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大唐嫣雨梦 > 第18章:董太师之 疾

第18章:董太师之 疾

    想到美人,就是在这片山林里,在面对巨熊时,被陶少卿救下的。

    心里便莫名的,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为什么,那个英雄救美的人不是我?

    再想到她们,居然和那个呆子,在这片林子里,围着篝火烤熊肉,还是整整一夜。

    心里就一阵搅痛。

    但随即一想,世间的人,各有各的缘。

    如果不是因为这陶少卿,先行救了她们,自己也就无缘,在两个恶贼手上,救了她。

    回忆着,初次见到布袋中的柳如嫣时,一向眼见高于顶的自己,竟有如见到天人。

    还有,在割开布袋时,只披着一件罩衣的她。

    当时,看着美人眼中,那个纯真又无辜的眼神,便在一瞬间,击垮了自己,那自以为是的铁石心肠。

    而接下来,又背着她狂奔了十几里。

    没人知道,当那具温香暖玉,且柔弱无骨的娇躯,紧贴着自己的肩背时,所带给他的冲击力,究竟有多大!

    更别说,那一路上,他武轮,究竟飚出了多少鼻血。

    所以,当她们主仆二人,冒着大雨负气离开道观后。

    几近疯了的自己,和陶少卿飞奔在街上寻找着,那一刻,他才知道,仅仅一天,他武轮,便离不开她了。

    万幸中,自己在街上,遇到了那个,被如嫣救下的谭家人。

    在他的口中得知,原来,美人已被他们抓到那处小院,并且,他们的头领正在逼问中。

    如此因果下,本以为,自己会再次上演英雄救美。

    可气的是,竟又被他陶少卿,抢先一步。

    而且还是当着自己的面,就那样抱走了心爱的她!

    这怎么能不让他气急?

    所以,今日在面对凄然的如嫣时,才会控制不住的拥抱她。

    回想着,遇到她不到两日来的前因后果,骄傲的武轮知道,他,已经被她征服了!

    望着前行的五人,暗中的几双眼睛,在对视过后,其中一人,便迅速的离去。

    而一心寻找宝藏的五人,根本想不到。

    在接下来的几日里,他们将面临的是,何等惨烈的追杀……

    就在五人进山寻宝之时,京城内,正发了生一件大事。

    身为国戚的董太师,病了。

    不知何因,下朝回府的太师,忽觉头疼欲裂,家人立即召名医诊治。

    但前后急召的这三位,都是京城内,最有名望的医师。

    可当他们面对老太师的病情时,却也束手无策。

    见这几位名医,都无法诊治夫君的头疾,随侍在旁的老夫人,竟急得大哭。

    这时,孙女董小婉道:“祖母莫哭,眼下,家父与兄长皆不在京城,依孙女拙见,需紧急派人进宫,将祖父病情急告姑母,让她指派御医前来,尚可有得一救!不知祖母意下如何?”

    一心礼佛,遇事毫无主见的老夫人,见孙女的提议委实妥当。

    便含泪应允。

    随即,便安排家人骑着快马,前去禀报。

    宫门守卫见来人,自称是太师府的人,有急事求见董妃。

    遂不敢怠慢,忙将此事,传达给宫事太监。

    因那董妃,乃当今皇上宠爱妃子,故此,执事太监亦不敢怠慢,几近一路小跑来到福泽宫。

    听闻家父病急,董妃当既泪目。

    随后,她即刻前往御书房,向皇上禀明缘由后,皇帝便急令,命国手何太医前往。

    就这样,何太医领旨后,立即动身赶往太师府。

    而董妃,则坐乘轿撵出了宫,却不想,一行人,却在闹市中,被一突发事件,而堵于街上。

    经随侍太监查问得知。

    原来,造成拥堵的原因,竟是因收落地税的差人,在已征得歌女的税后,又当街调戏该女子。

    那女子的老父上前解劝,竟遭差人蛮横殴打“致死”,因此,才造成民愤围观,以至堵街。

    得知因由的董妃,虽心急如焚,却也无奈。

    正在这时,忽现一小道姑,仅凭手中银针,既将“死人复活”。

    如此神技,惹得围观百姓惊叹!

    也因此,见那老父已醒转,迫于压力之下,官差又赔了银两,所以,围观众人也随之散去。

    而董妃,在得知此事的来龙去脉之后,随命太监,将此女引至轿前。

    “这位小道姑,适才听闻,你竟然以一枚银针,便可将死人救活,真可谓是神技呀!”

    这小道姑一笑:“回贵人的话,其实那位老者,当时尚未死透,他仅仅是一时气绝而已,所以这算不得什么神技!”

    董妃道:“既如你所言,那要怎样才算神技呢?”

    小道姑:“其实,这世间哪有什么神技,但只要医术精湛,能救万人于水火便可,总比一些江湖庸医,总是大言不惭的,口称什么神技、神医的强得多!”

    品味着她的话,董妃似有如所悟。

    随即说道:“那敢问一句,眼下家父因身染重疾,我正欲回家探望,不知姑娘你,是否有能力一治呢?”

    小道姑一笑:“这位贵人,首先我是道姑,不是小姑娘!其次,既然是贵人家父身染重疾,您总要描述下,他的具体病症吧?”

    董妃一怔,心想这出家人,都这样说话直接吗?

    但为了救治家父,也就没有追究。

    于是耐着性子说道。

    “适才听闻家人来报,说老父下得朝堂后,在回府的路上,便绝头痛欲裂,虽已请这京城内数位名医,却毫无办法,不知道姑你,可否有把握为家父诊治?”

    小道姑笑道:“这有什么,区区头疾而已,如果我见了病人,最多十针,保管针到病除!”

    见她如此自信,董妃大喜!

    心道:虽然已请何御医前往,但凡事皆有个万一。

    眼下这个小道姑,既然如此自信,且围观众人皆亲眼所见,她凭一根银针,便将那已死之人救活,想来,应该有真本事!

    于是便道:“这位小道姑,如你不嫌,我们可否以姐妹相称!不然这一口一个小道姑和贵人的,彼此都叫得生分了!”

    小道姑笑道:“当然可以啦!看着贵人你比我大,那我就叫你一声姐姐了!”

    董妃笑道:“好妹妹!既然如此,那就请随我回府如何?”

    小道姑:“好呀!那就请姐姐头前引路吧…”

    太师府内,卧榻之上的董太师,已因疼痛难忍而晕厥。

    几位京城内,颇有名气的名医,却苦着脸垂手叹气。

    见诸他们皆束手无策,多数的董家人,内心已放弃希望。

    但董老夫人,与孙女董小婉,却依然执着。

    因为,在她们的心里,还在抱着希望。

    这时,家丁来报。

    宫里的何太医,奉皇上与董妃之命,特来府上为老太师诊治,现正在客厅等候。

    闻听是何太医来了,董夫人随即精神大振。

    因为,这何太医,可是宫内御医中,医术最为高超的所在,素有神医之称。

    如今女儿既请得他来,丈夫的病必有希望。

    随即,忙急令家人速请。

    而一旁的几位名医,也早有耳闻何太医的大名,虽素有结交求学之念,但苦无良机。

    今次,得闻何太医大驾,他们愁苦的面上,也是一喜。

    心道:何太医亲至,自然有望攻破此绝疑之症了,所以,都在翘首以待。

    这时,由家丁引荐,一位穿着官服的白发老者,正提着药箱,匆匆入内。

    董老夫人虽耳聋,但眼力尚在,一眼便认出了他。

    “何太医请坐,老身闻知你来,我夫君的命,便有救了!”

    其实远在七年前,她因为眼疾不能视物,便是夫君出的面,请得这位何太医诊治的。

    七年了,老夫人至今未忘,这个何太医不仅医术高超,为人更是谦逊有礼。

    所以,一直在念着他的好!

    “承蒙何太医亲至,想必我夫君的命不该绝,老身在这里,先行谢过了,还望何太医速施妙手,救还我夫!”

    何太医一抱拳:“回老夫人的话,下官一定尽己所能,请您放心。

    说着,便来到病榻前。

    只见何太医,先是翻开董太师的眼帘看了看,随即,伸出二指为他诊脉。

    老夫人和孙女,还有一众家人,都在心急的期盼。

    而那几位名医,也立在一旁观摩着。

    但见这何太医,为老太师号完脉,神色凝重的说着。

    “老太师因国事操劳,引发头疾巨痛,眼下甚是凶险。此头疾,如那三国时期的曹操,头痛起来,有如天崩地裂。此病如在青壮时期,自己尚有能力一救。但以老太师如此年纪,恐难过今晚!”

    老夫人闻言大惊,难以置信的她,连忙苦求着。

    “求求你何太医,我夫他今日归府后,便如您所说,一直大喊头疼,开始时尚能识我,后疼得几尽丧失神识,最后便晕撅过去。如今,府内仅老身与孙女在,我儿出使边疆尚未归来,如夫君他真的就此不起,我、我可真么办哪!呜呜……”

    她这一哭,屋内那些大小妻妾及子女,也都随着悲悲切切起来。

    何太医无奈道:“秉夫人,下官将尽最大努力医治,但恐结局不尽人意,望老夫人体谅!”

    老夫人闻言,随即亲口承诺道:“请何太医放心,如夫君真有三长两短,绝不追求你的责任。”

    何太医道:“回老夫人的话,下官是奉皇命,和娘娘的懿旨前来,自然会尽心诊治老太师的,所以,您不必如此!”

    说着,这何太医,便施展针灸艾术,并配合着药剂,内外兼备的施救一番。

    可惜,在他用尽了手段,那卧榻在床的老太师,皆无半点醒转之意。

    看着面如土色,气若游丝的老太师,家人无不悲凄哽咽!

    这何太医,见自己用尽了抢救手段,亦不能回天。

    而病者的瞳孔,已渐扩散,甚至连呼吸已近停止。

    到最后,就连脉搏也摸不到了。

    无奈之下,只能告知董家人,备好后事。

    老夫人见这国手太医,都无法救得夫君,心中便再无希望。

    悲切的她,也只能令管家,紧急操持丧礼后事。

    于是,在这短短时间内,董府上下里外,皆将灯盏换为白色,并人人披麻戴孝,置办起丧事来。

    正在这时,心急如焚的董妃,方行至家门前。

    刚下轿的她,看着自家府门前,竟己高挂白灯白幡,家人仆丁皆披麻戴孝,且处处哀声大恸。

    心里便已知结果。

    于是,疼得她哎呦一声,便晕倒在府门前……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