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接引系统 > 第三十八章 准备结丹

第三十八章 准备结丹

    在研究微观粒子的过程中,林远发现了一个松果体的妙用,那就是自定义建模功能。

    松果体的建模功能其实林远并不陌生,因为神识的显现就是开发了松果体的这个功能。

    人的感知过程很简单,就是通过传感器接收光电信号,然后通过松果体整理建模后传达给中枢。

    建模功能这块很有意思,一方面可以用视觉记忆,也就是显卡缓存来自体建模,诞生幻像。

    另一方面,也可以汇总和分析身体传感器传来的神经电信号,然后建模,这也是人通常用的五感和神识的感知过程。

    而林远发现的妙用,有点结合两种功用的意思。

    通过对暗子波的数据的收集和定义,直接建模出了探测物的模型。

    这就太有意思了,意味着意识本身可以自行设定信息建模的规则。

    比如你实际看到了一只兔子,利用这种效用,可以让视觉感知认为自己看到的是一只老虎。

    听起来有点像VR技术?也就是传说中的虚拟现实技术。

    是的,不用借助其他设备,人体自带这就有虚拟现实功能,只不过绝大多数人没有把这个功能开发出来而已。

    林远也是在利用示波暗子全身心投入微观粒子研究的时候,才逐渐开发出这种功能。

    看到,即想到,想到,又能看到,说白了就是根据现有事实,连蒙带猜的补全事物真像。

    利用这种效用,林远对微观原子的观察变得十分便捷。

    同时,林远也就具备了考虑结丹的资格。

    是的,从接引处得到的概念,修士的金丹就是宏观化的微观粒子。

    如何构建这个金丹,接引没有数据,一切都要自己摸索。

    林远初步有两个方案,其一就是通过瑶光先形成一个粒子基础,然后不断的扩大和增强这个粒子,使之成长到宏观可见的程度。

    另一个方案就是通过瑶光制造两个核心,一个引力核心,一个斥力核心,然后如同构造能量护盾一样使之达成平衡,等于从无到有直接创造一个宏观粒子。

    两个方案孰优孰劣,林远一时把握不准。

    如果说从一个微观粒子开始培养,那么直接在体内孕养,使得身体慢慢熟悉这个粒子的存在,并慢慢提高身体的适应性,有所增益。

    而如果采用凝聚两个立场核心构成宏观粒子,那么凝丹和纳丹入体过程的危险性都将倍增,但胜在凝丹成功后比前者的灵活性更强,上限也更高。

    林远将这两种模式分别称之为普通五行金丹和混元金丹。

    以林远目前的身体素质,如果凝结五行金丹则可以立即开始着手准备,一旦开始,那么就会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名为结丹期。意思就是在筑基和金丹两大境界中间的过度时期。

    而选择了凝结混元金丹,这不存在什么结丹期,可以直接从筑基跨越到金丹期,可谓相当粗暴。

    很明显,林远一没经验,二没技术,三没本钱,想要直接凝结混元金丹,基本上就是想屁吃。

    从大数据上来看,混元金丹就不是给平民准备的。一般都是那些大能转世和散功重修的狠人才会选择去凝结混元金丹。

    凝结五行金丹还有一个相当纠结的问题,那就是采用什么样的暗子来作为基础模板?

    不同的暗子性质不同,就如同元素周期表的元素一样,有的活跃,有的懒惰,凝结金丹后所亲和的元素也不尽相同,这该怎么选?

    林远很纠结,因为凝丹过程不仅需要意识来控制暗子核心,更需要增殖大量的神经系统和血肉来接驳金丹,否则凝结一颗金丹,跟凝结一颗结石差别不大。

    金丹之所有具有金丹的威能,是因为金丹可以作为一个将暗能量转化为现实能量的发动机,更可以通过引力和斥力场讲这些能量释放出去。

    如果只是把金丹当做一种武器或者工具,那倒没什么,随便你怎么弄,玩儿废了扔掉就完事儿。

    但如果凝结的是本命金丹,也就是与身体合而为一的金丹,那就相当于整个要将身体血肉之躯改造为适合该金丹的模样,这样一来,就会与其他金丹不兼容。

    计算了下瑶光产量,林远估计十五年内,都不会有足够的暗子给自己挥霍,所以慢慢来吧。

    夜深人静,林远将白天的琐事暂时忘却,开始整理了下自己的修行之路。

    起初,通过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原理积累精气神,达到神识初现的筑基期。

    然后通过细致观察微观世界,开发神识二层妙用。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选择本命丹种,逐渐培养其成长,一直达到宏观成型的地步。

    这个过程说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却没那么简单。

    林远将自己的心得记录了下来,编撰成册,这可是留给后进们的宝贵经验。

    为了早日开始结丹,林远一方面开始投入大量精力去培养弟子,然后让这些弟子四面开花,将瑶光的产量扩产再扩产。

    另一方面,林远开始推动大型粒子对撞场所的建设以开发更多种类的暗子,并对暗子形成金丹种的过程进行了大量的模拟实验和研究。

    时光如梭,在忙忙碌碌中,三年过去。

    由于各方奋力的结果,瑶光的产量提前初步满足浮空城的需求。

    林远当然不会失信于人,将大量瑶光投入了浮空城的建设中。

    不过,认识到了瑶光的珍贵,林远推动将后续的浮空城建设资金需求和门槛大大提高。物以稀为贵,这也让前一波投资者赚的盆满钵满。

    三年的时间,在结丹方面林远也并没有落下,而是做了很多基础研究。

    比如这个如鸽子蛋一般大小的外丹。

    说是外丹,实际就是一颗宏观化的原子。

    有一部名为《球形闪电》的科幻小说,讲的也是这么个东西。

    首先,宏观后的原子并不存在所谓的电子云,取而代之的是两个相互对冲,相互交错的力场。

    这个东西的存在,完全可以证明二十世纪左右的经典原子模型出现了本质的错误。

    将频率相近的暗子靠近外丹后,外丹的立场开始成周期变化。

    从现实世界看,那就是外丹不断向外释放出一道道冲击波。

    有意思的是,暗子靠近外丹后并没有固定不动,而是如同月球环绕地球一样做圆周运动。

    在外丹轨道上的暗子在无人操作的时候,会自动形成稳定的轨道,受外力激发时朝内或朝外运动,同时影响外丹的电子云力场,使之对外产生斥力或者引力做功。

    这是一个完美的设计,操作者并没有直接催动庞大的能量,而是通过控制能量开关,就能轻易的控制整个系统。

    为了存放这枚外丹,林远征用了一个足以容纳十万人的体育馆。他可不敢贸然将这枚外丹纳入体内,稍有不慎,脆弱的肉体就会被狂暴的能量给撕的粉碎。

    同样,因为没有这股能量给肉体的压力的锤炼,林远的身体素质增长缓慢,似乎进入到了一个新的瓶颈中。

    三年时间,在林远的细心指导下,剩余的六大弟子全部觉醒神识,迈入筑基期。正是因为有了这一批弟子的帮助,瑶光的产量开始井喷似的增长,大量的基础工作也无需林远亲自过问了。

    万事已具备,结丹,只差最后一个决心罢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