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我在晚唐开发东北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海府

第一百九十四章 南海府

    扶余城到南海府,足足有上千里的距离,即便是整支队伍以马和马车为主,每天急行军走上一百里路,至少也要十天的时间。

    好在沿路富裕的州府,都有黄粱建立的商行,早在前些天便已经通知各个商行,命令其准备还粮食物资,如此一来倒是不用担心补给的问题。

    横跨长岭府、鸭绿府,终于到达南海府的境内,随着部队向腹地前行,眼前的景象也愈发凄凉。

    路边的村庄里看不到几个人影,仅剩下几户走不了远路的老人和孩子,看其面黄肌瘦的样子,不知道多少天没有吃过饭了。

    李悦让人把粮食分给对方一部分,面对着这个汉人少年,百姓们好奇中带着无尽的感激。

    从百姓们的口中得知,自从南海府的大军覆灭,新罗人和倭国人便从山里钻了出来。

    像是流寇一样抢夺百姓们的财物和粮食,不知有多少妇人遭受了他们的侮辱。

    不仅如此,最后大军回转的时候,还裹挟着所有的壮年,使得各个县城、府城,变成了死城一样。

    对于倭人,李悦了解的十分清楚,他们能做出这些行径,完全是在意料之中。

    可是想不到新罗人也是如此,二者狼狈为奸,把整个南海府搅得一塌糊涂。

    沿途一路打听,得知大玮瑎带领着人马,在渤海国的南京(沃沮故地、今朝鲜咸兴)和对方激战,如今已有一个月有余,不知道目前的情况如何了。

    大玮瑎情况不明,不禁让李悦有些担心,南海府已然不能提供补给,这一路上都没有看到大玮瑎的队伍,恐怕是凶多吉少啊。

    为了预防万一,高思继组织一支千人左右的队伍打猎,以此来减轻自身粮草的消耗。

    对于行军打仗,李悦有着自知之明,完全听从高思继的安排。

    前方有黑水人利用海东青进行探路,行军倒是不至于小心翼翼,不过需要安营扎寨的时候,严格遵行制定的计划,从没有过一丝的含糊。

    此时已然到了十一月份,因为受海洋季风的影响,这里的天气明显比扶余府要暖和了许多,到现在为止,一场雪还没有下呢。

    李悦等一众扶余府高层,此时围坐在火炉前,有了它的存在,帐篷里暖和了许多,同时有避免了烟气中毒。

    “侯爷,如今的鲸海还未结冻,我们沿着海边走了几天,都没有看到一艘渤海国的船只,这完全不正常啊。”

    高思继说的李悦也注意到了,当初为了防备倭国,大玮瑎特意吩咐南海府官员,一定要加强对海上的控制。

    可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要么是双方在海面上鏖战,要么是渤海国的船只已经覆灭。

    “距离最近的县城,大概还有多少里地?”

    “回侯爷的话,咱们现在的位置是升平县,距离海边的滨海县大概百十余里,如果一路顺利的话,明天傍晚就能到达那里。”

    李悦点了点头,从了解的情报来看,滨海县拥有一座码头,如果渤海水军没有在那里驻扎的话,情况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众人修整一夜,天亮继续赶路,前方的探子每隔一个时辰,利用海东青向后面传递消息。

    随着越接近战场,周边的情况也越来的严峻,沿路上已经看不到一个人影,到傍晚接近滨海的时候,李悦只看到一片的废墟。

    土石造成的县城,已然成了残垣断壁,县城中满是百姓的尸体。

    远处海边的码头,只能看到破碎的木头,完全没有了人烟的痕迹。

    李悦眉头皱了起来,倭人和新罗人简直丧心病狂到了极点,看样子是打算将南海府的百姓全部灭绝啊。

    “距离南京还有多远?”

    “回侯爷的话,前面一百五十里是龙山县,过了龙山之后的鹫岩县,再有百十里就是南京了。”

    可以将整个南海府闹的翻天覆地,对方的数量显然不能少了。

    众人商量了一番,将滨海百姓的尸体收敛,修整了两天之后,才有继续出发。

    高思继明白,扶余府劳师远征,如今必须步步为营,一旦落入敌人的圈套,连救援的人都没有。

    碍于地形的缘故,东边是海、西边是山,脚下只有一条路可以让车马通行,以扶余府的机动性来说,稳扎稳打、慢慢向前推进,才是制胜的关键。

    ……

    距离两百多里外、破败不堪的鹫岩县城里,大玮瑎身边仅仅剩下了几千人马,每个人的脸上一片死灰,眼前的状况已经让众人绝望了。

    如今断粮已经十余天了,早在几天前,大玮瑎就已经开始下令杀马,同时等待着有人来救援。

    突围的人出去了几波,也不知是否已经成功。

    即便是有人能来救援,一来一回也要半个月的时间。

    组织向北突围了几次,都被驻扎在龙山县的联军给挡了回来,他想不通这次倭国和新罗为什么如此的齐心,看样子是要了自己的性命,才能让他们满意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别说是半个月,能熬过十天都已经不错了。

    有战马在、军粮倒是不愁,可是兵将们的士气已经衰落到了极点,或许已经有人开始偷偷逃跑,一旦这样的风气蔓延开来,自己这个国主也就完了。

    “国主,你已经两天没吃东西了,哪怕是喝碗马肉汤也好啊。”

    大玮瑎满眼血丝,头也没抬地摇了摇头,此时的他没有一点胃口,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脱困。

    到现在他都没想通,自己的水军怎么就消失了呢,整整几十条战船啊,而且还是历经多年打造出来的海船。

    算上之前南海府的损失,两次战死的人数足有十万之多了。

    如今驻扎在龙山县的敌人,至少也有两万以上。

    至于南京城中,恐怕不下五万人,再加上海上游弋的倭国人,加在一起恐怕有十万了。

    想要击败这十万大军,至少也要有相同数量的人马,但是让谁统领这支队伍,恐怕左相和右相都不敢做主。

    这样的一支队伍,足以自立为王了,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这个国主卖命。

    倒是扶余府的李悦,应该可以信任,可惜上次见面的时候,为了保全自己的颜面,连打仗的事提都没提。

    想到这些,大玮瑎不禁暗暗有些后悔,如果当初和李悦打声招呼,凭借他的聪明给自己出些主意,或许现在就是不同的结局了。

    正胡思乱想着,猛然间有人闯了进来,令大玮瑎不禁怒气冲天,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手下居然连礼数都没有了。

    大玮瑎正要开口呵斥,只见对方满脸的欣喜,同时开口说道。

    “恭喜国主、贺喜国主。听突围的将士们说,龙山县的北边出现一支大军,看样子足有万人以上。国主不用担心了,有臣子来解救你了。”

    听到对方的话,大玮瑎猛然一喜,忽然间又皱起了眉头。

    “才有一万人马,这样的数量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恐怕最后也要葬送在这里了。”

    “打探清楚了吗,是谁来救朕的?如果有幸能逃过此劫,朕定要好好赏赐他。”

    对方脸上的喜色还未消失,向大玮瑎禀报道。

    “回国主的话。探子回报说看到一面‘李’字大旗,还有一面绣着下山虎的旗帜。具体是谁的兵马,探子还在打探。”

    大玮瑎这下眉头舒展开了,同时脸上现出不可思议的神色。

    想遍朝中的重臣,似乎只有李悦符合身份,再也想不到另一个李姓重臣。

    至于他辖内的军队,应用什么样的旗帜,大玮瑎还真的没在意过。

    “再探、再探,打探清楚到底是谁,有消息马上向我禀报。”

    “来人、来人。朕要用膳。”

    尽管还未证实,不过想象中李悦的出现,已经是给大玮瑎打了一针强心剂。

    当初无论是设计大琦锋,还是面对两国使者的表现,李悦都让大玮瑎惊叹不已。

    如果今天真的是李悦前来,或许扭转乾坤,也不是什么问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