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二百五十一章 赵匡胤的新生

第二百五十一章 赵匡胤的新生

    大辽与大周的和平条约一公开,如同一个炸雷,惊醒了饱受契丹铁骑戕害的灵魂,朝廷竟然收复了幽云十六州,还把辽军驱逐出长城之外,有了长城的保护,中原大地的安全有了更好的保障,这是数十年来的头一次,终于不再害怕契丹铁骑的进犯了,这是丰功伟绩啊!

    有了这样的战绩,再也没有人敢非议朝廷穷兵黩武了,虽然这远远不如封狼居胥般伟大,令人高山仰止,但在契丹铁骑横行数十年之后,这也是一件了不得的大功德,少年天子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为了表彰这次大胜,朝廷从各支参战部队中抽调部分将士,到东京参加盛大的阅兵仪式,又遵照前例,把这些部队晋升到皇家近卫军的队列,这意味着级别的提高、待遇的提高,有巨大的鼓舞军心作用,也刺激了其他边镇的军队,平时要好好练兵,只要机会来了,好好地打,狠命地干,皇上一定会给一个好前程的。

    边镇军队的这些机遇也会刺激内地的守军,有上进心的将士也希望到边镇去建功立业。

    战争结束,周军迎来了难得的休整期,部分军队开始调回东京,有些部队由于防务的需要,无法全员调回东京,只好分批次进行放假,让他们与家人团聚。

    已经休整了几个月的韩通、张光翰、赵彦徽收到朝廷的诏令,在枢密院的统筹下,开始组建第三、四、五集群,静海军的曹翰组建第六集群,高怀德、董遵诲的骑兵部队也进行了扩军,这些都是久经沙场的王牌部队,有了第一、二集群的改编示范,让朝廷的宰相、枢密院高层都知道军队改编的好处。

    通过改编,部队的规模扩大了,可以承担单个方面的独立作战,这些集群的军权是分散的,形成军中三巨头,主将主战,监军管理部队,参谋长负责情报、制定方略等,三巨头由皇上亲自任命,各自有独立的升迁体系,形成既统一又分立的管理体系,这是通过多年的运作,证实行之有效的方法,彻底改变了之前军头独断专行的危险,皇帝对军队的掌控能力达到了极致。

    通过改编,部队全面火器化,增加了多个兵种的部队,形成组合作战的能力,作战能力大幅提高。在改编的过程中,部队补充了不少边镇大将,他们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提升他们到集群部队,既是认可他们的能力,也是对他们的另外一种赏赐,让他们在新式作战里面学习新的作战技能,扩大掌握新式作战方式将领的基数,促进全体周军将领军事素质的提高。

    除此之外,所有集群部队还补充了刚刚毕业的皇家军事学院的学员,这些学员原来就是军中中低层将领,他们通过两年专业的学习、一年的部队实习,考核及格才毕业的,是新一代既有实战经验,又有军事理论的中层将领,他们将成为部队中层将领的副手、或者是特战部队的将领,这是郭宗训锻炼强军的杀手锏。

    羽林卫,作为郭宗训的亲军,地位高、待遇高、作战能力强,不过吃的苦也多,经常高强度作战,每次作战都少不了,历经磨炼,已经成为一支令人侧目的王牌。他们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假期,可以回到东京,好好跟家人团聚了。

    郭宗训亲自召见了张彦斌、赵匡胤、韩微,这三人是出征的羽林卫的三巨头,一个是自己的老师、一个是曾经的对手、一个是自己的亲随,他们在多次征战中磨炼,长进不少,每个人都显得沉稳,如同一柄锋利的宝剑隐身于剑鞘之中,如今得胜回朝,又是功成名就之时。

    “各位爱卿辛苦啦,这次回来要好好休息一下,跟家人团聚,照例抽个时间把此次作战的心里体会写一下,交到朕这里,等朕看看你们的想法。”

    “诺。”

    “你们是朕的亲军,虽然待遇不错,但你们凡是争先,吃的苦也多,发挥的作用也大,有时候休整的时间也没有别的部队多,打完一仗又接着下一仗,你们辛苦啦。”

    “不过你们应该明白,这是天子亲军应有的觉悟,羽林卫由无到有,由平凡到杰出,直至成为王牌,就是这样磨炼出来的,风花雪月不是羽林卫的理想,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同探囊取物才是我们的目标。”

    “你们是战场上最先配置新式武器、采用新式战法的精锐,他日你们配上战马,必将横扫天下,这是朕的目标,也是羽林卫的目标,你们明白吗?”

    三人马上跪下,高声说:“臣必当奋勇向前,为皇上横扫天下。”

    “起来,你们不要看着别人的爵位,那是你们一定拥有的,只在时间而已,你们要花时间在练兵、改进战法、提高作战能力,还要训练逆境作战的能力,你们的训练科目里面都有,万一遇上逆境,怎样解决问题,这很关键,世间事并不是事事如意的,也许有一天,碰上异常强悍的敌手,怎么办呢?正如辽国精锐骑兵遇到我们密集的火药雷、燃烧弹,怎么办呢?或者在海上遇到无数敌人的战船,怎么办?”

    “就目前而言,我们下一个目标很明显就是河西、定难军、吐蕃、西域、大理、南洋、东方堡,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开战,但未雨绸缪一定好过出现问题才去考虑对吧。”

    “那些是什么地形呢?戈壁、沙漠、高原、草原、山地、海洋、茫茫雪原,这些都是新课题啊,为什么我们要考虑这么远呢?”

    “来,你们过来,看看灵州及其周边的环境。”

    郭宗训又把定难军、河西党项部落、灵州、盐州等地的情况做了一个推演,让各人看明白了危害所在。

    “其实有人曾经建议:派出猛将悍卒镇守各处边镇,筦榷之利,悉输之军中,听其贸易,而免其征税。边臣富于财,得以为间谍,羌夷情状,无不预知。二十年间,无外顾之忧。”

    “你们说如何?”

    三人面面相觑,低头想了起来。

    在郭宗训的鼓励下,三人慢慢地分析了起来,讲出好处与缺点,又指出应变的方略,魏咸信、宋元吉、李继隆一边听,一边记,这又是一堂生动的谋略课。

    “不错,你们分析得不错,按照之前的情况确实可保二十年的太平,然后呢?这些悍卒猛将老去,带着财货回到东京享乐,朝廷需要派出新的悍卒猛将,如果这些悍卒猛将经验不如之前的那批悍卒猛将呢?”

    “定难军又与河西党项族暗通款曲,然后突袭灵州、盐州,整个河西揭竿而起,怎么办呢?”

    “额,这个,朝廷必须派出大军前往征讨。”张彦斌回答。

    “对,那你们来推演一下,一个做定难军,一个做朝廷,该如何应对呢?”

    几个人又开始了一番推演,最后大家发现这个推演出来的,原来是一场耗费巨大的消耗战,也许最后都没有耐心打下去了,唯有休兵罢战。

    “你们有没有考虑过辽国的态度啊?如果辽国出兵相助,又如何?”

    “嘶,这样大周麻烦矣。”

    “对,你们今天年轻力壮,应付这些敌人尚有这么多的麻烦,他日换做晚辈,只要差一点,处境就困难了,况且既然定难军有雄主,那必然是个狠角色,你说强弱变化之后,我们又有多少胜算呢?因此朕说务必考虑长远,否则贻害子孙啊。”

    “臣明白了,臣等一定严加训练队伍,皇上但有指使,臣等必披荆斩棘,奋勇当先。”

    “好。”

    “咸信,把东西拿过来。”

    魏咸信等三人一人捧着一个托盘,送到三人面前,这是一份礼单。

    “这是朕的赏赐,每人十万两的大同矿业的股份,还有一些小玩意。”

    “谢皇上的赏赐,臣等。。。。。。”

    “朕以为,咱们钱从朝中取,不在边镇夺,所谓边镇,就是捍卫朝廷安宁的重地,这里最关键是安全,保一方平安才是最重要的,爱民如子,边民才会成为边将的耳目,边镇才能安稳。”

    “如果将领通过盘剥边镇来往客商来养兵,则将士们自然上行下效,各个边镇成为来往客商出血的口子,成为边民厌恶的吸血鬼,他们会恐惧,而不是仰慕,为了排除这些恐惧,来往客商、边民和野心家就可以纠合在一起,趁机里应外合,我们最终将自食其果啊。”

    “哦,臣明白了。”

    随后,郭宗训又单独与赵匡胤谈话。

    “爱卿在羽林卫中表现突出,确实令人高兴啊。”

    “臣很感激皇上的宽容,给予机会,才有如今的际遇。”赵匡胤有点感动。

    “朕曾经说过,你本意非如此,只是被人误导而已,如今,你按照本心行事,立下偌大功劳,你看谁不知道羽林卫的赵匡胤铁棒无敌?你好好干,过一段时间,如果你愿意,可以换个位置,当然,如果不想换位置也无妨,朕知道你的能耐,只要视野宽广了,必定还有更辉煌的成就的。朕以为,英雄好汉不在钱多少、妻妾多少,而在于建功立业,封狼居胥才是男子汉大丈夫的目标啊,不要让自己平庸了,那是普通人的生活,而不是你。”

    “朕以为,先帝从来没有看走眼,你也不要为往事而介怀,咱们一起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皇上,臣知道了,一定不负皇上再造之恩,臣想看看这个世界到底有多么大,为大周开疆拓土,超越盛唐!”赵匡胤激动得再次跪下来。

    “爱卿起来,咱们在这个位置,只是为了保护黎民百姓、呵护众生而已,我们开疆拓土也是为了扩大黎民百姓的生存空间、教化其他的部落,让他们学会礼义廉耻。我们在外征战,心中谨记所为何来,就不会迷茫,毕竟就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明白吗?”

    “臣明白。”在郭宗训的多番疏导之下,赵匡胤终于放下心中的顽石,全情投入到大周开疆辟土的大事业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