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我花两年玩遍新疆 > XJ游记:塔什库尔干(三)

XJ游记:塔什库尔干(三)

    继续XJ游记,今天分享几个塔什库尔干县城里的旅行小攻略。

    塔什库尔干的县城里只有一条比较繁华的街:红其拉甫路。

    “红其拉甫”是中国海拔最高的口岸,也是国门所在地,“对门儿”是巴基斯坦。这个口岸就位于塔县,是314国道的终点,这些后面的游记中会展开说,今天暂且按下不提。

    红其拉甫路虽然满打满算也逛不出去一公里,但街上的各类物资倒是挺齐全,烟酒糖茶,服饰劳保,五金杂货,各种大小型不知道做什么用的电器和配件……商品琳琅满目,我甚至觉得想要在这街上买到太阳能设备什么的也不是没可能。此外,还有网吧和台球厅。

    这条街上的商铺,以卖服装和配饰捎带特色手工艺品的店最多。无论是女性的库勒塔帽、每户必备的绣花地毯,还是塔吉克族的经典对襟长装,都是鲜艳醒目的样子,而且花纹分布的位置非常讲究。此外,我还观察到一个很有趣的特色:

    塔吉克族人无论男女,衣服大都是没有领子的。也可能是因为他们比较注重头颈部的装饰,毕竟领子那块儿如果层层叠叠的话,既不方便戴项链,也不利于系头巾。

    自从他们的祖先色勒库尔人迁徙到这一片“丝绸之国最西边的城市”,2000年来,塔吉克族人民有着流淌在血液中的独特审美,且审美相当在线。

    塔县城中最亮眼的地标是一座雄鹰雕塑,就位于红其拉甫路的大十字路口。这个路口的拐角处有一家当地人的小超市,不太起眼,里面售卖一些进口的糖果,大家可以买来尝一尝。

    这些糖果有个统一的特点:购买的人通过包装皮上面的图案就可以明确判断出它们的类别和口味,哪怕对那些文字一无所知。

    我各个花色都分别买了一些,它们味道每一个都很棒,而且货真价实,核桃味儿的的就真的含有核桃,榛子的就是真的榛子,巧克力分为黑和白两种,吃了不会觉得腻。事实上,这些看起来很像旅游商品的小食品,其主要的购买力并不是游客,而是当地人。大概走亲访友这些都用得到,是小孩子们喜欢的东西。

    这条街上只有一家卖馕的铺子。一家三口,年轻的爸妈带个小孩子。每次我们一买就是一打,然后一车人分着吃,其余的储存到后备箱里。塔县这地方山高水长,自驾游路上这是必备的干粮。而他们家的馕很多时候都是“限量供应”,时而门口会排队,根本轮不到摆出来,在馕坑里就已经被“预订”了。

    还有的时候,一连好几天他们都不开门。没办法,高原人民的生活就是这么恣意又随性。这个时候咱们就只能去吃别的,比如汉族的餐馆老板模仿XJ人做的拉条子。

    说起来,塔县这个地方驻扎着不少汉族人,他们也扎堆开商店,集中在小市场背后的那条街上。这里有宾馆、小卖部,更多的是倒腾玉石、药材和高原特产。让我深感意外的是——这个在后面的游记中单独拿出一片来聊——塔县卖石头的人还挺多的。此外更多的一批人是:

    从内地过来修路和搞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的务工人员。

    我看到一个大哥在马路牙子上和水泥,就过去跟他聊了几句,熟悉的四川口音。他说这两年收入不如从前,那会儿“勤快点儿每个月能拿到两万”,现在干的人多了,“人工不值钱了”。

    我注意到,当我们迎着清晨的阳光开始新一天的游逛,路过红其拉甫路口的时候,这里往往都蹲守着很多皮肤黝黑的男人。从他们的装束来看,这些都是在塔县打零工的壮劳力们。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