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神话逍遥 > 第三章 恶报身

第三章 恶报身

    “哈哈哈哈,这条傻龙惨了!”紫阳宫藏书阁内,画卷在空中旋转,似乎是高兴得在打滚,神念传出:“没到元神境界居然敢擅闯紫阳宫?这下可以报仇了!”

    少年眨眨眼,若有所思地道:“所以师叔你刚刚在骗我?这些人根本不是师傅的仇家,只是得罪了师叔你?”

    画卷僵住了。

    有时候徒弟太聪明也不是好事。

    正殿内,每一个“死”字都从纸上跃起,有的化为麻绳,有的变成乌鸦,有的凝成刀斧……

    一圈麻绳在金不换面前悠悠晃荡,金不换眼神一滞,抓着脖子向自己的脖子勒去。

    不祥的乌鸦绕着赤龙王哀鸣一声,赤龙王顿觉浑身无力,生命力开始流逝,眼前逐渐模糊……

    刀斧大开大合,居然联手攻向巫族青年,攻势无比狠辣,每一下都直指青年的脖颈、头颅、腰腹等要害,青年竭尽全力才能勉强抵挡,他心中惊愕恐惧,只觉得随时有暴死的危险。

    ……

    七个“死”字,展现出了七种不同的死法!

    唯有一个人无恙,那就是正意真人,似乎这“死”字还有识别自己人的功能。

    纯阳宫内,气氛变得怪异起来。

    “这位正心小友虽然涉猎广博,但……太广博了也未必是好事。”万宝阁主委婉开口。

    众人中,只有他的立场是绝对中立,最适合说这话。

    而他之所以这么说,则是因为那七个“死”字,已经是魔道的手段了,甚至不是一般的魔道,而是近乎四魔中“死魔”中的手段了。

    据佛经记载,四魔是恼害众生而夺其身命或慧命的四种魔类,即烦恼魔、五蕴魔、死魔、天子魔。

    四魔中,烦恼魔引发一切恼害众生身心的贪嗔痴烦恼;五蕴魔引动众生色受想行识五蕴使众生沉溺;死魔则是断绝众生最在乎的性命之根,用种种惨死之相引发众生的恐怖,直至真正死亡。

    许多修士渡劫时,都会引来魔头阻道,一旦渡不过,哪怕是元神修士,都会身死道消,甚至连元神都沦为魔头的美餐。

    掌教心头沉重,自己因为对正心父母的愧疚,多年来放纵正心,除了收徒一事外从不强迫他,宗内所有的地方包括禁书阁都允许他自由出入……莫非反而害了他?导致他误入歧途?

    “哼,外行人只知道看热闹!”祝大巫却是不满地冷哼道:“纵然其中有死魔的手段,但也有巫道的手段,你们看不出来么?那只乌鸦,就是巫道的‘死咒大术’所化……我巫道亦是煌煌大道,难道正心修行巫道也有错?”

    其它人心想巫道又不是什么正道,正常人去修那东西干什么?但这话自然不能说出来,以免开罪祝大巫,毕竟巫道有数不胜数的暗算法门。

    大乐禅师依旧是笑呵呵地开口:“佛魔两面,大佛一念之间可以堕落成大魔,大魔一念之间也可以转为大佛,无非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已,我们佛门的一些大禅师,修为进无可进时,也会参详魔典,以魔演佛,其实也不算什么。”

    他说得轻描淡写,但实际上,净土宗强调的还是“乘佛愿力,登彼净土”,很少有大禅师会选择参考魔典,因为这有谤佛的嫌疑,只有这位出身禅宗,后来又因为一场大变故转入净土宗的大乐禅师才会说得如此不在意。

    毕竟禅宗一向是佛门四宗中行事最骇人听闻的,被密宗、律宗、净土宗所诟病。

    “大乐说得不错,不如我们二人一起去看看?那几个小辈中的手段囊括巫魔两道,还是我们最适合解除!”祝大巫主动道。

    “阿弥陀佛,贫僧正有此意。”大乐禅师应下。

    其它元神真人虽然也对正心颇为好奇,但碍于没有合适的出手理由,只能在此观望。

    不过以元神真人的手段,即使是远观,也跟身临其境没有太多区别。

    没有人知道,祝大巫心里其实颇不是滋味。

    巫道修行者向来稀少,甚至有香火断绝的危机,如今正心却展现出了无比精纯的巫道手段……要是在窫窳部落里有哪个后辈能用出此等炉火纯青的“死咒大术”,祝大巫一定把他当成传人培养,不惜一切代价帮助他冲击大巫境界!

    可惜正心是全真教的人。

    不过……有没有挖墙脚的可能?

    祝大巫盘算着,脚下黑风涌起,伴随着鬼哭狼嚎之声,眨眼的工夫就到了紫阳宫内,而大乐禅师盘膝而坐,身下自有三品莲台升起,速度亦是不慢,很快就进入紫阳宫内。

    两位元神大能亲自出手,一个拿出漆黑令旗一招,攻击众人的事物就还原成黑气,就被令旗摄走;另一个口念佛号,背后佛光万丈,隐隐有手持降魔杵的“不动明王”虚影浮现,明王一挥降魔杵,万邪退避,残余黑气瞬间灰飞烟灭。

    佛光普照一圈,原本或是恍惚、或是痴怔的众天才弟子纷纷醒转,纷纷大汗淋漓,向两位真人道谢。

    “多谢大巫出手相救!”

    “多谢禅师施以援手!”

    “道谢就免了!”祝大巫阴阳怪气地冷笑一声:“现在的弟子是越来越不如从前了,连同辈的面都没见到,人家随手留的几个字就差点要了你们的命!羞不羞?特别是你,蛮库卡!回去之后就跟我进‘古巫秘地’修行十年!”

    赤裸胸膛、身上绘着油彩的健壮巫族青年“蛮库卡”满脸惭色,点点头,老老实实地走到祝大巫身后,低头不言。

    “净光,不必挂怀,正心小友的佛法非同小可,正应了我佛大开方便之门,人人只要明心见性,皆可成佛的法旨,正心小友虽然出身道门,但一样可以成佛!”大乐禅师不愧是佛门高僧,有舌绽莲花之能,三言两语间,不但把自家徒儿摘了出去,更是把正心划到了佛门范围。

    传说一些高僧说法,能把活人说死,把死人说活,天花乱坠,地涌金莲,大乐禅师已然是得了其中精髓。

    一直修“闭口禅”的净光点点头,用神念传音答道:“如是我闻,佛是过去人,人是未来佛,人人皆可成佛,在佛法上正心道友已经走得比贫僧远了,他日或可证阿那含道果,有望阿罗汉境界。”

    纯阳宫中,张天师罕见地没有借这个机会挖苦栖霞真人,毕竟就算他跟栖霞再不对付,再怎么觉得栖霞虚伪,也是合称“道门三山”的自己人,因此他犹豫了一下,道:“栖霞,你悠着点,别让这么个天才弟子被佛门拐走了。”

    栖霞仙人点点头,道:“这个自然,等正心本尊出来之后,贫道就亲自把他押到纯阳峰,盯着他闭死关,不证元神不许出关!”

    但……正心本尊究竟在哪呢?

    祝大巫和大乐禅师对视一眼,各自施展手段,扫过七座门户,最终视线停在中间通往藏书阁那扇。

    没等他们开口,一个看起来乖巧聪慧的少年就走了出来,对众人一一行礼,特别是两位元神大能,行的是大礼。

    “你是正心道友的徒弟?你师傅呢?”赤龙王迫不及待地问道,刚刚中了正心的手段,他不但不觉得耻辱,反而更加想见见那位正心道友本尊了,毕竟龙子龙孙都是好战之辈,打人和被打都是常态,常常能打出交情。

    因此,他觉得自己跟正心已经有“交情”了,看少年的目光也就和善了些,像是在看自家后辈。

    少年被他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低头乖巧道:“师尊出游多日,本尊确实是不在紫阳宫内……”

    “出游多日是多久?”祝大巫乃是媲美元神的大能,哪里会被这小子避重就轻的说辞蒙蔽。

    “……”少年沉默了一下,道:“大约三年了……”

    没错,已经三年了,自三个月前拜师以来,他就没见过师傅本尊,只有一副画像代师传法,他一直称画像为“师叔”,许多东西都是师叔告诉他的,包括师傅三年未归这件事,否则他都不会知道师傅在收下自己之前居然就已经离宗两年有余了。

    “你这画像又怎么说?”祝大巫忽然一招手,一副画像就从少年袖中被摄出,被他捏在手里,隐隐有黑气缠绕,似乎随时要毁掉画像。

    画像顿时怂了,神念传出:“我只是一幅画啊,真的不知道……”

    祝大巫冷笑一声,捏得更紧了,浓郁的黑气覆上画轴:“什么都不知道的,岂不是废物?废物留着有什么用?我现在毁了你,以后赔一件更好的法宝给正心小友,想必他也不会介意!”

    恶人还需恶人磨。

    画像终于服软了,依旧是神念传音,却是只让大乐禅师和祝大巫知晓:“还请两位跟我来,本尊虽然不在,但还是留了一道化身。这道化身跟佛门颇有渊源,不过不宜被太多人知道。”

    大乐禅师心中一动,道:“如此也好……”

    他看向小辈们,慈眉善目地道:“你们虽然受惊,但想必也有所得,都下去好好参悟一番吧。”

    这就是赶人的意思了。

    没人敢顶嘴,虽然心里好奇得不行,但都老老实实地离开紫阳宫了。

    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出紫阳宫,金不换就祭出“娑婆苦海船”,直奔纯阳宫而去,去找自家老爹,他相信老爹肯定有办法让他看到!

    考虑到画像似有顾忌,金不换这回直接丢下了众人,自己独自去,气得众人大骂这死胖子不讲义气。

    “老爹,我也想看……”金不换嬉皮笑脸地凑到万宝阁主身旁。

    万宝阁主瞥了他一眼,淡淡道:“仿品好用吗?”

    之前金胖子随口说了一句“要不是这船是仿品,老爹肯定舍不得给我”,就被万宝阁主记住了。

    金胖子顿时怂了,连忙认错,万宝阁主冷哼一声,一挥大袖,宝光闪过,一面镶嵌着定风珠、辟火珠、避水珠等无数至宝的“大千镜”就凭空浮现,显现出紫阳宫内的景象。

    万宝阁主号称“万宝”,别的不多,就是宝物多。

    这位阁主看了儿子一眼,忽然道:“本来打算过段时间把大千镜也给你,不过你既然嫌弃为父的宝物寻常不堪,那就算了,过几百年再说吧。”

    金不换闻言呆住了,简直是心疼得在滴血,眼巴巴地盯着老爹,万宝阁主却是不再看他。

    镜面中,画像领着祝大巫和大乐禅师在紫阳宫内左拐右拐,终于到了一间不起眼的房间内。

    门户自动敞开,显示出门内的景象:一方清池上浮起朵朵白莲,大多已然绽开,唯有一朵最大的含苞待放。

    忽然,最大白莲花苞渐渐展开,其中竟然盘坐着一个面目依稀跟正心画像有三分相似的赤裸婴儿,目光却是深沉而睿智,没有丝毫婴儿的稚嫩。

    婴儿站起身来,莲叶、白莲随之而动,包裹在他身上,化为衣裳,有一种圣洁庄严的味道,他的身躯迅速拔高,成长为孩童、少年乃至青年……

    隐隐有一声叹息响起。

    大千镜显示的画面忽然一片模糊,再也看不真切,甚至几位真人的神识也无法再探入。

    不过该看的已经看到了。

    在元神大能眼里,那婴儿看似圣洁,但根本不是人类,甚至也不是善类,而是无数因果报应纠缠的集合:杀生刀剑报、诽谤拔舌报、陷害蒸笼报、盗窃油锅报……

    “佛门报应二身中的‘恶报身’。”栖霞真人神色凝重。

    到了这一刻,他已经不怀疑自己那位侄儿是否会堕入魔道了,因为能凝聚出“报应身”的人必定精通“因果大道”,不可能入魔。

    只是……他发现自己似乎从来没了解过侄儿。

    想凝聚“报应身”,非得有“因果大道”二境巅峰的道行不可,离相当于元神境界的阿那含佛果也只有一步之遥。

    侄儿居然不知不觉已经走到这一步了?也不知道为此吃了多少苦……

    掌教心疼自己侄儿,但其他人几乎同时想到了同一个问题:“那正心真的是道门弟子吗?他从头到尾用过画道、巫道、魔道、龙相大道、因果大道、超度大道、解脱大道等诸多大道的手段,涉猎之广博可以说不输元神真人,唯独缺一条大道真正领悟到三境,毕竟他还太年轻了,也可以理解。然而……”

    然而他从头到尾都没用过全真教擅长的大道,不管是“金液还丹大道”还是“紫阳大道”,反倒是用了好几条佛门擅长的大道。

    简直像个佛性深厚的佛子。

    ……

    大乐禅师和祝大巫足足呆了大半天才出来,出来时都是笑容满面。

    东海龙王好奇地询问他们到底跟正心的“恶报身”谈了什么,祝大巫一言不发,大乐禅师倒是说了,但说的是:“佛曰,不可说。”

    这还不如不说。

    最终,栖霞真人亲自发问了,面对地主的疑问,两人不好什么都不说,便道:“那些书画的确是出自正心的手笔,他从三年前就一直在外游历,寻找冲击元神大道的机缘……”

    “他打算以哪条大道冲击元神?”上清真人问道。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大道分为主修和辅修,相当于中药的君臣佐使,一旦定下主次,便容不得反悔,因为大道至诚。

    正心纵然兼修再多大道,在这些元神真人眼里,也不如那条主修大道重要。

    日后想要冲击元神以上的更高境界,要求的也不是兼修多少大道,而是那条唯一的主修大道。

    贵精不贵杂。

    祝大巫轻咳一声,道:“正心尚未决定,毕竟此事关乎道途,必须得慎之又慎,当年我们不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么?花费漫长的时间从许多大道中选出一条……”

    虽然说着中规中矩的话,但他脸上的笑容几乎都要藏不住了,也不知道正心的“恶报身”究竟跟他谈了什么,令他如此喜上眉梢。

    倒是大乐禅师修行《弥勒下生宝卷》,本来就笑口常开,故他的笑容反而正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