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雄风 > 第三百三十一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第三百三十一章 治大国如烹小鲜

    征服大理,对于郭宗训来说,就是功德完满地完成后世的最后一块版图,如果没有喀喇汗王朝的侵扰,郭宗训剩下的时间也许就是研究如何确保版图完好地世代永固了,这是前世的执念,对于郭宗训来说,版图虽大,一寸也不可少,如何让世间人愿意守护这片土地就是郭宗训想要做的。

    至于多出来的那些土地,就算是金手指的赏赐吧,机缘际遇来到这里,总不能吃喝玩乐吧,西方人还没有开始十字军东征,他们还在欧洲的庄园里玩,东方的大周天子已经引导他的臣民睁眼看世界,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东方人还有什么可能固守一隅呢?他们不喜欢战争,喜欢耕地,那就开发无主之地吧。

    东京,皇宫内,郭宗训看着一统河山的大周版图,满足之情溢于言表,萧绰看着心满意足的郭宗训,笑眯眯地说:“皇上,您的心愿达成啦?”

    “是的,爱妃,这个天下是朕的天下,也是你的天下,更是天下臣民的天下,这些臣民包括中原的人、江南的人、广南的人、四川的人,还有萧氏、耶律氏、女真、乌古部、敌烈部、西州回鹘、于阗、吐蕃、大理、吕宋、渤泥等等,以前我们相互厮杀,目的就是占有土地、草场、子女财帛,如今大家不用争了,这个天下之大,足够我们共同分享,我们能够生产足够多的食物和财富,确保人人衣食丰足,这样的世界不是我们这些子民想要的吗?”

    “不需要通过厮杀,就获得这些财富,不是更好吗?”

    萧绰看着郭宗训兴奋得眼里放光,她有点痴迷,这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所有这些部族千差万别,怎么他能够一视同仁呢?

    “皇上,您说的不错,问题是,这些人千差万别,怎么可能一条心呢?谁能够保证一视同仁呢?”

    “对,你看看咱们的军队,里面有中原人、江南人、广南府、四川、河东、静海军、定难军、女真、回鹘人,他们能够生活在一起,以后一定还有萧氏的、耶律氏、乌古部、敌烈部等等的人,这样是不是一个样板呢?”

    “爱妃,迟一点,朕想在萧氏部落里面选才,调到京城里学习,学习好了,就安排去实习,然后参与到朝廷事务管理当中,你说数年间,能否做到每个部族都有人参与到朝廷的工作呢?”

    “哦,真的吗?”萧绰一脸的不可思议。

    “当然,这个天下他们也有份,咱们是一家,对吗?”说完郭宗训抱着萧绰,看着萧绰的眼睛,萧绰感受到郭宗训眼里的真诚,狠狠地点点头,认真地说了一句:“皇上,您真了不起。”

    “燕燕,你看了这么多历史书,你也知道,人世间,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你看大秦鲸吞六国,成就伟业,只是严苛无度,秦始皇又没有安排好身后事,以致二世而亡,随后大汉成立,与匈奴相争,一直到现在,你说有多少个国家出现过,又有多少个部族纵横大漠?大辽也是后来人,对吧,你说大辽之后又会是谁呢?”

    “机缘际遇之下,大周兴盛至此,乃至囊括宇内,成就不朽伟业,如果我们能够好好爱惜,这片土地上的人都能够和平相处,不是很好吗?我们不需要担心后面又是谁来取代自己的位置,只需要好好工作,共同捍卫这个伟大的帝国。我们有如此广袤的土地,有如此众多的子民,还有如此先进的武器,谁还能够威胁我们呢?”

    “燕燕,你看看这里,这里还有异常广袤的土地,等着我们去开发,这里还有无数的金银财帛等着我们去发掘,我们要保持宽容的心,教化万民,让当地的土人也可以学到我们的知识,是不是功德无量呢?”

    “如果这里也有国家,怎么办呢?”

    “贸易,互通有无。我们有足够多的土地,真的不需要掠夺,如果当地只有土人,咱们就教化万民。我们要将心比心,善待其他人。如果我们受到侵害,那就是一句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西汉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宜悬头槀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应该是我们处事的一个态度,我们也不是滥好人,我们也需要受到尊重,谁要挑衅我们,那他们会尝试到大周铁拳的厉害。”

    “臣妾明白。”

    周军攻取辽国上京已经过去数年,时间可以冲淡很多往事的痕迹,大周朝廷的宽容和内务府的经济手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北方各地的部族逐渐适应了大周统御宇内的新秩序。这里有大量的开垦团与契丹人、奚人、女真人、室韦人居住在一起,由于朝廷以各种理由逐步赦免了契丹人、奚人的过错,又以皇贵妃萧绰的名义赐予不少赏赐,让这些部族摆脱了穷困,重新过上新生活。

    朝代更迭,许多人际关系、契约关系都被打破了,当初周军拿下北地的时候,对各个部落实施军事管制,许多部落首领、豪强有机会的都跟随辽军撤离到草原上,或者率部抵抗周军的进攻,他们无一例外都受到周军的严厉对待,逃逸或战死而已,他们下属的奴隶就失去了主人,成为自由人。这些人无所依靠,也没有财货,成为部落里最穷困的一群人。

    大局未定的情况下,部族内的其他富人也不敢轻举妄动,随意招揽这些人,难免会招来周军的诘难,那是划不来的。正当这些人食不果腹的时候,内务府及时伸出援手,把他们召集起来,送到开垦团安顿下来,给予他们新的生活,对于他们来说,这是救命活菩萨,让他们感恩戴德。

    除此之外,每个部族里,都有富人、穷人,内务府每年都会派人了解各个部族的情况,把部族里的穷困家庭招收到开垦团,去新的地方开展新生活,这些人都知道,跟着开垦团走,以后就衣食无忧了,只需要用辛勤劳动来补偿就可以,小孩还可以读书识字,这是朝廷对贫穷老百姓的照顾,当然,如果有普通老百姓愿意跟随,也欢迎。

    以前各个部族都是粗放经营自己的部落、牧场,内务府的经济手段是花样繁多,通过大量的贸易,逐渐引导各个部落的生产模式、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改善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有些时候,内务府还可以借钱给他们买粮食、衣物等物资,帮助他们度过难关,等有收成了再还款。

    周军医生又向附近的部落提供的医疗服务,也让这些部族的医疗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为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

    按照朝廷的要求,所有小孩都要去学校读书,在学校里,老师教导这些孩子读书识字、学习做人的道理、认识大周帝国,这些小孩经过学习,慢慢认识这个年轻、强大的帝国,也为之而自豪。

    这些明显变化,让北地的居民获益匪浅,也逐渐适应了新生活。

    后来朝廷开始在各个部落征召贤能之人,送到各个州府的内务府学堂进行培训,教授各类知识。部分比较出色的人就送到东京进行培训,皇贵妃萧绰还曾经去探望他们,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以后为朝廷效力。在千里之遥听到乡音,见到族人的大救星,大周的皇贵妃,让这些人格外兴奋,纷纷表示愿意努力学习,为皇贵妃效命。

    郭宗训的策略如同春雨,润物细无声,细心地安抚大周境内的各个族群,力求达到和睦共处的,用尽各种政策,引导他们向着追求好生活的方向前进,至于政治诉求,慢慢来,一步一步接近,尽可能求同存异,达到平衡。

    在这些问题上,任何强硬、粗暴的行为都会受到郭宗训的严词拒绝,情报司、锦衣卫都盯着,杜绝激化矛盾的任何企图。

    郭宗训希望用时间把大周境内的各个族群融为一体,书同文、车同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