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二十二章 太空不空

第二十二章 太空不空

    飞燕归巢计划其实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筑巢计划,即建立永久性的近地轨道空间站,当然,这一步其实很早就已经开始在做,国际空间站运营至今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但筑巢计划规划的空间站与传统空间站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首先,在规模方面,筑巢计划初步规划的燕巢是目前空间站规模的千倍以上。没错,你没看错,千倍是基础,上还不封顶。

    这就跟破木板搭建的小帆船和航空母舰相比一样,虽然性质上都是船,但两者其实又不是一种东西。与其说规划中的燕巢是空间站,倒不如说是太空堡垒。

    突破了能源蔽障后,以目前国内的科技和生产力水平,建立太空基地并不存在什么硬伤。

    其实在桂宫计划实施后,国内一直有建设太空堡垒的呼声,但由于某些世界局势上的原因未能获批,但至此时,时机却恰到好处。

    建立月球基地和建立太空堡垒,两者谁更困难谁更容易?有的人说了,都能建设月球基地了,整个太空堡垒不跟玩儿似得?

    实际上不然,月球基地毕竟是陆基设施,对于基建狂魔来说那是看家本领,而太空堡垒不论从哪方面看都是高新科技,虽然近年来太空科技发展迅猛,但总归拢共也就才发展了几十年时间,还有不少的鸡零狗碎需要科学家们拾掇。

    燕巢的最终目的是建立一座太空城,名为燕都。既然称为城,那就是可以容纳永久居民立足生存的地方,当然,这种宏图伟愿还需要数代人的不懈努力才能达成。

    飞燕归巢计划的另一部份,名为春泥计划。

    为这个计划命名的是个文学界的大佬,用春泥来形容这个计划再贴切不过了。

    春泥计划其实就是捡垃圾计划,即回收近地轨道上的太空垃圾。当然,这些垃圾有那么亿点点值钱。

    这个春泥计划的寓意出自于诗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将收废品说的那么清新脱俗,也是可以点个赞的。

    飞燕归巢计划属于公开计划,欢迎全世界朋友来投资。

    这一招阳谋,直接打在了隔壁联盟的七寸上。大家为什么要去巴结联盟?还不是因为联盟那些幸存的高轨道和超轨道卫星?而且拿沙最近推出的高轨道商业卫星扶持计划,简直是卡住了大家的脖子。

    虽说国内发射高轨道卫星的技术已经不比隔壁弱,但是就目前来看,在天基武器方面还是隔壁强一些,不然你以为大家都真的不知道此次太空灾难的爆发是怎么引起的?

    站在各小国的角度来看,反正保护费是怎么都得交,那也得找一个看起来更厉害的交对吧,虽说长期来看国内的成长性强一点,但都现代化社会了,卫星这玩意儿,真的是一时半刻都不能少的。

    太空不是领空,就跟公海一样,还不存在谁谁谁侵占了谁家的太空这么一说,所以这是一片蓝海,谁抢到就是谁的。很明显,目前地盘大的还是隔壁联盟。

    其实从发射能力来看,国内是碾压联盟的,但是卫星这玩意儿又不只是看发射能力这一项那么简单,就跟买车一样,品牌、质量和售后服务也是重要的考量数据。

    飞燕计划的推出,虽然还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是客户的心态确实转了个大弯。说白了,大家都明白,太空这玩意儿只要肯华大代价去投入,还是能争的一席之地的。而能争多少份额,最终还是得看发射数量。

    客户的心态是什么?客户的心态代表这立场,国与国之间跟人与人之间其实也差不多,没理由我一方面求着你带我玩儿,一方面又堂而皇之的捅刀子,大家还是讲个信誉的不是。

    更好玩儿的是,太空垃圾并非真正的垃圾,而是一个大大的宝藏,从垃圾中逆向或者推导出来对方的技术,谁也不能说个不是对吧。要不,你行你来?

    太空竞备在上个世纪初,那就是个纯粹烧钱的玩意儿,除了科研和提升国际影响力,看不到什么实际的效用,但近年来,随着发射的卫星越来越多,信息传递在社会中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而近地轨道空间有限,最多只能容纳约6万颗,而按照国际电信联盟“先到先得、谁占谁用”的原则,所以世界各国掀起了一场抢占低轨道空间资源的激烈竞争。

    竞争与战争其实只差一步,说到底战争的本质就是不平衡竞争,有人占据优势,就有人被压制,当冲突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就难免会有人想出一些盘外招,比如这次的轨道垃圾事件。

    让太空垃圾充满近地轨道空间,这看起来是损人不利己的缺德事儿,但就跟金毛狮王的七伤拳一样,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等于净赚两百,所以还是有人会选择这么干。

    说到底,还是垄断的吸引力实在太大了。漂亮国的老大地位,除了传统认为的刀币结算体系,更重要的还是那数十万颗各级轨道卫星作为支撑,两条垄断大腿保驾护航,又有谁能撼动呢?

    为了保持自身垄断地位,不惜毁掉低轨道空间,这一招过河拆桥,不得不说确实有些狠。

    应对阴谋,唯有阳谋。国内的应对也是中正大气,所谓逢山开山,遇水搭桥,经济和科技两条大腿给了国内充足的底气,不惧任何挑战。

    飞燕规划计划公布后半年,拿沙公宣布了高轨道空间里大型粒子对撞机建造计划,简称“彩虹之门计划”。

    “彩虹之门”计划的公布,很快在舆论上让隔壁给搬回了一些颜面。当然,在更深层次的博弈论考量里,粒子对撞机其实距离粒子束武器只差那么一丢丢的距离。

    矛与盾的冲突,谁更胜一筹?没人能真正的预测未来,这是一场世纪豪赌,大家都在观望,猜测,两边下注,有的人还想着试试看,有的人干脆就梭哈了。

    当然,在林远看来,这其实没有什么好赌的,只要接引还在,逆袭是迟早的事。

    自从林远向全世界公布接引以来,就没有人考虑过接引对世界潮流的影响力么?其实不然,只是大家对接引的实质还是有些误解,他们始终认为接引只是一个类似人工智能的东西,可以协助科研,增大科研潜力,但并不足以造成质变。

    就算是林远也只能大概看到一些,接引这个蝴蝶翅膀能掀起怎样的风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