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科幻灵异 > 盗艺江湖 > 第239话 太过冷清

第239话 太过冷清

    丁晓东喊过很久,四下没人回应。“进吧,我们又不是来偷东西的”我道。

    进门之前,抬头看看院墙正门。明显是经过数次翻修的如意门,砖雕的万字锦所剩不多,原本在万字锦中应该有一块牌,古代王一级的才能叫府,这种大家族的院子只能叫某宅。电视剧里清朝很多大官的宅前挂着某府,那也是等级制度下,有爵位的人才可以,一个大官,家再大也不能叫府。

    两人一起径直走进院子,直奔大水缸。

    同样的白色理石磨制,现在外表已然发黄,边缘两个底部分很厚。突出的云翼,三张似人非人猴子一样的脸和之前见到的一样。仔细看着三张脸,比刚才见到的要大上一圈,只是这个上面的小杵磨砻,细微之处之处比刚才见过的还好。缸里装满了水,还有几条金鱼,从水中看到缸底部分很厚。

    丁晓东快步进入阁楼的正堂,拿出手机,与上面的照片对照,很快抬头朝我打了一个ok的手势。

    看丁晓东的时候,我抬头瞅一眼阁楼正堂,里面漆黑一片。照常理举架很高,上方的檐瓦又是卷起的飞云嶦,四外开窗也高,里面不应该那么黑。

    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劲!

    正门到古楼之间,一条卵石铺就的甬路,现在才想起,两边栽的树是腊梅。不觉叹口气,我这东北人对这些南方物种见识太少。西南一角的树丛间,原来应该有排房子,被拆除的地基还能看见痕迹,旁边的地面铺有卵石散水。猛然把目光投向左侧,那里应该也有类似的墙基。

    进来的时候没发现抱鼓石,再看腊梅树丛,与院墙间的距离稍远。如此能看出围墙内侧,原本应该有一条回廊,而且正门里面,必然是一道影壁。

    心里回味过来,这不像是古代南方徽派建筑风格,更像北方封闭式的城堡建筑。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地方。

    心里军事建筑的判断又加深一层。

    我们眼前只看到围墙内正面一栋二层古楼,这一家院落里应该还有几个古楼没看到,因为面前的阁楼后面,院墙也很高,但是墙角的的垂花门已然在望。

    “你们是游客,还是....”一个老人的声音传来,我和晓东向另一边房角看去。那说话的老人白发苍苍拄着拐杖,上身洗得发灰的棉纺上衣,特别肥大的宽松裤,厚底布鞋。

    老人站的地方是阁楼左侧,二人迎面走过去几步,另一道墙下的如意门离得不远。

    老人话没说完,丁晓东抢着上去回答:“你好老伯,我们是外省来的游客,路过这里觉得景色不错,不知道可不可以住在您这”。上来直接入住,我并没多想,估计丁晓东和我一样,觉得这家大宅会有很多收获。

    “你们等等,我去叫我女婿”老人说完转身离开,我和晓东等在正堂前。

    一路上看到不止我们是游客,这江南水乡小镇还有很多人外乡人来此游玩,这里地势稍高,院落也格外宽敞,眼前围墙内正面的二层古楼,像这样庄重气派的一处宅院不应该没人来住宿。

    我继续观察身旁的水缸,丁晓东确认这个水缸和阁楼正门,就是美女照片上的那个大院,只是当时并没有这些腊梅,院中两边的腊梅显然是后来移栽的。“一层正堂里面,有好东西”丁晓东指着身后说道。

    跟着晓东进入正堂,半米高的门槛下五道阶梯,一下把正厅里的地面拉到近一米深的地下。那个美女照片的拍摄者,是在我现在站的第一极台阶上。

    走进正厅回头看到门上的木椽雕刻,美轮美奂的花纹不显奢华,突出朴素简洁,尤其是上漆,一眼便知是刚粉刷不久。

    正厅顶部的天花板很高,窗外投来的阳光在正厅里每隔几米就是一块,一道道投射进来的亮光使正堂里光线充足,给人感觉特别柔和,但是从外面看正堂却很黑。在外面看到那么宽的飞云檐,每扇窗都不朝阳,檐瓦凹度很大。心中不免赞叹,古人的能把采光做到如此,其中智慧超乎想象。正堂四周近两米宽的过道围成一圈,也是这阁楼的墙基,居然有两米高。

    在墙基上有很多古人画像,沿着墙基挂了大半圈,都被装裱在玻璃相框内,人物衣着装饰大多都是明清时期。每一幅画像上都有数人,应该是一家几代人,旁边的小字也说明,他们是在某一年间对一家人绘像。画上的人江姓,每个人的面容都清晰如生,身前的补子走兽图案居多,最多一幅上有男有女七人,四个男的全是武将。

    心里冒出判断,可能是世袭的将门!

    “这家人姓江,只画到咸丰年间”我说道:“第一幅上的龙凤元年,可能就是这涌泉镇义军传说的依据”。丁晓东反复走了两个来回,确定这些画选用的是‘泥金纸’,明朝中后期才出现的画纸,这些画是在某个时间重新绘制的。

    “欢迎欢迎”正堂门外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只见一个四十多岁的人站在台阶上,那名老者却没出现。

    他应该是刚才那老人的女婿,知道我们是来住宿的游客,男主人面带微笑说道:“后面还有几套大宅,你们跟我来”。

    我和晓东跟着出去,慢慢向院后的垂花门走去。

    “江老板,我们看到有很多古人的画像,您家是武将世家啊!”丁晓东道。

    主人回头,眼神带着些许诧异,说已经很久都没人问过这些东西,现代人很少有人关心这些,他们家人都考虑是否把那些古人的画像摘掉。

    “我不姓江”主人语气中带着少许的无奈,男主人姓杨。那些并不是他家先人的画像,而且前人画像挂在自家宅中,本身就是忌讳。

    主人回头见我和晓东走得很慢,对我们说道:“每到新年前后客人都不多,不用担心会有其他游客”。

    穿过垂花门,石砖铺成的甬路在右手边延伸出去,前方出现了一个宽敞的院落。火红的垂花门,里面镂空的砖雕精美华丽。

    “细说起来,这套宅院是48年,家父从远房亲戚手中接过的,那些也算是我家先人”主人说道。原来的江家人迁往海外,几十年中有不少人回来过,也曾提出要把画像带走,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成功,江家人走之前还叮嘱过,此事一定会在今后办妥。

    走到垂花门前,左边的如意门和这里对望。后门开在一侧,前后门不相对的布局,让人很难理解。

    甬路一边仍然是二层小楼,相隔几步远,还有好几个与之相连,其中都用过道隔开,有的地方有过梁和脊瓦。和前面的那栋大体相同,同样的悬山顶。但是屋面却变成主体砖石结构,二层才是木质居多。悬山建筑在屋面中有通脊,用来向两边排水。每间大宅相连相同,中间称为弄堂。

    抬眼望去,屋脊上的铜像叫不出名字,尖鼻子尖下巴,看上去有些吓人。

    “不是古代的龙首神鸟什么的!”我疑惑出声。

    “我们就住这个”丁晓东指着面前的小楼说道:“别的我们就不看了”。

    老板回头看我们的眼神有点异样,不知他在想什么,半晌不说话。

    我在一旁道:“我们学建筑的,可现在打工的工作和建筑没有一点关系。这是公司组织的旅游,我们是来打个前站,之后还有人来”。

    跟张春来学的扒瞎本领,这时候用上了。

    老板见我们不想走,这时脸上现出犹豫。

    “后面还有几处阁楼,条件都比这个好得多,况且离我住得不远,有什么事我方便照顾你们”主人这话是明显不想让我们住在这里。

    丁晓东脸上出现不悦的表情,冷冷说道:“只要上边有客房,有热水,我们不会麻烦老板的”。

    “是啊!舟车劳顿一天了,现在只想饱餐一顿,美美睡上一觉”我说话间,抬腿就往正门里迈去。

    正门里两道台阶,把地面放下去半米高。大厅里凉爽干燥,之前的猜测正确,所有大宅阁楼的地下,都是厚厚的石基垒砌。

    正堂里的屏风后面,盘旋向上的楼梯扶手颜色灰红,是那种仿古漆,在一二层之间的拐角还有一个小猴子。看到猴子我笑出声来,居然是个抓虱子的造型,从那小巧的猴子脸就能看出来,这家伙舒服坏了。古宅木质结构保护得这么好,归功于勤劳的主人不断修缮。

    老板似乎看出了我们对着古宅的喜爱,长叹一口气说道:“几年前我家的生意还很好,那时候一家人忙里忙外,没注意对这些东西的保护。

    主人说话间,我在扶手上看到一道道深黑的划线,上面密密麻麻刻着某某某到此一游,现在被油漆盖住。我轻轻骂了一声:“真他妈败家”。

    二层上四间客房,是在古楼的六角木柱的基础上兼并的隔间。每个房间里,有两张古朴的小床,床上都带有雕花沙框,也是仿古的花纹。两张单人床中间,有一张春凳。

    我和晓东选了一个房间,放下背包。

    转眼望向窗外,这面开窗正对鸟尾方向,上涌泉的后山收进眼底。在窗子两边,还能看到别的院落,大多都有三三两两的人在进出,而这个大院看不到人。偌大的院落,虽然没看到女主人,应该在别处。

    如此显得太过冷清,一家人经营这么大的产业,而且是古宅大院,难免力不从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