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三百零八章 内务府是朕的金手指

第三百零八章 内务府是朕的金手指

    郭宗训很看重萧绰,一直小心呵护着她,萧绰也是很坚强的,在郭宗训的陪伴、引导下,越来越有主见了。郭宗训平常处理内务府一些跟经济、民生制造等事项的时候,都带着萧绰,让她逐渐接触这些事情,看看自己的布局,开阔她的视野。

    随着时间的推移,萧绰由浅到深地认识内务府这个庞然大物,看到内务府的这些工作,对于萧绰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她看到了郭宗训更为犀利的一面,从安置流民、组建开垦团、教育、医院、开矿、冶炼、制盐、化工、织布、制衣等等,几乎所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各行各业,这里应有尽有,所有的工作都按照既定的目标来推进,层层紧扣,每一项工作都有详实的数据来印证、监测,确保工作落实到人、计划能够按时完成,这里甚至还有应变计划,应变措施都很详实,确保郭宗训的要求能够落实。

    看着内务府的一切,萧绰看到了大周的未来,她深深地被郭宗训的神秘一面所迷住了,这是怎样的人啊,跟自己一般大小,内里乾坤竟然如此深奥,她很想知道郭宗训是怎样倒腾出这么一大摊子事情,很想知道郭宗训为什么要做这些本应是朝廷大臣所做的事。

    这天,郭宗训和萧绰去内务府,查看一种新的布料。在马车上,萧绰好奇地询问:“皇上,什么布料这么特别啊?”

    “燕燕,是一种比较厚比较密的毛织品,以前他们已经做了好多款毛布,也做了好多衣服,在外面卖得很好,你不是也觉得那些新款衣服好看吗?朕之前要曹承恩他们制造一些厚一点、密一点的毛织品,用来做一些特别的衣服,看看能不能再次大卖。”

    “皇上,燕燕有个问题,想了好久,一直不得其解,请皇上解惑。”

    “嗯?什么问题?”

    “皇上,你是一国之君,不是应该临朝听政,处理国家大事吗?为什么您花这么多心思在这些制衣的工作呢?”

    “哦,燕燕说得好,不过这个问题我们看完布料回来好好说,你的想法不错,不过朕有充足的理由这样做,而且暂时能够兼顾。”

    “是吗?”

    “当然。现在朕还没有亲政啊,还有时间。”郭宗训对萧绰做了一个鬼脸,萧绰有点无奈,郭宗训有时候好像小孩一样,有时又显得很神秘,让萧绰觉得迷茫。

    在内务府,当萧绰看到这种特别的布料之后,大感好奇,厚实的毛布,摸起来很舒服,确实是不错的布料。一个管事把这些布料披在一个模型上,让郭宗训和萧绰看看,郭宗训看来一会儿,点点头,说:“不错,你们用这款布料,按照之前做的那款仪仗兵的军装来做一套,不过还要增加一件外套,长度到膝盖左右,把这一套做出来,做个十来套,到时给皇宫卫队试用一下,看看效果,另外给朕和燕燕也做一套,燕燕喜欢什么颜色?”

    萧绰稍微想了一下,说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又低声跟郭宗训说:“皇上,还要给周姐姐做一套,还有宋家姐姐。”

    郭宗训微笑着对萧绰说:“燕燕说的真好,曹承恩,你安排人去办。”

    “诺。”

    “曹承恩,这些布料你们咨询一下那些行家,看看什么款式会更加适合人们的需要,尝试把它织成不同的花色、颜色、还有格子的,然后制作成一些成品,看看市场的反应,然后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你们要组建一个新的团队来做这件事,逐渐扩大这些项目的团队,以后有新货就可以照样套上去,可以快速推广,也可以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曹承恩,还有一个事,之前让你们研究那些颜料都好久了,搞出来了没有?”

    “回皇上,我们安排了专门研究颜料的人员,他们搞了好长时间了,很多颜色都做出来了,黄色的也不少,前几天他们又汇报了,确实找到皇上说的那种颜料,也有皇上说的那种效果,奴婢安排他们仔细甄别,把整个流程重新做一遍,务求准确。”

    “好!朕等它好久了,明天你和魏平他们一起来宫里,朕跟你们说一下下面要怎样做。”郭宗训太高兴了,苦味酸来了!

    萧绰看着郭宗训的兴奋样,知道又是一个大秘密了,皇上实在太多秘密了。

    回到宫里,郭宗训和萧绰回到办公室,喝上一口热茶,郭宗训就说:“燕燕,朕现在还没有亲政,朝廷的事有王溥、王著、魏仁浦、吴廷祚、张美他们管着,暂时不需要朕插手,况且朕还不熟悉那些规矩,太小的事也到不了朕这里,所以朕有很多时间去做别的事。”

    “内务府的事,你都知道,涉及面相当广泛,咱们军队能够所向披靡,皆因有内务府,朝廷的收入源源不断,现在也因为有内务府,有钱有强军,才有今天的大周,你说内务府重要吗?”

    “也许你会说,为什么不让朝廷的官员去做这件事,如果你知道原来朝廷的官员是什么样子,你就不会这样说了,即使是现在的官员,他们的学识也跟不上内务府的管事,更别说跟曹承恩、魏平来比较了。”

    “你要知道,那些官员做不到魏平他们的专注,他们有很多私利、也很执着,如果朕以前叫他们去做事,他们肯定会以朕年幼为借口,推诿,你说内务府的事能办得成吗?难道朕可以越过朝廷来处置他们?岂不是成全了他们说朕年幼无知、肆意妄为?”

    “难道朕就慢慢地等待到亲政?也许这个天下已经该姓了,哪有你我的相遇?也许我们和辽国还在幽州以南、河东、山后九州交战,继续生灵涂炭,对于这些,朝廷的官员在乎吗?也许他们也说自己为国为民,但是他们做出来的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并非实际靠谱的。朕知道这些,所以要绕开他们,由内务府来实现朕的愿望,促进朝廷的转变。”

    “现在朝廷的许多官员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但是还不够,不过朕明白,不能操之过急,否则大周这艘大船会不稳当,朕不插手朝政,就是需要它平稳地前进,至于它的不足之处,由内务府来完成,内务府不要名声,只要实际效果,反过来促进朝廷的转变。”

    “内务府是朕的钱袋子,朝廷官员也曾经非议朕与民争利,但朕以实际行动驳斥了他们的言论,让他们吃瘪。有了内务府,朕可以做很多真正为国为民的事,也不影响朝廷的整体运作。如果朕小打小闹或者胡作非为,那内务府也做不大,也翻不了天。但是朕把内务府做大做强了,就能够影响朝廷,甚至大周。”

    “这也是朕一开始用内务府来办事没有阻力的原因,那时候,朝廷大臣都看不上朕的内务府。当他们看到内务府成为庞然大物的时候,朕已经实际上主导了大周的经济了,反过来影响朝廷的运作了,不过朕主动让王溥他们设置一些部门,制定一些规矩,来约束那些商家,由商家向朝廷交税,提高朝廷的财力,让朝廷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内务府就是朕的金手指,咱们一动手,就花大价钱,把整条物资的链条串起来,还牵动许多商家,一起撬动整个行业,然后制造出许多新奇、有用的物件,创造新的价值,所有人都赚钱,朝廷也赚到大把的税金,你说是不是很厉害呢?”

    “是的,只要内务府牵头,马上有大量商家、勋贵投钱来做,内务府又有新技术,做出来的东西非常好用,这些货物也很抢手,一下子就赚大钱了,所有人都收益,怎么会这样呢?”

    “其实是新的产品符合人民的需要,他们愿意花钱买来,改善他们的生活,所以他们也是受益者。”

    “哦,明白了。”

    “回到你说的那个话题:‘为什么朕花这么多心思在这些制衣的工作呢?’,因为衣食住行是人生大事,朕要做的事情是一长串,做起来,就能够带动许多行业的发展,让更多人有工作、赚钱、养家活口、生产更多的东西,这样就可以让更多人赚钱,生活好起来。”

    “就说这个羊毛衣吧,以前的养羊,除了吃肉、把皮毛加工一下,做成衣服,就这么多了,对吗?”

    萧绰点点头。

    “这里面有关系的最多就是养羊的人、吃肉的人、做皮衣的人,如果朕做了这个衣服,你看我们到草原上大量采羊毛、羊肉、皮货,回来之后就有羊毛、羊肉、皮毛的加工,这些加工在我们这里就变了,我们生产出三酸两碱,用来洗涤羊毛、处理皮毛,效果很好,大量油脂又可以加工成为肥皂、香皂,羊毛纺织成为布料、制成衣服,还有皮衣、皮裤、皮帽,现在这些布料又加工成为多种布料,卖出更高的价钱,你说这里面有多少钱?养活了多少人?”

    “你回过头看看,草原的牧民也赚了不少钱啊,这也是朕说要善待契丹人、奚人的原因,当然还有女真人、室韦、茶扎刺部、萌古部、阻卜部、党项族等等,咱们有了共同生活的原因,咱们可以相互依存,不需要相互仇杀了。”

    “在开垦团里,所有地方的贫困潦倒的人都获得收容,只要愿意劳动,就可以过上新生活。”

    “你再看看开垦团的供应链条就更清楚了,朕把这些做起来,能够让更多人活下来,他们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蔬菜等等,供应给军队、老百姓,也是造福世人啊。”

    “皇上是主动去做很多商家、农夫、工匠做的事情,把这些事情的规模做大,造福大周的老百姓,对吗?”

    “对,这些是朕可以不做,但是老百姓要花好长时间才能做到。现在是朕用自己的权力来促进这个过程,让老百姓早点读书识字、学道理、朕通过更有效的方法聚拢更多的钱来做这些事,提高大周的国力。”

    “朕希望燕燕能够明白这里面的道理,以后能够说服你们的族人,咱们一起过上好生活,好吗?”

    “真的可以吗?”

    “当然,现在内务府在临潢都督府已经收容贫困潦倒的人,给机会他们,重头再来,不管是那个部落的人,咱们都要,朕不希望他们因为饥寒交迫而死,每个人都有生存的希望,都可以通过劳动,过上好生活,咱们就是要给他们机会。”

    “皇上,燕燕愿意说服我的族人。”萧绰目光坚定地说。

    “好,咱们等一个机会。”

    “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