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之从1999开始 > 第二十章:姥姥老稀罕我了

第二十章:姥姥老稀罕我了

    爷爷动动嘴。半响,终开口。“去吧,农家的孩子,哪儿那么多讲究。”

    他娘心软。去年,你为俩孩子考量,不让老大家的下地。

    人终究带着孩子下地了,就是没到咱家地里,跑她娘家地里帮衬去了。

    你说说,那时,你回家灌水没看到人。还吓坏了!

    以为整个村子都在地里忙活,容易出现歹人偷家。

    以为人家碰巧咱家里有人,把她娘三给害了!

    你跑地里一通说道,大伙也担心出事儿。就放下地里的活,满处找!

    找了半天,嗓子冒烟儿,腿脚发酸!

    还是旁人说,在她娘家地里看见她三。

    到那儿一看,娘的!

    俩孩子脸晒通红,正哇哇哭。

    老大家的还在地里忙活,让她妹妹看着。

    亲家还卖惨。说啥家里老的老,小的小。

    说的那个不容易,说的咱家差点儿给她家先把麦子收了!

    真行,真使的出来!

    王女士暗自翻个白眼,下地就下地!

    我是习惯了,到时,你孙女晒的哇哇哭,我哄哄。再哄不了,我上手揍!

    反正,孩子不是我一人的!

    奶奶听着有些急,可当家的一瞪眼,也就没言语。

    刘先生无所谓,说不疼孩子嘛。

    咋会!自家孩子当然疼。

    只是,自己小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一农忙,大人抢收。哪儿顾得上,就带地里去。

    再大点儿,就得干点儿零碎活。

    大伙吃罢饭。

    王女士帮着奶奶收完碗筷,冲刘先生道。

    “你看,给她姥姥拿点儿啥?你挑出来吧,我打扮打扮俩孩子。让人一看,板正利索。”

    刘先生闻言,看眼亲娘。娘低着头洗碗,瞧不出啥模样。再看眼院里,亲爹

    没在,应是在门楼,收拾家伙什儿。

    这活,苦哇!嘴苦,心也苦。爹娘得以为我又分不清里外里了。

    虽是只拿‘点儿’啥,但是这‘点儿’有些多!

    带回来的大包小包,有一多半是给她姥姥的。

    一买来,她妈妈就通知我了。说这个,那个,还有那俩,是给你丈人家的。

    当时,是我。脸上不好看,想表达不满。人家连着三四天没搭理我。

    是衣裳不给洗,饭也做的糊弄,孩子还老给打哭!

    后来,也是我。舔着脸提醒,是不是还差点儿啥?

    打脸呐,夫纲不振!

    咋办?

    哎,小青青救我!

    刘先生思及此,如释重负。眼一眯,嘴一翘,对爱青道。“青青,你来。刚你妈妈说要给你姥姥家拿点儿啥,你说说,咱拿点儿啥好呢。”

    爱青一听,小眼一瞪。

    这两口子又不地道了!

    那可别怪我无义!

    眼珠儿一滴溜,小嘴儿一吧嗒。

    “爸爸,我看。只要你带上我,咱就啥都不用拿。因为,姥姥老稀罕我了。别看咱空手去,但姥姥一见着我,就顾不上挑理了!”

    俺的老天爷爷!

    俺孙女咋这么机灵呐!

    对,就该这么着!

    凭啥俺家的东西,要分她姥娘家一多半!

    奶奶洗着碗,仍然看不出模样。却心里激动,只看碗洗的锃亮就晓得了。

    爷爷刚好进屋,也听见了。咧着嘴,无声笑。

    俺的娘!

    看俺孙女,这么大点儿就知道里外里了。

    比她爸爸强!

    刘先生,掐腰望房顶。无奈状。

    哎呦,我的娘!

    小青青,不带这么坑你爹的!

    要真啥都不拿,你妈妈可不干。

    到时,受罪的是我,还有你!

    可转念一想,刚问孩子。

    孩子机灵着呢,她是不想给她姥姥家,那我就不能拆台,得支持!

    “小青青,那爸爸就听你的了。”说完,真就不动弹。

    王女士,皱眉绷脸。三两下收拾好妹妹。

    哎呦,这个小死孩子!

    咋那么独!

    买的那么些,非得都霸着!

    你姥姥家又不是旁人,是不太疼你。但血缘关系摆那儿了,你咋就不亲近!

    哎哟,小国也不懂事儿!

    小孩不知道,你个大人还瞎起哄!

    等着,非得让你俩长长记性!

    “青青,来。妈妈给你收拾收拾。”王女士转身,换副面孔,和蔼道。

    爱青,汗毛一竖。下意识捂上耳朵和屁股。紧着摇摇头。

    “妈妈,我已经收拾好了。你看。”爱青说着转了个圈,表示板正利索着呢。

    王女士几步走上前,一把扯过我。“再提提裤子,老是掉裆。”

    哎呦,我的妈妈呦!

    你的手就是一把大钳子,挨夹的老是我!

    各位,你能想象王女士给我提裤子提到哪儿了吗?

    是的,胳肢窝!

    多有弹力的裤子哇!

    多长的小短腿哇!

    妹妹乍着两只小手,捂眼。黑悠悠的大眼睛从手指缝了露出来,盯着姐姐。

    姐姐真惨!

    王女士回身,盯上刘先生。眼一眯,唇一抿。“小国,她姥姥这么稀罕青青。咱当大人的脸上也有光,你再把那袋奶粉给装上吧。到时,给她老姥姥喝。这也算替她姥姥尽孝。孩子看着咱这么孝顺,以后更得孝顺咱!”

    刘先生眨眨眼。听着这看似合理的话,觉得有地方不对劲儿。

    可是身体已经做出反应。

    转眼,把给姥姥家的东西挑出来,外加一袋奶粉。

    完事儿,问王女士。“是这些吧?”

    可别给记错了。到时,又是一件麻烦事儿!

    王女士先看眼堂屋扫地的婆婆,又四处撒摸公公,人家正在院里锯木头。

    松口气!

    俩人应该没听到。要是听见了,不得急!

    随即,挖一眼刘先生,没出声。只努努嘴,示意拎好了。

    到了到了。如同以往。

    王女士抱着妹妹,领头走前边。

    刘先生两只大手拎着王女士挑的东西,慢悠悠跟在后面。

    估计两人有七八米远。

    爱青选择跟在爸爸旁边,帮忙提着一小包东西。

    这一长长的队伍,出了爷爷家门,一路向北。

    先是路过一个和爷爷家一样的人家,据说这是刘先生的小叔家。

    接着是一个中街,两三米宽,东西向。

    中间一足球场大的地方,据说是场院,用来晾晒粮食。

    转角进入一个过道,路过一个破败的老屋子,院墙只剩半边拉块。

    我这小个儿能看见院里的椹子树,上面挂着熟透的椹子,树下还散落着一些。

    再往前走几步。王女士在那儿等着,半蹲,搂着妹妹。

    一看到爷俩,就不耐烦的喊道。“快点儿,磨叽嘛!”

    等到王女士跟前。爱青一抬眼,姥姥家到了。

    王女士眼神扫过来,爱青赶忙深吸口气,出声喊道。“姥爷,姥姥,老姥姥!舅舅,三姨,小姨!我和爸爸,妈妈,妹妹来看你们了!”

    这喊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爱青得多受人家稀罕。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东西受稀罕!

    王女士满意微笑,抬脚进门。爱青和刘先生随即跟上。

    姥姥家处于村子的尾巴。

    因为村子里姓刘的占一多半,基本处于村头和中间。

    其他杂姓处于村尾或村边。

    姥姥家的屋子是祖屋翻盖的。

    听姥姥讲。她和姥爷结婚七八年,先后有了王女士,大姨。

    老姥爷和老姥姥盼着再生个孙子,我想老王女士肯定也盼着。

    这真真饱含了一家人的期待!

    终于,舅舅出生了!

    有后了!

    这是老姥爷俩口和姥爷俩口的心声。

    那时候,人们‘有后了’的喜悦心情,是通过盖房子表达。

    而姥姥家不太富裕,只能翻盖祖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