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我见江山多妩媚 > 第二十章 异世天下

第二十章 异世天下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兰兮裣衽作礼,曼声道,“小女子有礼了!”

    她的声音不高,还带着轻微的气音,但屋子里的每个人,都觉得像在对自己说话一般。

    宁轲更觉如此,连耳根似乎都有些发热。

    那些年我也追过女孩的......硬盘里的私藏至少不低于一百个G......全都是德艺双馨的岛国老师......但是......

    他扭头看左右了一眼。

    噫,大家都差不多嘛。

    胡千石的酒好像喝急了些。

    燕行坐在位子上,却是双手握拳,双眼圆睁。

    文砚勉力扶住矮几,目光迷离,脸上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

    醒醒。口水流出来了都......宁轲心里平衡了许多。

    他忽的又有些恼火,特么的,男人见美女怎么都是这德行?

    难怪圣人云,君子知好色则慕少艾。

    (圣人好有经验的样子哦。)

    兰兮素手轻抬,斟满面前酒杯,一双妙目自众人间盈盈掠过。婉言道:“各位光降寒舍,多有简慢,尚请恕罪,小女子先喝一杯为敬,”

    说罢,便掩唇一饮而尽,雪白的脸颊上,一抹红晕荡漾开来,倍添丽色。

    众人自是一同饮下。

    接下来的戏码,就是“打茶围”。

    所谓打茶围,就是花魁娘子陪客人喝喝酒,品品茗,呤诗作画对对子。

    此时,客人之间的才情PK才是关键。

    只有最出众那位,才有机会被花魁娘子邀请到自己的房间,一起喝杯酒,聊会天,弹个琴,赏个月啥的。

    聊得来就多聊会,聊不来,就弹一首小曲儿,算是个人专属演唱会。然后客人就可以走了。

    至于想那啥事儿就算了吧。

    俗气!

    知道什么是清高人设么?

    如果你非要往阴暗处想,知道“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这句俗语么,别拿自己的爱好去挑战人家的专业。

    消费心理学,人家可比你精通多了。

    在宁轲前世,一千多年前,书法翘楚,画坛宗师,兼大宋官家徽宗皇帝,第一次进青楼,也是依着规矩,从一曲黄昏晓,直等到月上天街凉如水,才入了汴梁城第一花魁李师师的香闺。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直是少人行。”

    坊间传说,李师师面无表情地为她的官家唱了一曲《少年游·并刀如水》,然后就......逐客了。

    被花魁娘子逐客?

    皇帝当到这个份上,那也是没谁了!

    好在宁轲来这,一直是抱着批判性的学习态度,所以倒也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

    有酒无令岂成席?

    兰兮道:“小女子不胜酒力,再饮恐有失仪,倒不如毛遂自荐,作个令官,陪各位行雅令,添些酒趣如何?”

    众人道:“但凭姑娘支使。”

    兰兮展颜一笑:“古人云:酒乃忘忧物,诗从此中来,今儿我便斗胆发一新令,愿引诸君子得斐然文章,珠玑诗句,便是喜之不胜了。”

    雅令有诗词令、对子令,四书令,花枝令、谜语令等等。

    大周承继前朝,文风极盛,酒席之上,皆以以诗探花为雅事,青楼乃时尚之风向标,自然是首当其冲。

    旁边几个读书人面露喜色,跃跃欲试。

    其中一位身形硕长,面带傲气的俊俏公子,更是眼神睥睨,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

    “小女子自不量力,先出一题,诸君子应题,”兰兮收起笑意,作严肃状,“诸位可自由组队应题,有不遵者,或落于下乘者,当连罚五杯,逐出席外与人斟酒。”

    室内顿时响起一片轻笑声。

    宁轲头一下子变两个大了。

    他拿眼睛看着其他三人。

    “你别瞅我,我去的地方可没这么多事。”胡千石低声道:“原想图个雅趣,不想竟是这般调调儿,容我退出先。”

    “以前光是听说过,今天可真要见识一番了!”燕行居然有些小兴奋。

    宁轲默默赏了他一个白眼。

    只有文砚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莫慌莫慌,就是凑几句诗而已,本公子还在呢。”

    嗯,至少在此之前,他是他们中间作诗最好的了。

    说话间,兰兮道出了今日席间题目。

    果然是诗令。

    题材不限,长短句不论,但须将“昧昧我思之”五字添入其中。

    这五字语出《尚书.秦誓》:昧昧我思之。如有一介臣,断断猗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

    刹那间,一屋子的小伙伴都惊呆了,

    这尼玛连《论语》都用上了,考秀才也不过如此吧,还要不要人愉快地玩下去了?

    花魁娘子浅笑呤呤地看着眼前众人。

    她的角色被称为“都知”。

    这“都知”的角色可不是谁都能当的,除了容貌举止能压住阵,博古通今,善诗知文,评判对错,活跃气氛才是最重要的。

    行话道:百妓之中,可选花魁七八,花魁十人,得一都知足矣。

    沉呤片刻,

    邻桌一位目光炯炯,唇方口正,颌下三络长须的中年人率先起对。

    “萧萧雨中路,正此远行役。昧昧我思之,结草以为期。”

    “好诗!”在座的众人齐声赞道,

    兰兮举杯一饮而尽,点评道:“离别之诗,世人多以伤情挽之,然先生殷殷惜别之中,更多有劝勉之意,哀而不伤,悲而不颓。”

    “大人,此去多珍重矣!”

    中年人眼睛一亮,抚掌大笑:“果真是兰心蕙质,知我者,兰兮也。”

    这时文砚也认出此人身份。

    颜丹书,清流大佬。

    天玺五年秋闱,颜丹书高中探花,但他既没进翰林熬资格,也没外放作官,反而入杏林书院作了圣人门生。

    五年后,遂以明月楼第九层“知命境”的身份,出仕为官,拜翰林侍讲学士。

    今天,颜学士送别一位外放做官的好友,本是随感而发,却被这兰兮听出弦歌之音,心下大为欣慰。

    坊间传言,这兰兮出身官宦之家,自小习练诗文棋画,色艺双绝。后因父病逝,生计无依,才被迫至此作了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

    其曲折身世与绝世才情,反倒令她成为一般人很难请动的传奇人物。

    此时,她一双妙目,轻落在宁轲这边。

    胡老大把玩着酒杯,装作没看见。

    写诗......还是词吧......用典,对仗、平仄,押韵,哪一样都玩不转啊.....

    宁轲心里慌得一批。

    好在文砚直起身子,呤道:“春时风满池,枕上雨轻寒。昧昧我思之,尤是深闺人。”

    “妙”,掌声又响了起来。

    文砚拱手四揖,脸上受用的表情,却是藏都藏不住。

    只有读书人中的俊俏少年,面露讥诮之色,虽一闪而过,却还是被宁轲看在眼里。

    兰兮面带微笑,道:“戏于春闺,流于儿女离情,原本难有上乘之作,然文公子以情动人,尽得‘昧昧’之意,也是极好的。”

    “小女子说话直了些,还请公子勿怪。”

    文砚面上一红:“忘情,忘情,倒让姑娘见笑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