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 XJ游记:塔什库尔干(一)

XJ游记:塔什库尔干(一)

    这里是中国的西部边陲小城:塔什库尔干,一片“除石头之外万物不生的荒原”。

    我在疫情之前的那两年尽情地游玩了这里,数次走上从南疆的KS前往帕米尔高原的314国道,到达这个隶属XJ维吾尔自治区,却不怎么“维吾尔”的地方。

    塔什库尔干,全称TSKEGTJK自治县,XJ人会简称它为“塔县”。

    事实上,并不是每一个XJ人都到过这里,甚至大部分XJ常住居民都没有来过这个地方。毕竟XJ占我国国土面积1/6那么大,从这个省份的东头到西头走一遭,就相当于从BJ到四川成都再绕个峨眉山那么远,况且塔县还处于“目光所及之处,除了石头还是石头”的帕米尔高原。

    这里的平均海拔高达3000米以上,却不似XZ那种空气稀薄的压抑;

    这里的河流常年都是半干涸状态,人们的房子后面就是雪山,每天早上推开窗,一片白茫茫;

    有时候雪山就像海市蜃楼,不是拔地而起,而是漂浮在天边,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可以确定,它们是真实存在着的。可真的朝它走过去的时候,才感受到那距离我们不可企及的远;

    这里是真真正正的天高地阔,人均占地面积一平方公里。很多时候车开在路上长时间都看不到一个人。不过……这里的民风却实诚得有点儿过分:

    有好几次,当我们从塔县开车回KS的时候,路上会遇到塔吉克族人家伸手拦车。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一个爸爸和一个妈妈讲着不太流利的普通话把看起来也就十七八岁的女孩子送到我们车上,只说拉到KS把人放下就行。

    女孩子很腼腆,一路都没说话。到了地方之后,她小声问司机多少钱?司机模仿XJ人的语气说:不要钱,我们都是朋友嘛。

    我们司机是个抠门儿又务实的金牛座,但每次都不收他们的钱。

    我有着一些隐隐约约的担心,尽管我知道,这可能是多余的:

    塔吉克族的女孩子每一个都很漂亮,在最“不安全”的这个花样年华,在任何一个地方,单身的女孩子上了陌生人的车谁也不敢说会百分百保险。

    大多数时候,塔吉克族朋友对汉族人是很有好感的。或者可以这么说:他们对整个世界都有着与生俱来的一种莫名的信任。而我的担心正在于此——

    我怕,怕到这个地方旅行的人多了,会破坏掉这种越来越不多见的干净的东西。所以——如果这么做有用的话——我愿意为这份单纯的信任,向着麦加的方向祈祷。

    他们是“中国的白种人”,换句话说,他们并非汉文化范畴的后裔,他们的祖辈甚至未必来自于中亚或者西亚,而是更接近欧洲。

    作为欧罗巴人种的后代,他们通常有着棕黄色的头发和蓝灰色的眼睛,一水儿的薄嘴唇、深眼窝。事实上这个群体在世界上人口最多,分布最广,但在华夏大地上,他们是“稀有品种”。

    上千年的时间里,塔吉克族人的血统相对纯净,也很少和外族人通婚。但他们既不排斥有别于本民族的文化,同时也有条不紊地逐步完善和延续着自我信念中的坚守。

    在我的感受中,塔吉克族人的品格、性情、日常习惯,包括很多精神层面的认知似乎都只属于中国仅有的这寥寥几万人口。

    走在塔县的街上,迎面所见都是更加立体、精致、小巧的面孔。这里的年轻人腿特别长,他们的骨骼架构一点儿也不“东方”,甚至与近在咫尺的维吾尔族人也很不一样。

    塔吉克族的服饰有着别致的风情,年轻女子以穿红批黄为美,而男子特色在于帽子。这种帽子整体呈圆形,带一个小小的檐,大多为黑色的绒绒材质,当然,驼色也很常见。

    事实上,塔吉克女子的圆帽更加漂亮:平顶浅口,通体绣花。当出席一些比较重要的场合——比如精心打扮一番之后去逛街——的时候,她还会用方形的纱巾把小圆帽子罩起来。如果你在塔县的街上看到身披红色纱巾的女子,那么她八成是刚嫁人不久的新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