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见江山多妩媚 > 第二十一章 胡老大的三观

第二十一章 胡老大的三观

    下来轮到那几位读书人了。

    其他三人的眼光都看着居中的俊俏公子:“还是郭兄请先。”

    “小弟长于文章,却短于诗词,你们是知道的。”清凉的天气,郭公子自袖中抽出一把洒金折扇,“唰”的打开,不紧不慢扇了几下。

    扇柄下一块绿莹莹的紫玉坠轻轻晃动起来。

    “三位何不先展佳作,容小弟酝酿片刻。”

    “断断不可,在郭兄面前说诗,我等岂不成鲁班堂下拉大锯,夫子门前掉书袋,终是贻笑大方了。”三人异口同声推辞道。

    有时候,恰逢其时的自谦,才是对强者最好的支持。

    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既如此,小弟却之不恭了。”郭公子站起来,环视众人一圈,折扇一收,朗声道,“江风此俱寂,但余丝竹音。昧昧我思之,佳人何独行。”

    “好!”屋内众人又是一片称颂。

    兰兮展颜道:“郭公子,这算是应景之作么?如此,兰兮先谢过了!”

    郭公子眼睛一亮,脸上甚是受用。

    宁轲却一声轻哼,声音不大不小,算是对他方才讥嚣文砚的回应。

    虽说你好有才气的样子,但也不妨碍我对你的鄙视。

    算是秋色评分,唯郭公子情商独占一头。

    第二轮开始了。

    这回应对的是颜学士的朋友,也不知是本就不长于诗词,还是有些心不在焉,作诗倒有些失了水准。

    好在兰兮倒是解语如花,寥寥数句便应了过去。

    这也充分体现出顶尖“都知”的水平,不仅谈吐风雅多趣,善诗知文,还须八面玲戏,善于调派周旋,最是顾及客人颜面。

    她的目光再次落在宁轲他们这边。

    胡千石让身边婢女将酒杯斟满,一口气连干五杯,方放下杯子。

    兰兮惊道:“胡公子这是何意?”

    胡千石笑道:“我既不会作诗,又不能扫了大家的兴致,自然要痛快认罚才是。”

    兰兮失笑道:“公子真乃信人!只是规矩在先,每桌必推一位应题方好。”

    她的一双盈盈妙目转向宁轲。

    “这位宁公子,目中自有清雅之气,想是佳作已成......”

    此言一出,宁轲惊得汗水涔涔而下。

    我去。

    这是要逼我来一场“抛诗打人”的节奏啊?

    可这不正是早被小白文作者薅成一地鸡毛的烂段子之一么!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作为一位入门级诗词爱好者,宁轲自认为当个临时的诗词搬运工还行,理智告诉他,在古代,若真要像书中那般,拿一首或几首诗就去四处装逼,怕是真就要变成笑话了。

    不说别的,单说这其中一大的BUG。

    如何即时而兴,随兴附和,和而成诗,却诗不偏题,就足以让一大票南郭先生们现出原形了......

    只是此时已无暇顾及了。

    就这一次,一次就好了。

    宁轲在心底给自己找了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理由。

    (只是这个理由是不是有点勉强呢?)

    他长身而立,乘着酒兴,高声道:“出其东门,妹妹不来;出其南门,妹妹不来;出其北门,妹妹不来;出其西门,妹妹不来。”

    “妹妹我思之,妹妹来乎?妹妹来乎?”

    四下顿时一片寂静。

    紧接着爆发出一阵不可抑制的大笑声。

    哥哥你错了!

    文砚苦着脸,拼命缩起身子,像是要将自己塞进矮几底下。

    那位诗才甚佳的郭公子,手中扇子击打着桌面,连声道:“荒唐,荒唐!”

    兰兮嘴角轻扬,笑意分明正在扩大。柔声道:“妹妹来不来,姐姐我可不知,只是这几杯酒,弟弟却万万不可推脱了,”

    完美!

    这样戏剧性的效果让宁轲很满意。

    爽文的走向不就是老牛嚼牡丹,扮猪吃老虎。

    反转,反转。

    特么还是反转么!

    就算日后想起这一段,或许会尴尬得脸疼,但在这般美人面前,只要是个男人,稍微降低点智商岂非再正常不过。

    待笑声稍歇。

    宁轲故作叹息道:“姊姊有命,本应从之,奈何小弟心中还有一位妹妹,可否容我再请上一回,”

    兰兮闻言一怔。

    “有趣,有趣。”邻座的颜学士抚掌大笑:“小友言辞谐趣,却不知还藏有几位好妹妹,何不一并请出。”

    诶!

    原来这位清流大佬,却也是位妙人啊。

    却不知这位颜学士本就是天性洒脱,不拘于世俗常理之人,既喜寄情于山水,也是勾栏青楼之常客。

    宁轲拱手一礼,道:“先生有命,学生不敢不不从,只好就此献丑了。”

    “月本无今古,情缘自深浅。”

    一句既出。

    满屋目光全落在了他的身上。

    郭公子手中的折扇停了下来,若有所思。

    文砚不觉也挺直了腰。

    只听颜学士轻笑道:“好句,明月本无古今之分,感怀各有浅深之别,寥寥一语,却是情景交融,意韵顺畅至极。”

    众人莫不点头称是。

    宁轲心下得意,呤道:“昧昧我思之,朱楼梦未远。”

    后一句出来,众人却一时沉默下来。

    初时只觉全诗连接起来,倒像是弱了几分气势似的,但细细一咀嚼,心情又有些莫名的怅然,余韵袅袅,意味深长。

    文砚更是且惊且疑。

    数年同窗至友,除了长于词藻堆砌的华丽文章,骗骗小姑娘,顺便感动一下下自个儿,这小子的诗词,哪一回能有什么出彩之处。

    今天这首诗该不是从什么地方抄来的吧?

    可我怎么不记得呢?

    另一边,身为都知,兰兮点评的好诗好词也不算少了,却从未有过像今天这首诗,让她感到如此奇妙不已。

    诗当然很好。

    但具体好在哪里,一时间却又说不出来。

    她只得斟酌用词,勉强点评道:“宁公子作诗,用字虽平实无华,然意韵悠远,犹自回味不绝,有雅士之风也,以公子年纪,倒是少见,少见。”

    宁轲心下欢喜:“姑娘过誉了。”

    颜学士忽地一笑,道:“昧昧我思之,朱楼梦未远。小友想是心有所指,以诗寄情?”

    他瞥了一眼兰兮,摇头道:“姑娘身在此诗中,一时不解其中之妙,原是再自然不过。”

    好似一语点醒梦中人。

    兰兮眼放异彩,目光莹莹地望向宁轲。

    艾玛!

    我可真没这么多的想法啊!

    宁轲涨红了脸,似乎连耳根子都在发烫。

    这几句原是来自前世《红楼梦》中的一首五言诗,还是借一个小姑娘口中呤出,宁轲一直特别喜欢,是以便记了下来。

    这次摘了其中的两三句,又换个个顺序,居然效果不错,

    这感觉实在太爽。

    难怪大家明知是扯淡,还是对“抛诗打人”这玩意儿乐此不疲啊。

    自古以来,青楼之地,便有妓者以文采给士人精神上的满足,士人以诗词歌赋为妓女增添声名的传统,双方各取所需,竟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即便不是什么足以名扬千古的好句。

    宁轲此刻倒也领略到了几分被高看的快感。

    想前世北宋词人柳永,满腹锦绣华章,却流连于烟花之地,视青楼女子为知己,倾心相交,便是被皇帝一句“且去填词”断了功名,亦不为悔,反留下个“奉圣旨填词柳三变”的美名。

    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哎,舍了所谓的人生大成就。

    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另一至高境界呢。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际,一双纤纤素手,端一杯酒递了过来,耳边传来花魁娘子的声音:“公子美意,小女子心领,此薄酒一杯,以表感激之情。”

    渐消酒色朱颜浅,欲话离情翠黛低。

    面对这般言语曼曼,玉颊红霞生,宁轲又有些迷糊了。

    应该换一首更绝美的诗,才配得上这绝美的颜啊。

    (无耻小贼!)

    他那不争气小心肝,好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瞬间便也清醒过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