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西域之天梦灵图 > 第八十一章 终入灵图:西域内附入中华

第八十一章 终入灵图:西域内附入中华

    神爵二年,匈奴残余势力发生了一件大事——在巨大的内乱中,虚闾权渠单于死掉了。

    原来,事情是这样的。虚闾权渠单于初立的时候,惩处了他的老婆颛渠阏氏。在这样的情况下,颛渠阏氏就和右贤王屠耆堂勾搭成奸了。这个右贤王屠耆堂,乃是乌维单于的远孙。

    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女人的一个赌气,就将产生一个严重的后果。尤其是在政治领域之中,这样的后果就更加严重了。

    右贤王屠耆堂本身就一直觊觎单于的宝座,在颛渠阏氏的大力怂恿下,更是如痴如狂。

    虚闾权渠单于病危的时候,右贤王屠耆堂夺权篡位成功,号称“握衍朐鞮单于”。

    原本,单于之位应该由虚闾权渠单于的亲子日逐王先贤掸继承的。

    如此,握衍朐鞮单于以及日逐王先贤掸之间就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而且还是万分致命的权力矛盾。

    在虚闾权渠单于在世的时候,日逐王先贤掸就已经看他十分不爽了,他对于单于之位的觊觎已经超出了日逐王先贤掸的忍受极限。

    而右贤王屠耆堂也深知这个处处给自己摆脸色的太子爷对于自己的成见很大。只不过虚闾权渠单于在世的时候,两者都保持着表面上的平静而已。

    如今,既然虚闾权渠单于已经不在了,那么太子爷的保护伞也就没有了。已经坐上单于之位的握衍朐鞮单于必定肆无忌惮,对于日逐王先贤掸痛下杀手。一句话:本单于已经忍你很久了,看你还敢给我甩脸色。

    在这样的危急情况下,日逐王先贤掸清楚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和解的可能性。在匈奴现在的局势下,也没有任何势力敢和自己走得近,因为这样就等于和握衍朐鞮单于宣战。在目前的情况下,还没有谁可以这么大胆。

    所以,既然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此时的日逐王先贤掸,已经参悟了一个真理: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于是,他果断作出了一个决定——归降大汉。哪怕是死在大汉手里,也不能死在你这个小人手里。

    所以,日逐王先贤掸就秘密派人与大汉联系,并且命令所部人马暗中做好准备,可以做到一旦下令,立即离开。

    而此时的握衍朐鞮单于,还在和他视为心肝宝贝的颛渠阏氏纸醉金迷,推杯换盏。

    在握衍朐鞮单于的心里面,此时的日逐王先贤掸还不就是他案板上的鱼肉,任他宰割,由他拿捏。

    握衍朐鞮单于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位曾经的匈奴太子爷,竟然要归降匈奴的死敌——大汉。这也不奇怪,毕竟惯性思维制约着太多的人,握衍朐鞮单于说到底也是一个普通人,也没有三头六臂。

    于是,在月黑风高之夜,无限的大草原静极了,静得都有些吓人。此时,似乎草原之上一些小的动物的声响都可以听得见。

    日逐王先贤掸走出了帐外,望着无尽的夜空,他沉思良久。到了后半夜,他立刻下令所部,立即开拔南下。

    随即,准备良久的日逐王先贤掸所部,就开拔南下了。数万人的队伍浩浩荡荡,比当年浑邪王归降时候的人马更多。

    此前,日逐王先贤掸派出联系大汉的人,安全顺利地将信息通传大汉。

    皇帝刘询获知这一消息之后,大喜过望。顿时下诏令护佑西域南道的郑吉率领军队负责接应日逐王先贤掸,不得有任何差池。

    能够令聪明远识、持制万机的皇帝刘询如此激动,原因在于他立刻就认识到了日逐王先贤掸的这次归降,事关大汉能否全盘掌握西域南北两道,这是事关大汉国运全局的战略性问题,绝不可有丝毫的闪失。

    传送皇帝刘询旨意的通信将士们星夜兼程、不辞劳苦,下定决心务必要将陛下的旨意尽可能早地送交到郑吉那里。光是马匹,都跑死了十几匹。

    郑吉获得从长安传送来的这一重大诏令后,也意识到了此次事宜之重大,非同小可,这是此前自己所经历的任何战役都不能相比的。

    郑吉拿着诏书,不禁走出了帐外,望着湛蓝色的天空,顿时双膝跪在了地上,大声喊道:

    “真是天佑大汉,真是天佑大汉,真是天佑大汉。”

    周围的军士们,跟随郑吉征战西域的时日也不短了,还从来没有见过郑吉这般激动和高兴,这与他深沉稳重的性格似乎都不太吻合呀。

    随即,郑吉起身,迅速召集全体将士。在全体将士的面前,郑吉发表讲话:

    “全军将士们,我们自地节二年远征西域,至今已经8年了。我们之所以在此长久驻扎,就是因为商路的畅通需要可靠的保障。如今,一个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已经到来。我们要拼尽全力,实现这一目标。如此,大汉将会全面掌握西域南北两道,匈奴残余势力将会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到了那时候,稳定、和平的西域就会出现,商路的畅通就不再是问题了。如今,日逐王先贤掸率领所部归降大汉,陛下令我们做好接应。历史已经将使命交付给了我们,你们有信心吗?你们有能力完成这一千秋大业吗?”郑吉热血沸腾、豪情万丈地说道。

    “有,有,有,我们有,我们有......”全军将士齐声回应道,此时士气之高涨,连天地都在颤抖。

    在无边的塞外风光之下,在湛蓝色的长空之下,在远方大山积雪的映衬之下,这一幕,将会永远为历史所铭记。

    于是,郑吉集结渠犁、龟兹诸国兵马5万人,命令全军开拔,带足军粮补给,全速推进,前去接应日逐王先贤掸所部。

    自从日逐王先贤掸所部趁着黑夜秘密逃离后,握衍朐鞮单于派出的骑兵部队就一直在追杀他们。

    日逐王先贤掸所部不得不一边逃离,一边抗击。

    这日中午,他们正在交战,已经厮杀了一个时辰左右了。就在这时,远处奔来了大批的军队,而旗帜则是明晃晃的“汉”。

    原来,郑吉率领军队杀到,立刻指挥全军投入战场。他们与日逐王先贤掸所部合力把追杀的骑兵军队全部剿灭。此时,满脸血污的郑吉向日逐王先贤掸走来。

    “本人是大汉使者郑吉,奉陛下之命前来接应日逐王。”郑吉笑着说道。

    “多谢了,要不是你们来得及时,我们还要面临不少的麻烦呢。”日逐王先贤掸感谢地说道。

    此时,这里的大量人群之中,有汉人、渠犁人、龟兹人、焉耆人、匈奴人等多个民族的人,此时大家的笑容是一样的灿烂,心情是一样的愉快。

    随后,归降的日逐王先贤掸被皇帝刘询封赐为归德侯,赏赐千金,对于日逐王先贤掸所部数万人马予以妥善安置。

    日逐王先贤掸所部归降大汉这样的爆炸性消息,顿时震惊了西域所有的国家。于是,乌孙国、龟兹国、焉耆国、若羌国、楼兰国、且末国、小宛国、戎卢国、渠勒国、皮山国、西夜国、莎车国、疏勒国、尉头国、温宿国、尉犁国、姑墨国、车师前国、车师后国等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历史正确——纷纷上书请求内附中华,永为大汉属地。

    基于这样的千载难逢的时机,皇帝刘询审时度势,为大汉千秋万世计,在乌垒城设立“西域都护府”,以统辖天山南北、守卫西域南北两道。第一任西域都护,便是熟悉西域事务的郑吉。

    至此,西域终入灵图——中华版图。“汉之号令,颁西域矣”。西域由此成为中华疆域神圣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域之内的各族人民成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不可或缺的家庭成员。从此,进入了血脉交融、荣辱与共的历史新时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闪亮的名字灿耀星辰。在嬴政、刘邦、刘彻、张骞、卫青、霍去病、赵破奴、刘细君、刘解忧、冯嫽、苏武、常惠、刘弗陵、傅介子、刘询、赵充国、郑吉等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的接续奋斗下,最终实现了上天注定、历史必然、人心所向的中华民族伟大荣光的西域梦。

    这天,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万里蓝天,白云朵朵。

    宫墙上飘扬着猎猎作响的大汉旗帜,一位位英雄威武的值岗将士有序林立。

    大汉旌旗旁边,身着龙袍、头戴十二珠玉冕旒、按持赤玉剑的皇帝刘询,以伟岸的身姿站立于大汉的宫墙之上,锐利的目光投向了西方。此时的他,年仅32虚岁。这位极其杰出的伟大帝王,以着超凡的政治智慧、有效的雷霆手腕、正确的治国原则守护着大汉帝国的万里江山。

    此时的他,已经将大汉帝国推向了立国140多年来新的伟大高峰。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实现了大汉帝国的最高机密——天启。这是他的曾祖父汉武帝刘彻梦寐以求的。

    这副威严俊秀的脸庞,曾经出现在博望侯张骞在楼兰看见“五星连珠”时的脑海里,也曾出现在汉武帝刘彻在五柞宫中弥留之际的幻象中。

    (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