出嫁时候就“克夫”守了活寡的“不祥女”,着实是命途多舛。然而,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二人将会上演一段惊艳世人的旷世情缘!

    杜延年之所以会举荐刘病己,是因为自己的次子杜佗与刘病己是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杜延年知晓刘病己是德才兼备之人。

    在这个历史的重大关头,太仆杜延年于公于私都要奋力将刘病己推上历史的舞台。

    而其是否可以成功上位,则主要取决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认可。

    此时,身为大司马大将军的霍光,看到先皇武帝孙子一辈之中已经没有了合适的人选,而杜延年推荐的这个刘病己正好是先皇武帝曾孙辈的。并且,此时大家都想起了一件往事——先皇武帝临死之前留下遗照,将其录入皇室宗谱,收养于掖庭。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朝臣集团的政治考量,则更为复杂。一方面,这个刘病己是刘据的孙子,霍去病和刘据乃是姨表兄弟;另外一方面,此时的刘病己,同样没有强大的政治后盾——外戚集团。

    然而,这样的政治考量只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才成立,比如对于刘贺当然成立了。但是大家不应该忘记了当年入承皇统的汉文帝刘恒,也是从一个毫无外戚背景的藩王崛起为独掌皇权的君王。而此时表面上身为穷小子的刘病己,其聪明远识,制持万机,却已远在文帝之上!

    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朝臣集团的这个如意算盘,注定要打得稀碎!这样的政治红利,吃一次也就够了,吃两次就要硌掉牙齿了。

    于是七月份,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代表文臣武将上表:

    “皇权大位,当有德者居之。先皇武帝曾孙刘病己,年龄十八,操行昭彰,可奉承汉室江山,统驭四极八荒。”

    此时年仅15虚岁的上官太后,自然只能同意了。

    就这样,与平民无异的穷小子刘病己,一下子被迎进了未央宫。

    望着巍峨宏伟的汉家宫墙、随风飘扬的各色旗帜、威武雄壮的皇家禁卫军、按班林立的文臣武将,这一切都使得刘病己不敢相信,自己是不是在做梦?

    在侍从宫人的提醒下,刘病己才缓过神来。

    “参见皇太后。”刘病己行了大礼,恭敬地说道。

    “平身吧。”上官太后说道。

    看着眼前这位比自己年龄还要小的皇太后,刘病己满是恭敬。

    上官太后对于眼前的这位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的青年,很是满意于其仪表气度。

    于是,平民一般的刘病己被封为阳武侯。当然,这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过渡。

    随着群臣劝进、奉上玉玺,阳武侯刘病己即皇帝位,迅速成为了大汉帝国的皇帝,这是他此前做梦都不敢想的。毕竟以前但凡张贺表扬了刘病己几句,身为右将军的张安世都要对于兄长大加斥责。而如今,自己竟然坐在了御座之上。

    相比于愚蠢透顶的刘贺,刘病己可是聪明多了。上位伊始,立刻前往太庙拜谒了太祖高皇帝。毕竟吃水不忘挖井人,自己可是太祖高皇帝的好儿孙。以此表明:在血缘关系方面,自己绝对纯正;在法理继承方面,自己无可挑剔,自己的爷爷可是先皇武帝的皇太子;在礼仪典章方面,自己规行矩步。

    倒也是,来自于民间的刘病己,满满的社会基层经验,对于人情世故那可是相当熟悉了。

    他清楚:自己必须尽快适应这个新的身份。毕竟新起点,新气象,新未来!

    在太祖高皇帝的神主前,新皇刘病己按照礼仪进行拜谒。最后,不禁握紧了双拳,他暗暗立下誓言:决计不负皇祖不负江山!自己倾其一生必定守护好汉室社稷。

    对于旁边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皇帝刘病己感觉如芒在背。这也并不奇怪,毕竟前任的榜样就在那里,刘贺已经被打发走,灰溜溜滚回原籍了。

    面对着眼前这位形象与气质俱佳的新任皇帝,以大司马大将军霍光为首的朝臣集团颇感满意,毕竟留给他们的第一印象还是不错的。比起那个彻头彻尾的混蛋刘贺,简直就是天渊之别!

    在无限惊喜、小心翼翼的复杂感情之下,刘病己成为了大汉帝国的新任皇帝。

    然而,不得不说,利益所在即纷争所在。皇帝本人,则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猎物——最大的肥羊!那么,其所面临的围猎,就可想而知了。

    果不其然,即位还不满三个月,一双诡异、贪婪的眼睛就盯上了这只肥羊,她就是霍显。而她的另外一个身份则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妻子。

    原来,此时霍显考虑到了她和霍光的小女儿霍成君还没有出嫁,正待字闺中。就在刘病己即皇帝位之后,一个惊天的念头就在霍显的脑海之中逐渐酝酿成形了——将小女儿嫁给皇帝,成为皇后。这样的话,霍家的权势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到此,真是不得不说,历史绝不会重演,只是惊人的相似。馆陶公主将女儿陈阿娇嫁入皇宫的前车之鉴并没有引起丝毫的警醒!霍显的此番操作,将会带来灭顶之灾。毕竟馆陶公主的嫁女儿只是毁掉了陈阿娇一个人,而霍显的嫁女儿则将毁掉一个叱咤大汉政坛数十年的霍氏家族!

    政治联姻的悲剧就在于为了权力拼命以赴,最后输得毫无退路,被权力压得粉身碎骨——只能是贻笑千古!这是不可救药的“权力之毒”,也是嗜血吃人的“婚姻大墓”!

    上有所好,下必应之。

    未央宫大殿之上,文臣武将按班林立。

    “启奏陛下,宜早定后位,以安海内人心。大司马大将军的小女待字闺中,玉容懋德,可迎入皇宫,以正后位。”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一个又一个臣子出列上奏道。

    面对着眼前的这一幕,皇帝刘病己不禁握紧了双拳,他不甘心自己的婚姻被别人做主。因为此时的他,在心中早已经有了明确的皇后人选,那就是他的糟糠妻——许平君。他们患难与共,理应共享尊荣。自己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又如何可以统御天下、抚平四方。

    于是,皇帝刘病己缓缓开口,大声说道:

    “朕本寒微,身无长物,仅故剑一把,常伴左右,今愿寻回,请诸位臣工玉成之。”

    皇帝刘病己说完这段话,便下令退朝。

    此时,望着离去的皇帝身影,文臣武将们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是怎样的一把故剑?”

    “那把故剑的名字是什么?”

    “它有多长?是什么形状的?”

    满朝的文臣武将顿时就七嘴八舌地议论了起来。

    就连此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心里也犯起了嘀咕:陛下的这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说得不明不白。

    富平侯张安世也是十分不解。

    就这样,满朝的文臣武将带着满腹的疑惑下了朝堂。

    此时身为掖庭令张贺恰巧碰见了弟弟富平侯张安世。看见了弟弟脸上疑惑的表情,于是问道:

    “右将军可是有什么烦心事?”掖庭令张贺问道。

    “哦,原来是兄长。就是今天陛下下了一道求故剑的诏书,我等皆不解其意。”右将军张安世疑惑地说道。

    “竟然有这等事情?那么旨意是怎么说的?”

    “陛下言其起自寒微,身无长物,仅故剑一把,常伴左右,今愿寻回,请诸位臣工玉成之。”

    听了这番话,掖庭令张贺不禁思索了起来。

    不一会儿,脸上就露出了喜悦的神色。

    “兄长可是明晓了圣意?”右将军张安世急切地问道。

    “很简单,陛下想册立许婕妤为皇后而已。”掖庭令张贺笑着说道。

    “原来如此,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右将军张安世恍然大悟地说道。

    “但是满朝文武皆力主大司马大将军的小女儿入主后宫,这可如何是好?”右将军张安世为难地说道。

    “这有何难?重金之下,必有勇夫。只需要一介口舌在朝堂提出,群臣自然明白,到时候还不就是风吹草偃之势。”掖庭令张贺笑着说道。

    “好主意!”右将军张安世笑着说道。

    再次的朝会之时,未央宫大殿之上庄严肃穆。只听一声上奏:

    “启奏陛下,许婕妤为陛下诞下皇长子,功在社稷,微臣请立许婕妤为皇后。”

    听得这一声上奏,云山雾里的文臣武将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皇帝上次下诏的意思。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微臣附议。”

    顷刻之间的场景,便是皇帝刘病己预料之中的。

    此时此刻,大司马大将军霍光本人也才明白,原来皇帝是想册立糟糠之妻为皇后。而他之所以下了这么一道含蓄委婉的诏书,就是不想让自己下不了台阶。此时的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对于眼前的这位年仅18虚岁的年轻人,不由得刮目相看,没有想到竟有如此手腕!

    就这样,上位伊始的皇帝刘病己,以最少的成本取得了最大的政治收益!一方面,不负糟糠妻;另外一方面,不辱社稷臣!此外,还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皇帝敬重他,也希望其不要逾越皇帝的底线!

    “微臣附议。”大司马大将军霍光同样出列上奏道。

    至此,皇帝刘病己从御座之上顿时起身,欣然同意。

    十一月,正式册立许婕妤为大汉皇后,并且赐予皇后的玺绶。

    如此,产生了大汉帝国政坛之上一个流芳百世的浪漫爱情故事——“故剑情深”。这是一位如今显贵为帝王的丈夫不忘糟糠之妻的明证,是一位曾经贫困为穷小子的丈夫履行爱情誓言的忠贞!

    即使伴随着政治的波谲云诡、无限算计,仍无法吓退这对情深的伉俪。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