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封神之法水东流 > 第二章 准提方便度缘者 姜尚偶遇助资粮

第二章 准提方便度缘者 姜尚偶遇助资粮

    心缘的家里,摆了一张床,床上有被子,一张破桌上,放了几个陶碗和陶壶,

    他把老人让了进来,用破衣在石头做的凳子上擦了又擦,才让老人坐下,然后倒了一碗水,给老人喝。

    老人喝了水,心缘又从墙上的破柜子里拿出一个窝头,分成了两半,把大的一边给了老人,自己吃那块小的:“我就这一个窝头了,还请老人家不要见怪。”

    老人毫不客气,接过窝头,就着水吃了起来。

    心缘一语不发,那老人边吃窝头边说:“我们去寻宝藏,你却不能对外人说起。只说想和我去昆仑山修道,再来报众位的大恩。如果大家都知道我们去找宝藏,那就不好分了。”

    心缘喝了一口水,点了点头。

    听说心缘要去昆仑山修行,村子里的人都为心缘送行,有送点心的,有送衣服的,有送鞋的。都一千四百多年了,自从广成子在崆峒山为黄帝讲道之后,这山上就再也没有出现过神仙。要是自己村里出一个修道的神仙,全村人都会为之振奋和骄傲。

    心缘听村里的老人说,昆仑山在西海之南,流沙之滨,赤水之后,黑水之前。分为东中西三处,西昆仑为西王母所居。中昆仑系元始天尊玉虚宫讲道之处。东昆仑和西周不远,有没有神仙,心缘不知道。

    中昆仑到底离崆峒山多远,心缘心里也没底。不过,宝藏的诱惑力实在太大,心缘还是想一试。

    这几年心缘天天跑到崆峒山天台观看日出,让他有了健康的体魄和坚毅的性格。

    看到这么多村里人来为自己送行,心缘拜了三拜。第一拜是感谢这里的水土养育之恩,第二拜是感谢父老乡情的成就之恩,第三拜是愿神灵护佑,祝自己找宝藏和修道都能成功。

    说也奇怪,拜完这三拜之后,心缘觉得内心释然了不少,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我们该走了。”那老人拿起了拐杖。心缘再看了一眼自己住了十年的小茅屋,内心有些不舍。老人说道:“既然下定了决心,就要难行能行,难舍能舍,排除万难,才能成功。”

    一路晓行夜宿,三天后,心缘和老人来到了黄河边。心缘忽然想起,自己还没有问老人的姓名:“我叫心缘,你在村里的时候就知道了。还没请教老丈尊姓大名。”

    老人笑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你会写你的名字吗?”

    心缘道:“我又没有识字,不会写。”

    老人说:“那我就告诉你吧,你的那个心字,就是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芽。”

    心缘听了后,自然就接了后面两句:“披毛从此起,作佛也由他。”

    老人说:“没想道你小小年纪,竟然会作诗。”

    心缘见老人解了那个心字的谜底,内心一阵空明:“我也是因为那天在山上遇到了天雷,被吓晕的时候,梦见有人这样说的。我们找条船,过了这河罢。”

    老人笑了笑:“你还没问我名字叫什么呢?我告诉你吧,我在苦海中当摆渡,将人从此岸渡过彼岸,所以我又叫船师。今天遇到这大河,就让我来渡你吧。”

    心缘道:“这里没有船,你怎么渡我过去。”

    老人用手一指,道:“那不有一条?”

    心缘往河边一看,果然不什么时候有条小船。心缘跳了上去,就要去撑船,那老人道:“我是船师,你对这黄河水性不熟,让我来渡你吧。”

    心缘不会划船,便把般篙给了船师,那船师将篙一点,船即将河中而去。船师在河中唱了起来:“我以大船渡众生,中流不依在此岸。众生上岸而不著,不住中流不休息。菩萨度众亦如是,勇度众生无休息。生死流中不疲厌,波罗蜜船走两边;虽无量劫修净行,未曾分别劫长短。”

    心缘见这船师唱得动听,不由生由欢喜心来,等他唱完了,问道:“我虽然不知道你唱什么,但特别好听。尤其是这个此岸、彼岸,还有生死流、波罗蜜,好像在哪里听过一样。你以前经常唱吗?”

    那船师道:“作为船师,当然经常唱。今天我来度你过河,所以就唱了起来。”心缘不胜欢喜,和这老船师又更加亲近了一层。

    过了黄河没有几天,二人的干粮吃完了,只得采野果充饥。一只野鸡跳了出来,心缘道:“我们几天没有吃饭了,我捡块石头打死这只鸡,我们二人一起吃了吧。”说完就去捡石头。

    船师急忙止道:“不行不行。你打杀这只鸡,以后会牵扯不清。快请住手。”

    心缘奇道:“我虽然从生下来就没有吃过一餐饱饭。就是有肉,也是吃人家剩下的,那也是一个月才有一两次。如今我们去找宝藏,要是不吃肉,会饿死的。”

    船师道:“你杀了它吃肉,那么以后它也会杀了你吃肉。这个是一定的。我们既然要去修道,就要对所有的生灵一视同仁,不要伤害它们。懂吗?”

    心缘只好慢慢地把石头放在了地上,轻声说道:“这样走下去,不知何日是个头,又没有东西吃,我还是回去吧。再过两个月,就是冬天了。”

    船师笑了笑,说道:“你叫心缘,这个心字,你会写了,我就告诉你,如果你起心,真的杀了这只野鸡,以后你也会变成野鸡,被它所杀,所以叫披毛从此起。”

    心缘有些害怕了:“那你意思就是说,我心里想做什么,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自己的未来。”

    船师道:“那当然,你做了什么因,然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这个因就会成熟,然后得什么果。”

    心缘找块大石坐了下来:“你说的这些,和我村子里的人说的都不一样。可我实在是饿了,再没有东西吃,只怕找不到宝藏,就死在半路了。”心缘开始生起了退意。

    二人正在议论间,只见一名二十五六岁的男子,身穿青衣,背着一个行囊,行囊外扎着一把雨伞,往二人这边走来。

    走得近了,心缘看那人时,生的气宇轩昂,齿白细密如同珂月,心缘仔细一看,原来此人的嘴唇有些开裂,所以把牙露了一点出来。

    那人见心缘一老一小坐在路边休息,便向船师行礼:“老丈,某是东海许州人氏,姓姜,名尚,字子牙,欲往昆仑山去,不知还有多远。”

    船师道:“我二人只是在此休息一下,正在此歇脚。我叫船师,他叫心缘。”

    心缘已经很饿了,坐下来眯着眼睛养神,没有说话。

    姜尚看了一眼心缘:“想必这位小哥也饿了。原来是干粮吃完了。我正好带有干粮,就分给你们一点。”说完,解下背下行囊,把干粮拿了出来。

    姜尚原是许州大户人家,到了父亲这一辈,家道中落,自己又未娶亲,便往殷都投靠结义兄弟宋异人。感武乙被雷击,深畏天命,便生了出家修道之心,在宋异人资助下,往昆仑山修道。

    姜尚将干粮送到心缘和船师手中各一份,二人称谢。三个就吃干粮。

    心缘道:“姜叔叔去找哪位仙人修道?”

    姜尚道:“我往昆仑山玉虚宫掌阐教道法元始老爷门下学道。”

    心缘道:“既然是掌教,那一定很厉害了。我可以一起去吗?”

    船师拍了一下心缘:“你这孩子,我们还要回家呢,不要误了人家去昆仑山的时辰。”

    姜尚道:“无妨,孩子不懂事。敢问老丈知道昆仑山之路否?”

    船师道:“此西去约一百里,有一岭,名叫望天岭,那里便是上昆仑山的路。我老船没有去过,怎么找玉虚宫,我就不知道了。”

    姜尚背起行囊,向船师道谢,往西边去了。

    等到姜尚走远了,心缘问道:“为什么你不说我们去昆仑山?那不是骗人家吗?”

    船师道:“心缘,我度了你这么久,你还是不明白。我们现在就去找宝藏,但你要闭上眼睛。不许睁开哦。”

    心缘半信不信:“难道闭上眼睛,宝藏就会找到吗?”

    船师道:“不错,我现在就要带你进宝山去,你要自己去寻宝,不要深入宝山,空手而归哦。”

    心缘听说马上有宝可寻,疲惫一扫而光:“老船师,我听你的,我闭上眼睛。”说完,果然紧紧闭上眼睛,不再说话。

    那船师见了,对心缘说道:“你要守住一心,不要胡思乱想,就是心里一直默念三点如星布的那四句话也行,我要带你进宝山了。”

    心缘便轻轻地吟诵起那“三点如星布,弯钩似月牙。披毛从此起,做佛也由它”的话语来。

    外面没有任何变化。心缘还是不敢睁眼,一心只念那四句话。

    念得才三遍,那船师道:“心缘此时不睁眼,更待何时?”

    心缘听得船师呼唤,睁开了眼。

    一片无比光明,却又无比清晰的景象呈现在自己眼前。

    这里的光明,比自己在崆峒山那天台山上每天东方见到的太阳,要亮千万亿倍,但一点都不刺眼,反而觉得非常柔和,让人无比漫暖。

    等到适应了这里的光明,心缘再看时,栏楯围绕于树外,罗网覆于树上,一重一重的互相间隔,计有七重。树木都排列成行,罗网都是由金、银、琉璃、砗磲、赤珠、玛瑙七宝所构成,层层相间,既整齐,又美观。

    再看自己,原来是坐在一朵青莲华之内,这花大如车轮,放出青光,原先自己穿的衣服不见了,而是穿上了无缝的天衣。再看这莲华池,各式各样的莲花花苞放出光来,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

    这莲花池底,纯是金沙。这里的花池、浴池、莲池,遍地都是,而且大小不等,大的竟大到如海一样。水池四围的阶道,都是金、银、琉璃、玻璃四宝所合成。池阶的上面,有天然的楼阁,而楼阁的质料,并不是土木瓦石,而是金银等七种珍宝。

    心缘站了起来,那花在自己脚底下消失,然后自己随着心意,到了那栏楯中去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