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二十一章 飞者非鸟

第二十一章 飞者非鸟

    又三年过去,林远终于压下了境界突破带来的躁动,当然,这也得感谢老板们的体贴和关爱,不然他通讯设备内的待处理事件能999+。

    是的,随着时间的过去,林远和老板们一致决定,国内的科研工作必须去林远化。这不仅是为了林远个人修为考虑,也是为了整个科研界的健康发展考虑,不是有句老话说么,师傅领进门,修行还得看个人。

    总共6年的面壁思过生活,让林远的心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雪岛恶劣的气候条件和地广人稀的性质,决定了其社会主要矛盾还是落后的生产力与自然环境的博弈。虽然雪岛的人均gdp排名长期世界前十,但人均这个词儿很有意思,也很没意思,你懂得。

    林远有时候觉得很纳闷儿,一个人活着,其实没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生存要求,但为什么人总要饱暖思**,争斗不休呢?

    久居世外,林远终于体会到了传说中四十万终南修士不肯入世的心境。就好像早晨赖床的你,对迎接这个世界没有半点渴望,就想躺在自己温暖的被窝里。功名利禄,操劳一生,终是过眼云烟,又有什么必要去追逐?

    睡着的人不想醒,醒着的人不想睡,人生就是那么有意思。

    心境虽然与肉身修为无关,却与神魂和意志有关,心境越稳固越没有波动,其能承受的肉身能量波动越强,越不容易被逸散的激素和神经毒素麻痹思维。

    同理,题外话,如果你要检验一个修者是否是真修,只需要给他一粒W哥,看他抗不扛得住就完了,当然,对刚入门的菜鸟就别整这些缺德事儿了,容易结仇,笑。

    修为稳固的本质,就是林远从心里和生理上都习惯了这种超能状态。运气一跳十几米高,跑起来甚至能感受到风阻带来的升力。就跟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一样。

    基本上金庸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就是对标现如今的林远,只不过由于科技的配合,林远的装备远比东方不败的绣花针更强就是了。

    踏雪无痕,一苇渡江,林远都不在话下。这种看起来违背物理学定律的操作,在修士筑基之后,使用手段激发反重力效应达到短暂的反重力状态,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说到底,在没有神识等观测手段之前,反重力效应就是一个神话。而有了神识和足够的能量之后,反重力效应其实也就是一个笑话。这就跟电磁反应一样,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而已,却足以创造一个时代。

    这一天,林远从定境中醒来,很难得的收到一条国内传来的讯息。

    “近八成的军用卫星和北斗阵列被太空垃圾损毁”

    究其原有,是由于一块小小的太空垃圾机缘巧合撞击到了一枚北斗卫星,导致北斗卫星解体散落成大量碎片,然后就像是推倒了多米了骨牌,这大量的碎片又撞击更多的卫星。

    这次太空事故造成的危害性极强,不仅导致了近地轨道充满了太空垃圾,使得后续发射卫星的危险性急剧增大,而且将造成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的太空垃圾流星雨,对地面人员的生产生活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国际舆论在某大佬的引导下几乎是一边倒的指责,要求赔偿和各种叫嚣不绝于耳,国内一时陷入被动。

    虽然事件还有很多疑点,比如最初的那块垃圾从何而来,又为什么有本事将一颗卫星直接炸成碎块,但有心算无心之下,证据和事实其实并不是那么重要。

    某些大佬们最惯用的做法就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然后借此来滋生事端。虽然聪明人基本上都能看明白,但这并不妨碍对方理直气壮。

    漂亮国的商业卫星也受到了大范围的打击,其损失程度甚至于超过了其他国家总和,所以他们反应及其强烈,甚至将此次事故定性为超过了奶茶港事件的KB袭击。

    在事故发生的第三天中午林远收到消息,当天傍晚,漂亮国就宣布了二级战备响应。

    这一则消息如同给烈火上浇了一盆猛油,全世界都沸腾了。

    当天凌晨,种花家和北熊也相继宣布了二级战备响应,局势顿时变得更加剑拔弩张起来。

    海底光缆的莫名故障,加上通讯卫星的大批量失联,导致跨大区的民用通讯系统基本瘫痪,一时间风声鹤唳。

    林远此时刚读研读国内传来的科研工作报告,洋洋洒洒数十万字,饶是筑基期的林远都花了大半天时间才消化完。

    “哎……”林远叹了口气,心里对鹰酱表示悲哀。如果早三年,双方还有的一拼,现如今?林远想不出怎么输。

    要不要借此机会再上线浪一波?林远还是挺犹豫的。俗世纷扰,他是真的不太想掺和这些。

    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出山吧。考虑到下一步的修炼还需大量资源和外部协作,并且也能给后来者积累足够经验,林远还是得从被窝里爬出来上班。

    说干就干,换好储备的电浆能量块,开启折光盾的隐身模式,林远驾驶着小林飞剑向国内飞去。

    近八千公里的行程,以最新版小林飞剑的性能,在静音模式下只需要12小时即可到达。路程中,林远顺路也开始研究一些飞行技巧,比如S行走位,螺旋翻飞等。

    御剑飞行跟战斗机飞行完全是两个概念,两者在灵活性方面都不在一个量级范围内,可以说如果操作的好,一个只训练了一年的飞剑兵大约能匹敌一个编队的战斗机群,当然,是对方不分散逃跑的前提下。

    但是,难道飞剑兵就无敌了?其实也不然,在不开启反重力模式的情况下,飞剑兵的运动轨迹也是可以有限度预测的,毕竟机械设备性能虽然好,但是操作的人也得抗得住过载压力不是。

    据研究表明,目前人类进行的最高过载约为30G,火箭发生期间过载约为9G,但是在4-8G时就会导致普通人的昏迷,所以其实常规飞剑运动的过载空间也就在2-3G范围内。

    飞剑兵这种新型兵种,其实很考验个人能力,尤其是在抗过载、反应速度和走位能力方面,极大的拉开了差距。一个王牌飞剑兵单挑一个六人普通飞剑兵小组胜出也是常有的事。

    至于身体素质方面,有人能跟筑基期的林远相比么?林远表示,呵呵。

    虽然单凭身体素质,林远就能做到王牌中的王牌,但是这就足够了么?不,怕死的林远当然还是要努力学习的。笨鸟先飞不可怕,可怕的是聪明的鸟飞的比你还要努力。

    在不更换设备和能量块的情况下,能量护盾和电磁脉冲武器其实并不能让你无脑狂浪。只要是设备就存在一个功效极限,一旦持续时间太长或者超出能量限度,也是相当危险的。

    所以御剑飞行最主要的,并不是扛着大炮站桩输出,也是不当肉盾去怼导弹,而是利用极高灵活性去执行风筝战术。

    顺利回到轨道部队的秘密训练基地,林远会见了此次行动的指挥官潘帅。

    为了抵御可能到来的全面冲突,林远在潘帅和参谋的指引下,得知了所有的行动计划。

    如果只是为了歼敌或者战争胜利,其实并不难,但难就难在核威慑和战后的收尾工作,这也导致很多行动方案并不能完全放开手脚。

    ZZ上的事情,林远懒得理会那么多,他此次回来,就是要做一把当头的利剑和发言人,用科技与物理,强行将各方拉回到谈判桌上来。

    第一步,飞燕归巢计划!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