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其他小说 > 雨样年华 > 第七章 老师们(一)

第七章 老师们(一)

    八月

    •数学老师

    东北地区的八月初本是处在老师和学生们放暑假的时间。然而,由于学校要利用一部分的假期来上课,于是,在这暑气正旺的盛夏,风这一届新生们的高中学习生涯就这样提前正式开始了!

    上了两天课之后,风仔细的捋了一下课程表。截止到现在,他已经跟负责教他们班的各科老师都见到了面。令他感到欣慰和庆幸的是,他还蛮喜欢他的诸位老师的。

    风的数学老师是一名四十来岁的男老师,他姓李。李老师有着中等的个头、微胖的身材、古铜色的皮肤,戴着一副老学究似的大眼镜。他前额的皱纹很明显,发际线偏高,这使得他的外貌略微有点显老。

    李老师是全校为数不多的“高级教师”之一,这是风和阿沣在学校实验楼的大厅里发现的。实验楼的二楼跟低年级的教学楼相通,为了能够尽快去学校食堂吃上晚饭、节省排队时间,风他们二人经常在下午放学铃响之后打实验楼的大厅经过,这里是一条去食堂的捷径。

    大厅的侧墙上有一块公示板,其上面展示着的是全体在校教师的姓名、资历和职称等信息。风的父亲也是一名老师,对于“高级教师”这个职称的分量,他还是略知一二的。

    在平日里,李老师的面部表情、对人对事的态度都是非常严肃的。无论高不高兴,他的脸上总是会习惯性的泛起一副特殊的、标志性的“假”笑。说实话,因为平时严肃惯了,所以他真的很不擅长笑。他只要冷不丁的一眯眼、一呲牙、一笑,那副笑面就会令他看起来很像是一名杀手,这真的会让别人感觉不太适应,甚至脊背发凉!

    但即便如此,喜欢他的人、细心的人还是能够在他的举手投足间挖掘到其身上所深藏着的那种幽默感的,虽然这样的人不是很多。

    李老师的这种诙谐与幽默,是需要你认真的听他讲课、同他在课堂上进行心领神会的沟通才能够真切的体会到的。不了解他的人,很容易就会对他产生惧怕甚至是厌恶的错误印象。只有那些真心想跟他学东西的人,才会深深的喜欢上他!风认为,他自己就是这样的人。

    •举例之王

    在听了李老师的几堂课后,风认为,但凡是有点数学基础的人,只要他用心去听李老师讲课,就大概率不会听不懂。为什么呢?风自己总结了两点原因:

    一是李老师的讲课经验非常丰富、水平高超;二是每当他在为同学们举例子、打比方的时候,那些例子不仅举得很恰当,而且还很独到。

    经常的,如果有人对李老师所讲的某个知识点存在疑惑,他只要随便举个例子,这些人一下子就全听明白了!

    说他独到,是因为他所举的例子,一般人在一时间还真是有点儿想不到。那例子举得很是天马行空,但却又恰到好处,还兼具形象和幽默艺术。所以,他所举的例子经常能够引得哄堂大笑。

    有一次,他在为学生们讲解“集合”范畴里面的“最值问题”的时候,就用了一个很诡异、很恰当的例子。

    那是书中的一道题目,它要求同学们去证明某个数值是它所在集合当中的最大值。在用了一系列的证明方法讲解完这道题目之后,李老师赫然发现讲台下面的很多同学都没有听懂。这个时候,他有点犯愁了,只见他用一只手拄着黑板,一侧身、一低头、一思索,随后发话道:

    “同学!你们可千万不要把最值这个问题想得太复杂。就拿我刚才用到的那个比较法来说吧,如果你们能够证明出某个数值是该集合中第二大的值,后来经过比较发现,这个集合中还有一个值比这个第二大的值还大,那么这不就能够证明它就是该集合当中的最大值了么?”

    他这一段“大大小小”的、跟绕口令儿似的话一说完,有一少部分同学已经听懂了,但其他人还是没弄明白这个证明方法到底是咋回事儿。看着台下的那些似懂非懂的脸,李老师有点儿急了。于是,他又露出了他那标志性的诡异微笑,然后大声的解释道:

    “我的天啊!那我就这么说吧。如果你们想证明姚明是这个世界上个头儿最高的人,那咱们就让世界第二高的人来跟他比比个儿。如果连世界第二高的人都没有姚明高,这不就说明姚明才是世界上最高的人了吗?听懂了没有?同学!”

    他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一下子全都恍然大悟了!与此同时,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哄堂大笑……

    •“微笑女神”

    风他们班有一个很爱笑的女孩儿,她叫阿乔。风早在军训期间就发现了,阿乔不是一般的爱笑,而且她一笑就很难停下来。

    因为能够听到李老师举的各种奇葩的、好笑的例子,所以阿乔最爱上的就是数学课,她每堂数学课都会上得乐不可支的。慢慢的,只要一到了数学课、只要李老师的人一进屋,都无需其开口说话,阿乔就开始自己在那儿格格儿的乐上了!

    在阿乔的心目中,李老师的一举一动都已经达到好笑的境界了。风在不得不佩服李老师的同时,也不禁为阿乔那超低的笑点而感到深深的折服!

    •口头禅

    李老师有几个口头禅,每次在给台下这帮刚刚初中毕业的“小学生”讲解相关知识点之前,他总是爱问上一句:

    “这个知识点你们应该在初中学过吧?”

    对于他提出的这个不像是问题的问题,同学们也总爱齐齐的回复上一句:

    “没学过!”

    有一堂数学课,他叫同学们把课本翻开,然后他随口就把课本上的导语给念了出来。刚念完导语的头一句,他竟然莫名其妙的乐了!他的这个一反常态的举动顿时把全班同学弄得满头都是问号。笑罢,他跟同学们乐呵呵的解释道:

    “同学!这回你们可再也赖不掉了!看见没?导语的头一句就写着‘我们在初中学过’,哈哈哈……”

    经他这么一解释,整间教室立刻爆发出了雷鸣一般的大笑!更好笑的是,他在说着刚才的这句话的时候,还刻意把“初中”这两个字的读音给加重了。他那副扶着讲台、一猫腰、一拱嘴、重重的读出“初中”这两个字的样子,简直别提有多好笑了!

    除了这句“这个知识点你们应该在初中学过”之外,每讲完一部分课堂知识,他还总愿意习惯性的问上一句:

    “你们都听懂了没有?”

    如果台下没有几个人出声,他就会用手拄着黑板、把头一低、操着一副苦口婆心的语气无奈的说:

    “同学!你们倒是给我个回应啊!”

    他既已这么说,同学们就开始有的点头、有的摇头了。接下来,李老师会根据摇头者的数目多寡来决定是否需要把刚才的知识点再讲一遍。如果点头的人很多,他的脸上就会瞬间闪过一丝“假”笑,然后再接着往下讲;倘若是没听懂的人比较多的话,他的眉头就会一皱,然后又是疑惑又是无奈的说:

    “同学!这个知识点你们在初中就应该学过的啊?”

    只要这个口头禅一出现,同学们就快要憋不住笑了。如果有个别顽皮的同学回答他说没学过,他就又会斜着脑袋,更为疑惑的问道:

    “真的吗?不能够哇!哎呦,那你们真该回头去找找你们的初中数学老师啦!这么重要的东西他都不讲,他想干嘛嘞?好吧,既然这样,那我就再给你们讲一遍!”

    如此场景,经常会在他的课堂上演。不了解他的人可能会觉着他是个不负责任的老师,学生们听不懂就听不懂嘛,你痛痛快快的再讲一遍不就结了?

    不过,风倒是认为,这只是李老师的个人习惯而已。质疑或误解的产生可能是源于某人身上的某种让其他人不适应的习惯,但这并不能代表这个人就是有问题的。

    •“大力神”

    李老师还有个小习惯,在每次上课开讲之前,他总是先要从粉笔盒中拎出来四五支粉笔,然后再将它们整整齐齐的摆在手边。这场景很像是即将上战场的军人在摆枪。

    他讲课可是很卖力的,尤其是在写板书的时候,他会使出很大的力气去写字,就像是在跟谁较劲一样。别的老师都是一笔一画的、轻描淡写的作板书,而他却是在拿着粉笔一下跟着一下的往黑板上硬杵!

    一般的,其他老师上一堂课只需要一两支粉笔就足够了,但这对于李老师来说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用的力气大,粉笔就容易被折断,因此后者讲课是很费粉笔的!偶尔的时候,在接连用断了好几根粉笔之后,他还不忘嘟囔上一句:

    “现在这粉笔,质量咋这么次呢!”

    同学们听了,又会笑上一通……

    像李老师这种写板书的方式,费粉笔还只是一方面,它也给负责擦黑板的值日生带来了不小的困扰。擦李老师的板书是一件相当费力的事情,这是所有擦过他板书的值日生的切身体会,也是在后来得到了全班同学的公认的!

    因为黑板上的字迹都是被李老师用了很大的力气“凿”上去的,每处笔画、每个字迹看起来都是又白、又粗、又浓重的,它们就像是被深深的镶在了黑板上一样,真可谓是力透“板”背!

    别的老师的板书只需要用黑板擦或抹布轻轻一抹就擦掉了,而李老师的板书就需要值日生用力去按着黑板的板面来蹭。有时候,对于极个别非常顽固的字迹或笔画,同学们还需要进一步的用手去抠!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