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徽章之下 > 第一章 陌生而熟悉的名词

第一章 陌生而熟悉的名词

    2021年4月5日。

    电话“嘀嘀嘀”地响,我看着屏幕上的工作报告,敲键盘又输了几个字,好像漏了什么内容,等下要翻工作日志了,我拿起听筒用肩夹住,“你好,服务中心,请讲”,顺手又在键盘上敲了几下。

    “亭,忙呢?”是大姐头的声音,夹带着一丝丝窃笑。

    我看了下来电号码,是他们办公室座机,“还好,写工作报告呢。你找主任吗?她去部长那里开会了。”通常大姐头都是来找主任商量重要事宜。

    “不是,找你,现在有空吗?”

    “哦,行”,我点了下word“保存”,“你过来我过来?”

    “你过来吧,领导办公室我待着不习惯”,大姐头笑得更开心了。

    “我看你就没有不习惯的地方。”

    “哎呀,快来吧,不说了。”

    她挂了电话。我起身往他们办公室走去,她刚才的笑声里一定藏了私货,一大早有什么喜事?中心一共就两个办公室,这帮人还喜欢打电话沟通,不像我,站在门口吼着就把意思传达了。

    推开办公室玻璃门,大姐头靠在办公椅上笑嘻嘻说道:“来得真快。”

    “你找我能不快吗,我跑着过来的”,我径直走到她的办公桌旁。

    大姐头笑出声,“就你最尊重我了,不管多忙一个电话马上到,这帮小孩一个个理都不理我。”

    坐她对面的心儿目光从手机上抬起来,“怎么没理你,早上不是说‘早’了嘛!”

    “你听听你听听,都九点半了,到现在就说了一个‘早’”,大姐头假装生气。

    “跟个70后有啥好聊的”,心儿笑着继续低头看手机,“亭哥你不来她没笑过。”

    我转头看看3号桌的小林,他正在专心看一本内参。年轻人有年轻人的追求,有些话题是中年人聊不上的,谈个爱豆、饭圈、养“儿子”粉“老公”啥的我也听不懂,何况大姐头,“找我什么事?”

    大姐头拉开抽屉,拿出两张单子,“签字。”

    “就这事儿?”我顺手拿起桌上的笔,是两张金额很低的报销单据,在证明人一栏签了。

    “你看过了哦?”大姐头收进抽屉。

    “啊?没看。”

    大姐头又笑出声,“你看也不看就签了?哪天把你卖了你也不知道!这都是要付法律责任的!”

    “怎么会,你办事我放心,签就签了,我为自己的字负责。”

    “就冲你这句话,怎么着也要给你把活做踏实了。我的工作要是出了事,我自己负责,不要你负责的”,大姐头把抽屉锁了,“是上礼拜来培训的讲师,给他们订了两盒客饭。”

    “哦——应该的应该的,上了一天课,就请两客客饭,我还不好意思呢”,那是我安排的培训,但是当天下午有会议冲突,中午我就离开了,是大姐头安排的接待。

    “有啥不好意思,按制度办事,大家清清楚楚,别搞乌漆墨黑的事情出来。”

    “对对,你们看大姐,工作思路清晰,工作能力强,这就是让领导放心的骨干。”

    心儿插了一句:“一大早听你们商业互吹。”

    大姐头偷偷白了她一眼,指着办公桌旁的椅子,“亭,别站着了,坐会儿坐会儿。”

    坐会儿意思是聊会儿,大姐头能聊善聊,从家长里短到国际贸易都了然于胸,只要在这椅子上坐下,一般要聊到吃午饭的点儿,我摆摆手,“回去写工作报告,等主任回来要给她过目。”

    “哎呀,坐会儿呗,急能急出啥。”

    “不坐了,”没事儿的时候听大姐头侃大山是不错的放松方式,这会儿有事儿我实在没心情,今日事今日毕,上午事尽量上午毕。

    “喂!”大姐头使个眼色,“听不懂怎么滴?”

    果然,刚才那通电话里是有深意的。我拉开椅子坐下,心里盘算着会是什么事?涨工资?不太可能,聊八卦?不至于这么急,难道是机构方面的事?早些日子我已经有所听闻了。

    大姐头凑近我,“听说了嘛?”

    “嗯——”我点点头立刻又摇头,“嗯?!”

    “你到底知道还是不知道!”

    “你又没说什么事,我怎么知道我知不知道,我又不知道我知道的是不是你知道的。”

    大姐头神秘兮兮:“你果然也知道了。”

    “我知道啥了?”我还想着回去写报告,“快点说。”

    “青年志愿队。”

    “咋了?”这个词已经那么遥远,想来,已经快一年没人提起了,我只能感慨时间过得快。

    “你真不知道?”

    “你一句话说明白行吗”,我看不了大姐头卖官司。

    “上级要重新组织青年志愿队,又要上‘战场’了。”

    “哈哈”,我笑两声,“繁华盛世,哪里还需要?”虽然嘴上这么说,我心里快速盘算过了,国内疫情已经稳定,虽然之前有零星偶发,但基本得到果断控制,几乎没有再次爆发的可能性,国内防疫机制和防疫手段日趋完善,国民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不断提高……难道是去美国去巴西去印度?

    “这次不是抗疫,是助疫,协助打疫苗工作。”

    “疫苗怎么了?”我摸了摸胳膊。

    “要组织人发动大家打疫苗呢。你打得第一针疼吗?”

    “没啥感觉,你不说我都忘了。”

    心儿放下手机,“我听说这个有副作用的!有人晕过去了,还有人疼得胳膊抬不起来,我听着就不想打。”

    “你听人胡说”,我用力抬抬胳膊,“你看,上礼拜打的,一点事没有,年轻人别老是相信短视频的山寨科普,没几句是真的,要听就听专家的。”

    “疫苗有副作用是真的”,旁边的林放下杂志,“不过是可控范围内,不然我们国家花费那么大人力物力研发疫苗干嘛?肯定是打疫苗好啊,相比疫苗的好处,副作用是可以忽略的。现在国外疫情反复,确诊人数暴增,他们想打疫苗都打不到。”

    我点点头,“小林说得很好嘛。我们国家福利好,免费接种,你们还怕副作用?要是早一年,你们肯定抢破头要去打。”

    “去年是去年,现在是现在,国内都没病例了还挨这针?你们想去你们去”,心儿是准备抗拒到底了,“你们话说得好听,怎么全中心就亭哥一个人去打了。”

    “哈哈哈”,大姐头和林都笑了,“我们准备再观望一下。”

    “有啥好观望的”,我站起身,把椅子推回原位,“枪指哪里,我们打哪里,向着目标,团结一致,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心儿拍拍手,“会说你就多说点。”

    “会说的不是我。有空多看看书看看报,别老盯着手机。走了。”

    我回到座位,继续看着工作报告,手指停在键盘上,思绪渐渐飘荡。

    窗外阳光明媚,办公室的窗正对着一片树林,此刻郁郁葱葱,麻雀在其中飞舞。我拉开抽屉,拨开杂物和文件袋,最角落里团着一件青绿色的志愿者马甲和一个硬质纸盒。

    纸盒上烫金的字“致青春的你”,我把纸盒打开,里面躺着一枚长条的徽章,徽章下夹着一个字条:

    感谢疫情期间您作出的努力,这枚徽章将纪念我们一起奋战的时光。

    青年“战疫”志愿队

    2020年5月4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