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 KS: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路、百年老茶馆

KS:千年古街吾斯塘博依路、百年老茶馆

    这是一条可以列入“KS旅游攻略之必游景点”的老街,它久远的历史可以追溯千年。

    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上,KS曾经是一个重要的国际商埠,这里云集了四海的商人,骆驼和商队穿梭不息,从那时候起,这吾斯塘博依路就是一条繁华的商业街。

    【吾斯塘博依路】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每个大小城市都有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商业街,就像BJ的南锣鼓巷、上海的南京路、广州的BJ路、重庆的八一路、LS的八廓街一样,吾斯塘博依路也有着浓浓的地域特色,是KS最拿得出手的一条“步行街”。

    千年风雨、沧海桑田,无论世事如何变化,这吾斯塘博依路的文化底蕴、民族味道都是整个KS市最浓厚、最具有展示性的地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KS逛街就像读一本旧书,字里行间讲述的,是那些一去不复返的时光所留下的细碎故事,还有值得慢慢品味的岁月痕迹。

    我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来逛这条千年老街。

    路边有维吾尔族大姐开的小饭馆,售卖一种酸酸咸咸的饺子汤,十几块钱一碗,伴着些许青菜,口感很家常,典型的“西北风味”;

    在它的旁边,是一家甜品店,卖着糕点和一坨一坨的馓子。这是在XJ很常见的一种油炸食品,就像细细的面条拧成弯弯的形状,KS家家户户常备,很方便,随时可以掰下来一条吃。馓子泡在那个饺子的酸汤里,酥酥脆脆的很可口。但是它的个头又大又重,不方便带走,我就想着等哪天我去维吾尔族老乡家里做客的时候再买吧。

    我一边吃饭,一边望向门外的马路,那里有执勤的警察叔叔在逗几个维吾尔族的小孩子玩。

    KS是一个治安非常严的城市,执勤的民警也尽职尽责。有很多小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是KS的协警,在路上遇到自己的孩子是不可以和他们玩的,只有在午间休息的时候才可以陪自己的孩子待会儿。

    对于KS的小孩子来说,警察这个职业是无比崇高且极其威严的。

    吾斯塘博依路周围是一片古老的街区,这里横七竖八地交织着很多条小路,它们四通八达,就像KS这个城市的经络,这里每天上演着最贴近游客的“KS生活”。

    这一片街区里的维吾尔族民居,有着别致的形状和装饰。XJKS这个地方,气候炎热干燥,常年伴有风沙,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这里的人们对空间的利用始终秉承着服务于生活的精神,人们的民居因地制宜,建筑风格亲切、日常,但又不失精美、周到。

    街道的两侧的房屋多为平坦的房顶,展露在外的墙面多为生土的颜色,房子上窗户很多,但是窗型各不相同。有的窗门两扇外开,有的压根就没有窗门,有的窗棂简简单单,有的雕刻着精细的花纹。

    这里每家每户都种植着翠绿的植物,它们伸展进窗户和墙壁的缝隙,缠绕上高高的木栏围廊。

    在XJ的南疆,这样的民居样式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它生于民间,看似简单,却是精湛且实用的生活艺术。

    在这条街上,我最近距离接触的一座典型的“南疆庭院”,就是我入住的老城青年旅社。

    这座庭院有着半包围的“U”型布局,一圈的二层小楼,可以让楼上的每一个房间都拥有良好的采光。整个院子实用又美观,廊沿上装饰有二方连续的彩色绘画,廊柱的上方镶嵌着拱形的镂空雕花。

    可以看出,这座庭院的前身应该是一个改良版的“现代化”新式维吾尔“大户人家”的民居。

    在XJ,维吾尔族的建筑造型虽有不同,但它们始终保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会在廊檐之下适当的地方筑一排“土炕”,既可以睡觉,又可以聚餐,还可以当“客厅”用。

    在客栈里,过路的背包客们喜欢“摊”在这一堆的红红绿绿里,和流浪猫一起睡懒觉……

    KS旅行的第二天下午,我在吾斯塘博依路上还发现了另外一座经典老建筑。

    【百年老茶馆】

    XJ是我国最大的一个“省”,它属东八时区,但和内地却有着2-3个小时的“时差”,太阳往往要晚上8点之后才会西落。

    在KS,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是BJ时间的下午3点钟,也就是KS的“中午”。

    这天“中午”,我在KS的千年老街吾斯塘博依路上漫无目的地闲逛,炎炎烈日照着路面,耀眼的白光反射到一座大红和水绿相间的小楼外墙上。

    我看到二层走廊站着一个红衣女子,廊前的大树遮住了她的半边脸颊,树影婆娑、忽明忽暗,斑驳地撒在穿过这一片绿荫的行人身上,映着这座小楼的招牌:百年老茶馆。

    原来这就是这座边陲小城著名的老店,KS目前仅存的一间百年老茶馆。

    我在XJ旅行了两年,深知喝茶是维吾尔族人民的日常。在KS,人们的饮食油腻、口味咸重,所以在吃饭的同时,他们会沏上一壶茶。在KS,每一个饭馆里都会给客人准备解油腻的茯砖茶,无论你是吃手抓饭、拉条子,还是仅仅简单吃个馕。

    而对于吾斯塘博依路周围这一片有着上千年历史的古老街区里土生土长的老KS人来说,喝茶早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百年老茶馆,KS的年轻人很少来这里,所以老茶馆的客人除了走马灯一般每天不断变换着面孔的游客,更多的是住在这附近的老人。

    很多古稀之年的老KS人每天下午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百年老茶馆,三三两两相聚,一边聊天,一边吃着提前准备好的一馕。他们会随手掰下一小块馕饼,蘸一下茶水,优雅地放进嘴里,就像西餐店里吃下午茶的小甜点一样。

    后来我看到很多来百年老茶馆打卡的游客也会学着这些维吾尔族老人,一边聊着天,一边馕蘸茶。茶馆楼下就有一个打馕的小店,据说开了很多年,他们卖的馕与众不同,是带馅儿的,有玫瑰花馅儿和核桃馅儿,据说是KS独有一家馕店。

    百年老茶馆的看店人很好说话,几乎不会阻止客人自带食物,无论是馕饼,还是各种水果,客人只要记得离开的时候把自己的垃圾随手带走就好。

    据说茶馆的老板年近七旬,目前管理茶馆的是自己的家人,由于茶水的价格一直都很公道,所以每天的生意也很火爆。我通常会点一壶最便宜的茶,10块钱一壶,可以一直蓄水,一坐就是一下午。

    KS这两年的旅游热度持续升温,所以茶馆里几乎每天都会有热瓦普的表演。

    热瓦普是一种KS特有的带弦的琴,弹奏出的曲调热烈而兴奋,就像维吾尔族人热情的性格。维吾尔族是一个多才多艺、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男女老少都很有音乐天赋,茶馆里的客人们时常会随着音乐舞上一段。

    维吾尔大叔有的弹着琴,有的打着手鼓,客人们跳得越热烈,他们演奏就越带劲,很多楼下的游人会寻着声音挤进茶馆里来。

    夏天的时候,茶馆尤其热闹,“乐队”,一演奏出的音符塞满每一张茶桌的缝隙,喝茶的人投入进欢快的曲调,忘记了炎热。

    从楼上望下去,就是KS老城日新月异的时光。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