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历史军事 > 漫步雨雾 > 第一章 开局

第一章 开局

    伴随着一阵哗哗声,空气中传来潮湿的气息,但潞州街上的行人仍然喧闹,在水雾之中来回奔走着,散发着特有的雨天人情。一个身着劲装的人靠在二楼的栏杆上,一副官员打扮,眼神略有涣散和玩世不恭的意味,同时也暗涌着几分坚毅。他一边观摩着楼下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边大口嚼着羊肉烧饼,时不时伸手试探一下雨阵的大小。

    “今天怎么这么有兴致靠在楼边看雨?”

    一个颇为清澈响亮的熟悉声音从楼梯传来,他回头就看到一个身着青白色劲装和白灰色短披风的年轻人跃上二层楼梯,这人和自己年龄差不多大,青黑色的腰带和棕灰色的马靴衬托出果敢性格,青白色额带之下是炯炯有神的眸子,两缕刘海让脸上的表情显得更加桀骜不驯,略长的马尾束在脑后,最显眼的长横刀和不太显眼的短棱收束在腰间。

    先前倚靠在栏杆边的人就是被赶来潞州担任卫府少卿的三皇子——李隆基,而这个登上楼梯的人就是他在御林军万骑之中认识的尉官——简在雾。

    “反正今天也是闲着,偶尔陶冶情操也好。”李隆基漫不经心地说到。

    “难得有这样的闲情雅致,今天不去找寒山僧人么?”简在雾问道。

    “寒石寺太远了,而且这几天长安那边一直发文书,我也不好抽身离开。”

    “倒也是,则天皇帝驾崩后,长安一直波谲云诡,皇上也深居简出,助长了身边人的气焰。”

    “那群人乱不了多久,我马上就要启程会长安了。“

    “是皇上叫你回去的?”

    “算是吧。”李隆基摆了摆头说道,“看样子是有事情要发生了。”

    “虽然皇上这几年没有什么政绩可言,不过局势倒也平稳,除了韦后党羽频频生事之外,也没什么乱子。”

    “难说,自从武后用那个不知道从哪找来的珠子把兵气力量赋予到宗室皇亲和万骑卫队的身上后,武氏一族和少数宗室凭借这种力量祸乱朝政、惹是生非。武后驾崩之后,被保存在皇宫中的珠子也被四方觊觎,明争暗斗和勾心斗角此起彼伏。”

    “不过现在真正熟练掌握兵气招式的人还很少,”简在雾说道,“除了我们万骑卫队和三皇子你之外,各个皇子公主也略有练习但技艺不精。其余的人也有个别练习兵气招式的,但并没有达到完全领悟的地步。”

    “皇子之中练习过兵气招式的人应当挺多吧,还有一些与宗室沾亲带故的将军们也练习过。”

    “三皇子说得这些人当然有很多,但都在前不久的太子谋反一案中被杀戮殆尽了。”

    简在雾的话让李隆基回想起来,三年前的太子李重俊谋反一案中,李重俊联合李多祚、独孤祎之和沙咤忠义等拥有兵气力量的皇子与将领一同发动政变要恢复唐朝本基,但他们的兵气力量无法与朝廷的御林军相抵抗,最终李重俊被围困在玄武门之外,逃到南山之后被部下所杀。在此事件之后,当朝皇帝李显和韦后决定用长流之珠削弱宗室贵族的兵气力量,只保留了几个最重要之人的力量。

    当时李隆基和简在雾等人仍然在长安之外,所以并没有受到影响。但自此之后,能够掌握兵气力量和技巧的人大大减少,拥有至高力量的韦后等人逐渐肆无忌惮,在暗中做着不为人知的事情。

    “说到底,”李隆基说道,“你对兵气了解多少?”

    “虽然我身为兵气者,但也只是略知皮毛,”简在雾摆摆手说道,“众所周知的是,兵气力量来自于武后所找到的那颗长流之珠,这颗长流之珠可以给予或褫夺一个人的兵气力量,同时它自身也有许多神秘的力量。根据武后之前参悟长流之珠后得出的说法来看,长流之珠赋予的兵气力量有七种属性,即‘金、木、水、火、土、日、月’,每个属性有四个大招式,每个大招式之下有许多小招式。大招式的名字对应着二十八星宿,每个小招式的名字对应着各个星宿动物的本领特征。每个人能够领悟的兵气属性和数量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吧,我现在能领悟的兵气属性就是木和水。”

    “你还算不错,我现在就只会一个‘木’。”李隆基略微发着牢骚说道,“你是怎么做到能领悟两个属性兵气力量的?”

    “我也不清楚,好像本来就有这块天赋,”简在雾摆手说道,“突兀得像谜语一样。”

    “长流之珠本身就是一个谜语,一个横空出现的谜语。”

    “万骑的队伍里曾经流传过一些言论,似乎武后在找到那颗珠子之前去过黔州一趟。”

    “黔州?”李隆基说道,“那是长孙老舅姥爷被流放的地方吧,武后难道是去找他了?”

    “似乎是这样的。”

    “我听宫内人说武后曾经在长孙老舅姥爷那里找到了一本笔记和一块玉佩,而笔记上面记载着一些陈年往事,看来这个笔记与长流之珠有一些明里暗里的联系。”

    “看样子这个笔记就是解开长流之珠来源的关键。”

    楼下传来了一阵勒马声,似乎是有快件送来了。李隆基一口咽下烧饼,和简在雾几步登下楼去,果不其然收到了来自京师的快件。是宫里发来的信件,要召集各个在外的皇子回京商讨事务。

    “怕是这个‘商讨事务’的地点不是正常地方吧。”简在雾看完快件说道,“我们要选择回去么?”

    李隆基沉思了一会,随后收起了信件。

    “回是肯定要回去的,”李隆基上楼收拾东西说道,“只不过我们回去之前要先找个人。”

    “你是说……”

    简在雾似乎略有会意。

    时下正是暮冬时节,天气并未有之前那般凛冽,但仍然春寒不断。

    太平公主李令月穿着一身白色斗篷正要出门,岁月流逝在她的脸上似乎看不到沧桑痕迹,看起来仍然像是二十多岁的人。她早年初嫁薛府后不几年,丈夫薛绍就因牵连谋反被武则天关在牢狱中死去。后来再嫁武攸暨才逐渐安定下来,并开启了自己的权谋之路。走到门厅口时,大门侍卫就通告临淄王李隆基前来拜访。虽然早就料到李隆基会来找自己,只是没想到略有些快。她挑了挑眉,回到了大厅里,之后吩咐侍卫带李隆基过来。

    “皇姑好久不见。”李隆基见面就作揖说道,一旁的简在雾也跟着作揖。

    “那可真是好久不见,”李令月笑着说道,“听说你这个小鬼天天在潞州游山玩水、三五成行,玩得不着性子了吧?”

    “姑姑说笑了,侄儿我只是偶尔趁办公闲暇在潞州游荡闲逛而已,姑姑可不要听信他人诬陷来误会侄儿。”

    “我嫁人几年后你才刚刚出生,打小你就不安分,你的小心思我都看在眼里,瞒不了姑姑我的。”

    “看来姑姑还是很了解侄儿的啊。”李隆基笑着说道,“这几天姑姑可对长安城的事情有什么耳闻么?”

    “长安城的事情耳闻与否都无足轻重了,说来说去不还是韦后等人在兴风作浪么,有什么好听闻的。”李令月抿着茶说道。

    “侄儿可听闻安乐公主一直在陛下面前大诉苦水,说她是皇太女的不二人选,还说姑姑你败坏风气、把持朝纲,不是公主所为,这些事情在长安朝野已经传开,姑姑未曾听说么?”

    “哈,三郎听说的事比我还要多。”李令月说道,“安乐公主纵然娇生惯养、口无遮拦,也是年纪小和周遭环境所致,身为长辈若无这点气量,恐怕会让人笑话。”

    “姑姑所言极是,安乐公主也是侄儿的胞妹,对于她的孩子气也是自小熟知。”李隆基抿嘴说道,“只是人常道子为亲之镜也,若无韦后的包庇纵容和言传身教,想必安乐公主也不会对姑姑这样抵触和排斥吧。”

    “是啊,从前的人都明白‘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韦后却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不过我又何能为力呢,既非我的孩子,我也无权管教过深,人们看到她的无理行经也只会心生怪异罢了,不会对我有什么异样想法的。”

    “可韦后僭越陛下之权,与其女安乐公主一起扰乱朝纲,污蔑宗室重臣,铲除异己,人们都会有恐慌反感但并不敢说出。如若不加以纠正,将来也会危及到姑姑和表弟薛将军的。”

    “但陛下尚且健在,她们再如何抵触我,我也是陛下的亲妹妹。就算她们用兵气的力量来对付我,我身上的兵气力量也不是徒有虚名的。何况她们现在并没有对我动手的意思,我何必主动引蛇出洞呢?”

    太平公主的话让李隆基有些咋舌,不过他也明白,有些话不需要让自己说。

    “不好意思,”简在雾说道,“我可以插一句话茬么?”

    “公子是?”李令月问道。

    “在下是万骑尉官,简在雾。”

    “看来三郎你身边的万骑确实不少。”李令月说道。

    “姑且当个陪伴。”李隆基回答道。

    “既然如此,简公子有何高见呢?”李令月扭头看向简在雾。

    “方才听公主与临淄王的对话,觉得甚有道理。当下局势波谲云诡,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但韦后等人把持朝政,接二连三地迫害宗室大臣,产生了人人自危的状况,公主既然是宗室,自然也无法逃脱韦后的陷害。正如公主所说,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对公主您动手,是顾忌你是当今陛下的妹妹,在地位和权势上占着重要位置。”

    李令月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

    “但公主认为凭借这点就可以免遭祸患,是不可取的。”

    “有何理由?”李令月问道。

    “三年前太子李重俊为了反抗韦后专权从而联合诸多拥有兵气力量的将领发动政变,结果失败被杀。此次事件牵连着其他皇子宗室也接二连三地被杀,而这些皇子们并没有什么过错,他们也是陛下的亲骨肉,对自己的孩子都能痛下杀手,何况是自己的妹妹呢?”

    “简公子言之有理,但前太子李重俊是因谋反未遂而被部下所杀,并非陛下旨意,其余皇子则是多少有些牵连才被处死。这不足以说明未曾触犯陛下戒律的我会被陛下以任何罪名处死。”

    “虽然公主未曾触犯任何罪名,但公主也不要忘了。”简在雾说道,“太子李重俊谋反时,韦后的亲信宗楚客曾对陛下进言污蔑公主与相王殿下参与谋反,若非宰相萧至忠冒死流泪进谏,公主与相王殿下恐怕早已身首异处。既然陛下把他与公主的手足情谊已经看得十分单薄,公主何必有后顾之忧呢?何况陛下与韦后掌握着长流之珠,谁能确保下一个被长流之珠开刀的人不是自己呢?”

    李令月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思考了一番。

    许久之后,她才微微露出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

    “看来三郎的身边尽是能人啊。”李令月说道,“如若日后有需要用到本公主的地方,尽管来府上找我就可。”

    “谢姑姑,天色不早了,侄儿先行告退。”

    “告退,公主殿下。”

    李隆基说完就从容不迫地带着简在雾离开了。

    “诶我说,你怎么把事情记得这么清楚,连之前宗楚客那老家伙陷害我爹和我姑的那件事你也知道。”李隆基问道。

    “之前有部分中央官员来过潞州,我顺便打听的。”简在雾说道,但突然感觉不对劲,“不对啊,按理说这件事你不是最早知道的么,怎么感觉你的样子像是从来没听说过一样。”

    李隆基抿了抿嘴,只是笑笑不说话。

    简在雾顿时知道李隆基的用意,没办法,只能自己当这个冤种了。

    此时的李令月看着天上的星星,嘴角不经意间上翘。

    其实她本就打算联络其他宗室除掉韦后和安乐公主,只是她迫于身份不能表现得太过主动和明显,毕竟长安到处布满韦后的眼线。简在雾的一番话一语中的,给足了她帮助李隆基的理由,不会暴露自己本就想除掉韦后等人的心理。

    然而,李隆基也很明白太平公主的心理,他知道太平公主一直与韦后等人水火不容,但也知道自己的这个姑姑不会轻易表现出自己的目的,并且她对自己也并不十分接纳。所以他只能和简在雾阐述充分的理由来表现出恳求的态势,把自己的态度和身份降低,也不让她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达到与太平公主合作的目的。

    姑侄二人虽然只有寥寥几句话,但已经把对方的心理摸清,彼此的目的也全部达到了。

    只是,偶尔李隆基会觉得,这种生活就像是在大雾里漫步一样。

    找不到温度和方向。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