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迁徙、大融合

第一百五十五章 小迁徙、大融合

    政令很快推出,以扶余城现在的财力,完全有能力推行下去,更何况也可以从分房的费用中扣除,完全不用担心财力不足。

    现在只需要考虑年青人们的意愿,毕竟在扶余城里住着多舒服啊。

    方平站了起来,不过脸色通红,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也不知是因为晋升都尉兴奋的,还是另有什么原因。

    李悦愣了一下,平日里方平沉稳老成,从没见过他有过这样的状况。

    “方都尉今天如此奇怪,莫非是高兴今天升职,要请大家喝酒不成?”

    为了缓解对方的尴尬,李悦连忙打趣道。

    话音刚刚落下,却听着杨礼笑道。

    “以老夫来看,一顿酒恐怕是不成了。估计方都尉听了李候的政令,也想要讨老婆、生孩子喽。”

    李悦猛地一喜,再听众人哈哈大笑起来,以及方平如同关公一样的红脸,瞬间明白了其中的缘故。

    “恭喜、恭喜方兄啊。不知是谁家的姑娘入了方兄的法眼,看来已经是时日不少了吧。”

    听了李悦的打趣,方平更是站立不安了,整个人局促地不知如何才好。

    “你小子近几个月闹腾的厉害,前后在城里待了能有几天,怎么会了解诸位的杂事。”

    杨礼看似埋怨了一句,实则眼中充满了关切,扶余城的变化肉眼可见,李悦付出更是看在眼里。

    最近一段时间跑遍了东南西北,住在城里的时间真是屈指可数。

    李悦挠了挠脑袋,确实如此,为了整个扶余府的安定,这段时间对城里的关心少了很多,对众人的更是缺少了了解。

    “抱歉、抱歉。方兄,是小弟忽略了兄长。待迎亲之日,小弟一定要备上一份厚礼。”

    “对了,我记得方兄在城里还没有房子吧,内城的房子应该还闲置不少,方兄看中哪间只管和我言语一声,权当是小弟一部分礼物。”

    当初倒不是没有分给方平、高思继等人房子,只是因为二人皆是军伍出身,且没有家眷,索性便已军营为家。

    如今有了方平娶妻的事情,李悦这才又想了起来。

    方平向李悦行礼,同时略有腼腆地回道。

    “多谢侯爷美意,只是润娘来得早,自然也就分得了房子,所以这事倒是不用末将操心了。”

    李悦听了连忙回道。

    “那怎么行,现在你已经是都尉,身份不比从前,该有的俸禄本候必然应当支付。如果你不自行挑选的话,那侯爷我就替你代劳了。”

    听李悦如此说到,方平也不在争辩,从刚才李悦的自称便能看出,这些可都属于公事了,自己拒绝的话,让眼前的这些人如何自处。

    “既然如此,那末将先代润娘谢过侯爷。想必润娘知道了,一定会很高兴的。”

    看方平一脸幸福的样子,李悦不禁开口打趣道。

    “方兄,不知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等你的婚礼结束,侯爷我可还要调拨你去前线呢。”

    方平顿时面色一正,当即抱拳对李悦回道。

    “回侯爷的话,末将随时可以去往前线,至于婚礼自然不必着急。”

    看对方的样子,似乎马上可以上阵杀敌,完全没把婚姻当回事一样。

    李悦连忙解释。

    “哎呀,我只是开个玩笑而已。如今契丹人乱成了一锅粥,等旧船改造完毕,咱们不主动攻打、契丹人就偷着乐吧,暂时附近都不会有什么战事了。”

    既然话题引到这里,李悦索性继续说道。

    “从现在开始,由方都尉守卫南苏城,给你调拨两千人马,尽量以汉人为主、以靺鞨人为辅。”

    “孙县令,尽快草拟一份文书,把南苏所需物资尽快统计出来,待你回去上任之时尽量一并带走。”

    二人领命,就在李悦以为可以结束的时候,忽然见妹妹李雨珊站了起来,并且气鼓鼓地说道。

    “李侯爷,小女子有事禀报,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悦愣了一下,看妹妹的样子似乎是受了什么委屈,余光中看到李裕的身影,对方也是一脸的惊愕,显然这件事情和他没有一点的关系。如今的书院由杨礼担任院长,自从李悦撒手不管之后,完全是由他来负责。

    再看看杨礼,也是一副莫名其妙的样子,这可是让李悦有些摸不到头脑了。

    “李先生请讲,在咱们扶余府中,还没有什么话是不能说的。”

    再怎么说妹妹也是首席先生,当初李悦把基础知识传授出去,便再也没有过问,后续教授什么他完全都不知道了。

    李雨珊深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气愤的心情,早就习惯了面对诸多的孩子授课,倒也不至于紧张。

    “最近有不少娘子哭诉,说是家里劝说退学。因为这个我已经和无数的家长说过,可还是阻止不了。该怎么办,李候给定个章程吧。”

    李悦暗自憋笑,显然妹妹被气坏了,对自己的称呼和平时都不一样了。

    “李先生不要着急,你对本候说说,具体是什么情况的小娘子。是胡人、还是汉人,是家境困难者,还是其他什么情况。”

    见哥哥问的详细,李雨珊回想了片刻,郑重地说道。

    “回禀李候。以我的记忆,多是已经及笄的娘子,而且不分胡人、汉人。至于说家境贫寒,咱们扶余府还没听说谁家饿着、谁家没有余钱呢。”

    仅仅是一句陈述,让孙守正不禁一惊,也就是扶余府这种方法,放在其他的州府,哪有百姓不受饿受穷的。

    李悦思索了片刻,大概明白了百姓们的心理,如今这个时代,女子一旦过了十五周岁,就意味着可以嫁人。

    即便风气开放,可是难免摆脱这样的陋习。

    俗话说得好,女大十八变。

    十六岁的女孩,身体还没发育好呢,居然就要生儿育女、相夫教子,当初是谁定下来的混蛋规矩呢。

    其他的地方李悦阻止不了,可是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这事应该不是难事。

    更何况无论是男孩、女孩,以当初制定的规矩来说,18岁以前在书院读书,18岁以后男子进入军营,可以说直到30岁都是有官府供养着。

    李悦思索了片刻,对众人说道。

    “想必诸位记得书院的规矩,男子的情况我自不必说,至于女子嘛,今天好好商议一下。”

    与其说是商议,李悦根本没打算给众人反驳的机会。

    “从今天开始,女子将传授其他课程,例如女工、纺织,甚至是大夫,直至18岁时才可以算是完成学业。”

    。话音落下,众人顿时一阵惊愕。

    对于男子大家倒是可以理解,无论是目前扶余府的实力,还是为了以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可是如此对待女子,大家便有些不理解了。

    眼见如此,李悦对李裕使了一个眼色,同时开口问道。

    “李裕,给诸位报一下账,到目前为止,凡是和女子相关的产业,一共盈利多少。”

    李裕起身轻了轻嗓子,随即朗声说道。

    “眼下扶余府由女子负责的,其中包括香水、香皂、衣帽鞋袜等等。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至少也要占了五成,粗略计算下来,几万贯钱应该是有了。”

    房间里满是倒吸凉气的声音,谁都没有想到,这些妇人居然有如此大的能量。

    “在座的诸位,谁要是觉得女人只是生孩子的工具,先把女人挣的那份交给本候再说。”

    “从今天起,扶余府将颁布发令,女子成婚年纪一律推迟到18周岁,男子成婚年纪不变。胆敢有违背者,可别怪本侯爷无情,轻则从本府驱逐,重则下狱问罪。”

    也难怪李悦会如此,如今这个年代生产率低下的原因太多。

    。战乱、贫困当居首位,至于女子的年龄更是一大因素,想到人口的时候,李悦便想到了开设医护学科,如此一来又能增加一份保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