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之从1999开始 > 第十四章:咱家麦子熟了,回来吧!

第十四章:咱家麦子熟了,回来吧!

    转眼,重生一个多月了。

    期间。

    五月五号,姥姥来了一趟,掏空了家底。

    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年她还想再掏空一次。

    对此,刘先生和王女士统一思想。

    要钱没有,要命也没有。

    着急攒钱,接着赚钱呢!

    五月七号,菩萨嘱托爱青。爱青人小。

    只好请王女士出马,帮忙打个电话。。

    五月八号,菩萨再次嘱托爱青。爱青仍然一小只,没法一口气长大。

    只好请王女士出马,帮忙搞定爸爸。

    菩萨不易,爱青叹气!

    五月十五号,即农历四月初一。外面阴沉沉的,挂着呼呼的大风。

    这天。妈妈早早地把爱青扒拉醒。

    小娃儿皱巴着小脸儿,揉着小眼儿。嘟嘟囔囔,不差这会儿。

    王女士磨磨牙,手痒痒。

    举起手来又停住。算了,孩子还小,渴睡。

    估摸,菩萨也不愿意在大清早儿,看到我打孩子。

    遂让三姨打湿毛巾,仔细地给爱青抹抹脸。

    三姨边给我抹脸,边小声哄道。

    “青青,一会儿别乱说话。大人咋做,你学着就行。你妈妈刚才举着手,那

    模样不好看。今儿,你老实点儿。要是挨上两巴掌,得多疼!听话,哈!”

    爱青听此,睁圆了眼。

    我费劲儿吧啦的,请你们办点儿事儿。

    菩萨都支持我了,王女士还想揍我!

    哼哼。

    她要真这么干,以后我就不和菩萨联系了!

    咱家就看着隔壁人家吃排骨吧!

    咕咚,爱青咽下不听话的口水。

    昨儿,隔壁炖排骨的香味飘过来。我就着香味儿,多吃半碗饭。

    哎!我什么时候和人菩萨联系了?

    唉!本是忽悠王女士她们的。

    这么说着说着,自己都当真了。

    难怪人说,三人成虎。

    再次,打量打量自己的小身板。

    先这么着吧!

    王女士把香案摆好。再次叮嘱爱青,先干啥,后干啥。你得多磕俩啊!

    看,王女士,三姨,爱青依次站好,手举三根香。

    前两位表情虔诚,后者无畏中带点儿恶作剧后的讨好。不好意思,老麻烦您。

    王女士和三姨俯身拜三拜,再跪地磕头。一人磕了三个。

    爱青也跟着拜了拜,磕了六个。

    但是,王女士一回身。对着爱青皱眉,不满道。“不是让你多磕俩嘛!咋就不听!人菩萨老稀罕你,老照顾你!给人多磕俩咋啦,你能掉块儿肉!”

    说着,就要按下爱青,再跪下磕头。

    我挣扎着,急声道。“我磕了六个!是你俩慢,我快!”

    王女士就是这么个人。她没看见的,不怎么信。

    “哎哎,大姐。你先撒开青青,别把孩子按坏了!你手又没个轻重。你要还不信,就让青青当你面,再磕俩。”三姨边赶忙拉住王女士,边给爱青使眼色。

    爱青木着脸,低头。当没看见,矗那儿不言语。

    王女士见此,不再拉扯。哼一声,转身出去了。

    三姨过来,摸摸爱青的胳膊,再拍拍后背。安抚道。“没事儿,说明白就行。你妈妈就那样儿!随你姥爷,还爱动个手,我都挨过。”

    说完凑到我脸上,瞅瞅我的眼睛。“这回没哭呢?一下长大了,成大孩子了。”

    当然,28了,又不是真4岁。

    哭,自己难受。

    王女士,你等着。等你和爸爸俩人掰的时候,我先看两天戏。

    看你哭两天。让你爱好动手!

    到了五月二十九号,即农历四月十五。

    这天的天气也差,又是打雷下雨,又是刮大风。

    爱青早早起来,等在一边。

    王女士熟练摆好香案,点燃香。先递给三姨,后递给爱青。动动嘴,却转身。

    爱青清冷道。“你们先拜,等拜完,看着我拜。”

    王女士回头瞥一眼爱青,“行。”

    三姨拽拽爱青,“都行。”

    就这么着。爱青在王女士,三姨的注视下,如同上次操作。

    “这事儿就过去了。啊,大姐,青青。”三姨和稀泥。

    我和王女士对视一眼。双方都在心里道,行吧。我当闺女(妈妈)的。

    今儿,爸爸睡了一觉。

    醒来,取下挂历。边撕下挂历的一页,边念叨,快回老家了。

    撕下的那页,上面写着六月六号,农历四月二十三,芒种。

    刚念叨完,喝口水的功夫。BB机接连响两声。

    一看,两家的消息。

    “青青,跟爸爸走。我带你,给你爷爷,还有你姥爷打电话去。”爸爸说着,抱起爱青。带胡茬的下巴贴贴爱青,看没反应,再贴贴。

    爱青破功,木着的小脸一下绽开。“哎呀,爸爸,扎得上啊!”

    “你个小人儿,生啥气。老是气鼓鼓的,不怕不长个儿。别跟你妈妈置气,

    没你好果子吃。胳膊扭不过大腿,知道不。”爸爸劝道。

    你看看你爸爸我,学着点儿。你老念叨快点儿长大,那心得大些。

    你妈妈说啥是啥,先听着。到时,你咋办的,她又管不到。

    到了王女士跟前,爸爸打声招呼。“英子,两家来信,让回电话。咱一家子都去吧,叫上净净。”

    王女士瞟眼爱青,嗯一声。提一口气,冲小卖铺方向喊道。“净净,净净!”

    顷刻间,三姨出声。“嗳,嗳!”边回应,边小跑。

    到了一看,大伙都在。猜到老家有信儿了,一直盼着呢。

    “来,青青,我领着你。你爸爸一会儿得打电话。”三姨咧嘴道。

    爱青示意爸爸,下地,牵起三姨的手。

    爸爸看看王女士,温声道。“我抱君君吧。过会儿,你先给她姥爷打。”

    王女士嗯一声,让爸爸接过妹妹。

    走到电话亭。有人在用,还有排队的。

    这个时候,在外打工的都放不下家里。农忙的时候,打个电话,回家帮忙。

    不像后世,城市化程度越高,人们越不愿在地里忙活。因为种地收入微薄。

    终于,轮到我们了。

    打给姥爷的电话接通。王女士问。“爹,家里咋样?”

    姥爷,王来福。1951年生人。

    高中肄业。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出门打工。

    爱好打孩子,人前没存在感。远交近攻。

    祖上是地主。在爱青的记忆里,姥爷在人前一直是谨小慎微的样子。

    而对自家人,攻击力十足,除了舅舅。

    老了之后,平和许多。

    话筒那边,声音有些文气,拉长音喊道。“咱家麦子熟了,回来吧!”

    说完,一阵劈里啪啦。

    姥姥的声音传来。“哎,老大。咱家可是种了十多亩地,你得帮衬一把!你回来,先到咱家来。等收完,再到你婆家去。”

    哎呦喂!我爸爸在王女士旁边听着呐。你声音那样高,我都听得清清楚楚。你的算盘打的真是噼里啪啦响。无语!

    哎呦!丈母娘,我可是听见了。那咋可能?孩子妈是我家人!

    唉!娘这是想的真美。我先帮娘家,人婆家能愿意。不得干仗!

    唉,娘。等我回去,我多干些,你腰疼也能轻些。只是,没多少劲儿。

    王女士应付完姥姥,长舒一口气。把话筒递给爸爸,也旁听。

    打给爷爷的电话接通。爸爸问。“爹,家里咋样?”

    爷爷,刘老虎。1950年生人。没上过学。刘家门人多势众,在村里不好惹。

    祖上八辈儿贫农,却积攒下不少家底儿。

    爸爸和王女士于1989年订婚,于1990年结婚。

    新房是三间砖瓦房。买来电视和录音机,往新房一放。

    姥姥本想给王女士找个有钱的,好帮衬娘家。一看这条件,也就松口了。

    主要,来求亲的里面就数爸爸条件最好。

    话筒那边,声音短促却洪亮道。“咱家麦子熟了,回来吧!”

    咳嗽两声,接着道。“你个人回来就行。你娘说了,别来回折腾孩子,受罪。”

    啪,挂了。

    爸爸放好话筒。瞅着王女士,挑眉,得意状。

    看看,我家。再看看,你家。就这,还向着呢!

    王女士眼皮儿耷拉,往上抱抱妹妹。抿抿唇。

    我能咋办!我家就这样了!

    爱青撇撇嘴。爷爷家面子给的足,活儿还是要干的!

    “走,家去!”爸爸一把抱起爱青,轻快道。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