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袍湔传 > 第二十六章 长安城的来客

第二十六章 长安城的来客

    武庆春是带着志得意满回洛阳的,新任的洛阳令,几个呼吸之间,一郡之长便定了。这让武大人感觉到多年来辛苦付出的值得,此时此刻的他,眼中看什么都是美的,身边随同的衙役还不知道自己大人高升的消息,不过,他能感觉到,大人肯定是有好事了。这一路回来,他都喊了好几次曲调子了,只不过,自己听不明白他喊的是啥咧。

    这一路上,他一直在琢磨,如何弄好皇帝的膳食。进了洛阳,马速慢了一下,走着走着、想着想着,他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被李师爷给“套路”了。李师爷啊,他什么都没准备好啊,自己就按照他说的,把皇帝给请来了。那,万一他的准备失败呢?这个李师爷会不会是突厥奸细啊?难道想把皇帝骗来行刺?越想越乱,不行,要马上和见到他,看他在干什么。唉,自己还是太糊涂了,怎么就听他的话了呢?娘咧,自己是傻蛋啊!

    武大人见到李直的时候,他正在南市的店里。两个店铺,相距不远,都被李直和老黄出钱给买了,铺子已经收拾的干干净净了。武大人腾腾腾的走进去,满眼都是原木的颜色,干净又舒服,让人感觉好像回到原始而朴素的森林里一样,鼻子里闻到的,都是木头的香味。这让老武的心情瞬间又平静下来了。

    李直和一个手艺匠人在一起说话,两个人对着一张纸在说着什么,武庆春悄悄走近,才听到,原来两个人正在谈着一种东西的打造,听了一会儿,明白了,所谓的火锅,原来就是这种东西,用来盛放将来吃食的一种锅。

    李直和匠人看到武大人来,赶紧拱手行礼。摆摆手,让匠人离开后,武庆春拉着李直走到旁边,小声说话。

    “这就是那个火锅?怎么看着像个盆盆呢?”武庆春说话忧心忡忡的神色,这让李直心里有些怀疑了。

    “大人?咋了?是不是长安那边不同意咱的想法呀?”李直问道。

    “嗯。也不能说是不同意。”老武故作神秘,又带点忧伤的说道。

    “那是咋了?皇帝挑你毛病了?”李直担心老武被皇帝“捶”了。

    “混账东西,啥叫挑毛病。会说话不?”看李直不说话,望着自己,武庆春继续说道“给俺升官了。嘿嘿......”说完,就开始嘿嘿嘿的笑起来没完。

    “呀,这是好事啊。升的啥?去长安?”李直八卦的问道。

    “不的,还在洛阳。俺知足,干啥都行。”武庆春又是一副憨憨的样子,李直都搞不明白了,这究竟是他本来的样子,还是他的伪装呢。

    听说姐夫从长安回来,老黄立刻从另外的那个铺子过来了,当他听说武大人升官的消息,也开心的不得了。几个人约好晚膳一起研究“长安朋友”来体验的事情细节。

    晚膳的时候,几个人坐在一起,搞个内部小会议。朝廷的任命还没下来,所以,武庆春仍然在南市衙门继续任职,吃住也仍然是在南市衙门。

    “我在长安呢,已经和朋友定好了,大概会有五六个人吧,他们会来我们这里吃火锅,他们如果给出好评,并向长安的其他人推荐的话,那我们的想法就能成真了。你是怎么计划的啊?小李子。”武庆春心里的忐忑时不时就冒出来一下。

    “我已经安排匠人去制做了,烤炉和火锅,先每样做出一个样品,如果样品没有瑕疵的话,就可以让他们给我们制做一批了。那个班头说他最多十天就能完成我们要的数目。”

    “其他的东西呢?还要准备些别的什么啊?我记得你之前好像隐约提过,要不少配料的那些啊。准备的怎么样了?”

    “那个我已经和胡商联系过了,他给我们送货,并保证,给我们供的东西都是最好的。这些都是老黄联系的。”

    “大人,你都请了些什么人啊?”李直也很好奇,长安他是陌生的,来的人会不会很牛叉的那样呢。

    “啊,有呢......有六部、中枢阁的人,还有其他朋友给介绍的。”

    “那很好。下一步我们就要准备如何引导洛阳的食客了,只要他们爱吃,我们就有了底气了。”

    半个月后,所有的铺子都完全做好,只差开业了。按照约定,武庆春派人快马给牛忠送信,在陛下的行程确定后,牛忠会给武庆春发来消息。接下来就是几个人每天枯燥而无聊的等待了。

    就会到铺子里,希望他能赶紧回店里准备。虽然,已经演习过几次了,不过,店里的伙计此刻肯定是需要有他这个师爷指挥的。这些伙计都是他和老黄亲自挑选的,都是官奴,就是一些犯官的家属、亲戚,被发配出来做“服务生”。这些人长的都不赖,人也聪明,有素质,十分符合李直的要求,因此,李直就和武庆春汇报了一下,买了十个人一年的契约,本质上,就是租用。

    李直刚到店里喝口水,武庆春就带着他的朋友来了。

    “几位大人好,在下李煜。”李直瞪眼编瞎话的功夫开始发挥了。

    武庆春做为向导,带领着七八个人走了进来。走在最前面的是一对夫妇,男的看起来三十多岁,浓眉大眼,面白无须,头上头发束在一起,用玳瑁珠子圈着,身上穿着一件青色的丝绸长衫,外面则罩着一身深蓝色的大氅,给人沉稳而干练的感觉;女人则明眸皓齿,面色红润,头上梳着连峰发髻,插着一件金步摇,身上穿着一件天空蓝色的长裙,上下一色,没有什么扎眼的首饰,一看就是高雅的大家闺秀出身,看来二人应该是夫妻。在二人身后,是几位年龄在四五十岁的中年男性,看他们的穿着,都是非富即贵的文人装束。

    “你叫李煜?”站在前面的男人见到李煜如此年轻,似乎并不惊讶,笑着和李直聊了起来。

    “是的,大人。”

    “李煜,这几位都是朝中各部的大人,今天都是来咱们南市指点咱们的,务必要拿出咱们最大的本事啊。”武庆春心里忐忑的很,不知道李直这小子会不会跌份啊。

    “是。大人、夫人,几位,里面请。”说着,李直开始为诸人引路,带到就餐区。

    只见就餐区,摆着一张张宽大的木榻,一个榻上,小的可以坐下四五个人,大一点的则可以坐十个人不成问题。

    “李师爷,听武大人说,这种膳食方法是你想出来的?”

    “李大人,我家武大人才是真正的饮食行家,在下不过是提了一点点自己的想法而已。”

    众人一边说,一边都轻轻落座,并把主位让给了带头的夫妇。

    “李某做官也有些年了,第一次听武大人说起你时,我便十分好奇。今日难得有机会,咱们大家都放松,别说什么大人小子的。都当做是读书人的一场闲聊而已。”这位李大人显然很和气,说话也没那么多的约束。

    “好咧。听您这么说,我就不拘束了。嘿嘿。”李直也学起了武庆春的招牌憨笑。

    “你这孩子,多大了?瞧你这年龄,应该是考取个功名才对啊。怎么做起这个了?”这位李夫人慈悲善目,虽然看着年龄不大,说话却有些老气横秋的。

    “回夫人,我今年快二十岁了。不小了。至于功名嘛,还没考呢。之前家里遭了难,如今家中只有我一个人了。所以,就想着先活下去,再想其他。所以,就在武大人身边先某个生活。”李直笑呵呵的含糊回答道。李煜的个人信息,倒是十九岁,也差不多了。

    “那和我家大儿子的年龄差不多大小。”

    “我不过是个县衙师爷而已,可比不得令公子的尊贵。”李直谦虚的回答着。事实也的确如此,他现在的身份李煜,就是一个穷书生。

    “少年人当胸怀壮志,不该妄自菲薄。你和我们夫妻,也算是有些眼缘,以后若是遇到什么难事,或是想离开洛阳,可以到长安找我们夫妇,我们定会尽力帮助你的。”李直听到这两口子如此大气,心里不由得感慨长安人的大气。

    接下来,李直以一个小辈人的身份,谦虚的应对着几位大人的询问,内心则欣喜不已。依他看来,这些人都是高官显贵,豪门望族,有他们捧场,做加盟的事,板上钉钉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