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秘闻录 > 第22章 出城

第22章 出城

    从相府出来时,郭嘉曾劝过羿小狐,让他好好考虑考虑,尽量不要出城。他说身为男儿,当懂得韬光养晦,隐忍待时。如若不弃,可到老古巷胡同暂歇几日,夏侯氏的人,决然不敢找上门来。若就此赶往张绣营中,只怕会有危险。

    其实,羿小狐也多少能够推断一二。夏侯杰说董昭正在府中做客,说白了,就是在府中任为幕僚的意思。董昭与贾诩有旧,他去张绣营中见贾诩,二人是否已在暗中定下密谋,这一点虽不确定,但多少也能看出点苗头来。

    “借刀杀人么?倒也是天赐良机。”

    只是张绣那边不去不行,军令已领,也见过曹操,他既然没有拿违抗军令说事,自己也不能太过随性。

    有关卢家的事情,曹操没有应承,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换句话说,这件事情,曹操不想管了。

    那接下来,就纯粹是夏侯氏、卢家、羿小狐三者之间的事情了。结果到底会走向哪一步,现在还说不准。但无论如何,肯定不能把青青交给那位公子哥。

    羿小狐略一思索,就毅然回绝了郭嘉。他扭头对着身侧的钟无期笑了笑,说道:“郭先生,有钟先生陪我,定能安然无恙。”

    郭嘉叹了口气,笑道:“我也知道劝你不动,你若听劝,也不会回城了。不过,丞相既然答应让钟先生陪你一同前去,也足以看出他还是很重视你的。”

    羿小狐点了点头,钟无期在大厅之中,当着众人的面请求随自己一同前往,这一点羿小狐并不感到意外。他也已经明白,钟无期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虽然他平时表现的极为冷淡,但几天相处下来,羿小狐也多少了解了他的脾性。

    而曹操能够点头答应,也是放出了一个信号,别人可以不在意自己,但不能不在意钟无期。毕竟,他是曹操身边的贴身侍卫,是相府的脸面。

    从这一点来说,自己暂时是安全的。就算夏侯氏与张绣有什么勾当,他们也不敢贸然动手。

    只是,青青呢?

    羿小狐皱了皱眉,他对着郭嘉一拱手,说道:“郭先生,我还有一事相求。”

    郭嘉似乎早就知道羿小狐要说什么,笑了笑,问道:“女人?”

    羿小狐有些尴尬,“瞒不过先生法眼,这件事情……”

    郭嘉背负双手,抬头望着天空,笑道:“你既然开口,此事就不用过虑。其实我也想瞧一瞧,到底是何等人物,能让你如此上心。”

    羿小狐深深一揖,“如此,多谢了。”

    郭嘉摆了摆手,“不用,你既然已经决定,就快些去吧。此时已近傍晚,赶到张绣营中时,多半已经天黑。夜路难走,万事小心。”

    羿小狐称谢再拜,便与钟无期一道,赶往城西。

    二人刚一离去,相府角门处便走来两位老人。前面那位灰发皂袍、面容矍铄,正是住在羿小狐隔壁的老先生,另一位则是他的随身老奴。

    老人一见到郭嘉,就抬手笑道:“郭先生,近来可好?”

    郭嘉也笑着打了个招呼,“华先生,久不见面,越发精神健朗了。”

    二人便聊了几句闲话,之后,老人一把抓住郭嘉手腕,压低声音道:“听丞相说,前段时间你旧疾复发,难以忍受,连南征这等大事都不能去。”

    郭嘉挣了挣,却没有挣脱,他便摇头苦笑道:“哪有这么严重,不过是些细微症状,无妨。”

    老人并不答话,就势搭住他的脉搏,站在那里把起脉来。他揣摩了好长时间,脸色也越来越凝重。

    郭嘉收回了手,深吸一口气,道:“华先生既然回都,这等小灾小痛自然是药到病除。等晚间闲了,你我再细细长谈。华先生,我要去一趟东桥大街见一个人,同去?”

    老人摇了摇头,“我刚从东桥大街回来,郭先生,你这病,我,唉……”

    郭嘉对他笑了笑,口中喃喃道:“无妨,无妨……”

    之后就微微抬手,独自一人向东桥大街走去。

    ……

    羿小狐骑不得马,倒不是不会,而是他气虚体弱,难以奔波。

    说起来,这算是古代文人书生的通病。这具身体的原主本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呆子,平时既没做过苦工,也没出过苦力,再加上羿小狐几日来都没休息好,所以受不了马背上的颠簸。

    钟无期也早就看出来了,因此,他依旧驾着马车,载着羿小狐一路前行。

    这倒让羿小狐颇为感动,他坐在马车内,望着钟无期的背影,在这孤独的异地他乡,多少也能驱除些内心的苍凉。

    他忍不住低声说了句,“谢了。”

    钟无期斜眼看了过来,笑了笑,又回过头去,继续驾着马车。

    羿小狐不知道说什么了,在二人最初相遇时,他并没有怎么特别注意。只是觉得这个人很冷,尤其是右手搭在剑柄上的时候,单单是目光就能杀人。

    可现在又不一样了,他心中似乎有一种执念。虽然羿小狐并不知道是什么,但他心里明白,钟无期的这股执念多半落在了自己身上,所以,他一直在尽力的帮助自己。

    “多谢了。”

    羿小狐再次说道。然后,他侧目向马车外看去。

    初夏已到,草木渐长,一望无际的漫野中,村落再次泛起炊烟。或青或黑,时聚时散。田垄地头间走着三三两两的农夫,以及来叫他们回家吃饭的孩子,偶尔也有妻子陪着一起的,或说或笑,也会打闹。

    羿小狐望着说不上名字的村庄,也望着不知道名字的路人,说道:“你一直在帮我。”

    他其实想问为什么的,只是他问不出口,他也知道钟无期多半不会回答。

    他如果想回答,自己就不用问。

    钟无期扬起马鞭,在马后轻轻抽了一下。“嗒”的一声,奔马加快了速度,掠过吹着凉风的村落和田野,向远处跑去。

    他定了定神,道:“其实,一切都是有缘故的。最初,我不过觉得你有些似曾相识。接触久了,才发现确实如此。现在想一想,大概从当初丞相要借你人头时,我就有些留意了。”

    他微微侧着脸庞,嘴角带着一丝笑意,看向羿小狐。

    “大凡外人看到丞相,或怒不可跌,或敬畏仰慕,也有笑脸相迎、极尽谄媚的。不过你却不同。你第一次看到丞相时,除了有些慌乱谨慎外,更多的,倒像是在看一件东西,或者说一个毫不相干的,外人。我不知道我这么说对不对,总而言之,仿佛这一切与你并不相关。你看他的眼神,好像早就已经知道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甚至是以后的结局。”

    钟无期想了想,接着说道:“就像你今天看到夏侯杰,我原以为你会愤怒,最起码应该会生气,但你看他的时候,仿佛在看一个死人。”

    羿小狐笑道:“果真如此?”

    钟无期点了点头,“看向郭先生的时候也是这样,虽然神色不同,但在我看来,就像你早就知道他们会是个什么结果一般。这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

    钟无期沉默片刻,原本还想再补充几句,但他也无法形容自己心里的那种感觉。最后,他又说了句,“可能,最初丞相比较忌惮你,也是这个缘故。”

    他能说出这些,倒让羿小狐有些错愕。其实他说的也对,自己本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因此,在看到这些古代的名人时,总会不由自主的用一种审视的目光去再现这个人物本身。

    越是有名,他越是控制不住。而像钟无期、彭不更,他并不了解,甚至都不确定史书中是否真的有这些人物。因此,在与他们交往时,自己反而能平等视之。

    只是,这些差别背后的原因,外人又怎么会知道呢?

    羿小狐笑了笑,也没回答。

    此时明月渐渐升起,繁星也开始显现出来,他双手拢于袖中,静静的坐在马车上,随着马车颠沛、奔波。

    不过,无论如何,都是向前的吧。

    他这样想着。

    一切,总归都是向前的。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