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欢庆

    “共庆归来日,同与龙飞腾。”

    暑假了,学生们很开心,即便老师布置了很多暑假作业,也丝毫影响不了学生们飞扬的心情。

    放假前,他们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日子——七月一日,香港回归祖国,举国欢庆。

    那一天,小苏叶唱着‘小么小儿郎’早早地和村里同伴们来到学校,只见学前班(幼儿园)、一、二、三年级的学生们个个都和自己一样,身穿校服,衣领上戴着红领巾,左胸前佩戴着印有‘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字样和‘香港区徽’徽章的纪念章。

    老师们的穿着也比平时正式很多,黑西裤,白衬衫,还有红领巾。

    红领巾是少先队员的标志。它代表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成的。

    全体师生在操场上集合,队列整齐,升国旗,唱国歌。

    先烈们看到了吗,祖国日渐强盛,这盛世如你们所愿!

    小苏叶望着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心里升起一种很特别的感觉,他年幼懵懵懂懂,不知道那是骄傲和自豪感。

    暑假的日子除了玩耍还是玩耍,整个村子都是小伙伴们的欢闹声,还有蝉鸣鸟叫。

    八月尾的时候,妈妈从城里回来了,带着小苏叶三兄弟去学校报名入学,大哥念六年级,二哥念五年级,小苏叶念四年级。

    枫树村的学校最高的班级只办到三年级,如果念四年级到六年级,就要到正昌村村中心的正昌学校,这里办有学前班至六年级的班级。

    不只是枫树村如此,其他的村小组也是如此。

    其实正昌村才是行政村,下面划分很多自然村,自然村又叫村小组,枫树村小组是其中之一。

    枫树村与正昌村之间只隔了一座大山,走大路的话需要绕山而行,步行一个多小时,走小路则直接爬山而过,大概五十分钟就能到达。

    因为距离有点远的缘故,去正昌读书都是在学校住宿的,小苏叶背着背包,提前一个水胶桶,桶里有衣架、凉席、毛巾、牙膏、牙刷、饭盆、筷子被单、枕头等之类的生活用品,背包里面有换洗的衣服,还有米、盐、黄豆、花生油,这是在学校住宿五天的伙食,礼拜五下午放学后才会回家,然后礼拜天下午才会回到学校去。

    小苏叶问过大哥住宿的生活,大哥说学校的宿舍有两大间,男女各一间,能放二十张上下铺的木床,而且学校有一位老工友(校工),他会负责烧洗澡水、蒸饭菜,你只需要提前将要蒸的米和菜洗好,然后放到指定的厨柜就行。有时工友也会煮一锅好菜卖给寄宿的师生们,一元钱一碗公(比吃饭的瓷碗要大一些)。

    小苏叶跟着二哥和妈妈从家里出发,大哥没有跟着一起走,他有变速自行车代步,那是妈妈花了几百块钱买的。

    走了一段大路后,拐上石阶小路,这条小路是枫树村上几辈的村民们沿着山脚开垦出来的,还铺上了河石,以免暴雨过后变得泥泞溜滑。

    小路弯弯曲曲的,靠山体一边有树木遮挡,另一边杂草丛生,阴凉阴凉的,即便是如酷热的天气,走在这里也不会流汗水,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感觉。

    这条小路小苏叶走过很多次,以往跟着爷爷奶奶或爸妈赶集时,或是去镇上姑妈家探亲,走得都是小路,不只是小苏叶,整个枫树村的村民去赶集或去村委基本上都是走这条小路。

    小路从山脚通向山坳,然后直上通向山凹处,山凹上有一个屋子,这个屋子不像屋子,右边是一个房间,左边空空荡荡,墙下砌有石椅,中间则两头通透,山风呼呼而过,人站在中间吹着山风,感觉很舒爽。

    这里叫做风门凹,寂静荒凉,除了风声和虫鸣鸟叫,就只能听见山脚下泗水河的水流声。

    这里曾经是一户人家,主人家有一片果场在下方半山腰,还顺便开起了小卖部,据说以前还有游击队把这里当作临时据点。

    现在风门凹荒废了,无人居住,小卖部也没有了,变成了人们路过此地的歇息点,纯粹遮风挡雨的地方。

    过了风门凹,上山的路就到头了,剩下的都是下山的路,依旧是弯弯曲曲的,但比上山时走得轻松一些,不多时,小苏叶看到一处果场,有很多土梨和酥梨树,以及一些他也不知道叫什么名的果树。

    果场的下方山脚下,是一个水库,由一条大坝拦截水流形成,河水溢满便会从坝面游淌而下,大坝的旁边有一个缺口,枫树村对面水电站的大水渠便是与这个缺口相接。

    很快下到山脚,一眼望去,是一片开阔地带,泗水河在中间流淌而过,河的两岸是农田旱地,以及密集的房屋。

    正昌学校就在村中心位置,过了正昌桥,再走没多远就到了,学校很大,周围都被围墙围住,校门安装了铁栅门,上方装有四个烫金大字,校园里面,除了两层的教学楼和一层的伙房,还有乒乓球台、排球场、篮球场、跑道,绿草坪以及升旗台。

    走进校门,只见五星红旗飘迎风飘扬。

    开学了,新的环境,新的同学,新的学业,只是妈妈又将离开家乡,这一学期都见不到了,小苏叶又期待寒假快点来临。

    小苏叶见不到的,还有那个喜欢荡秋千的小女孩,她还在枫树村念三年级。

    ……

    寄语:成长的路上匆匆忙忙,思念的人总在远方,若能不为生活所累,我们当偶尔停下脚步,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一堂。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