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动作之旅 > 第八十六章 八卦掌(四)

第八十六章 八卦掌(四)

    程廷华

    程廷华(1848-1900)字应芳,HEB省深县程村人。自幼入京学徒,艺成后在京崇文门(哈德门)外花市上四条,以制镜为业,江湖人称“眼镜程”投师董公门下,深得八卦掌之精奥。程派八卦掌其掌法的特点是屈腿淌泥,横开直入,拧翻走转,舒展稳健,劲力沉实,刚柔相济,善摆扣步,以推、托、带、领、搬、扣、劈、进见长,螺旋力层出不穷,拧裹劲变化万千。

    程氏八卦掌以“龙形掌”为基本掌型,该掌形虎口撑圆,拇指外张,四指内抱,食指上顶。掌式的运转曲线圆活,弧度较大,千回百折,形成螺旋,步行屈腿如蹚泥,用摆扣步进行身形转换,多双摆双扣,运作舒展大方,其风格为大开大合。走转拧翻,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圈中有圈,层层不断,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游身八卦掌”。

    梁振普

    梁振普先生(1863—1932)字昭庭,HEB省冀县城北后冢村人。自幼好武,7岁拜本村秦凤仪老拳师学弹腿,13岁到BJ,在前门外“万兴估衣庄”学徒,以贩估衣为生,故人称“估衣梁”。由于身材矮小,体弱多病,经掌柜介绍拜董海川为师学习八卦掌,是董海川先生的小弟子。

    梁先生入门较晚,但由于天资聪颖,练功刻苦,勤思善悟,深受董先师喜爱,得八卦掌之真髓,且虚怀若谷,尊师敬长和众师兄关系甚好,经常虚心向尹福、程廷华、史计栋等师兄求教,善于博采众长,技术比较全面,主要传人有郭古民、李子鸣等。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固安县文化馆、文安县文柱武校、BJ市武术运动协会获得“八卦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1年12月15日,入选吉林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属于“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

    八卦掌基本八式

    1.托掌,掌心向上,五指分开,掌心凹空,沉肩坠肘,掌心向前上或侧上托起,力达掌心。

    按掌,掌心向下,五指分开,臂微屈,掌心向前下侧按,力达掌心。

    推掌,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向上分开竖直,拇指斜向上与食指成八字形,掌心向外,塌腕立掌,臂微屈,掌心向前推出,力达掌根。

    抱掌,五指分开,拇指侧朝上,掌心向里,屈肘向身前做环抱状。

    劈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小指侧向下,掌指向前,由上向下直劈,力达掌沿。

    撩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掌心向里,由下向体前或体侧撩出。

    挑掌,五指分开,拇指侧由下向上挑出成侧掌,掌指向上。

    螺旋掌,五指分开,拇指侧向上,臂外旋,小指侧对面部,掌心向外,掌指向上。

    2.八卦掌以“行桩”、“蹚泥步”内功功法为入门基础,以拧翻走转为基本运动形式,以掌法的变化为主要技击手段。内外兼修,强调身心合练,身捷步灵如故龙游空,拧翻走转掌法幻变无穷。出手成招,刚柔相济,踢打摔拿溶为一体。拧裹钻翻,避正打斜,围圆打点,循循相生无有穷尽。先练直蹚泥步,练的蹚步平稳了再练走圈蹚泥步;然后学练站八卦桩,而后再学练掌。

    3.由开始蹚不出去步,练得趟出去而又稳健。趟泥步利于气往下沉,主要练习重心的水平移动,它比形意的直线水平移动要难,因为它要走圈,人体的重心要在一个水平的圆圈上移动。八卦步练好了,自然会融会贯通,重心要向不同方向的水平移动也就不难了。

    练好这门武功需注意的若干问题。

    问题一:不明功理呆头呆脑练;

    练好八卦掌一定要掌握基本功理,领悟到位。

    问题二:不遇明师自作聪明练

    首先,要强调的是,这里讲的是明师。其二,要看是否有真正的师承关系,即是否继承了八卦掌修炼的方法,以及是否有历史渊源。

    问题三:不知方法糊里糊涂练;

    练习八卦掌要讲究方法,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内外兼修。这其中,内劲发挥着重要作用。

    问题四:不注重细节马马虎虎练;

    练习八卦掌,要特别注重细节,强调动作的精准性和规范性。

    问题五:急于求成躁动冒进练

    练习八卦掌,要坚决反对那种急于求成,想一步登天的冒进躁动思想。

    问题六:不修武德迷失方向练;

    一定要注重武德修为,不要迷失了正义正道的练武方向。

    问题七:不注重环境随心所欲练。

    练习八卦掌时,要选择树木花草多、空气新鲜的地方或在空气流通的室内练功。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