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动作之旅 > 第一百零六章 飞鹤拳(四)

第一百零六章 飞鹤拳(四)

    身体要求

    飞鹤在训练对身体各部也有一些特殊的要求,分述如下:

    1头部

    飞鹤拳三战即三正,第一正就是要求练头正,即在任何情况下应保持头部自然中正,不要摇头晃脑,左歪右斜;面部也应保持自然。

    飞鹤拳不但要求运动员头部要正,而且要求其颈部要稳,故拳谚有“头要顶,项要稳”。只有头顶,项才会稳,人体各部才能保持正直。在头部保持正直的情况下,项部也须正直,而且要松柔,这样才能使头部灵活。

    头、项正直灵活,眼睛就能左顾右盼。在武术运动中,武术功夫的深浅、好坏,并不是由面部的喜、怒、哀、乐来表现,而是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面貌。眼是体现精神面貌的重要标志,眼神可将运动员内在的东西充分地表现出来,使之动作更加有生气。

    武术家们常说“功到自然成”,待功夫到家之时,练起功来,两眼自然有神,故有“眼能传神”、“眼睛是灵魂的窗户。眼睛能体现一切”之说。

    飞鹤拳还要求运动员做到“眼似电”,也就是说要求武术运动员的两眼要如闪电般地迅速、敏捷,做到手到眼到,手眼相随。只有做到“眼似电”,才能达到“拳如流星”。飞鹤拳还要求运动员做到“蛇鹰眼”,即要求两眼练得如蛇和鹰的眼睛一样地灵敏、锐利。

    眼神的作用在武术家的散打中最为突出。当双方攻击手对垒时,双方的眼睛都要密切地注视着对方身体的各个部位,只要一方动作稍作微小的变化,另一方就会做出准确判断,随之做出相应的反击。

    总之在训练时定要注意头、眼、项三部动作的准确与配合。

    2上肢各部

    上肢包括肩、肘、腕、手四个部分,一般都简称为“手”。飞鹤拳这一拳种将手分为根、枝、叶三节:肩为根,肘为枝,掌为叶。它要求三节要节节贯通,训练时形成一个整体。如一棵树的根、枝、叶一样连在一起。植物是根吸收土壤里的养分,后经枝送到叶,才能使枝叶茂盛。人体上肢这三个关节也正是这样,肩部关节接收人体传送来的劲力,由肩部传送到肘、腕关节。只有节节贯通。人体发出的劲力才能顺达梢节,劲力就不会僵硬死板,才会出手自如。当然,这也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持之以恒的锻炼才能做到的。

    只有节节贯通,紧密配合,技击时上肢的手法才会越出越奇,变化无穷。如果再有一定的硬功,出手就能达到忽而如棉、忽而如铁的程度,使中节肘前能呼掌、后能应肩、遇敌步步能解。

    飞鹤掌要求练好灵活多变的双手,再配合好手法、步法、眼法,技击时就能使对手进不得势,退难脱手,并能引对方进攻之力为我力,引进攻之劲为我劲。

    3躯干部

    躯干部包括胸、背、腰、腹、臀。

    躯干部是人体重心之所在,它是人体一切运动动力之源。四种鹤拳都要练丹田功,呼吸特点都是由胸式呼吸引向腹式呼吸,呼吸要求深长、均匀、有节奏,故身法上都要求其稍含胸,因为含胸更有利于使呼吸深长细柔。

    腹部的变化是伴随着腹式呼吸而变化的,时而实,时而满,满而圆。在一般情况下,吸气时腹部挺出,在腹部内收时要求收而实,同时配合提裆吊肚,使内气充实,这时训练者就会感到自身像贮有无穷之力。呼气时不要将肺内气体一呼而尽,应保留有一定的余气,使腹内保持充实、圆满有弹性。

    腰部是全身运动及身法变化的关键。重心稳定与否也取决于腰。只有腰部松正,才能使身体各个部位保持正直而做到“三正”,正如俗话所说:“练武不练腰,终究艺不高。”

    腰部对推动劲力到达身体各部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注意腰的运动,对掌握拳术以及对健身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飞鹤对臀部的姿势要求不凸而收且要松正,形成整个上身的稳固坐盘。

    4下肢各部

    人体的下肢各部。对飞鹤拳来说要求练起裆、胯、膝、足四大部分。

    裆的训练对鹤拳来说是很重要的。飞鹤练习吊裆,不但在套路上要注意练,而且在平时也得注意练,特别是早上起床后常要配合腹式呼吸练吊裆,即在吸气或呼气的同时应有意识地保持提裆,这样长久练习就会使裆圆实。裆的圆实就会使元气更加充足不松。

    胯要求放松,胯放松能使腿灵话。武术家们常说:“练拳不练腿,到老还是冒失鬼。”可见武术家把对下肢各部位的要求是摆到何等重要的地位。拳谚说:“步不稳则拳乱”。根基不稳。上肢的变化就更谈不上了。

    飞鹤拳多仿效鹤的飞翔、跳跃,时常出现单腿独立的平衡动作,需要单腿负担全身的重量,还要保持“三正”,而且要变化自如。因此,飞鹤拳对下肢的训练要求是很高的。

    代表人物

    陈汉雄的传承是大大不同与其他鹤拳的武师。福州的第一传人大约是为农户,家中只有一子,邻居生三子,觊觎他家田产,恃有武功,屡屡挑衅。为护家产,他便出门学武,四处访师,最终在一座偏僻的寺庙中看见一位和尚夜半练武,便上诚恳前拜师。和尚就收了他,也大致跟他讲了他的来历。和尚是清末一位八旗子弟,姓佟排行第三,喜好武功,一日比武,将一位高官的儿子打死,因此拼命往南方逃亡,并出家为僧潜藏起来。学成后回到家中,一日隔壁邻居又在田头挑衅,待他们兄弟靠近,他就一伸手,将打在田头的木桩用掌力吸起。邻居看了大惊失色,从此不再寻事。渐渐有名后,他又在福州设擂台,据说很长时间都没有对手。也得了外号“东门嗥”(我不会讲福州话,最后一个字福州音是hao)大约是很厉害的意思。随后娶妻生了几个儿子,汉雄师傅是唯一的传人,主要是因为他的手掌很大,他老爹就挑选他作为传人。十八岁就在苍山区开武馆,因为跨区开业,又太年轻,当地武师就上前踢馆,随即被他制服,后来通过武林的朋友的撺掇顺利在苍山立足,娶两位太太,一位是当时的大学生。据说八十年代,这位师傅很风光的,已经差不多八十八,一次在他家中,一次在金鸡山公园,他的两只手展开就像很大的老鹰一样,带有老虎的威风。一人还能同时和两位弟子对打。出掌和收拳真是妙到无法形容。武打小说也没有那么好。练习的时候,飞鹤拳起势,口中有鹤鸣的咯咯声,两手像是要展翅高飞。老师傅前后弓步一站,那个气势,徒弟可是比不上。陈汉雄晚景不甚理想,不爱上电视,也不会写书,儿子不跟他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