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七十九章 再造乾坤:励精图治誓中兴

第七十九章 再造乾坤:励精图治誓中兴

    不得不说,汉室江山可以迎来皇帝刘病己这位有着丰富民间生活经验的统治者,真是莫大的幸运。

    正是因为他早年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以皇帝刘病己清楚地知道普通老百姓最需要什么,最痛恨什么。一句话,皇帝刘病己可以抓住普通老百姓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所以,在治国理政方面,皇帝刘病己打出了一系列的组合拳。

    在经济方面,锚定汉武帝《罪己诏》中财经政策的核心——休养生息。汉武帝的“富国强兵”,表现为经济和军事在国家生活之中的辩证关系:军事必须以经济为基础,经济必须以军事为屏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是经济服务于军事需要,或是军事服从于经济建设。汉武帝末年,匈奴残余势力已经完全不可以与大汉帝国分庭抗礼了。这时候,及时调整政策大取向,是必须,也是必然!始元六年的“盐铁会议”,更加具有里程碑意义。全国社会精英的大讨论,更加说明了改革的必要。此时的皇帝刘病己,对于民间疾苦有着充分的认识。他清楚饿着肚子是何等的难受,毕竟小时候自己的伙食也不好,也是饿过肚子的苦娃娃。所以,加强经济建设必须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工商业方面,及时调整、优化工商业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预防、补救弊端,便是题中之义。

    在农业方面,皇帝刘病己一下子就抓住根子问题——土地问题,毕竟这是亿万农民的生产资料。继续推行“轻徭薄赋”的方针政策,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与民公田。在当时,土地兼并严重问题早已经引起了皇帝刘病己的警觉,土地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地主手中。所以,残酷的现实已经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明确答案——必须强力摁住豪强地主。自己要是连他们都搞不定,还侈谈什么治理万里江山。在这方面,皇帝刘病己真是遗传了汉武帝的优秀基因——必须杀富济贫!一批批大的豪强地主被强制迁徙到平陵、杜陵等附近,受到严密控制。让你们来这儿,可是朕看得起你们,换了别人,朕还不让来呢。随后,大量被充公的土地、加上此前国家手里已经掌握的国有土地,就被大量分给了无地、少地的贫农。所以,进一步巩固统治基础,从经济根源上稳定帝国的根基!

    此外,及时免除灾区赋税、下调食盐价格等,都是直接有利于民生的重要举措——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在政治方面,理论方面以外儒内法的“汉家制度”为治国理念。一句话,霸王道杂之!

    实践方面紧紧抓住干部——政府官僚队伍,做好大文章——吏治。从精心选择,到严格任命,再到考核奖惩,加强“全过程吏治建设”。

    精心选择方面,倡议朝廷臣工积极举贤。这与当年汉武帝在卫青死后下发《求贤诏》有异曲同工之妙。事在人为,关键在得人,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文臣武将自然不敢举荐一些酒囊饭袋,皇帝如此英明神武,自己可是不能找死,除非是活腻歪了,必须举荐称职之人。为政之要,首在得人!

    严格任命方面,皇帝亲自考核,询问治国安邦、经营民生之实策。凡是通过的人,才可以被委任官职,从而主政一方。

    考核奖惩方面,加强巡视,赏功罚罪,信赏必罚。赏罚是君主统御官僚队伍的两种手段,赏是其所好,罚是其所恶。对于官僚的政绩,必须做到考核没商量!奖赏方面,创造性发展“久任制”,大力稳定地方行政队伍,督促其严守责任田。对于表现优异的官员,通过嘉奖敕语、封赐爵位、金银钱财、土地府宅等诸多方式予以表彰,充分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一位位“循吏”——德才兼备的大清官开始崭露头角。惩罚方面,严惩贪腐。腐败问题是自古至今老百姓都十分痛恨的问题。皇帝刘病己切实做到,不论何人,只要越界,该降的降,该抓的抓,该审的审,该关的关,该杀的杀,绝不姑息!对于位高权重之人,也是上不封顶,有着重大拥立之功的权贵、任职大司农——农业部长田延年就是血淋淋的榜样!

    此外,推进司法建设。强化司法公正,规范监狱管理,加强狱官考核等环节全面出击。

    文化方面,第一次公开颁行《史记》。在司马迁外平通侯孙杨恽的努力下,皇帝刘病己果断决定颁行《史记》。这部千秋盛典终于正大光明地面向世人,太史公在天之灵也会欣慰的。史书问题的实质是思想问题,统治阶层不愿也不敢忽视这一重大的政治命题。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治史气魄,为大汉帝国奉上了这一绝世盛典!作为大汉帝国的最高统治者,皇帝刘病己万分感谢他。

    元康元年,义阳侯傅介子病重离世。这位传奇人物最终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后世千秋会记住其丰功伟绩。

    同年,中央层面推进皇家的“皇庙”建设,地方层面诸侯的“家庙”建设。毕竟大汉以孝治天下,需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道德工程很重要。以上率下,则下可行;以身作则,则属无怨。率先垂范的核心,就是凡是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

    至于元康二年,后位已经空缺一年有余。二月份的时候,王婕妤被正式册立为皇后,统摄后廷。这个王皇后,乃是王奉光的女儿。说来也是奇怪,妙龄时候将要嫁给谁谁就死。刘病己成为皇帝后,就将早年认识的她纳入后宫。如此看来,加上之前的许平君,皇帝刘病己一生都与这些“不祥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王婕妤可以被册立为皇后,在于她的忠诚谨慎以及抚养皇太子刘奭的功劳。这一切,皇帝刘病己都是看在眼中,记在心里的,该回报的时候必须要回报!王皇后也就是历史上的“邛成太后”,如此称呼是为了与后来的王政君相区别。这位女人虽是一生无子,好在汉元帝刘奭以及之后的汉成帝刘骜都很有孝心,这也是她一生的福报。

    随之,皇帝刘病己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改名。之所以如此,就是为了便于老百姓避讳。在等级森严的封建制度下,涉及皇帝的方方面面都是不可冒犯的,名字方面也是一样的。就像后世的赵匡胤,他当皇帝后,两位弟弟只能改名“光义”、“光美”。赵光义当皇帝后,弟弟只能再次改名“廷美”。如此方是挺美;不然大不敬之罪他可是吃罪不起!其实,在皇帝面前,从普通平头老百姓到位极人臣的臣工,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阿猫阿狗。所以,皇帝刘病己改名,充分彰显了其非凡的气度——宁可我避让百姓,不可让百姓避让我。在皇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这着实是难能可贵。不仅如此,此前因为触犯皇帝名讳的在押犯人全部予以立即释放。

    从今以后,皇帝将使用一个新的名字——刘询。

    同年,皇帝刘询亲自召见了长罗侯常惠,命令他率军前往车师,援助正在浴血奋战之中的郑吉。

    原来,地节四年的时候,郑吉就率领军队屯驻在车师。匈奴残余势力,面对着这样的情况哪里忍得住。于是,匈奴残余势力拼凑人马又包围车师。由此,郑吉率军与之展开了拉锯战。

    常惠欣然领命,随即率军全速前往。在常惠有力的外围配合之下,郑吉由内突破。如此里应外合,全面摧毁了车师的匈奴军队。如此,对于后半场战争,郑吉以胜利收场。

    郑吉与常惠这两位英雄人物胜利会师。

    “感陛下天恩,多谢长罗侯的亲自援助。”郑吉感激地说道。

    “你也辛苦了,这长久的拉锯战坚持今天,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就是我也未必可以呀。”长罗侯常惠赞叹着说道。

    “长罗侯谬赞了,为大汉尽职责而已。”郑吉谦虚地回应道。

    英雄相惜,二人相视而笑,这对英雄人物注定名显史册,流芳百世。

    随即,大汉迎接车师国前太子军宿为新的车师王。

    至于元康三年,皇帝刘询想起了前任,于是下诏赐爵刘贺为海昏侯,迁往封地。一下子,刘贺从庶人变成了侯爷。不得不说,他的人生真是过山车般精彩,经得住大起大落,分不清大是大非!看在都是老刘家子孙的份上,皇帝刘询也就不和他一般见识了。不然的话,弄不死他!

    同年,册立皇子刘钦为淮阳王。这个刘钦,很受皇帝刘询的喜爱。其天生喜欢经术法律,这与外儒内法的“汉家制度”高度匹配。

    也是在这年,皇帝刘询意外得知了丙吉就是自己人生之中的第一位贵人。但是在皇帝刘询三番五次的亲自盘问之下,丙吉始终不承认半分半毫。不得不说,丙吉的心理素质是极好的了。在皇帝刘询这样一位富有雄霸气质的睿主面前,隐瞒坏事比登天还难,隐瞒好事更是难上加难!

    丙吉重病后,由于担心丙吉离世,皇帝刘询拿着封赐丙吉的博阳侯印绶,流着泪、光着脚一路狂奔着跑向丙吉的府邸,一大批侍从宫人跟在身后追赶着皇帝刘询。

    皇帝刘询跌跌撞撞、气喘吁吁地跑到了丙吉的府邸。

    “您为什么就是不承认,您明明就是朕天大的恩人。”皇帝刘询双眼噙着泪水,大声说道。

    病榻之上的丙吉看到眼前的皇帝,正要费力起身行礼,一把被皇帝刘询阻止。

    “陛下是天命之子,自有上天护佑,这是神力所及,岂是微臣之功。”丙吉以着虚弱的口吻推辞道。

    “无论如何,您都要快快好起来,朕不许您死。朕需要你,大汉也需要你,您是大汉的博阳侯。”皇帝刘询流着泪说道。

    好在上天见怜,之后丙吉逐渐康复了。

    至于元康四年,大汉已经是物阜民丰了,比如粮食价格平廉,老百姓都可以接受得起,安居乐业自然不在话下。

    如此,在皇帝刘询的励精图治下,大汉帝国各方面、各领域蒸蒸日上,面貌焕然一新。再造乾坤之势,已经初露端倪。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