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神话逍遥 > 第十九章 古莽之国

第十九章 古莽之国

    一座座浮岛相继现世,上面都承载着陨落大能的梦境:曾经蛊惑列子的神巫季咸、“画龙点睛”不肯落笔的画道大家张僧繇、曾经劝石勒止杀的“两晋第一神僧”佛图澄、生前接近天仙境界的龙族大能“渊沦王”……

    他们都是李央的老师。

    李央在外界的化身精通古巫大道、龙相大道、超度大道、解脱大道、画道、易道等诸多大道,都是这些老师不吝传授的结果。

    尽管这些老师各有所求,但李央对他们都充满感激。

    “渊沦王前辈,我已经为您在现世找到传人,此龙名为敖乐,符合您的要求,身具应龙血脉,赤子心性,正是可塑之才!我已将您的传承交给他,也令他发下忠于龙族,将来有能力时为您报仇的大道誓言!”李央的神念进入渊沦王的梦境,化为人形,行弟子礼道。

    他展示出恶报身令敖乐发誓并传授传承的记忆,以此为证。

    渊沦王的梦境是一方无垠大海,正是他昔日被万劫斗战天尊之子击杀陨落之地,同时也是他的执念所在。

    梦境的大海中,苍青巨龙疯狂咆哮,在海天间激起千丈海浪,似乎是喜悦到极点:“好!很好!李央,我渊沦王真心地感谢你!我一生不知天高地厚,直到死的时候也不肯心服,如今我却是心甘情愿地承认,我欠你一个人情,一个巨大的人情!”

    陨落了无数岁月,居然还能把自己的传承流传下去,他衷心地感谢李央,即使他如今只是一点残存的执念。

    “我们都是死人,形神俱灭,死得不能再死,招魂都招不出来,你的人情有什么用?”一道阴冷的神念传来,却是曾经蛊惑列子的神巫“季咸”冷冷开口。

    他所处的梦境是一方巨大祭坛,由无数白骨构成,黑雾重重,他自己就端坐在祭坛的最高处。

    “是啊……我们已经陨落了,形神俱灭……只剩下一点失败者不甘的执念在梦境海中承受漫长岁月的痛苦折磨……”苍青巨龙眼神又黯淡下去,歉意地低下巨大的头颅,对李央道:“欠下你巨大的人情,却是无能为力,不能报答你了!”

    李央连忙道:“前辈何必这样说?前辈的道统也传给了我,我也学会了‘龙相大道’,我视前辈为师,帮前辈传下道统也是理所当然,哪里有什么亏欠之说!”

    “小李央,你是个好孩子……”另一处梦境中,手持画笔的白发老者“张僧繇”慈祥开口:“我们这些早已陨落漫长岁月的老古董都愿意竭力帮助你……绝对不会坐视你陨落在‘无何有之乡’中,希望你能回到外面的世界,好好活下去……”

    传说张僧繇曾在金陵安乐寺画四条白龙,却不点眼睛,云“点睛即飞去”,时人以为荒诞,坚决要求他点,张僧繇无奈之下,只得为其中两条龙点上了眼睛。

    须臾,雷电大作,两龙破壁飞去。

    这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还有后续,乃是隋朝的时候,寺院附近的毒龙潭居然飞出两条真龙,要和画壁上剩下的两条龙斗法,风雨大作,沸沸扬扬,好不容易才降伏。

    可见张僧繇的画道之境界高超。

    但这样一位画道大能,却还是陨落了。

    他曾经告诉李央,他是在一场天界的“书画之争”中被一位地仙巅峰的书道大能一笔斩落头颅,而他所画的金翅大鹏也将对方一口吞下,双双陨落。

    张僧繇虽然死在天界,但他出自本界,死后落叶归根,残留执念回到了本界的“梦境海”。

    他的执念传授李央画道,可谓倾囊相授,而他的要求则是……李央日后飞升三十三天后,要以他弟子的名义,参与“书画之争”,为画道一脉夺魁。

    “书画之争”虽然听起来文雅,但却无比残酷,论惨烈程度几乎不输给“佛道之争”,不知道多少天界的大能因这场争端而死,至今未分出胜负。

    “我日后若是有幸飞升,一定参与‘书画之争’,以您的名义为画道一脉夺魁!”李央亦是感激张僧繇授道的恩情,自然愿意帮他达成心愿。

    李央让报应二身在外界所画的自画像之所以有不可思议的威能,就是因为他得了张僧繇的画龙传承。

    “我们自然相信你,毕竟你已经为我们中的好几个达成心愿了……”弈秋开口道,这位春秋时代的弈道大能已然得到了李央让应身搜集的后世棋谱。

    宝相庄严的高僧佛图澄亦是颔首,他的心愿是让李央重建“龙兴寺”,为此,他提前支付了报酬。

    昔日,李央借助佛图澄传下的“善恶二心法”,花费漫长时间在梦境中惩恶扬善,折磨为恶之人,让他们得到应有的报应,将他们的“恶业力”剥落采集,又通过“因果大道”的玄妙手段化为己有,在外界成功凝结“报应二身”。

    而凝结“报应二身”后,李央为了伪装出自己平安无事的假象,又让报身用画道手段留下一幅自画像,代替本尊行事,连掌教都没发现不对,毕竟张僧繇乃是得道成仙的画道大能,他传授的画道手段自然可以欺骗元神修士。

    报应二身分头行事,恶报身留在紫阳宫中闭关,为东方朔和弈秋整理过去数千年的棋谱,同时负责为李央的计划进行易道推算,每隔一段时间就将推算结果传递给应身;而恶应身除了在外界找机会完成几位前辈的心愿外,主要就是根据报身的推算寻找“仙人承露盘”和《列子海图》。

    完成报应二身的布置后,李央本尊就再次被“无何有之乡”的大道伟力镇压,被迫陷入沉眠,梦中虽能感悟大道,却无力干涉现世,计划全靠报应二身执行。

    这是一个以李央为主,在东方朔、弈秋这两位名垂青史的易道大家的指点下,殚精竭虑推演出来的计划。

    也必须由李央为主,因为先前东方朔就说了,他们早已死去无数岁月,残余些许执念留在梦境海,没有了“创造”的能力,只能推陈,无法出新。

    不过纵然东方朔和弈秋只能辅助,但他们都是昔日的传奇大能,加上李央自身的易道境界已然臻至二境“顺命境”巅峰,推演出的计划还是颇具可行性的。

    如果计划一切顺利,报身推算出两物的下落,应身则负责找到,再设法修复“仙人承露盘”,然后便根据《列子海图》出海远航,顺利抵达海图的终点后,自然就能见到古莽之国的国主。

    古莽之国是什么地方?

    《列子·周穆王》有云:西极之南隅有国焉,不知境界之所接,名古莽之国。阴阳之气所不交,故寒暑亡辨;日月之光所不照,故昼夜亡辨。其民不食不衣而多眠。五旬一觉,以梦中所为者实,觉之所见者妄。

    传说古莽之国的国民以梦为真,以真为梦,不饮不食,不见日月,大多时候都生活在梦里。

    昔日,列子曾经游历“古莽之国”,留下海图,后世的东方朔也曾至此国,并且机缘巧合之下,让此国的国主欠了他一个人情,以他当时随身携带的“仙人承露盘”为证,日后谁持此盘,就可以要求偿还这个人情。

    东方朔的残念指点李央,如果他的化身见到古莽国主,就以承露盘为证,要求国主偿还东方朔的人情,从“梦境海”中解救一个人。

    没错,那个人就是李央。

    李央纵然被困在“无何有之乡”中,但无何有之乡却是在梦境海内。

    因为……无何有之乡,正是至人庄周昔日留下的一场梦。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