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封神之法水东流 > 第十章 心缘示现陪殉葬 姬昌演易费思量

第十章 心缘示现陪殉葬 姬昌演易费思量

    灵宝奉上茶来。心缘接着。灵宝问道:“道兄是西昆仑哪座洞府来?”

    心缘道:“我从斜月三星洞来。”

    灵宝笑道:“现在心正了没有?”心缘道:“要是心正了,你的宝也就不灵了。”

    心缘和灵宝虽然是平淡地对话,实际上大有来头。灵宝既然想试探心缘的证悟。问自己是哪里来,实际上就是问心缘的师承。

    心缘说斜月三星洞,实际上就是从心上来,西方教法乃是心法,心缘并未打妄语。

    灵宝问自己心正了没有,意思就是修到了没有。心缘说心正了,灵宝也不灵了。意思就是自己早已证悟,已断分段生死,而且修为比灵宝高那么一点。

    灵宝又问道:“道兄,既然你叫心缘,为何道号又是香严?香严和心缘,是一体还是二体?”

    这里灵宝实际上就是给心缘设下了机关,如果自己答一体,那么灵宝肯定问为何又有二名,如果称二体,那他就会问为何自己有分别。所以,无论是答一体还是二体,都会落了下乘。

    心缘将茶喝完,然后将杯子示灵宝:“这茶喝完了没有?”灵宝道:“喝完了。”

    心缘将茶杯往下一扣,从杯里又滴出水来。心缘道:“你说,喝完了。”

    灵宝道人大喜:“今日得见道兄,谈玄论妙,令人神清气爽。若得空闲,当常来。”

    心缘道:“请问道兄师承何处?”

    灵宝道人道:“贫道乃是玉虚宫阐教元始天尊门下。”

    心缘赞道:“果然是玄门正宗,与众不同。”

    二人说完,俱各不言。灵宝默运元神,心缘暗修三昧。过了些时侯,心缘道:“今日得道兄奉茶,幸何如之。待贫道下山事了之后,再来亲近。

    灵宝也不挽留,心缘即于洞中没,在凤凰岭上现身,往山下去了。

    “心缘回来了!”当心缘走到崆峒村里时,村民们奔走相告。

    在他们看来,心缘出去了11年,回到村子时,肯定是学成归来了。

    “心缘,你去昆仑山学道,每天学些什么?”

    “心缘,你到昆仑山,那个同去的老人家呢?”

    “心缘,你在去的路上,没有被人欺负吧。”

    村民们古道热肠,问这问那。还有村民将自家种的水果拿了过来,请心缘吃。

    心缘道:“有劳乡亲挂念,心缘西去求道。历经辛苦,无非就是打坐参禅,穿衣吃饭,无功用道而已。”

    村民道:“我们这里自从广成子仙人隐没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仙人了。心缘吃的是我们村的百家饭,穿的是我们村的百家衣,现在村里有了道人了,我们也就不怕了。”

    其实心缘早知道原因,但为了顺着村民,也就问道:“各位乡亲父老怕什么?”

    其中一名大胆的村民说道:“心缘,你还不知道吧,我们周国的伯侯在大商崩了,新的姬伯继位,要求我们村要送一个人,去周国都陪葬呢。”

    原来这一年,季历因为战功过大,在冬月初八,人皇文丁将周伯季历关在商都不远的羑里监狱,然后用黄牛皮革勒死。同时被勒死的,还有他的随从十二人。然后管监狱的将这十三人的遗体埋在了牧野。

    在周国都,季历的儿子姬昌,在其母亲太任的主持下,在毕方国帮助下,迎回了父亲的遗体。

    按照当时的制度,季历下葬,要五百人殉葬。崆峒村本来在周国边缘,但季历在太丁在位时,四处征伐,崆峒村边的小部落都被攻破。

    周国认为崆峒村也沾了季历的恩泽,所以要村里派一名十四五岁的男孩殉葬!

    心缘修道归来,大家相信心缘有仙术,可以帮助村里渡过难关。

    心缘听了村民的言说之后,对各位村民道:“各位乡亲不必惊慌,。我自小是乡亲们带大的。我可以代大家去劝说新任的西伯。大家和这里的官员说清楚,先带我去周国国都,到时自有办法。”

    内中一村民道:“心缘,我们大周殉葬,要的是十四岁到十七岁的男人,你二十一岁了,怕是通不过啊。”

    心缘道:“各位乡亲,心缘既然是从学道归来,就有办法。你们快告诉当地的官员吧。”

    村民的恍惚之间,感觉心缘年轻了不少,由英气逼人的青年,变成了一个俊朗的十五六岁的少年。

    村民的担心没有了,他们相信,心缘代村民去殉葬,应该不会有事。

    “我们有救了。”村民们欢呼起来。

    若令众生生欢喜者,则令一切诸佛欢喜!

    心缘摆了摆手:“各位乡亲,你们要感念周国的水土养育之恩。你们要在心里生起这种愿力,我到周国去,免了这殉葬,也是大家的造化。”

    众乡亲道:“放心吧。我们会的。”

    心缘明日就要被送到周国都城,这里的村民准备杀鸡杀猪,大提成宴席,为心缘送行。

    一切众生都是自己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心缘怎么样可能让村里人为自己再造杀生。当下就制止了村民这一行为。

    村民问道:“心缘,我们是诚心给你吃的,而且是和村民一起吃。你以前在村里,难得吃一餐饱饭。如今你刚回来,就为我们村里解决性命的问题,怎么可以不吃呢?”

    心缘道:“各位乡亲,自心缘修道以后,就不能喝酒吃肉了,连这样的想法都不可以产生。如果乡亲硬要为我杀鸡杀猪,恐怕我的法术不灵,就救不了村里的十几岁的男孩了。”

    原来术法和不喝酒吃肉有关。村民还是第一次听到。但心缘说关系到法术灵不灵,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村民们也就不敢了。

    天慢慢地黑了下来。村民们要心缘到自己家去住,心缘推辞了,他来到村口的一株大树下,结跏趺坐了一夜。

    天亮了,当地的官员将心缘装进笼子,放上了马车。乡村们送了十里方回。

    押送的人员发现,随着其他地方送殉葬人汇合后,就只心缘没有哭。毕竟是十几岁的少年,要送到周城里去殉葬,有些人的父母苦得死去活来,但国法如此,又有什么办法。心缘听着众生的哭声,那悲心更加炽盛起来。

    到了路上的驿站,一些奴隶少年也加入了进来。这些人衣不蔽体,也经常被押送的官兵打骂。心缘求官兵将自己的外套脱下来,给衣不蔽体的奴隶穿上。然后把自己的干粮,送给吃不饱的其他殉葬人。

    “你两天没有吃东西了,你为什么不怕饿?”官兵发现了心缘不同的地方,就来问。

    心缘道:“我不饿,但官爷这样问,我就有点饿了。”

    一位官兵问道:“你要是不吃东西,在半路上死了,我们是有责任的。希望你不要让我们为难。”说完,丢了一块硬饼过来。

    心缘在定中,以禅悦为食,法喜充满,自然是饿不死的。不过,他还是拿着官兵给的那块饼,啃了起来。如果不吃,让众生起烦恼也不行。即使自己一念中生起恼害众生的念头,也与道不相应。

    就这样过了十几天,终于来到了周国的国都。

    周国的官员忙碌开了,布置宗庙,清扫场地,安排仪式。为明天的殉葬做准备。

    这五百人被绑缚起来,并且布条勒住了嘴巴,免得他们哭哭啼啼。在官兵的押解下,来到了祭场上。只要举行完仪式,验明了身份后,就要被推下大坑,或杀死,或活埋。

    与这五百名男少年陪葬的,还有不少车马。

    在祭司的主导下,祭祀仪式在诡异的氛围中进行。一名满目慈祥,约五十岁的中年人,在祭台前祈祷,心缘知道,这个人就是季历之子姬昌。

    祭祀过程中,也要进行占卜。西周占卜与商朝不同,商朝是烧龟甲,然后根据龟甲的裂纹进行占事。而西周占卜与大商不同,西周是以揲蓍法搜求八卦!

    祭司仍在进行仪式,姬昌从袖中拿出一只装了五十五根蓍草的牛角盒来,恭敬地放在祭台上。

    心缘在定中,听着姬昌默念着:“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

    姬昌念完之后,把那五十五根长短一样的蓍草拿了出来。他继续念道:“大衍之数五十有五,其用四十有九。分二以像俩,挂一以象三。”

    他一边念,一边把六根蓍草先拿出来排成六排,然后高尔夫一根蓍草夹在左手小指和无名指之间,然后把台上的蓍草随机分成两份,再去数分开的数目。

    这有很深的天人合一寓意,五十五根蓍草代表天数,然后以六数用来计卦,未分之前象征太极,分开象两仪,挂一根在手里,像天地人三才,四组四组的分,象征四象。

    这样一直分了十八次,即周易所言的“归奇于扐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扐而后挂……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

    姬昌一看,是一个山下有水的卦。山下出水,名叫蒙卦。

    “山下有险?”姬昌感觉有点不妙!自己都城不就是在岐山脚下吗?

    “这不是我去求童蒙,而是这童蒙有求于我。志向相应。”姬昌马上算出了这卦背后的玄机。这童蒙,不就是这些即将殉葬的五百少年么。

    难道这五百童蒙和我志向相应?他们是陪父亲殉葬的,这样解释与我志向相应,倒也说得过去,但为什么是这五百人有求于我?

    姬昌在断卦的时候,有点拿捏不准了。

    然后他再去看,这卦最上面的爻动了。“击蒙,不利为寇,利御寇。”

    “难道我击杀了这些殉葬的少年,将不利讨伐太丁,却有利用抵御外敌入侵?”

    姬昌自自己的父亲被文丁杀害之后,就暗暗下定决心,为父亲报仇,心中生起了灭商的信念。但这个时候,去打商朝,属于以下犯上,也就是入寇。

    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因为自己卜过卦之后,就要执行下一项任务杀人。军队就要押解这五百名少年上祭台,向上帝祖先跪拜,饮酒吃肉,然后下祭台绕广场一周告别众乡亲。

    接下来,军队就会带他们出祭台,来到附近的小树林,在事先挖好的殉葬坑百步的地方停下,然后再以五十人一组,分批临坑屠杀!

    天神告示卦象不利,且这殉葬的青少年有求于我,杀之不利。要是不杀,这几百年传承下来的祭典,就要在自己这里破掉!

    “姬伯,可以开始了吗?”大祭司叫小祭司过来问了。

    姬昌道:“这卦象不吉,你叫大司命和卜师过来。”

    大司命和卜师来到祭场,看到了姬昌的卦,也大为惊异。

    大司命和卜师也自已测算起来。

    “侯爷,我们测的也是不吉。”

    可仪式正在进行,要是停了,引起人们的非议,就会动摇自己的统治地位。这该怎么办?

    姬伯无法可施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