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隋唐府兵 > 第17章:论隋朝灭亡的原因

第17章:论隋朝灭亡的原因

    当今陛下将于明年开春,亲征高句丽的消息,已经传遍天下。

    赵家的男丁们,也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平常习练武技,演练战阵,也更加勤快了!

    天下已经十几年,没有发生过较大的战事了。赵越的叔叔伯伯们,大部分也没有亲身经历过战场!

    就在府兵们欢欣鼓舞,梦想着立功受赏的时候。殊不知,死亡的阴影,正向他们笼罩而来。

    赵越看着飞扬的雪花,不一会儿功夫,就把整片大地,都变成了白色。根据前世的历史记载,赵越很清楚,赵家的男人们去了辽东战场,恐怕就再也回不来了!

    赵越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却又不知该从何处下手。这让赵越变得很焦躁,练武的时候都提沉不下心神。射出的箭,更是大半都脱了靶!

    风雪中赵家堡外,来了几十骑人马。在族人们巨大的欢呼声中,赵越才知道,是在骁果军中服役的族人回来了。赵越的亲爷爷,也在其中。赵越的爷爷,正是赵家的现任族长。

    赵越心中想的:“军中的事,爷爷更为清楚,如果能够说服爷爷,不让赵家的男人去辽东。或许可让赵家免于此劫!”

    如何说服爷爷?赵越花费了两个晚上,才在心中打好腹稿。

    第二天赵越踌躇满志的去见爷爷!还没进门就开口大喊道:“爷爷孙儿赵越来看你啦!”

    屋里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爷爷都回来好几天了,你现在才看爷爷!实在该罚!”

    赵越推开门走了进去,只见屋里站着一位昂藏大汉。九尺的身高,体型彪悍健硕。微微鼓起的将军肚也初见规模,一头乌黑茂密的头发,梳理的一丝不苟。脸色红润,一脸大胡子,几乎垂到了胸前!

    他就是赵越的亲爷爷赵果,骁果军中的踏阵猛将。

    赵果当年曾是先帝杨坚的亲兵,追随先帝,南征北战。而后受先帝之命,保护晋王,也就是当今陛下,攻灭南陈!

    赵果如今在骁果军中,任校尉之职。也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不然凭他的军功,官职还可以往上提一提!

    赵果今年也不过40多岁,正值壮年。一身武技经过战阵淬炼,已到达炉火纯青之境。此次东征辽东正是信心满满,准备再立新功!

    赵果对赵越说道:“听说你小子我不在家这段时间,办了好些大事!一桩桩,一件件让人叹服!”

    “不愧是我赵家的麒麟子,爷爷的好孙儿,干的实在漂亮!”

    赵越听着爷爷的夸赞,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硬着头皮说道:

    “我这次来找爷爷,确实是有一件,关乎我赵氏一族生死存亡的大事,要与爷爷商量!”

    “什么大事,这么严重,你倒是说来听听!”

    “听闻陛下明年开春,将要亲征辽东。爷爷以为,此战胜负如何?”

    “陛下亲至,军心士气高昂,我大隋精锐尽出,粮草齐备,兵械整齐。当然是摧枯拉朽,大获全胜!”

    “此处只有你我祖孙二人,爷爷又何必如此自欺欺人!”

    “孙儿你认为,此战又会如何?”

    “当然是损兵折将,大败亏输,军中士卒十不存一!”

    赵果大怒道:“逆孙安敢乱我军心!那你且说说看,如何会大败亏输?如果说的有理,便暂且饶过你!如果说的无理,一顿家法,你是逃不掉的!”

    “听闻张掖太守阴氏师,明年将被调至军前听用,负责转运粮草,我说的可对!”

    “确有其事,不过此事尚属机密,你又从何处得知?”

    “袁道长和孙道长,收我为记名弟子。道门的底蕴,岂是旁人所能知?”

    赵果听完这话,脸色也变得郑重起来,开口说道:“你小子还知道些什么,且细细道来!”

    赵越看赵果的脸色便知道,赵果已经把此事放在心上,便开口说道:

    “我听袁道长与孙道长谈论此战,确实听到一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消息。”

    “袁道长断定此战必败,谈话完毕,还颇有深意的看了我一眼!当时我并不理解,这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直道爷爷们回到家,我才想起,我们赵家也有许多男丁,明年将一同出征辽东。我才明白,袁道长当时那个眼神是什么意思?”

    赵果一脸凝重的说道:“你仔细说说,他们当时的谈话内容,不要漏掉一个字!”

    “但袁道长和孙道长听到,陛下将要亲征辽东的消息。”

    孙道长便一脸惋惜的说道:“大战一起,不知道又有多少,我汉家男儿要战死沙场,埋骨他乡!”

    袁道长也开口说道:“此次去了辽东的将士们,恐怕十不存一,暴尸荒野!”

    孙道长又开口说道:“老道我醉心医术,很少关心政事。可是有其他隐情,此事竟会如此严重?”

    袁道长说道:“你且听我细细道来!”

    “此一战,当今陛下的目的何在?”

    自问自答道:“陛下希望借此战攻灭高句丽,提升在军中的威望。从而掌控军队,威压世家,以镇服天下。甚至还可以把一些,不太听话的军队,送去当炮灰!”

    “一个彻底掌控了军队的皇帝,会是官员和世家的噩梦!”

    “关拢门阀和山东世家,当然会全力阻止此事的发生。”

    “关陇门阀掌控着大隋七成以上的军队,到时候肯定会听调不听宣。暗中拖后腿,用尽一切手段,剥离陛下现在所掌控的军权!”

    山东世家掌控着大隋文脉,九成以上的文官都出自其门下。而且以范阳卢氏为首的世家,与高句丽多有商贸往来。

    到时候恐怕,会在粮草兵械上做手脚。甚至将我方情报,送给高句丽,以图将陛下所掌控的军队尽数葬送!

    河东世家,数百年来都是墙头草。在关陇和山东间来回摇摆。但是在剥离陛下兵权一事上,却是三方的共识!

    至于江南世家,虽是陛下心腹,但实力最弱。此战的粮草物资多是由江南提供,江南世家对陛下,恐怕也多有怨言!

    陛下登基以来,于山东河北等地大征劳役,动辄百万之数,民间破家者众!此时已是民怨沸腾,只需有人振臂一呼,便可成燎原之势!天下大有倾覆之危!

    反观高句丽,虽国力不如我大隋,然而其身处苦寒之地,民风彪悍善战!辽东之地也是土地肥沃,水源充沛,适合耕作。粮草物资想必不缺!

    知道我大隋倾举国之力而来,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必然会拼死抵抗,上下一心,众志成城!

    而且辽东之地气候寒冷,适合作战的时间也就4月到9月。短短五个月时间,若不能速胜。则大军必败,无数将士会被辽东的冰雪活活冻死。

    通过以上情况分析,此战必败。我大隋也会因此陷入战乱,更严重一些,恐怕会改朝换代!

    孙道长开口说道:天下大乱,山河倒悬,不知道又会有多少人死于非命。袁道友可有方法阻止这一切?

    袁道长叹息道:天下大势滚滚而来,此乃天命也!天命不可违,老道纵是粉身碎骨,也难阻其万一!唯有顺天应命,方可得全!

    孙道长也叹息道:“总要做些什么?能救一个便救一个,能少死一个便少死一个!”

    袁道长又说道:“孙老道,你不是正在做吗?赵越小子不也是正在做吗?你们所研究的伤口缝合之术,不就是为接下来的大战而准备的吗?”

    “如此功德加身,到时孙道友恐怕会立地成圣!实在是羡煞老道!”

    “如此功德,不要也罢!老道只愿天下太平,百姓安康!”

    赵果听完这些消息,也是低头沉思,久久不愿意开口说话。

    赵越开口打断了,这沉重的气氛:“袁道长所说,恐怕会变成现实。众所周知,袁道长最擅长相面测运,对天下大势,向来把握得极为精准!我们赵家不得不早做准备。”

    赵果开口叹息道:“听完你这番话,老夫都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死人了。”

    “然而,此次出征辽东,乃是陛下军令。我辈府兵不得不去,如果违抗军令。我们赵家,恐怕会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花木兰当年为什么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实在是军令不可违!”

    “我们府兵平日里不用服摇役,不用缴纳税赋。然而,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到了战时,这些就是我们的买命钱!”

    赵越开口说道:“阴氏家主负责后方粮草转运,可否到他帐下听用,避免上前线!”

    赵果无奈的开口道:“我赵家骑兵的精锐天下共知,陛下又怎么会放着如此精兵不用?”

    “也罢,到时候能不去的便不去,尽量多保留些火种!”

    “赵越你是我赵家孙儿辈中,最出色的弟子。光耀赵家门楣的重任,恐怕就要落到你肩上了!”

    “从今往后,我不会再把你当孩子看待。家族大事,你也可以参与商讨。事关赵家前途,你可要用心才是!”

    “这件事我会与族老们商讨,到时候还要靠你来说服各位族老,还有那些不知内情的族人!”

    “今天就到这,你先回去,我也要好好斟酌细节,把损失降到最低。”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