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中孚 > 第三章

第三章

    又一年

    秋分,清晨。

    霜追九秋风,火染半边林。

    王家村外,正值小麦播种。

    花生收后不久,那百亩方田上,便有数头耕牛齐力,轮流疏松略显板结的麦田。

    这等农忙时,许多本欲进山的猎户会回到农田,帮忙耕种。

    王棣本想着进山,在入冬前瞧瞧那些山鸡野鸭和兔儿,却在山林前遇着了一身长衫的邓先生。

    邓先生蹲在树前,逗弄他刚抓的两只蛐蛐,抬眼就望见了王棣。

    “阿棣穿了新衣,精神不少!”

    王棣上身套着裘衣,多了几分猎户少年的野性英姿。

    他回道:

    “邓先生不去耕作,在林前逗蛐蛐作甚?”

    “我许了大全他们几个积年的米面,他们帮我牵牛耕地,再把麦种了。我只消得隔几日浇水,或有雨也可免了,岂不自在?”

    “先生说将有灾情,不存点粮吗?”

    “已经存了多少年的粮,剩下的够我一人一年所用便可。至于灾情,听天由命而已,人力终有限。”

    邓先生把两只蛐蛐用两手捏起,呈到王棣眼前。

    “阿棣不若也捉只蛐蛐,与我的斗上一斗,如何?”

    王棣直摇头,邓先生倒还没放弃,说道:

    “压一壶酒,输便与你!”

    王棣又是摇头。

    邓先生见此,短叹一口气。把两只蟋蟀分头丢了,拍拍手,言道:

    “罢了,罢了,实在无趣。”

    邓先生再上下大量王棣一番,又道:

    “阿棣长了不少头发,待我寻个细绳儿给你扎上一扎,你带我进山顽顽怎样?捡到什么野味,我也能帮忙抬抬。”

    “哪能有这等重的野味,不说那大虫熊罴,就遇着了狼群野猪,都能要你我二人的小命。”

    王棣这样说着,就是满心拒绝。可那邓先生仿佛是没听见,自个儿趴在地上,在树边寻到了一条细藤条。

    “来!阿棣,我与你扎头束发。”

    邓先生兴致勃勃凑过来,王棣无奈,只得让他用藤条在脑后摆弄。

    虽是懒散,但邓先生还算有双巧手,让这头发在王棣脑后扎成一簇,像是个小小游侠儿。

    “哈!倒是个江湖人的模样了!”

    邓先生拍手叫好,欣赏几遍自己的佳作。

    随即拉着王棣进了山林。

    这山中小兽隐约,林上鸟雀去又返。

    煦日高挂,飞禽承和光,影随身动掠林间。

    身处这等情景,邓先生难掩胸中喜悦,竟找了颗树揽上去,在怀中犹胜佳人。

    王棣在一旁察看过陷阱,提出一只扑腾脚的兔儿,说道:

    “先生这几年很少进山?”

    邓先生抚弄着怀中银杏粗糙的表皮,回道:

    “山上太危险,这些年我都往郡城那摸索去了,城里可比这舒坦的多。”

    “城里能怎样舒坦?天天有肉吃吗?”

    邓先生往天上指了指,不由得笑道:

    “坐井观天,可不晓得内外差别。不过,我自京城与这王家村,遇了不少人,也真有都觉得舒坦的点儿。”

    “是如何?”

    王棣把头探到邓先生身边,仰看着邓先生满面的笑脸儿。

    “多娶几房婆娘。”

    “这怎能舒坦!您先前还教我要敬而远之,容易被吸了阳气,沦成不人不鬼的样儿。”

    “哈哈哈,不相悖,也非同一事。”

    邓先生看阿棣求知旺盛的眼神,松了怀中银杏,笑而不语。

    两人再走了一段路,看完了几处陷阱,邓先生才迤迤然问道:

    “阿棣可知,世上有仙人?”

    王棣心神一震,脑袋里想起那日遇着老神仙的景儿,强忍着没喊出那三声“道长”。

    邓先生见王棣这般惊叹状,又昂然说道:

    “我小时听祖辈谈起,说见过仙人施法,呼风唤雨,不过尔尔。”

    邓先生又看王棣似是惊撼不胜、无语而对的样子。遂继续说道:

    “你可知大亨朝何以享千年国祚?”

    王棣有了猜想,对他答说:

    “与仙人有关?”

    邓先生上下慢点着脑袋:

    “幸得有仙人庇佑。”

    王棣听后,深思许久,问道:

    “成了仙,便能心想事成吗?”

    邓先生没料到这问题,他皱紧眉头,思索那些神仙传闻。

    他考量诸多,又把传闻来回比较,却没得个结果。

    最后说道:

    “这,实在不知。许有那大神通的,能心想事成也说不定。”

    仙神之传闻,多流于人语。不乏有力轻言微的,也不乏有成仙做祖后言出法随,变那天上至圣的。

    王棣想到那日的老神仙的神通,是有几分言出法随的能耐,又联想到自己十多年后也许能拜入门下,有类似法力。

    他不禁畅快吐出心中所思:

    “若有一日我能成那真仙,让它年年风调雨顺!永不有灾年!”

    王棣这一席话犹如铜钟击撞于邓先生耳旁,让邓先生怔怔地看那少年。

    十载前与他老父所争之事还历历在目。

    邓先生怅然失魂,连个“好”也忘了说。他心里纠结,最后才嗫嚅出一句:

    “我先前愧为钦天监监副!”

    随后寂而无言。

    身边山雀叽喳萦绕,小鼠“沙沙”蹭过枯叶。

    二人不一会就出了林子,西风瑟瑟,轻而不散。而漫山枝叶一齐簌簌大作。

    王棣不禁回望,那半山红叶如火,焰心明橙样若旭日,岂是萧瑟景象?

    快步走至田间,不远处,二丫头蹦跳着跑来。

    “邓二叔!邓二叔!有人找你!”

    声音在耳边忽高忽低,一波接一波传来。等二丫头跑到他们跟前,这小姑娘反而不喊了,就冲着王棣手里的兔儿扑去。

    “今天吃肉!”

    二丫头对兔儿叫着,这只雄兔儿再扑腾两下腿儿,作为对二丫头的回应。

    “那我便先去了,煮肉时可别忘叫我。”

    “不会的,邓二叔!还有!那人在村长家,说是城里来的,让你赶紧去!。”

    二丫头伸手驱赶着邓先生,让他无奈地笑了笑。

    “阿棣随我一起看看去?”

    “好”

    王棣点点头。

    “二丫头,你先提兔儿回去。”

    小姑娘连忙接过,撒腿就跑。

    “俺今天捡了只兔儿!”

    二丫头身上有使不完的劲儿,声音越跑越大。

    王棣与邓先生走到村长那屋子的院门口,就见到一脸老态的干瘦村长在屋子门前枯坐。

    “村长这是咋了?魂儿丢了一样!”

    邓先生高声说道。

    等邓先生两步走进院子,村长才慢吞吞地转过一边脸,对旁边屋里的人说道:

    “邓先生来了。”

    话刚出口,就听屋内椅子摔倒的一声。

    “邓先生!是邓先生吗?”

    一个穿着残破青衣的清瘦中年人从里面踉跄跑出,扑在邓先生腿前。

    “是邓先生吗?”

    他又问了一句,双眼殷切。

    “我是。”

    邓先生轻轻颔首,又从腰间拿了个令牌模样的给这人看过。

    “邓大人!快走吧!檩城已经没了!”

    “这是什么话?”

    邓先生当然是不信他,但还是把这报信人扶起来,又看他满脸泥垢,面色疲惫不堪,便再问道:

    “檩城到底是如何了?为何叫我逃走?”

    这人喘着大气,全身都在哆嗦,咽了好几口唾沫才憋出话来:

    “大人!有,有匪徒聚兵!匪首还会使妖术!把檩城的兵,都生生吸成了人干!”

    他眼中全是惊恐。王棣听了也胸口一闷,呼吸顿了几回,皱眉与邓先生相望一眼。

    报信人换过口气,又是说道:

    “邓大人,您快走吧!”

    见邓先生撇着眉沉思不语,报信人全身的气力也泄了大半,瘫坐到地上。

    院中一阵静默。

    邓先生突然问道:

    “这位兄弟,你从哪里过来的?”

    瘫在地上的报信人抬头望着邓先生,回道:

    “鄙人姓卢,单字一个律,是高郡守身边的主簿,听过您的大名。檩城被围时,被郡守嘱咐趁夜出城,刚走一日,就听闻檩城被匪徒破了!”

    卢主簿说话急了些,咳嗽好几声才缓过来,又道:

    “邓大人,您快走吧!”

    邓先生没回他话,低头沉思。

    王棣在一旁越听越惊,急躁地问

    “这些匪徒从何而来?”

    卢主簿苦笑哀叹两声,一字一字说道:

    “小哥儿在这是不觉,如今大亨四方俱是灾情。凡是百姓密集之地,包括京城,各郡都有大旱或大涝。匪徒一呼,就是灾民去投。”

    王棣又打量他这幅模样,是受难久矣,也信了七八分,心想这几年王家村风调雨顺,外面大亨广袤,竟有灾情至此。

    邓先生摇头叹道:

    “这天下就没有安全的地方,又能逃到何处?”

    卢律听了又道:

    “大人绕路去京城汴阳,虽然那里大涝已久,但小人早听闻有仙人在那儿护佑,隔几日便祛灾,还是繁华景象。”

    邓先生听了突然冷哼,再度摇头,也不说话。

    王棣就接着问:

    “有多少匪徒?”

    卢主簿回忆起前几日,那干枯的尸体残肢遍野,匪兵在城中烧杀奸淫抢掠,炼狱般的景象袭来。

    他头痛不已,还是回道:

    “有上万人,多是老弱妇孺,但那匪首有妖术...”

    卢主簿的身体又开始抽搐,脑袋止不住地往衣服里缩。

    邓先生突然抬头说道:

    “不必过于担忧,偌大的檩城都被攻下了,匪兵粮草充足,还能再杀来这些小村子?”

    王棣本想携着爷爷等人逃窜,这时也觉得有点道理。

    又听邓先生道:

    “这王家村是如世外桃源一样的地方,哪能有甚么兵甚么匪?”

    听此言论,地上的卢主簿问:

    “邓大人不准备走?”

    邓先生反问:

    “两边都是深山老林,又能跑到哪里去?”

    卢律哑言,随后讲道:

    “那小人就自个儿逃去了。”

    邓先生就点头示意知晓,朝他挥挥手。这卢主簿也不拖曳,似乎是休息够了,朝村长要点干粮就出发离开。

    见他走远,深思后的邓先生和村长讲道:

    “不过,还是得和全村人讲明情况,指不定有一二歹人来了。”

    “我去把村里人都叫来!”

    村长从屋里走出来,对他们说道。

    两个时辰后。

    王家村外的田亩上,空有几头耕牛被拴在地里,时而“哞哞”叫上几声,引得几只啄食麦种的山雀惊起飞远。

    在村长小院周围,密密麻麻堆满了人,这议论声、大喊声、孩童哭闹声一齐混了倒出来,在村长家门口乱作一团。

    “静一静!都给俺憋上嘴!”

    村长的大吼立即让里面的一圈人没了声响,后面一圈人的声音也渐渐淡了下去。

    邓先生在院里找了个凳子站上。

    “大家听我说...”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