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玄幻奇幻 > 封神之法水东流 > 第九章 安立三界诸形象 身投东土灵宝接

第九章 安立三界诸形象 身投东土灵宝接

    接引道人说毕,心缘金刚初心,微密安立,知道了十二类众生的缘由。

    准提道人道:“心缘,你要入东土,也要知道道法无边,必然见到各种能人异士,奇怪之术。一定要不忘初心,不可随着境界流转。也不可产生轻视之心,生起我慢,有误修道之心。”

    “弟子谨记!”

    “我现在为你说三界安立之相。在此大铁围山之内。有大地狱,其数无量,而大者一十八所。皆是由自心淫心,贪心、慢心、嗔心、诈心、诳心、怨心、枉心、讼习所产生的种种行为而产生,然后这十种行为,从眼、耳、鼻、舌、身、意六个方面受报。产生无数种地狱。”

    心缘听了,大悲无畏:“请问师尊,能否举个例子?”

    接引道人道:“因眼见色就跟色尘转,再和其余五根相交接。譬如见美色而生爱心,耳要听轻柔声,鼻要闻芳香,舌喜尝佳味,身想接触,意生爱恋,因此就造婬业。”

    “这见属火,故临终时先见猛火充满虚空。这时死者神识,或随烟火上升,或坠入烟火之中。乘著烟气,直入铜柱铁床等等无间地狱。”

    “如果在生明目张胆地为非作歹。这时,就看见火蛇火狗、火牛、火马等,非常凶恶可怕,于是就生起无限恐惧。”

    “如果是瞒心造恶,全不知羞,则感天昏地暗,一无所见,心中就生出无限的恐惧。”

    “生前贪恋的花容月貌,会变为铜柱铁床;耳中所闻的莺歌燕语,会化为镬汤铜液;鼻所嗅的芳香,现在化为乌烟红焰;舌所尝的甜蜜滋味,就化为铁丸铁汁;接触的腻肌玉体,就变为红炭热灰;心中所爱恋的婬欲,现在变为火星四射,煽满虚空各处。“

    心缘知道,这些惨烈的业报,都是因为业重执着太深,妄想所生,因惑造业,而有地狱。其实就是心作心是,依然不出这一念心。

    这些业报众生,报尽之后,变成鬼。贪物的,遇物成形,变成怪鬼,即依草附木,成精作怪之类。贪色的,因风成形,变成魃鬼,因多淫,能令云雨不成。贪惑的,遇畜生而成形,叫做魅鬼。如狐狸、野干之类的妖魅。

    准提道人强调道:“狐狸精,就是因为贪惑而成的!最容易变形惑人,令人丧失道德。“

    心缘现在不清楚为什么准提道人这样强调狐狸,想必和自己有重大的因由,所以也特别注意。

    准提道人将鬼类说完,又讲鬼类如何转生为畜生道、人道。人道又如何转生为天道,修罗道。把六道轮回的真相讲完了,真实还是不离这一念心!

    “从人间往上,邻近日月的,叫四天王天,在须弥山腰,超过日月的,在须弥山顶的,叫忉利天,然后往上,是须焰摩天、兜率陀天、乐变化天、他化自在天,这六天及以下,名叫欲界。“

    “欲界以外,再往上,就是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这三天,就是初禅,还要为劫火所烧。”

    “然后往上是少光天、无量光天、光音天名,以上三天,名为二禅,还要受水淹。”

    “然后就是少净天、无量净天、遍净天。这三天,名叫三禅,还会有风灾。”

    “再往上就是福生天、福爱天、广果天、无想天。这里名为四禅。”

    “再往上,就是无烦天、无热天、善见天、善现天、色究竟天。和前面的一二三四禅天,共有十八层天,名叫色界。”

    “再往上,就是无色界,有四种天,即是空处、识处、非想非非想处天。合起来为三界二十八天。这是我西方教法所分天。”

    心缘已证十信位圆满,天眼遥观,已明就里。

    准提道人继续道:“每一小世界,其形式皆同,中央有须弥山,透过大海,矗立在地轮上,地轮之下为金轮,再下为水轮,再下为风轮,风轮之外便是虚空。须弥山上下皆大,中央独小,日月即在山腰。”

    须弥山的山根有七重金山,七重香水海,环绕之,每一重海,间一重山,在第七重金山外有碱海,碱海之外有大铁围山。

    在碱海四方有四大部洲,即东胜神洲、南赡部洲,西牛贺洲,北俱芦洲,这叫做四天下,每洲旁各有两中洲,数百小洲而为眷属。如是九山八海、一日月、四大部洲、六欲天、上覆以初禅三天,为一小世界。集一千小世界,上覆以二禅三天,为一小千世界。集一千小千世界,上覆以三禅三天,为一中千世界。

    集一千中千世界,上覆以四禅九天,及四空天,为一大千世界。因为这中间有三个千的倍数,所以大千世界,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这一宣说,心缘在定中观察三界安立,这一定就是六年,心缘明白了三千大千之相,忍可于心。

    这个时候,该隐迹潜行,到东土去历事炼心,证那别觉仙了!

    心缘本来就从东土而来,并且也发愿要拿到宝藏后再去报恩,这也就和东土结了缘。如今是还愿的时候了。只不过,他找到的宝藏,不可和一般的金银珠宝同日而语。

    势至师兄仍在定中修那四加行法,离圣人只有一步之遥,按照师尊吩咐,现在还不能去东方结缘,轻惹红尘。

    心缘已得普现色身三昧,恍惚之间,变成了往日在崆峒村那种形象。不过,他现在有21岁了,已经从往日的男孩,变成了一名英武帅气的青年。

    “弟子遵师父法旨,要去东土了。就此别过师尊。”心缘不悲不喜,向师尊辞行。

    “去吧。定就前缘,了却心中执念,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接引道人勉励道。

    心缘即于极乐国中没,在崆峒山天台山上出现,回到了东土。

    前尘往事历历在目,要是在往日,作为凡夫,心缘肯定会感慨万千,但这个时候,心缘处在三昧之中,凡情皆忘,这天台观日出,看风景,已经是眼观尘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没有妄想分别了。

    心缘还是一身凡夫打扮,穿着粗布衣服,缓步从崆峒山上下山。

    心缘在定中,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气息。这气息不是草木山石所发,而是一种道者的气息。虽然和自己教法所散发的气分不相同,但也绝不可小视。

    心缘没有用天眼遥观,依然像一个平凡的青年,往山下走。

    他有十四无畏,用隐身法的人,看不到自己。心缘并不担心。

    如果对方现身来见,心缘感受到这股气息是友非敌。

    只是他从西方教初回东土,除了救人度众生之用,心缘并不想卖弄神通。如果他以天眼遥观,肯定会看到对方在哪里。

    原来,元始太尊因弟子杀罚临身,在收了五位新弟子后,已经闭宫止讲五年了。自己那优秀的十二位已证太乙上仙的弟子,各归洞府,潜心修炼,并借机广收门徒。

    这十二名弟子根行,悟性皆佳,代表的是阐教传教的道统。他们分别是:广成子、赤精子、黄龙真人、惧留孙、太乙真人、灵宝大法师、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虚道德真君。

    广成子自黄帝在崆峒山问道之后,并没有在崆峒山隐居。作为仙人,散居名山和海岛修行,就是凡人来到了这名山海岛,不在一个层次,也是看不见的。

    在崆峒山开辟洞府的,正是阐教玉虚门下的灵宝法师。

    阶位相似,灵宝法师也感到了心缘法师的气息,似乎修为还在自己之上。

    他是擅长风系法术的仙人,来到这里开辟洞府已经有五年,拜入元始门下也有一千五百多年了。

    灵宝法师默运元神,借着风的元素,去观察心缘。

    “一个二十多岁的青年人,怎么可能有这么精深的修为。已经达到了太乙上仙的顶流,再进一步,就是斩一尸,步入大罗金仙的初阶了。”

    灵宝法师修行多年,也曾会过三山五岳门人,或奇人异士,加上师尊元始天尊讲道之时,也对道门各派人物作过讲解,就是不知道心缘这样一个青年,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修为。

    心缘也感受到了对方正在观察自己。但他不为所动,依然往山下走。他走路时,足不着地,留有空隙,原来他是在走路时,怕踩着地上的虫蚁,无端造成杀生,还要来偿还业果。

    灵宝默运元神,掏指一算,确认心缘是友非敌,于是化阵清风,坐在凤凰岭边的大石头上,等着心缘经过。

    心缘正往山下走来,见一道者,相貌精奇,显然是在等着自己。那道人见心缘来了,竟然主动施礼:“道兄从何而来,来贫道荒山,也让贫道一尽地主之谊。”

    心缘知道对方已经知道自己也是修道之人,当即起身还礼:“贫道乃西昆仑散人香严道人。俗名心缘,此前即是山下本村人氏,今日特从西边过来,去见本村乡亲。”

    灵宝天尊暗思:“此人修为如此高深,竟然只是一个二十一岁青年,显然是有什么不方便明说。”

    当下也不再问,而是笑道:“在下崆峒山元阳洞灵宝是也。即然同属道门,贫道广交天下道友,相见即是有缘。还请移步,到弊洞中一叙,以茶礼相待。”

    “既然灵宝道兄如此相邀,那就客随主便吧。”心缘说道。

    灵宝道:“既是道门中人,请随我来。”说完,化阵清风而去。

    心缘也不再藏拙,从此处没,现身到了元阳洞洞府。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