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中孚 > 第九章

第九章

    朝光出东隅,熠熠分三辉。

    五更寅时,两名更夫一个拿锣,一个拿梆,走在街上敲打:

    “早睡早起,保重身体!”

    敲声一慢四快,伴着各家客栈的鸡鸣,这一条邩城东门的街道便有了几分人气。

    一大早,朱秀才便和王棣奔向那段氏成衣铺,与段掌柜的付清尾款,拿了衣裳。

    就在这成衣铺里,朱明善让王棣快些换上了素色道袍,兼一身雪白的里衣裤袜,再让店里小厮给他盘发戴上混元巾,使个木簪贯了。

    王棣自己抬手来回的瞧,看它大襟窄袖,素白的锦料。从未穿过这类衣裳的王棣欢喜的很。

    再一看,段掌柜的便笑道:

    “真是活脱脱的俊美小郎君!”

    朱秀才也颇为满意:

    “是个得了道的模样。”

    周围几个小厮裁缝也纷纷应喝:

    “这衣裳配小郎,是小郎俊俏。”

    “都俊都俊!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嘛。”

    王棣笑着朝几人拱手道别后,与朱秀才离开了铺子。他看这天基本全亮了,也就些小巷里还有些阴影,天气微凉,也觉得神清气爽。

    俩人正往桥边走时,却有几个百姓神色慌张地逃过来。

    朱明善拦下个跑的稍慢的瘦汉子,看他身上麻衣算是齐整,面上干净,不像是和人有冲突,就问:

    “因甚么跑得如此慌张?”

    这人气喘不止,眼只瞧着前面的同伴,急急忙忙叫道:

    “外面有几十万大军围城!就在南面,快些从北门跑出去逃命!二位大人也赶紧逃命吧!”

    “谁让你们讲的这些?”

    王棣感觉不太对,就这样问道。

    这人眼皮子颤颤,瞅王棣一眼,撒腿就跑。

    王棣手快,一把攥住他手腕,让他跌在了地上。

    这人哭丧道:

    “小哥儿饶了我吧,外面确实有大军来了,有没有几十万是不清楚,十万大抵是有的。”

    王棣使大了手劲,捏得这人嗷嗷直叫。

    “饶命饶命!您问!小人绝无虚言!”

    “你是从哪儿得到消息的?你又是甚么人?”

    王棣用灵力附到他骨头上挤压,这人惨叫两声:

    “啊!小人,小人是柊城南荣穆王爷的人!王爷带兵就在城外!”

    正此时,后面围来了那几个先前跑过去的“百姓”。

    一个个虽都不是那高大壮硕的,但都面相凶狠有杀心,总共六人,把王棣二人围成个圈。

    “你这小哥儿是不讲道理!问个没用的东西把命搭了来!”

    其中有个精瘦的汉子说道。

    王棣手里的那个人也不作声响,等其他人救他。

    朱秀才眉头紧锁,与王棣背靠着背,讲道:

    “几位壮士,我俩放了他,您几位也退去怎样?”

    精瘦那汉子听了没做声响,朝两边各有眼神,那其余五人也都明了。

    王棣眼瞧他们不对劲,浑身灵气如火山将喷,几欲发作。

    过不了几个呼吸,那汉子瞬间朝王棣袭来,剩下五人也一并扑上。

    也是这时,早有准备王棣一声冷哼!

    灵气从他体内冲出,分出六股,眨眼就打在六人身上,竟在六人身上各爆了一个血洞,跌落在地上。

    朱明善愣在原地,随后慢慢伸脚踢了那几个死人,见几个都没了动静,方才大松一口气:

    “幸亏棣哥儿是有真本事的,不然危矣。”

    王棣手里那人见了这玄乎一幕,心底恐惧,叫喊道:

    “爷爷饶命!爷爷饶命!要小的做甚都成!”

    “你爷爷可差点因你没了命!”

    朱明善吼道,一腿踹在这人身上:

    “那狗屁的王爷还能把这城打下来?乱臣贼子!”

    王棣仔细思索,想这邩城到夜必闭城门,眼下还未开。况且这王爷大军昨日还没声响,今天怎么清早就来了,必有蹊跷。他向手里这人问:

    “你们如何行的军,如何进的城?”

    这人哆嗦解释道:

    “王爷军里,有个鲁先生,会使术法,能让我们连夜行军数百里,他还在那城墙上划了个小门,人便能从里面穿过来。”

    朱明善刚听就觉得是不实之词,但见地上六具尸体,棣哥儿已证明是有神通的。再念及张老道与棣哥儿路上所言,这夜行过郡、划城为门种种好像也不稀奇。

    这世上必是有真仙的。

    只听地上的人又说:

    “邩城每个城门边都进了人,鲁先生也进来了,却是不知要做甚么。”

    听到这里,朱明善想到大军入城之景,便着急说道:

    “这若是内里几人开了城门,引得大军进来,那必是要死伤不少,害大家性命。”

    王棣把着地上人的胳膊,再问道:

    “还有要说的?”

    那人跪地叫到:

    “饶命饶命,小的全说了,只想留条贱命当作邩城百姓生活。”

    听他没话说了,王棣便一掌把他毙掉。

    两人也没管这几具尸体,急忙忙跑去客栈。

    这清早,街上人都是刚醒,听有大军逃命的声儿喊过现在没了动静,都有些吵闹。

    朱秀才在客栈前忧思,犹豫着向王棣问道:

    “张道长可能管管这人祸?”

    王棣愣住,想自己是否要求师傅把这兵祸解了,但师傅如今带着自己路行,这么多旱灾难民都没得救。如何凭借一个大军可能屠城就裹挟师傅去救?况且自己刚拜师不久。

    念及良多,因此王棣如实回道:

    “这等兵戈之事,管不了。”

    朱秀才皱眉不解,又问:

    “为何?可是神通不够?只需擒了贼首也可解围。”

    王棣细细组织言语:

    “师傅不想管,也杜绝不了。兵戈出自私欲,止了一处还有下一处。我倒是想保这百姓,可我实力低微,无能为力。”

    王棣再朝朱秀才轻轻抱拳。可朱明善还没心死,继续追问:

    “仙人能漠视一城十余万百姓遭难?”

    王棣听此,便停下脚步,与他正色说道:

    “仙虽是正道,但仙也是人,遭难非仙人所致,如何一定要止他兵戈?”

    眼看朱明善没了声响,王棣又接着说:

    “若是仙人每日只为救苦救难,那些个天子大臣又是何物?朝堂上衮衮诸公沦为摆设?”

    “再者,修仙之人也所求甚多,怎能每人都是那救世的圣人?”

    朱秀才听完,满脸似刀绞,五脏都被揉成一块,两泪淌过面上,心里苦痛说不出。

    王棣怔住,想自己是否说得多了。

    朱明善站在原地朝王棣拱手深拜:

    “棣哥儿字字珠玑。人间之祸事,仙本就想管就管,没什么仙条律令。是我大谬,唐突了。”

    说罢起身,再不执一言。

    二人回了客栈,门前小厮见朱秀才失魂落魄,问他几句也不吱声,心底疑惑。又看见王棣锦衣俊秀,夸了一顿。

    朱明善窜头闷在房里不出,王棣朝小厮拱手后便去拜见师傅。

    城中郡守府来了客人。

    邩城郡守姓李,名濂浚。正东向坐在府衙迎客厅内,与那南向坐的长髯鲁先生交谈。

    李郡守身长七尺,样貌方正,挺个将军肚,面上威仪自生。

    “鲁先生快回吧,咱这邩城不是穆王爷能轻易打下来的。”

    鲁先生微微摇头,笑而不语。

    这模样可惹恼了李郡守,他一拍桌面,门前进来六个小吏,立在郡守身前。

    李郡守面色陡然变幻,却听鲁先生道:

    “李大人所言不错,强攻是要损失惨重。况且城内物资充足,与王爷拖上几日便能得胜。但这城门要是被郡守亲自开了,跪迎王师又如何?”

    这位郡守颤巍巍站起来,指着鲁先生,便“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叫道:

    “鲁大人神通盖世,小的心里仰慕,伏祈入您麾下效劳,只求保小的身家性命,叫小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哈哈哈哈!好!好!”

    鲁大人抚掌而笑,让几个扮作小吏的贼兵散去,自己亲手把李郡守扶起。

    “识时务方为俊杰,李大人深得此道。”

    这李大人面不敢抬,卑躬屈膝,仅敢稍稍拱手回话:

    “鲁大人乃当今豪杰,必立不世之功,小的只是顺势从了明主。”

    邩城东门,已过五更天,城门仍未启。

    兵营边儿围了几层百姓,议论纷纷。

    有个商人着急叫道:

    “这外面是真有了兵匪,不然怎地不开城门?”

    他有货物急着运到汴阳。

    “说是有五十万精兵!”

    旁边的老头说道。

    “放屁,分明是一百万!这兵营里连个响也没有,肯定是怕了!”

    是个年轻汉子,与老头喊道。

    “你这后生恁的没礼数...”

    “老头儿说的甚么!又没骂你!”

    旁边老头的侄子早看此人不痛快,便趁此捻了拳头打他。

    顿时乱做一团。

    那小五也在此打听了一阵,看里面人闹打的不少,才慌忙退出来。

    回客栈报给他东家。

    王棣在房中听外面叫喊无数,车辆滚轮声轰轰作响,鸡鸭与牛羊的惊叫声混在一起。他心里也感觉烦乱。

    再看时,身旁原是闭目打坐的师傅已经睁开了眼,望着门外。

    门外也适时有人扣门三声,道:

    “小人姓何,名景禄,乃是道长所坐车队的东家,此次拜访,有一事相商。”

    张老道望了眼徒弟,点点头,王棣便跃下床,开门迎进何景禄。

    这何东家低头倾首,曳步抱拳到床边,道:

    “小人愿以黄金万两为礼,求老神仙收小儿为徒。”

    张老道微合双目,答:

    “那小儿与老道无缘。”

    何景禄见此不成,早有预备,又道:

    “那便愿以黄金为酬,求道长护小儿至汴阳何家。”

    张老道形似假寐,房中寂静几息,突然有声:

    “可!”

    这何景禄立即从怀里摸出张条子,双手捧给老道。

    张老道示意徒弟接过。王棣走到前,看上面写着:汴阳朱雀街高头巷马家大院左第三颗树底。

    何景禄补充道:

    “大院里有个老仆住着,把字条给他,他能认得。”

    见王棣点头应下,他便抱拳告退。

    不一会儿,何祥就被小五送来,这小儿还不知所以,欣喜道:

    “阿父是知我的,送我与哥哥一道玩耍。”

    王棣没什么表情,拱手做个礼就罢了。

    小五闷声退下,回去告知他东家。

    张老道起身下床,神识扫到邩城郡守与贼子一并朝城门南行,见这城将破,便道:

    “棣儿,为师带你俩出城。”

    说罢,张老道扶着王棣肩,正要显出神通,他徒弟却说:

    “师傅,我想带朱大哥一起。”

    张老道沉吟片刻,轻轻颔首:

    “不错,朱小子也是有性情的。”

    王棣当即便冲出门,到邻里敲三声,道句拜见,瞧见朱明善拉开房门:

    “朱大哥,我师傅可带咱们一起出城。”

    此时军队来袭,八方城门不启,由张老道施神通带出城无疑是最安全,但朱明善听后沉默不语。他垂首站在原地片刻,表情凝重,随后拱手朝张老道深揖:

    “小生不乞活命,但求老道长送小生到那王爷跟前。”

    王棣听此言,不敢置信,就拽朱明善衣袖,却看他眼里蒙了层热潮。王棣向他道:

    “朱大哥这是为何?那王爷将军岂会理你?不若与我离开!”

    朱明善当即坠下两行热泪,水泽满面。

    他施施然站好,朝王棣一拜:

    “小生上京本欲功名,做父母官造福一方。现遇那贼子来犯,怎能轻易离去?大义在前,惟愿大军无伤百姓。”

    王棣哑然,朱大哥是有儒生骨气,不惧它大军,只心系百姓,可又如何要以命相赌。他此时倒像是古时那慷慨悲歌之士,不求名利,不求富贵。

    心中意不平,绝不回首。

    然而!

    大义!大义!仙和凡人有何差别?能力不同罢!朱大哥可去,我也可去!

    一念至此,王棣知晓他意,正欲和师傅抱拳相告,却看师傅满面肃忧,担心地望着他。王棣又想到自己也是有师傅的,若自己受难,师傅岂能不管?自己逞一时英雄气,到时却再要劳累师傅...

    况且自己刚到练气二层,要是中途多了意外,说不得白发人送黑发人。

    王棣挣扎许久,也不再相劝、不再向往,慢慢沉下腰拱手道:

    “朱大哥!保重!”

    朱明善忙把他扶起,说道:

    “棣哥儿,此次别过,一路珍重!”

    他和王棣一样,自然不舍,但已定好去路,怎能半途而废?朱明善深吸口气,看向张老道,张老道无奈摇头,问他:

    “你去意已决?”

    此时满心赴死,不做思量!

    这秀才便郑重说道:

    “去意已决!”

    只听张老道一声长叹,静默两息,缓缓摇头:

    “便依你!”

    三字如重鼓锤于耳边,震彻天灵!两人与那留在房里的何祥瞬时天悬地转,周遭事物变换。

    邩城南郊,离城数里外,郡王大军步步逼近。他们已经得了鲁先生的消息,准备进邩城见见景。

    这万军行步如天怒,千里鸟兽无存、草木糟践,士气仿佛携天上的云一并压过来,把那大日整整遮住。

    突然间,在那王爷所在的中军前方,显出道人影。

    密云暗淡下,他一身白儒衫,手中空无一物,趋步向那数万人的中军。

    前头的王爷凝住浓眉,抬起手,大军前排的弓箭手便已拉弓瞄准,却听到那人喝道:

    “吾乃檩城秀才朱明善!求王爷入城不掠!无伤一人!”

    王爷未听完就倏地按手,听王爷身旁的弓手高喝:

    “放!”

    霎时间,那千百个弓手一齐高喝!

    “放!”

    箭矢如雨!散落明昼满天星!

    铺天盖地而来!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