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袍湔传 > 第三十五章 我从洛阳去长安

第三十五章 我从洛阳去长安

    自从武大人和老黄为李直指出科举之路后,李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收集情报,搞明白了很多南唐应试知识。南唐的应试包含科举和荐举两条路,科举就是在各州、郡、县已经取得了基本的考试资格的年轻人,在通过长安的最高级别考试殿试之后,朝廷吏部根据皇帝和中枢阁的下旨,授予这些人官职,成为国家官员。

    原本一州参加及录取考试的生员数目是不固定的。但是自世宗显德元年开始,朝廷便颁下旨意,每州、郡、县录取的人员数目设定了固定标准,县级升郡级的录取以三千人为限额,即每州的县一级录取的考生合计起来不能超过三千人;郡级升州级以一千人为限额,即每州的郡一级录取的考生合计起来不能超过一千人;再之后就是州里面选取前二百名成功过关的举子赴长安,参加长安试,长安试选出前一百名参加殿试,这些人基本上百分百会被吏部授予官职,只不过高低,好坏各有差别,但是,因为长安试后被淘汰下来的考生也都是各州的佼佼者,所以,通常这些人会被六部衙门以及长安各县、洛阳等地招揽,当然也有一些会回到本地去,因为本州、本郡通常也会开出优惠的条件来吸引这些人才回来效力,美其名曰,守护桑梓。这些人回去后,一般都得到州、郡领导的关照,也是南唐社会的普遍现象。

    随着这种选拔听起来很复杂,其实很简单,就是一种层层选拔机制而已。不过这种选拔因为层次比较多,所以,也给予了地方官很多的机会和权力,一些有心人如果要插手基层的考试,完全可以安插入一些自己人进去。

    “荐举”的选拔方式呢,就类似于前朝的“举孝廉”。一些生员本生可能诗书经义不够优秀,但在其他方面有自己的所长,就像李直本人所擅长的刑事侦缉,如果真的通过了层层选拔,最终就会获得朝廷授官,一般就是个七品、八品这样的小官儿,纯纯的基层干部。

    这些知识帮助李直增加了不少知识,也有了更多的信息,至关重要啊,完全是南唐考试小科普。

    现在,李直每天都花不少时间看书,希望可以恶补一下科举知识,毕竟,老武已经承诺了,他可以帮李直把相关手续都补齐。这就为李直参加考试提供了身份上的便利。接下来,唯一需要的就是李直的知识、考试成绩,仅此而已。

    学习本身并不难,至少李直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是博士,后世里他也是参加过无数次考试的学霸啊。难的是,这些个备考材料的阅读啊,没有标点,尤其是很多文字类的书籍,他都读的很慢,都说吃饭要细嚼慢咽,但是读书,看来也真的要“细嚼慢咽”了。再就是很多材料都是老黄借来的,可主人整能借给你的,都是些被人家淘汰的,又或者是不太可能在考试内容里的,所以,李直多少有些不托底。后世都是考试押题,李直现在也在想,今年的朝廷考试应该也会有人押题啊。这个,也要琢磨琢磨了。

    “怎么样,读书是个苦差事,我这一看书,就脑瓜仁儿疼。”老黄幸灾乐祸的嘲笑着。

    “实不相瞒,哥哥,我已经半年不读书了。自从进了衙门,我就不知道书里面有些什么了。我这个读书人,不纯。”李直也有些想唉声叹气了。

    “听说这考试往年有些是打小抄的呢。要不你试试?”

    “那可不行。那要是犯了口舌,将来是要牵连大人的。”

    “最近南市怎么样啊?你去转了吗?”李直心里还是总惦记着南市的生意。

    “生意的事儿你放心,那边有人管着,再说了,眼下你就把眼睛盯在书上吧。哥哥就希望你考个功名,将来弄个什么举人老爷啥的,也能关照关照我啊。”

    “您倒是看的起我了。不过这读书我还真不怕。”

    “对了,我姐夫让我把你在你老家之前的考籍调到咱们洛阳来了,这样的话,你就算是完全是咱们洛阳户所的考生了。”老黄给李直说了一句。

    “接下来,你要多和这些考生多接触接触啊。最好能低调一些,混在其中。”老黄又给指了一些小门道。

    “我都不认识什么人。不过,我想想办法吧。或许就有机会呢。”和同学多交流,这是做为后世备考生的主要经验。

    “不,你应该去长安,去那混一混。咱们洛阳本地的,你都不熟悉,而且……”一个你懂的眼神传递过来,李直秒懂,自己是师爷啊,在洛阳读书圈子里,对于这个身份还是比较疏而远之的。

    “那我看书咋办?”

    “赶上你的车,带上你的书,再去那找个地方,住一住。这段时间可以熟悉一下长安的风物,不是挺好的吗?”

    老黄这么一说,李直还真是心动了。这是个好主意啊。去长安就当时旅游了。

    照目前的情况看,老武能给他解决举荐的问题,那就是说,荐官这块没啥大问题了。但如果自己正儿八经的考科举,弄个了什么名次,那他的举荐和科举名次配合到一起,是不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呢?

    “可是,我有三个人呢,开销也不是不小的吧。”李直也要考虑花钱的事儿,长安,可不是偏僻小农村。

    “这个我帮你想好了。你家的管家什么的,你都不用带,让他们看家,你就带着我就行了。”老黄直接给出答案了。

    “什么?带着你?黄哥,你啥意思啊?”惊天霹雳啊。这老黄是有多深的心思啊。酿的,平时没看出来啊。

    “慌什么?瓜怂!我在长安有门路,保证你去了,咱们不会受委屈就是了。哥哥我也是想离开洛阳啊,可我没理由啊,总不能把我姐夫和我姐扔这里,自己去逍遥快活吧?你呢,就去长安熟悉一下,我呢,就是你的帮衬,咱们两个出门,相互有照应啊。”老黄笑眯眯的样子,让李直心里很是不稳,似乎感觉大难临头一样呢。

    “怎么?不想带哥哥去?”老黄见李直没有反应,有点不满。

    “我还没想好去不去呢。再说了,老黄,就咱俩去,有点像私奔呢。”

    “奔个头奔。老子是想借机会跑出去散散心。待你秋闱之后,还是要回来的。再说了,不是黄哥瞧不起你,你去长安,都不知道门朝哪里看,你还指望你能混明白?”

    “且容小弟考虑考虑啊。哥哥。”李直心里是一百个马跑过。本来好好的师爷,老武几句话,就变成考生,老黄又几句话,就变长安流浪者,去了都不知道干什么呢。这他喵的是不是连环坑啊。

    越想心里越扑腾,看老黄,却是越看越高深。

    “黄哥,这到底唱的是哪出啊?”李直眼巴巴的问道。

    “老弟,长安是什么?”

    “是都城啊。”

    “还有呢?”

    “魔窟!”李直果断的胡诌。

    “蠢货。长安是天堂啊。多少人,一去长安不回返啊。你想想,这说明什么?”

    “如果你爱她,就送她去长安,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送她,就送她去长安,因为那里是地域。”李直深情的说出了这句经典台词。

    “俺滴的爷爷呦,你才是长安人啊!”

    看着李直那个劲儿,老黄铁了心是必须要去长安的,接下来,各种攻势层出不穷。最终,两人约定,如果去长安,吃住行都是老黄安排。

    李直师爷再次化身李煜李公子,要去长安会一会那个发信人。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