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读网 > 武侠仙侠 > 三宝修真记 > 第20章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杏花村

第20章 城市套路深,我要回杏花村

    大莽元初八年横渠书馆与明伦堂曾有过一次论道,现场出以“劝学”为题七步作诗。横渠书馆推的是七品等身境大儒陆象山,而明伦堂则举八品境的大儒朱晦翁,二人在当时风头正盛,俱是两家宗派的代表人物。尤其二人治学主张颇有不合,平素多有文章争论,此时就更有了针锋相对的意味。

    诗词歌赋对于这两位七品境宗师大儒而言并非难事,片刻诗成。

    横渠书馆陆象山诗曰:

    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明伦堂朱晦翁诗曰: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两诗一出,高下立判。在场大儒内心都不约而同涌出四个字:象山败也。

    象山确实败了,而且败得很彻底。这也成为横渠书馆一段难堪的往事,更开启了横渠书馆同明伦堂纠葛百年的文论之争。

    朱晦翁这一句“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的神来之笔也一直流传后世,为莘莘学子记。

    唐三宝同澹台寻歌学魔功入门功法《三十六式血煞咒》也恰同此。

    时光飞逝,一晃眼又过了半年时间,已从晚秋又到了阳春三月时节。

    《三十六式血煞功》已被唐三宝学到了第三十五式,唐三宝便如发现了新玩具的孩子每日沉浸其中,自娱自乐,只是连他自己无从知晓他到底练到了何种境界。

    ※※※

    大莽元盛十八年仲春

    东海畔

    来福村

    一座郊野残破的古庙内

    一个少年对着一个老者正吐沫横飞,喋喋不休。那少年神采飞扬,洋洋得意,那老者却面红耳赤,窘迫至极。

    “……老头儿你就不要再找借口了,说出来吧,你明明说一共是三十六句——莫不是连你自己也忘了最后一句吧。咱爷儿俩一起相依为命这般久,都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练会了对你也有好处,别那么小气吗——难道下顿还想吃鸡骨头不成……”

    这嚣张不可一世的少年自然就是唐三宝。

    唐三宝这番话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说客经典,即便放到前朝纵横家辈出、靠一条舌头打天下的那个年代也有的一拼。短短几句就做到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诱之以利,迫之以害四要素,还顺便加入了激将法的技巧。

    澹台寻歌竟被他呛的老脸一阵红一阵白,一时抢不上话,唯唯道:“小子,我教你的三十五句口诀,你都练会啦?当年本尊可是花了——”

    未等澹台寻歌说完唐三宝就不耐烦抢话道:“就这短短的三十五句,又不是三百五十句,三千五百句,傻子都早学会了。”

    澹台寻歌脸色一白,却又暗道一声侥幸!还好他话抢的快,否则若是把自己下半句“十年时间才练成”这几个字说出来,就真成他口中的傻子了。

    这可是《三十六式血煞咒》,魔宗顶级的筑基修真功法,莫说没有灵根之人练一辈子也无用,即便普通又灵根之人,一年才能修出内灵,三年内灵才可成气,十年灵气才能运行周天,二十年才可运用自如——这才半年的光景就被这小子练了三十五式?

    那就不止是一品筑基境了,少说也是到了二品聚煞境。

    澹台寻歌眼珠转了几转,忽地面色阴沉,狠声道:“小子,你到底是何来路?若是被我发现你对我有所隐瞒,本尊便要将你挫骨扬灰!”语气阴寒,显然动了杀机。

    唐三宝却浑然不觉,无知者无畏,只道这老头儿又在吹牛皮,不屑道:“我是何来路?我是天王老子的干儿子,玉皇大帝的亲舅子,你老头要是有闺女我也不介意做个便宜女婿,你要怎地?”

    澹台寻歌吃了呛,仿似一拳打在棉花上,眼睛翻出一个白眼,却也无可奈何。

    又仔细审视了一番,见唐三宝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中毫无一丝紊乱,不像撒谎。

    心念又一动,又问道:“那,你可曾有过何种不寻常的遭遇?”怕唐三宝不懂,又补充道,“比如,遇到过什么机缘,或是吞食过何种异物?”

    “异物?呸呸!”唐三宝气恼道,“倒是在海里吃到过一泡鸟屎,算不算异物?”忽地想起一事,从怀中贴身掏出一本书来,正是那日在荒岛上受角虎兽指引寻到的《赤阴魔书》。

    “老头儿,你看这东西算不算?”

    这里唐三宝还是留了个心眼,未把那只如意瓶掏出来。

    澹台寻歌心念一动,果然不出所料!举目望过去,就见到了那本古旧书卷封面上殷红的八个篆字,不由开怀大笑!

    “哈哈哈......天意!天意呀!难怪你小子学的这般快,竟有这功法辅助!”

    唐三宝听老头儿的意思,竟然知道这本功法,那莫非也知道那如意瓶的来历和用途?一时心动就要拿出来,可想了想,还是忍住了!

    毕竟青山妖道的前车之鉴,人心隔肚皮,画虎画皮难画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也还是要时刻记得的。

    却听澹台寻歌也未提及如意瓶的事,又道:“既然如此,小子,你与魔宗也算有缘。剩下一句口诀我可以教你,不止如此,我还要传授你魔宗修真的逆天功法,不过有个一条件,便是要正式拜我为师,我自然就会毫不保留,倾囊相授。”

    唐三宝一瞪眼:“呸!你这老头儿是不是已经打好了算盘,还指望我给你养老送终不成?不干不干,就你们这些城里人套路深,小爷早晚还是要回杏花村的。等你这老头儿能自己走路了,也算我报了你的援手之恩,我便回杏花村去,才不陪你老头儿一起疯癫。”

    澹台寻歌不理他口中的戏谑鄙夷,道:“也罢。君子不强人所难。天下万物相生相克,相辅相成,我见你这小子就是对胃口,你我既无师徒之缘也无妨,你若有心就叫我一声老哥哥,若无心就当我澹台寻歌自找无趣。听好了这第三十六句法诀——”

    “血为体,煞为魂,

    血蕴生灵之精,煞聚阴幽之气,

    煞沉丹田,以血导之,

    以阴迫阳,阳为阴用,

    积阴成煞,发乎于意……”

    唐三宝心想叫“老哥”还勉强可以接受,毕竟你比我年长,我也不吃亏。便听得仔细,把澹台寻歌口中那晦涩难懂、如同老和尚念经般的绕口话儿一字不落记在心上。

    这最后一式口诀长了些也更难懂了些,想来也应是最厉害的一式,且去寻个僻静之处练上一练,看效果是否比前面的三十五句更好用。

    唐三宝便出了山洞,信步走到一块宽敞处,盘坐练功起来。

    (故事渐入佳境,继续求点击,求收藏,求推荐!!!谢谢各位书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