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三十七章 材料科技的未来

第三十七章 材料科技的未来

    最终还是撬了SH公司订单,林远表示自己不是故意的。

    Z装部给林远发来了邀请函,表示有几百个亿的生意想跟林远谈谈。

    也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最近好多机构要找林远谈“生意”。

    虽然林远很喜欢钱,但本意还是为了奉献啊,不然钱赚来有什么意义?

    Z装部这种亲儿子有需要,林远都不好意思谈钱,奈何人家要亲兄弟明算账,林远总不能假惺惺的不要吧。

    原来,Z装部有一笔防弹衣的订单,原本是给了SH公司的,也就是采购碳纳米管用来制作防弹衣。

    但谁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氮纳米管?

    别人可能不信,但Z装部怎么可能没有内幕消息,他们自然是知道东西好坏的。

    专家们预测过,如果用氮纳米管来制作防弹衣,或者装甲外壳,那么防弹防爆效果,与低功率状态下的能量护盾也相差无几了。

    由于预应力的存在,弹头的动能会第一时间被抵消,除非动能超限,或者使装备达到疲劳极限,否则没可能破防。

    相比起能量护盾,氮纳米管装备的优势也很明显,那就是无需护盾发生设备,也无需能源储备。仅仅只需材料本身,轻快便捷。

    “照这个架势,用不了多久,小口径枪械将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这是Z装部专家的评价。

    “这不好么?”林远微笑者反问道。

    “呵呵,当然好。。”该专家沉吟了一会儿,始终没把后半句说出来,“如果别人没有,那就更好了!”

    枪械子弹的杀伤力主要来源于缩小受力面积以增大局部压强,从而穿透对方。单以动能总量来说,如果动能被分散开来,手持类枪械激发子弹只要不把持枪者自己震死,就杀不死对方。除非是固定支座的炮。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说,只要穿上了全方位的氮纳米管防弹衣,用枪林弹雨来洗澡不成问题。

    像聂雄飞这样的体质,就算被高爆炮弹炸弹炸飞,估计连晕都不会晕半秒。

    当然,进入二十世纪以来,战争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比如主打热能的白磷弹,致盲的闪光弹,还有催泪弹,瓦斯弹,更恶毒的毒气弹等等,能抗子弹等级点满不代表就能天下无敌。

    林远可没有自信到能设计出一款全属性抗性满级的装备,顶多就是把物理护甲堆高一点罢了。

    饶是如此,氮纳米的防弹衣和装甲仍然供不应求。

    当然,在氮纳米材料量产之前,说这些还太早。

    除了产品的性能,价格和产量份额也是专家们重点关注的事项,而林远很光棍的把这个问题推给了社科院和一哥。

    若说到成本,技术是自己的,原料也就是空气中大量蕴含的氮元素,能量又有可控核聚变设备可以产生,林远都不知道这成本该怎么算?大概,可能,成本价一毛钱一吨?

    当然,算上设备研发,运输成本,行政运营之类的,成本价肯定不会那么便宜,但是相对碳纳米管的天价来说,用聊胜于无来形容氮纳米管的成本也绝非夸张。

    东西制造出来就是要用的,林远直接将技术授权给Z装部,费用也紧紧收了500万的咨询费,并亲自挂了一个总设计师的名头。

    虽然经济上看似吃亏了,但是这样一来也有好处,那就是技术就不再属于个人,上面有了甘之如饴吸引火力的。

    实际上,林远也获得了Z装部的上不封顶的科研经费支持,这样一来,还真说不准到底谁亏了谁赚了。

    钱之一字在林远这里,除了衡量物品的价值,还有权衡事情值得不值得去做,已经不再有其他多余的意义。

    并没有藏着掖着,在产量上来之后,J方又愉快的开始了换装工作。

    虽然也担心被某些机构暗地里窃取样品,但大家都从来没有担心过会被仿制,开玩笑,如果没有筑基修士和元素变态技术都能仿制氮纳米管,林远一定把他请过来当大神供奉。

    也不是没有担心成品被外人大量囤积,但经过权衡利弊后还是打算全J换装。

    由于成本低下,产量又高,林远和Z装部第一批采用的是五年版氮纳米管,即该批装备保质期只有五年。

    相信某些别有用心之人花费大代价囤积一大堆该产品后,发现用不了多久就会自动过期,估计会气的吐血吧。

    实际上,还真有一些机构通过各种手段获取了样品。

    但做材料分析的时候直接就把技术员搞蒙圈了。

    “所以这到底是什么鬼?”技术工作人员不约而同地发出了灵魂拷问。

    刚才还通过光谱检测出是碳,怎么一会儿再做又变成了氮?

    真像直挺挺地摆在面前,只会令蒙圈的人更加蒙圈。

    当然,还是有顶尖的机构发现了端倪。

    “Z国人发现了改变元素自然电子轨道的秘密!这简直是整个世纪最伟大的发明!哦不,这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

    当消息流传了出来,大家才发现,除了羡慕嫉妒恨,又能怎样呢?

    今日的Z早已不是昨日的Z,屈辱的历史早已成为过去。不知不觉,她早已重回世界之巅。

    作为始作俑者的林远,此时并没有想那么多,因为他正忙着进行另一项研究。

    通过向元素预应力材料中参入瑶光来操控宏观物体变化。

    这个课题其实是被材料科学院的一个年轻人提出的,其想法原型就是孙悟空的金箍棒。

    不得不说,这个课题对于目前的林远来说,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

    瑶光的功用不用说,那简直就是许愿池级别的。只要掌握了操控方法,那么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基础理论是这样的,通过特定种类的暗子与原子核半融合绑定,然后将这些表面上与寻常物质相同的元素用来参与制作物品。这样一来,只要设计得当,就会得到一个有开关的物质。

    通过控制暗子与原子核的融合程度,可以控制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这种手段又比利用共振来影响元素种类高级一些,不仅在响应速度上更快捷,还能直接受到人意识波的控制。

    当然,可以预测,通过这种方式进行元素变态,受暗子属性的限制,灵活性还是相对差一点,一般只有一个到两个变化形态。

    对于林远来讲,操控暗子进行元素变态,这个操作并不难。难就难在到底要怎样设计分子结构,来使得变态物质具有实用性?

    说到底,还是学术不够扎实给闹的。

    专业不对口,饶是开发了神识和过目不忘视觉记忆的林远,在海量的专业知识和计算式面前也只能痛哭流涕的表示,臣妾做不到哇。

    为了研究原子、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林远特意挑选了一个类似显色剂性能的暗子。这种暗子受到外力作用下会形成很明的暗波,通过对暗波信息的收集处理,基本可以推断该原子的受影响情况。

    这就相当于在敌军之中安插了间谍,从内部获取的信息总比外部观察来的直观的真实。

    元素变态分支课题实在太庞大了,目前林远只能算是稍微摸到了一个边边,更多的还需要一个文明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不懈努力。

    科学,展现了其永无止尽的一面。庞大,宏伟,令人感到有些畏惧又有些兴奋。

    百忙之中偶尔的偷闲片刻,林远在想,如果元素预应力制作的物品对应法器,瑶光暗子制作的物品对应灵器,那神话中的再往上的仙器,道器又该是怎样的存在?

    科学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似乎从另一面又回到了熟悉的样子。这种感觉,简直太令人着迷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